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乏燃料后处理核应急情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美兰 邹树梁 +1 位作者 徐守龙 陈甲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4-220,共7页
为提升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针对核事故应急演变路径的不确定性、情景分析在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重要性、演变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组织实施难等问题,构建基于知识元理论的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情景。选取事件、致灾体、... 为提升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针对核事故应急演变路径的不确定性、情景分析在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重要性、演变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组织实施难等问题,构建基于知识元理论的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情景。选取事件、致灾体、承灾体和应急响应为组成要素,建立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DBN)方法的乏燃料后处理核应急动态情景推演分析模型,计算关键情景的发生概率、推演情景的发展趋势、分析演化规律与路径。以马雅克乏燃料后处理厂的高放废液贮槽爆炸为例,开展基于知识元和DBN的乏燃料后处理核事故应急情景分析方法的过程推演,并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应急冷却供水丧失发生的概率为73%,高放废液贮槽爆炸发生的概率为86%,放射性核素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到动植物产品和饮用水发生的概率为87%,部分地区有长寿命放射性核素沉积发生的概率为89%,事件平息与消亡发生的概率为72%;事故污染空气、土壤、河流的发生概率分别为89%、85%、81%,对公众健康和安全有影响的发生概率为86%。情景演化过程与后处理贮槽爆炸事故应急发展,以及对公众、环境的影响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贝叶斯网络(DBN) 乏燃料后处理 核事故应急 情景推演 知识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事故工况下监控图像传感器可用性分析与加固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守龙 邹树梁 +1 位作者 黄有骏 宋露莹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1-655,共5页
文章对核电厂事故工况下图像传感器可用性及辐射损伤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图像传感器系统的加固方案。通过分析事故工况下可能存在的各类因素,研究各类恶劣因素对传感器可用性的影响,并针对核电厂事故中特有的放射性因素进行了图像... 文章对核电厂事故工况下图像传感器可用性及辐射损伤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图像传感器系统的加固方案。通过分析事故工况下可能存在的各类因素,研究各类恶劣因素对传感器可用性的影响,并针对核电厂事故中特有的放射性因素进行了图像传感器辐射损伤实验。对事故工况下存在的各类危害因素提出了对应的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图像传感器 事故工况 可用性 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浮动核电站发展现状及政策标准 被引量:11
3
作者 邹树梁 葛馨 黄燕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80-83,93,共5页
海上浮动核电站是核电工程和海洋工程的结合,具有高效、灵活、经济等优点,是理想的海洋开发能源保障。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发展趋势、政策以及标准规范,介绍了国内外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发展情况,简析了俄罗斯和国际... 海上浮动核电站是核电工程和海洋工程的结合,具有高效、灵活、经济等优点,是理想的海洋开发能源保障。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发展趋势、政策以及标准规范,介绍了国内外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发展情况,简析了俄罗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针对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探讨并展望了我国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发展前景,为我国海上浮动核电站的建设和安全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式核电站 标准规范 核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天然气管道网络风险传播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戴剑勇 甘美艳 +2 位作者 张美荣 毛佳志 刘朝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为改善管道安全监控与维护,探究天然气管道网络最优风险传播路径。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利用应用熵权—TOPSIS法对网络节点重要性排序。其次,构建天然气管道网络风险传播模型,定义网络节点失效率和脆弱度,得到蓄意破... 为改善管道安全监控与维护,探究天然气管道网络最优风险传播路径。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利用应用熵权—TOPSIS法对网络节点重要性排序。其次,构建天然气管道网络风险传播模型,定义网络节点失效率和脆弱度,得到蓄意破坏与随机破坏策略下节点的风险传播度和风险最优传播路径。最后,以上海市天然气管道网络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级联风险情况下的蓄意破坏传播风险度总和大于随机破坏,为管道拓扑优化与维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天然气管道网络 风险传播路径 蓄意破坏 随机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i/Al离子注入304不锈钢的耐磨性 被引量:6
5
作者 袁联雄 唐德文 +2 位作者 邹树梁 刘军 李朋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3-49,55,共8页
目的研究N,Ti,Al离子注入对304不锈钢耐磨性的影响规律,为304不锈钢材料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注入技术,在不同剂量下对304不锈钢分别进行N,Ti,Al离子注入,对离子注入后的试样进行表面微观形貌观测、表面硬度测试、摩擦磨损性... 目的研究N,Ti,Al离子注入对304不锈钢耐磨性的影响规律,为304不锈钢材料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注入技术,在不同剂量下对304不锈钢分别进行N,Ti,Al离子注入,对离子注入后的试样进行表面微观形貌观测、表面硬度测试、摩擦磨损性能测试,并与304不锈钢基材进行对比。结果 304不锈钢经3种离子注入后,均能获得平整、致密,没有裂纹,具有一定光洁度的表面组织,但是注入剂量增大会引起表面起泡现象,形成多孔形貌,光洁度降低。此外,3种离子注入均能提高304不锈钢的表面硬度,且高剂量注入试样的硬度比低剂量注入试样更高,相较而言,N离子注入使表面硬度的提高更明显。相比未注入基材,注N与注Ti表面层的摩擦系数均变小,注Al表面层的摩擦系数反而变大,但磨损量都明显降低。高剂量注N、注Al试样的耐磨性均高于低剂量注入试样,而高剂量注Ti试样的耐磨性低于低剂量注入试样,但仍好于注N、注Al试样。结论在相同实验条件与注入工艺下,N离子注入对表面硬度提高最显著(剂量为5.0×1017ions/cm2),约提高41%;Ti离子注入对耐磨性提高最显著(剂量为3.0×1017ions/cm2),约提高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离子注入 注入剂量 表面硬度 摩擦系数 磨损量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304不锈钢表面耐腐蚀性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袁联雄 唐德文 +2 位作者 邹树梁 何志锋 周雄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0-174,共5页
采用先进的等离子注入技术,对304不锈钢分别进行N、Ti、Al离子注入,对比研究了304不锈钢注入不同种离子后的表面耐腐蚀性。研究了离子注入后各试样的表面微观形貌、物相成分和电化学腐蚀性。结果表明:离子注入304不锈钢的表面组织平整... 采用先进的等离子注入技术,对304不锈钢分别进行N、Ti、Al离子注入,对比研究了304不锈钢注入不同种离子后的表面耐腐蚀性。研究了离子注入后各试样的表面微观形貌、物相成分和电化学腐蚀性。结果表明:离子注入304不锈钢的表面组织平整、致密。但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大,表面光洁度降低,形成多孔形貌;适量的离子注入剂量可获得非晶态注入层,形成单相过饱和固溶体,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相较两种注入剂量,剂量为5×10^(17)ions/cm^2的各离子注入试样,耐腐蚀性提高;而相同剂量的各离子注入试样,Ti离子注入的效果最好,相比304不锈钢基材,耐腐蚀性能约提高了72%(剂量为5×10^(17) ions/cm^2),其次是注入N,耐腐蚀性约提高了59%(剂量为5×10^(17)ions/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离子注入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图像传感器模组电离辐射损伤对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守龙 邹树梁 +3 位作者 武钊 罗志平 黄有骏 蔡祥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92-2100,共9页
为选择能用于γ射线辐照环境且最具有加固潜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对比分析了7类传感器模组辐照前后实时采集明、暗图像的参数,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模拟图像传感器模组及数字图像传感器模组的抗辐射性能,并讨论了辐射损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为选择能用于γ射线辐照环境且最具有加固潜力的图像传感器模组,对比分析了7类传感器模组辐照前后实时采集明、暗图像的参数,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模拟图像传感器模组及数字图像传感器模组的抗辐射性能,并讨论了辐射损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γ射线对图像传感器模组的损伤及干扰程度与模组类型、图像传感器制作工艺、辐照剂量率及总剂量相关;剂量率造成的干扰与剂量率并非呈单纯的线性关系;镜头透镜的透光率随累积剂量的增大而下降;入射γ射线对采集画面质量的干扰与环境光线强度相关,较弱的真实信号更易被入射光子引入的噪声淹没。以上结果提示,入射γ射线对图像传感器的损伤及干扰主要是由各像素单元内暗电流以及正向脉冲颗粒噪声引起的。经实验分析,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的数字摄像机更适用于γ射线辐射环境中的实时监测,但仍需通过加固手段提高其在辐射环境中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传感器 电离辐射损伤 总剂量效应 剂量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电离辐射对商用CMOS APS性能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守龙 邹树梁 黄有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8-315,共8页
研究了γ射线电离辐射效应对商用CMOS有源像素传感器(APS)性能参数的影响,着重分析了量子效率、转换增益、暗电流、坏点和脉冲颗粒噪声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受到1 000 Gy辐射后,APS失去工作能力,无信号输出或像素灰度值仅为0,110,255... 研究了γ射线电离辐射效应对商用CMOS有源像素传感器(APS)性能参数的影响,着重分析了量子效率、转换增益、暗电流、坏点和脉冲颗粒噪声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受到1 000 Gy辐射后,APS失去工作能力,无信号输出或像素灰度值仅为0,110,255 DN。60Coγ射线的离位截面约为10-25cm2(0.1 b)。当剂量率低于58.3 Gy/h且辐照时间较短时,辐射对量子效率及转换增益无影响,坏点产生数为0,总剂量效应使3T-APS的本底噪声升高到4.62 DN但对4T PPD APS几乎无影响。脉冲颗粒噪声引起的各灰度值像素数量分布呈泊松分布,并与剂量率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 APS Γ射线 总剂量效应 电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O_(2)-不锈钢燃料棒的光纤激光切割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常尚文 晏太红 +6 位作者 郑卫芳 李高亮 邹树梁 王新林 肖魏魏 王湘江 唐德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23-1528,共6页
为验证光纤激光用于燃料组件解体和燃料棒切割的可行性,研究光纤激光用于热物性差别很大的UO_(2)芯块-不锈钢包壳管复合结构的切割和铀芯块的切割质量,本文采用光纤激光切割UO_(2)芯块-316Ti包壳管元件棒,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和... 为验证光纤激光用于燃料组件解体和燃料棒切割的可行性,研究光纤激光用于热物性差别很大的UO_(2)芯块-不锈钢包壳管复合结构的切割和铀芯块的切割质量,本文采用光纤激光切割UO_(2)芯块-316Ti包壳管元件棒,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对UO_(2)芯块的切断面进行微观表征分析,研究激光切割过程对铀芯块切断的表面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及物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纤激光可用于切割UO_(2)芯块-316Ti包壳管元件棒,激光切割过程虽会造成铀芯块切断面出现大量微孔和碎渣,但不会造成UO_(2)的相变。以上结果表明,光纤激光可用于UO_(2)芯块-316Ti包壳管元件棒的切割,通过后续对激光切割系统的抗辐射屏蔽防护,可应用于乏燃料组件解体和乏燃料棒切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_(2)-不锈钢包壳 光纤激光切割 切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和溅射工艺参数对锆合金表面TiN涂层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殿鹏 邹树梁 +2 位作者 肖魏魏 唐德文 雷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5-2100,共6页
为获得高结合强度锆合金表面涂层的制备技术,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TiN涂层、划痕法测试了膜/基结合强度,研究了基体预处理表面粗糙度、溅射功率、基体加热温度和基体偏压对锆合金表面TiN涂层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制备的TiN涂层厚度... 为获得高结合强度锆合金表面涂层的制备技术,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TiN涂层、划痕法测试了膜/基结合强度,研究了基体预处理表面粗糙度、溅射功率、基体加热温度和基体偏压对锆合金表面TiN涂层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制备的TiN涂层厚度在5~15μm范围内、基体预处理表面粗糙度在(0.20±0.03)μm范围内时,溅射功率为500W及基体加热至300℃时涂层均有较好的结合强度。基体偏压为-100V时涂层在所讨论的4种基体偏压中具有最好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溅射工艺参数对涂层膜/基结合强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影响显著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基体加热温度、基体偏压、溅射功率、基体预处理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TIN涂层 结合强度 工艺参数 划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NN-SVM混合模型法监测乏燃料剪切机刀具磨损状态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甲华 邹树梁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8-30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征模态函数能量距法对乏燃料对剪切机工作噪声进行特征提取,并融合了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构建了一种混合模型用于乏燃料剪切机刀具磨损状态的监测。对乏燃料剪切机刀具的正常、轻度磨损、重度磨损和损坏四种状态下... 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征模态函数能量距法对乏燃料对剪切机工作噪声进行特征提取,并融合了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构建了一种混合模型用于乏燃料剪切机刀具磨损状态的监测。对乏燃料剪切机刀具的正常、轻度磨损、重度磨损和损坏四种状态下的工作噪声信号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识别这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剪切机 刀具磨损 状态监测 IMF能量距 BP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表面耐事故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殿鹏 邹树梁 +1 位作者 肖魏魏 唐德文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4-272,共9页
锆合金表面涂层是核电耐事故燃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本文综述了福岛事故后锆合金包壳外表面耐事故涂层的研究进展,依据涂层制备中的涂层材料、制备工艺、涂层性能表征等关键问题逐次展开。首先介绍用于核电锆合金表面的涂层材料,... 锆合金表面涂层是核电耐事故燃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本文综述了福岛事故后锆合金包壳外表面耐事故涂层的研究进展,依据涂层制备中的涂层材料、制备工艺、涂层性能表征等关键问题逐次展开。首先介绍用于核电锆合金表面的涂层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涂层、陶瓷类涂层、合金涂层和多层复合涂层。其次,介绍用于锆合金表面耐事故涂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冷喷涂、离子镀、磁控溅射和其他种类的制备工艺。最后,介绍锆合金表面耐事故涂层性能表征方法以及涂层材料和制备工艺对涂层性能影响的研究工作,涂层性能包括涂层表面完整性和关键堆外性能两个方面。本研究进展可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锆合金表面耐事故涂层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耐事故涂层 涂层材料 制备工艺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的道路交通风险网络排序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戴剑勇 黄晓庆 王雯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39,共7页
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重要度并进行排序,对提高风险控制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的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风险全面且客观的排序,首先应用人因分析及分类模型确定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及分类,构建道路交通风险网络模型;然后以网络... 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重要度并进行排序,对提高风险控制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的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风险全面且客观的排序,首先应用人因分析及分类模型确定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及分类,构建道路交通风险网络模型;然后以网络中心性为指标,建立改进的TOPSIS方法(PPR-TOPSIS)对网络中的风险综合排序。运用此法分析京港澳高速公路衡阳段“6·29”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并与熵权TOPSIS法对比,结果表明:疲劳驾驶对事故影响最大,贴近度超过80%,企业及运管局的监督管理因素对事故影响较大,贴近度超过50%,PPR-TOPSIS比熵权TOPSIS法更具有综合性与准确度,更适用于重大交通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道路交通 安全风险 复杂网络 人因分析及分类 PPR-TOPSI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剂量对304不锈钢离子注入改性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淼 任宇宏 +2 位作者 邹树梁 唐德文 吕希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2-166,共5页
在350℃研究了N^+剂量(3.0×10^(17)~12.0×10^(17) ions/cm^2)对304不锈钢离子注N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维氏显微硬度、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摩擦试验机对N^+注入层的硬度、相结构和耐磨性进行分析,并对微观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 在350℃研究了N^+剂量(3.0×10^(17)~12.0×10^(17) ions/cm^2)对304不锈钢离子注N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维氏显微硬度、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摩擦试验机对N^+注入层的硬度、相结构和耐磨性进行分析,并对微观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不同N^+剂量后,钢表面生成了γN相,其表面光洁度、硬度和耐磨性均有所提高。在相同工艺条件下,注N^+剂量为9.0×10^(17) icons/cm^2时,304不锈钢的硬度可达369 HV0.025,与基材相比提高了61%,耐磨性相比基体也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304不锈钢 N+剂量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优化与CBAM-ResNet的乏燃料剪切机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甲华 王平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12101-12107,共7页
乏燃料剪切机是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首端的重要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对于保证乏燃料剪切机的安全运行、避免重大事故、减少其维修时间和费用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中国针对乏燃料剪切机的故障诊断研究少、数据获取难度大、故障诊... 乏燃料剪切机是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首端的重要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对于保证乏燃料剪切机的安全运行、避免重大事故、减少其维修时间和费用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中国针对乏燃料剪切机的故障诊断研究少、数据获取难度大、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低等问题,构建基于贝叶斯优化与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的残差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在利用双声道差分法对噪声降噪,将其转化为梅尔频谱图并进行数据增强;其次引入CBAM对残差网络进行改进,提高网络的深层次特征提取能力,并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训练优化器等超参数,得到最优超参数后重新训练网络模型。最后,通过实验结果显示所构建模型的诊断准确率为93.67%,对比其他方法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网络 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BAM) 贝叶斯优化 卷积层 乏燃料剪切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间隙激光焊接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攀 王湘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2,共4页
在大型石油化工、核电安装等领域组对管道或板件在焊接过程中间隙较窄,这会给焊接带来困难,而窄间隙激光焊接作为未来焊接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主要介绍了窄间隙激光自熔焊、窄间隙激光填丝焊和窄间隙激光热... 在大型石油化工、核电安装等领域组对管道或板件在焊接过程中间隙较窄,这会给焊接带来困难,而窄间隙激光焊接作为未来焊接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主要介绍了窄间隙激光自熔焊、窄间隙激光填丝焊和窄间隙激光热丝焊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并提出了窄间隙焊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间隙 激光焊接 研究进展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残差网络乏燃料剪切机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甲华 王平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8-1154,共7页
为了解决乏燃料剪切机强背景噪声工作条件、刀具磨损样本少、磨损状态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软阈值与金字塔挤压注意力改进残差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模型,利用高效金字塔挤压注意力ESPA模块获得多尺度特征信息的精细特征图,... 为了解决乏燃料剪切机强背景噪声工作条件、刀具磨损样本少、磨损状态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软阈值与金字塔挤压注意力改进残差网络的刀具磨损监测模型,利用高效金字塔挤压注意力ESPA模块获得多尺度特征信息的精细特征图,并将软阈值加入ESPA模块中作为非线性转换层,过滤背景噪声相关的特征。实验证明,该模型识别准确率优于单独的ESPANet模型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剪切机刀具磨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剪切机 刀具磨损 状态监测 残差网络 金字塔挤压注意力 软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硼铸钢屏蔽板砂型铸造过程的数值模拟
18
作者 周雄锋 邹树梁 +2 位作者 唐德文 谢宇鹏 袁联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2-97,共6页
运用材料性能模拟软件Jmatpro对一新型硼铸钢的合金相图和热物性参数进行计算,通过分析相图确定了铸造初始温度。根据板块的材质、结构及用途,确定了重力浇注+加热冒口的工艺,建立了凝固过程的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模拟软... 运用材料性能模拟软件Jmatpro对一新型硼铸钢的合金相图和热物性参数进行计算,通过分析相图确定了铸造初始温度。根据板块的材质、结构及用途,确定了重力浇注+加热冒口的工艺,建立了凝固过程的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Pro CAST对铸造过程的温度场、速度场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分析z=0平面不同时刻温度云图发现,铸件整体由下向上逐层凝固,满足顺序凝固原则,消除了缩松、缩孔缺陷;通过比较6个关键点的温度曲线发现,铸件内部关键点也满足顺序凝固原则,冒口起到很好的保温及补缩作用。通过分析充型过程不同时刻速度云图发现,充型平缓,没有出现浇不足、冷隔现象。模拟结果表明铸造工艺设计合理,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matpro 新型硼铸钢 温度场 速度场 缩松 缩孔 Pro C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