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半导体制冷SiPM读出的伽马射线探测器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何一鸣 高艾勤 +3 位作者 江晓山 屈国普 孙希磊 王仰夫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5-1242,共8页
本文研究了半导体制冷技术在基于硅光电倍增管(silicon photomultiplior,SiPM)读出的伽马射线探测器中的应用,通过实验验证了其降温效果及对能量分辨率的提升。首先,通过电热膜模拟SiPM和印制电路板(PCB)的发热,探究了不同PCB负载功率... 本文研究了半导体制冷技术在基于硅光电倍增管(silicon photomultiplior,SiPM)读出的伽马射线探测器中的应用,通过实验验证了其降温效果及对能量分辨率的提升。首先,通过电热膜模拟SiPM和印制电路板(PCB)的发热,探究了不同PCB负载功率和制冷功率下的SiPM温度、温度均匀性及降温幅度。实验结果表明无负载功率的PCB在制冷功率为90W时制冷效果和温度均匀性综合表现最佳。最终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成功将SiPM表面温度降至约-29℃,表面温度极差控制在±1℃以内,伽马射线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从3.78%提升至3.24%。本研究验证了伽马射线探测器在结合半导体制冷技术下提高能量分辨率的可行性,为基于SiPM读出的伽马射线探测器设计以及参数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M 半导体制冷 伽马射线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原子碰撞中的符合测量技术
2
作者 鲁彦霞 方玉娉 宋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9期2063-2066,共4页
利用离子源产生的C、O离子与Ar原子碰撞,测量了散射离子谱和反冲离子谱,并利用符合测量获取了双电荷态分布的符合谱。根据实验参数进行了符合效率计算。该实验方法可用于微量气体元素甚至同位素的绝对含量分析,较单独的飞行时间谱更加... 利用离子源产生的C、O离子与Ar原子碰撞,测量了散射离子谱和反冲离子谱,并利用符合测量获取了双电荷态分布的符合谱。根据实验参数进行了符合效率计算。该实验方法可用于微量气体元素甚至同位素的绝对含量分析,较单独的飞行时间谱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原子碰撞 微分截面 符合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柳 何元庭 +2 位作者 吴婷 邓任华 朱本仁 《绿色科技》 2010年第10期165-167,共3页
探讨了压电发电技术的研究价值及发展前景,参考了国内外众多压电发电技术方面的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介绍了当今能源利用的现状,压电发电技术的特点及国内外利用新型压电材料发电的研究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压电发... 探讨了压电发电技术的研究价值及发展前景,参考了国内外众多压电发电技术方面的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介绍了当今能源利用的现状,压电发电技术的特点及国内外利用新型压电材料发电的研究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压电发电技术的可行性及发展潜力,探讨了压电发电技术在微能源器件、自供电及旋转机械方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效应 新能源发电 压电发电 微机电 自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MCT3.0蒙特卡罗质子及低能光子/电子输运功能开发及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谭笑 邓力 +5 位作者 张玲玉 李瑞 付元光 史敦福 刘鹏 杨超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33,共7页
高分辨率通用型三维多粒子输运蒙特卡罗软件JMCT能够模拟任意复杂几何系统的中子/光子/电子/质子/分子/光辐射/大气输运问题,支持数十万核的多级并行,已广泛用于辐射屏蔽、反应堆临界安全分析、核探测及核医学等领域。JMCT已升级到3.0版... 高分辨率通用型三维多粒子输运蒙特卡罗软件JMCT能够模拟任意复杂几何系统的中子/光子/电子/质子/分子/光辐射/大气输运问题,支持数十万核的多级并行,已广泛用于辐射屏蔽、反应堆临界安全分析、核探测及核医学等领域。JMCT已升级到3.0版本,相比2.0版本,3.0版本新增了13项功能,改进发展了8种算法,通过对低层JCOGIN框架的优化,计算效率提高30%~600%。新功能主要用于图像诊断、闪光照相、光辐射及大气输运的模拟。JMCT3.0开发了质子、低能光子/电子及分子模拟功能,通过基准检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 质子 低能光子及电子输运 闪光照相 JM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研ASIC芯片HEPS中硅微条探测器读出电子学原型系统设计与测试
5
作者 杨宗信 李航旭 +3 位作者 胡创业 周杨帆 陈一鸣 郑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0,共10页
时间分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是探测物质晶体结构及其演变的重要手段。单光子计数型硅微条探测器因其灵敏度高和死时间低,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的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制适用于单光子计数型一维硅微条探测器的专用A... 时间分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是探测物质晶体结构及其演变的重要手段。单光子计数型硅微条探测器因其灵敏度高和死时间低,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的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制适用于单光子计数型一维硅微条探测器的专用ASIC读出芯片(SSDROC)及其读出电子学系统,并采用一种新标定方法解决了SSDROC各通道对同一输入输出响应不一致的问题,该方法可显著提高各通道数据一致性并减小衍射实验数据的统计误差。探测器完成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整体系统线性优秀、能量分辨能力强、噪声低以及计数率高,为将来大覆盖角度一维硅微条探测器系统研制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计数 硅微条探测器 ASIC芯片 读出电子学 二次阈值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AST束发射光谱的中性束衰减特征研究
6
作者 李建康 符佳 +8 位作者 向东 吕波 尹相辉 李颖颖 王进芳 傅盛宇 李义超 林子超 路兴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5-951,共7页
中性束注入(NBI)是托卡马克装置重要的辅助加热与电流驱动手段,中性原子的离化是决定中性束的加热(能量和粒子沉积剖面)和电流驱动效率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利用背景等离子体参数与中性束参数模拟计算快的中性粒子与等离子体的离化,... 中性束注入(NBI)是托卡马克装置重要的辅助加热与电流驱动手段,中性原子的离化是决定中性束的加热(能量和粒子沉积剖面)和电流驱动效率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利用背景等离子体参数与中性束参数模拟计算快的中性粒子与等离子体的离化,即中性束沉积过程,进而分析托卡马克中性束加热和电流驱动效果。束发射光谱是高能中性粒子注入等离子体后,与等离子体的电子、离子发生碰撞激发,中性粒子退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特征谱线,其束发射光谱强度受等离子体密度、温度、束能量、束密度等因素影响,可以利用束发射光谱强度变化研究中性束的衰减特性。在EAST托卡马克上通过实验测量中性束粒子与等离子体碰撞激发的光谱强度,分析得到了中性束在不同等离子体密度以及不同中性束能量下的衰减特性,并采用主动束光谱仿真与数值分析软件(SOS)进行了相应的模拟计算,研究表明实验测量与模拟计算结果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验证了通过实验测量束发射光谱获取中性束衰减特征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束发射光谱 中性束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烁晶体几何形状、表面处理和单双面读出对伽马射线探测器光收集的影响
7
作者 郭飞燕 屈国普 +3 位作者 孙希磊 封佩宜 王承二 齐晓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1-640,共10页
能量分辨率是闪烁体探测器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特别是对于伽马能谱仪等伽马射线探测和识别领域。光收集是影响闪烁体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工作利用Geant4工具包对闪烁体探测器中的光子传输进行了模拟,模拟了CsI(Na)晶体形... 能量分辨率是闪烁体探测器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特别是对于伽马能谱仪等伽马射线探测和识别领域。光收集是影响闪烁体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工作利用Geant4工具包对闪烁体探测器中的光子传输进行了模拟,模拟了CsI(Na)晶体形状、表面处理和探测器的读出方式等对伽马射线探测器的光收集效率和光收集均匀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对圆柱、圆台、长方体和正方体等晶体形状的结果进行对比,圆台具有较高光收集效率和光收集均匀性;晶体表面研磨后具有更好的光收集特性;双面读出方式比单面读出方式的光收集性更高,能够提高10%~20%。为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工作,实验结果与蒙特卡罗模拟结果在2%范围内一致,该研究工作为优化伽马射线探测器以提高能量分辨率提供了关键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分辨率 闪烁晶体 Γ射线探测器 光收集效率 光收集均匀性 MC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叶活性炭吸附铍的效果及机理研究
8
作者 赵旭 雷治武 +4 位作者 孙一格 王清良 胡鄂明 王红强 吕俊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4-310,共7页
含铍废水有重大环境危害,为了找到低成本且有效的解决办法,采用水热预处理方式制备了荷叶活性炭,并将其用于含Be(Ⅱ)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荷叶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优异,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铍。最后,结合SEM、FTIR和XRD表征手段,探讨了... 含铍废水有重大环境危害,为了找到低成本且有效的解决办法,采用水热预处理方式制备了荷叶活性炭,并将其用于含Be(Ⅱ)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荷叶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优异,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铍。最后,结合SEM、FTIR和XRD表征手段,探讨了荷叶活性炭对铍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pH=3.0、铍初始浓度10 mg/L、荷叶活性炭投加量为3 g/L、吸附温度为25℃、吸附平衡时间30 min的条件下,荷叶活性炭对铍的最佳吸附效率为99%;荷叶活性炭对铍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荷叶活性炭的Langmuir单层吸附量为30.26 mg/g。荷叶活性炭对铍的吸附机理主要为表面吸附及颗粒内扩散。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FT-IR)、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可知,在吸附过程中,铍与荷叶活性炭上的羟基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铍沉淀。本研究为水相铍污染的可持续修复绿色材料开发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效果 荷叶活性炭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水中铍的去除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旭 雷治武 +4 位作者 孙一格 王清良 胡鄂明 王红强 吕俊文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铍是一种有毒金属,对人的身体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铍废水,造成极高的生态风险。本文基于前期的研究,综述了不同处理方法(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和生物法)对含铍废水中铍去除的材料用量、处理所... 铍是一种有毒金属,对人的身体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铍废水,造成极高的生态风险。本文基于前期的研究,综述了不同处理方法(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和生物法)对含铍废水中铍去除的材料用量、处理所需pH值、处理选择性、去除效率、去除机理及回收性能等方面的优劣,以期为开发出绿色高效的除铍方法及综合利用铍资源提供参考。传统的沉淀法在治理铍废水过程中会产生二次污染,并且沉淀剂的使用量较大;吸附法虽然可回收铍,但竞争离子对吸附效果有影响、吸附成本高,开发新型吸附材料、制备廉价吸附剂,才能提高其工业应用价值;离子交换法同样可以回收铍,但工艺废水难以处理,且树脂易氧化失效、费用较高;溶剂萃取法主要用于矿业加工的提取阶段,不适合用于处理工业铍废水;基于生物改性的生物吸附材料则具有使用量低、处理范围广、不易造成二次污染以及选择吸附能力强等优点。因此,研发新型处理工艺,寻求环境友好、价格低廉、处理性能优异的处理方法,是实现高效处理含铍废水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下几点可能成为重点研究方向:制备对铍具有高选择性吸附性能的吸附剂,比如负载碳酸根、磷酸根和羟基等基团的吸附剂;开发高吸附容量的生物吸附剂;综合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点,开发新型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铍废水 铍回收 除铍 沉淀法 吸附法 生物法 离子交换法 溶剂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驾驶员疲劳驾驶预警与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胡鸿 易灿南 +2 位作者 廖远志 廖可兵 洪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01-106,共6页
为了识别与安全控制疲劳危险驾驶行为,有效预防与减少因疲劳危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基于疲劳检测分级、预警与自动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出车载驾驶员疲劳驾驶实时监测预警与控制系统。首先基于PERCLO方法,构建驾驶员疲劳检测与分级模型;... 为了识别与安全控制疲劳危险驾驶行为,有效预防与减少因疲劳危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基于疲劳检测分级、预警与自动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出车载驾驶员疲劳驾驶实时监测预警与控制系统。首先基于PERCLO方法,构建驾驶员疲劳检测与分级模型;然后根据所输出的驾驶员疲劳等级信息,提出疲劳驾驶三级预警原理,及其预警实现方式;最后以疲劳预警信息为基础,形成基于驾驶员不同疲劳等级预警的安全控制技术,并对处于深度疲劳的危险驾驶行为,构建自动智能紧急控制停车系统,重点阐述系统的地形匹配、智能控制,以及自动驾驶与停车三大核心技术,并提出相应的系统硬件构成,为系统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驾驶员 疲劳驾驶 疲劳分级 分级控制 自动智能紧急控制停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总β测量的新型组合探测器主探测部件γ效率计算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军民 郭兰英 +2 位作者 凌球 屈国普 张文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5-338,共4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放射性场所总β水平测量的组合探测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其主探测部件(塑料闪烁体)的厚度及其对γ的探测效率进行了理论推导。并用MATLAB求出探测效率的数值解,
关键词 组合探测器 塑料闪烁体厚度 γ探测效率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核电厂操纵员监视行为可靠性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力 胡鸿 +3 位作者 李鹏程 易灿南 蒋建军 陈青青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1-929,共9页
为了建立数字化核电厂操纵员监视行为可靠性量化模型,在分析电厂数字化主控室设计特征和操纵员监视行为的基础上,结合监视活动过程与规律,将监视行为可靠性划分为屏幕间转移可靠性、屏幕内信息搜索转移可靠性和信息察觉可靠性3部分。基... 为了建立数字化核电厂操纵员监视行为可靠性量化模型,在分析电厂数字化主控室设计特征和操纵员监视行为的基础上,结合监视活动过程与规律,将监视行为可靠性划分为屏幕间转移可靠性、屏幕内信息搜索转移可靠性和信息察觉可靠性3部分。基于Senders的监视理论建立了屏幕间转移可靠性计算模型;基于注意力资源分配理论建立了屏幕内信息搜索转移可靠性计算模型;考虑行为形成因子(PSF)的因果关系,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了信息察觉可靠性计算模型,并给出了'误安注'场景下监视可靠性计算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建立的监视行为可靠性模型既能客观地描述操纵员监视过程,又能给出其可靠性量化结果,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提高了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精度,为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监视行为可靠性分析与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核电厂 操纵员 监视 人因可靠性分析 监视行为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建造施工班组安全氛围影响机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力 夏娅雯 +2 位作者 李鹏程 李秋香 刘建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43,共6页
为有效提高核电厂在建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基于国内外建筑行业安全氛围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核电建造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利用AMOS20.0软件构建安全氛围影响机制模型,其中影响核电厂建造施工班组安全氛围的5个维度分别为项目... 为有效提高核电厂在建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基于国内外建筑行业安全氛围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核电建造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利用AMOS20.0软件构建安全氛围影响机制模型,其中影响核电厂建造施工班组安全氛围的5个维度分别为项目部安全职责、班组内沟通、班组成员安全态度、施工现场管理、施工作业环境,并验证与修正模型。结果表明:项目部安全职责对施工安全管理和现场施工环境有显著影响,施工安全管理对施工班组人员安全态度和施工班组人员交流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安全氛围 施工班组 相互影响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氡子体气溶胶活度粒径分布监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颜拥军 周剑良 刘良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4-767,共4页
重点探讨了基于金属筛网扩散组理论来测量氡子体活度粒径分布的Twomy非线性迭带算法、EM最大期望值算法,并据此给出一个氡子体活度粒径分析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案;该系统通过筛网参数计算画出透过率曲线;然后,根据扩散组数据用这两种算法... 重点探讨了基于金属筛网扩散组理论来测量氡子体活度粒径分布的Twomy非线性迭带算法、EM最大期望值算法,并据此给出一个氡子体活度粒径分析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案;该系统通过筛网参数计算画出透过率曲线;然后,根据扩散组数据用这两种算法估算氡子体活度粒径分布,并给出氡子体活度粒径分布的直方图;还用标准的泊松粒径分布数据来验证这两种算法,并用该监测系统对室内空气、煤油灯燃气进行放射性活度粒径分布的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得出的氡子体活度粒径分布呈双峰分布,其未结合态氡子体活度粒径范围、结合态氡子体活度粒径范围都与其它的研究相吻合;但在测量精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子体 筛网扩散组 粒径分布 串行通信 微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放射性气溶胶总β测量组合探测器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军民 周剑良 +2 位作者 凌球 屈国普 王喜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安全壳内放射性气溶胶总β测量为壳内污染情况及一回路系统承压边界有无破坏、泄漏提供判断依据。对β射线敏感的塑料闪烁体对γ也敏感,γ本底扣除是总β测量中的难题。新型组合探测器用塑料闪烁体作为总β测量主探测元件,BGO作为γ测... 安全壳内放射性气溶胶总β测量为壳内污染情况及一回路系统承压边界有无破坏、泄漏提供判断依据。对β射线敏感的塑料闪烁体对γ也敏感,γ本底扣除是总β测量中的难题。新型组合探测器用塑料闪烁体作为总β测量主探测元件,BGO作为γ测量从探测元件。根据两种闪烁体光衰减时间差可实现它们各自输出信号的甄别与计数,参照BGO中产生的脉冲计数扣除塑料闪烁体中γ本底。本工作推导出探测器中两种闪烁体对γ绝对探测效率的计算公式,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确定γ分别在BGO与塑料闪烁体中引起脉冲数的比例。结果表明,该组合探测器能使γ本底降低约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气溶胶 总β测量 组合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操纵员在操作任务持续快速变化下的认知行为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力 刘雪阳 +2 位作者 邹衍华 洪俊 吴斯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41-2246,共6页
为了分析操作任务持续变化背景下核电厂操纵员的认知行为特征,通过研究核电厂承担电网调峰任务的特殊性,结合文献调研、操纵员访谈及现场观察来研究操作任务持续快速变化背景下操纵员的认知行为过程,建立了操作任务持续快速变化背景下... 为了分析操作任务持续变化背景下核电厂操纵员的认知行为特征,通过研究核电厂承担电网调峰任务的特殊性,结合文献调研、操纵员访谈及现场观察来研究操作任务持续快速变化背景下操纵员的认知行为过程,建立了操作任务持续快速变化背景下的操纵员认知行为模型,识别了操纵员在执行调峰任务时的认知过程。本文结果为研究操作任务持续快速变化背景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模型 核电厂 调峰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矿床矿石堆浸粒度浅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泉 汪德莲 +1 位作者 张晓文 周耀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2-74,共3页
粒度是矿石堆浸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从浸出率 ,钼的浸出浓度等方面对该矿山四种不同粒度的矿石浸出性能进行了探讨 ,通过不同粒度浸出试验 ,得出该铀矿床矿石有堆浸的经济粒度。为该矿堆浸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矿石 堆浸 粒度 矿山 矿堆 浸出率 铀矿床 浸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总β测量组合探测器BGO闪烁体的线性吸收系数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军民 周剑良 +2 位作者 凌球 屈国普 王喜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2-693,564,共3页
对用于总β测量的组合探测器中BGO闪烁体线性吸收系数进行了推导计算,并对探测装置去除γ本底的原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BGo闪烁体 线性吸收系数 γ本底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形涂硼正比计数管的性能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丽艳 程晓龙 +2 位作者 周剑良 赵修良 杨志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5-408,共4页
为了确定涂硼正比计数管的最优性能参数,运用Diethorn公式,对4种不同设计的涂硼圆柱正比计数管的倍增系数、阴阳极尺寸、电场强度分布、气体压强和最小工作电压这些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倍增发生在阳极附近几十μm的范围内,阳... 为了确定涂硼正比计数管的最优性能参数,运用Diethorn公式,对4种不同设计的涂硼圆柱正比计数管的倍增系数、阴阳极尺寸、电场强度分布、气体压强和最小工作电压这些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倍增发生在阳极附近几十μm的范围内,阳极丝直径的减小可导致周围电场强度加大,最小工作电压随阴阳极直径增加而提升,充气压力的降低也会使倍增系数变大。确定涂硼正比计数管的最优设计方案为:阳极为半径6μm镀金钨丝、阴极为半径30 mm不锈钢合金、工作电压为1 000 V、填充气体为0.6×105Pa的95%Ar+5%CH4(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比计数管 Diethorn公式 最小工作电压 倍增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的放射源跟踪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颜拥军 周剑良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7-689,694,共4页
本文旨在利用先进的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技术来探素和建立一套先进的放射源安全和防护电子标签管理和追踪识别方案。
关键词 放射源 安全 保安 射频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