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选择素及其配体相互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彭湘萍 姜志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6期469-471,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炎症与AS的每个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揭示AS发病机制中炎症机制的触发因素和具体作用环节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P-选择素(P—selectin,PS)是介导炎症细...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炎症与AS的每个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揭示AS发病机制中炎症机制的触发因素和具体作用环节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P-选择素(P—selectin,PS)是介导炎症细胞在内皮表面滚动黏附的重要黏附分子,是炎症早期介导白细胞黏附等级联反应的重要前提和初始基础。PS与其配体(PS/PSGL—1)相互作用,活化血小板,促进血小板-白细胞聚集和血栓形成,参与内皮损伤、介导炎症细胞黏附而使脂质沉着,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PS/PSGL-1为靶点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现将其在AS中的作用与意义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P-选择素 相互作用 配体 心脑血管疾病 PSGL-1 白细胞黏附 活化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 1α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夏艺萍 危当恒 +6 位作者 童中艺 吕运成 姚峰 周晓峰 田永凤 姜志胜 王佐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动员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微孔法获取大鼠骨髓EPCs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鉴定EPCs特异性标记物。不同浓度SDF-1α处理EPCs后,采用细胞培养、MTT检...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动员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微孔法获取大鼠骨髓EPCs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鉴定EPCs特异性标记物。不同浓度SDF-1α处理EPCs后,采用细胞培养、MTT检测EPCs的克隆形成、细胞增殖。结果通过MTT法检测,对照组与(1、10、100μg/L)SDF-1α处理组的OD值分别为0.311±0.054、0.587±0.072、0.813±0.056、1.029±0.078,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对照组与SDF-1α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5,P<0.05);100μg/LSDF-1α处理组次级内皮祖细胞集落单位数目是对照组近3倍(4.67±1.577比14.33±3.055,n=5,P<0.01)。结论SDF-1α剂量依赖性地促进EPCs增殖,并显著增强EPCs克隆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内皮祖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SK9表达下调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龚慧琴 赵红 +3 位作者 刘录山 曹建刚 姚平波 文红艳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7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表达下调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PCSK9模拟组和PCSK9拮抗组;采用qRT-PCR及Western boltting检测各组葡萄糖调控蛋白(GRP...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表达下调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PCSK9模拟组和PCSK9拮抗组;采用qRT-PCR及Western boltting检测各组葡萄糖调控蛋白(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血管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自噬基因(Beclin-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对照组比较,PCSK9抑制组GRP78,CHOP、LC3B、Beclin-1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VCAM-1、ICAM-1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而PCSK9模拟组结果与之相反(P均<0.05)。结论下调PCSK9可能通过诱导成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促细胞自噬抗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内质网应激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疾病干预的新靶点
4
作者 张世吉 屈顺林 姜志胜(审校)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11期864-867,870,共5页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机体多种组织和器官以体内半胱氨酸为底物,在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或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机体多种组织和器官以体内半胱氨酸为底物,在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或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等酶催化下产生内源性H2S,并广泛参与了多个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被认为是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之后的第3个气体信号分子.本文主要就H2S在多种常见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疾病 治疗 新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