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尹知训 丁红梅 +1 位作者 靳安民 唐海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压缩骨折,获得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对骨折椎体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再测试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结果: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343.5±428.7)N和(1090.3±429.2)N/mm;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276.1±274.6)N和(366.1±102.7)N/mm。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与原始最大载荷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椎体原始刚度大于植骨后刚度(P<0.0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恢复骨质疏松骨折椎体的最大抗压强度,但不能恢复其刚度,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强化骨折椎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经椎弓根植骨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供血动脉层次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丁红梅 唐茂林 +5 位作者 谭建国 苏波 何慧 谭双香 王泽军 卢书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为股前外侧带感觉神经逆行岛状皮瓣的设计提供动脉层次关系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4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末端与膝周围动脉吻合的层次关系及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源。结果:①在浅筋膜层内,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 目的:为股前外侧带感觉神经逆行岛状皮瓣的设计提供动脉层次关系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4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末端与膝周围动脉吻合的层次关系及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源。结果:①在浅筋膜层内,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源是多源性,分节段的,这些营养血管互相吻合成网穿过皮下组织达皮肤。②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末端在膝关节上方的深筋膜层与膝周围动脉的吻合有三个类型。结论:以股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截取股前外侧带感觉神经逆行岛状皮瓣可用于膝周软组织缺损或膝下截肢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外侧皮神经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岛状皮瓣 外科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正中动脉和骶正中静脉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赵臣银 王泽军 范松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58-2259,共2页
目的: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提供形态学基础,进一步丰富形态学资料,为临床直肠癌手术提供指导。方法:取完整盆腔标本男11例、女9例,经直肠上动脉和两侧髂内动脉注入红色乳胶,分层解剖,观察骶正中动脉和骶正中静脉发源、走行、... 目的: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提供形态学基础,进一步丰富形态学资料,为临床直肠癌手术提供指导。方法:取完整盆腔标本男11例、女9例,经直肠上动脉和两侧髂内动脉注入红色乳胶,分层解剖,观察骶正中动脉和骶正中静脉发源、走行、分支及吻合情况;并测量骶中动脉及骶中静脉的外径。结果:20例标本的盆腔结构辨认清楚,骶正中动脉的直径为:男(1.492±0.081)mm;女(1.338±0.069)mm。骶正中静脉的直径为男(5.240±1.725)mm;女(4.204±0.964)mm。结论:骶正中动脉参与直肠的血液供应;TME手术时,应于盆筋膜的脏、壁层之间进行分离,以保证直肠系膜切除的完整性及避免损伤骶前静脉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静脉 解剖测量 骶中静脉 临床意义 中动脉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测量 直肠癌手术 髂内动脉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改良设计与实验手术 被引量:3
4
作者 尹知训 丁红梅 +1 位作者 白波 吴景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改良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简化器械组成和操作步骤,减少手术损伤和感染机率,实现经皮穿剌经椎弓根植骨的新理念。方法对我们设计的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进行改良,删减穿剌针、导针、扩孔器,改良设计植骨漏斗、内芯、通条和取骨器,通过... 目的改良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简化器械组成和操作步骤,减少手术损伤和感染机率,实现经皮穿剌经椎弓根植骨的新理念。方法对我们设计的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进行改良,删减穿剌针、导针、扩孔器,改良设计植骨漏斗、内芯、通条和取骨器,通过X线监测实验手术,观察改良后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的操作过程、植骨范围和手术损伤。结果改良后经皮穿剌经椎弓根植骨器械组件减少,手术步骤简化、手术时间缩短、植骨量增加,手术损伤减少。结论改良后器械精简、操作简化、方便安全,能实现经皮穿剌经椎弓根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椎体压缩骨折 经椎弓根植骨 植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的设计与模拟手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尹知训 丁红梅 +2 位作者 靳安民 张辉 闵少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设计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用于胸腰椎骨折微创椎体内植骨,填充前中柱骨缺损。方法应用CAD软件设计定制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通过人体胸腰椎标本和计算机模拟手术,观察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的复位作用、植骨范围和并发损伤。结果经皮椎... 目的设计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用于胸腰椎骨折微创椎体内植骨,填充前中柱骨缺损。方法应用CAD软件设计定制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通过人体胸腰椎标本和计算机模拟手术,观察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的复位作用、植骨范围和并发损伤。结果经皮椎弓根植骨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损伤。术后CT示椎体内前中柱植骨范围大而均匀,密度增加。结论此器械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植骨确切、复位满意,能完成胸腰椎骨折微创椎体内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椎体压缩骨折 经椎弓根植骨 植骨器 模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引导下筛动脉结扎术的应用解
6
作者 向宇燕 徐达传 +3 位作者 黄凤玲 张心宽 欧阳四新 彭田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5-376,379,共3页
目的 :为鼻中隔严重出血功能性鼻内窥镜引导下筛动脉结扎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解剖 2 0侧成人鼻中隔的动脉。结果 :鼻中隔血供属多源性 ,主要来自鼻后中隔动脉上支、下支 ,筛前、筛后动脉 ,它们入鼻中隔处外径分别为 (0 .... 目的 :为鼻中隔严重出血功能性鼻内窥镜引导下筛动脉结扎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手术显微镜下解剖 2 0侧成人鼻中隔的动脉。结果 :鼻中隔血供属多源性 ,主要来自鼻后中隔动脉上支、下支 ,筛前、筛后动脉 ,它们入鼻中隔处外径分别为 (0 .9± 0 .2 )、(0 .7± 0 .1)、(0 .4± 0 .1)、(0 .3± 0 .1)mm ,筛前、筛后动脉入鼻中隔处与鼻小柱前缘距离分别为 (5 .1± 0 .3 )cm和 (6.3± 0 .3 )cm ,入鼻中隔处与鼻小柱基底连线和鼻腔底壁的夹角分别为 (5 5 .5°± 4.4°)和 (4 5 .0°± 3 .5°) ,鼻中隔段主干长分别为 (1.3± 0 .4)、(1.0± 0 .2 )cm。筛前、筛后动脉主要分布于鼻中隔上部。结论 :功能性鼻内窥镜引导下筛动脉结扎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动脉结扎术 筛前动脉 筛后动脉 功能性鼻内窥镜 鼻出血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5~9肋间后动脉侧副支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安高 洪丽 +3 位作者 陈胜华 苏波 李素云 曹朝晖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为临床胸膜腔穿刺术提供直观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5侧成人标本上对第5~9肋间后动脉的侧副支进行观测,并对照活体进行比较观测.结果:①在第5~9肋间后动脉,侧副支起始处距椎体侧缘的距离平均为(2.3±0.3)cm;②第5~9肋间后动脉... 目的:为临床胸膜腔穿刺术提供直观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5侧成人标本上对第5~9肋间后动脉的侧副支进行观测,并对照活体进行比较观测.结果:①在第5~9肋间后动脉,侧副支起始处距椎体侧缘的距离平均为(2.3±0.3)cm;②第5~9肋间后动脉,侧副支起始处在胸后壁体表投影点距后正中线的距离,分别是(4.3±0.3)、(5.0±0.2)、(5.0±0.3)(5.0±0.2)、(5.0±0.1)cm.结论:①第5~9肋间后动脉在靠近椎体侧缘附近就已发出了侧副支;②行胸膜腔穿刺时宜于侧副支起始处的体表投影点以外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后动脉 侧副支 胸膜腔穿刺术 后正中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