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讨论式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大明
涂玉林
+2 位作者
韦星
屈顺林
姜志胜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5期879-880,883,共3页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开展讨论式教学进行探讨。讨论式教学包括自学、讨论和总结三个部分。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自学,学习"如何学";以小班形式展开讨论,学习"如何学得更好";教师作总结,学习"如何举一反三&q...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开展讨论式教学进行探讨。讨论式教学包括自学、讨论和总结三个部分。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自学,学习"如何学";以小班形式展开讨论,学习"如何学得更好";教师作总结,学习"如何举一反三"。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培养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
病理生理学
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医学机能实验课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弛
姜志胜
+4 位作者
易光辉
屈顺林
韦星
金海燕
胡弼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4期770-772,共3页
高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创新培养体系的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第二课堂效能,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要求。本文阐述了医学机能实验课第二课堂开展的组织形式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机能实验课
第二课堂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培养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
被引量:
2
3
作者
谭健苗
姜志胜
+2 位作者
金海燕
高治平
胡弼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第5期885-888,共4页
目砖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本科生44新能力的优化途径,探讨学生44新能力提升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机能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整群抽样4个专业、4个实验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以其可比性学生作为对照,在完成教学任务和...
目砖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本科生44新能力的优化途径,探讨学生44新能力提升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机能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整群抽样4个专业、4个实验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以其可比性学生作为对照,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建立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自主操作、自由讨论、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学生科研实验等教学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学生在教学前后两个阶段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等两类评分分别作前后比较,P〈0、01;理论考试成绩(30分制)≥18分(〈21,以下类似)、≥21分、≥24分、≥27分的四部分人群中,前述两类评分分别作两两人群比较,P〉0.5;这四部分人群的前述两类评分分别与〈18分的学生人群比较,P〈0.05;试验学生的前述两类评分分别与对照学生比较,P〈0.01;试验学生自愿参加科研实验的构成比与对照学生比较,P〈0.05,试验学生参与完成并发表科研论文3篇。结论实验课程增加自主操作、自由讨论、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学生科研实验等内容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优化途径;除学业基础和学习态度极差的极少数学生之外,学业成绩对于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实验课程
教学方法
医学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课堂教学效果探讨
被引量:
3
4
作者
赵战芝
谭健苗
姜志胜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2期224-225,228,共3页
大学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水平的教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领悟到,运用"引导交叉式"教学方法,在目标设定、思路设计、语言表达、过程控制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切实提高了大学课堂的...
大学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水平的教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领悟到,运用"引导交叉式"教学方法,在目标设定、思路设计、语言表达、过程控制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切实提高了大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了实践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Mipu1启动子活性、Mipu1 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
2
5
作者
屈顺林
郭芳
+3 位作者
范文静
张弛
詹向阳
姜志胜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心肌缺血预适应表达上调蛋白1(Mipu1)启动子活性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按本课题组的常规方法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先予缺氧(95%N2-5%CO2,无血清低糖DMEM)处理6 h,再分别复氧(95%空气-5%CO2,10%FBS-高...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心肌缺血预适应表达上调蛋白1(Mipu1)启动子活性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按本课题组的常规方法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先予缺氧(95%N2-5%CO2,无血清低糖DMEM)处理6 h,再分别复氧(95%空气-5%CO2,10%FBS-高糖DMEM)6、12、24 h。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LDH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启动子PGL3-Mipu1活性,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pu1mRNA表达。结果缺氧6 h复氧(6、12、24 h)后心肌细胞活性减低,LDH释放增加,启动子PGL3-Mipu1活性增加,Mipu1 mRNA表达上调,且在缺氧6 h复氧12 h时变化最明显。结论 Mipu1可能参与了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其可能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复氧
心肌细胞
心肌缺血预适应表达上调蛋白1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缺氧保护因子胞红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维
范文静
屈顺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8-983,共6页
作为珠蛋白家族的第四名成员,胞红蛋白在缺氧条件下的表达明显增强。其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在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和缺氧有关的疾病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文中综合...
作为珠蛋白家族的第四名成员,胞红蛋白在缺氧条件下的表达明显增强。其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在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和缺氧有关的疾病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文中综合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就胞红蛋白的结构与分布,抗纤维化、抗癌、促进肌肉再生等相关生理功能以及在缺氧下的表达调节和表达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红蛋白
生理功能
缺氧
表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能实验创新性教学中的导向与质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谭健苗
杨永宗
+1 位作者
高治平
涂玉林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3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索机能实验课程创新性教学中的导向与质控方法.方法整群抽样一个实验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以其它可比性学生为对照,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建立评分体系的基础上,新增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学生科研实验等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与...
目的探索机能实验课程创新性教学中的导向与质控方法.方法整群抽样一个实验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以其它可比性学生为对照,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建立评分体系的基础上,新增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学生科研实验等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与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理论考试等传统考试考核内容一起纳入学生成绩评分体系.结果试验学生在前、后两个阶段比较,实验设计的评分(5分制)分别为(0.0±0.0)分,(2.0±0.8)分,P<0.05;论文写作练习的评分(5分制)分别为(0.0±0.0)分,(2.0±0.4)分,P<0.05.试验学生与对照学生比较,理论考试成绩(教考分离,30分制)分别为(24.6±2.3)分,(22.4±3.3)分,P<0.05;自愿参与课外科研实验的构成比分别为37.0%,0.0%,P<0.01,分别完成科研论文2篇、0篇.结论在学分制环境下,分数在机能实验创新性教学中的导向与质控作用十分有效,可推广应用于该课程和其它相关课程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课程
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讨论式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大明
涂玉林
韦星
屈顺林
姜志胜
机构
南华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出处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5期879-880,883,共3页
文摘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开展讨论式教学进行探讨。讨论式教学包括自学、讨论和总结三个部分。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自学,学习"如何学";以小班形式展开讨论,学习"如何学得更好";教师作总结,学习"如何举一反三"。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培养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
病理生理学
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综合素质
Keywords
discussion-based teaching
pathophysiology
individual learning method
comprehensive quality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医学机能实验课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弛
姜志胜
易光辉
屈顺林
韦星
金海燕
胡弼
机构
南华大学
医学院
机能学实验中心
南华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南华大学
医学院
生理学
教研室
出处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4期770-772,共3页
基金
2009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重点项目
2009年度南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立项课题(2009PP009
2009ZZ021)
文摘
高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创新培养体系的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第二课堂效能,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要求。本文阐述了医学机能实验课第二课堂开展的组织形式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机能实验课
第二课堂
教学改革
Keywords
functional experiment
the second classroom
reform of teaching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养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
被引量:
2
3
作者
谭健苗
姜志胜
金海燕
高治平
胡弼
机构
南华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南华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
学院
药
理学
教研室
南华大学
医学院
生理学
教研室
出处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第5期885-888,共4页
基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教育“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3-78-14)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IBO30331)
南华大学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课题(05Z14,06Z12)
文摘
目砖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本科生44新能力的优化途径,探讨学生44新能力提升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机能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整群抽样4个专业、4个实验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以其可比性学生作为对照,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建立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自主操作、自由讨论、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学生科研实验等教学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学生在教学前后两个阶段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等两类评分分别作前后比较,P〈0、01;理论考试成绩(30分制)≥18分(〈21,以下类似)、≥21分、≥24分、≥27分的四部分人群中,前述两类评分分别作两两人群比较,P〉0.5;这四部分人群的前述两类评分分别与〈18分的学生人群比较,P〈0.05;试验学生的前述两类评分分别与对照学生比较,P〈0.01;试验学生自愿参加科研实验的构成比与对照学生比较,P〈0.05,试验学生参与完成并发表科研论文3篇。结论实验课程增加自主操作、自由讨论、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学生科研实验等内容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优化途径;除学业基础和学习态度极差的极少数学生之外,学业成绩对于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实验课程
教学方法
医学本科生
Keywords
creativity
experiment course
teaching method
medical undergraduate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课堂教学效果探讨
被引量:
3
4
作者
赵战芝
谭健苗
姜志胜
机构
南华大学
医学院
机能学实验中心
南华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出处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2期224-225,228,共3页
基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教育"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3-78-14)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IBO30331)
+1 种基金
南华大学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课题(05Z14
06Z12)
文摘
大学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水平的教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领悟到,运用"引导交叉式"教学方法,在目标设定、思路设计、语言表达、过程控制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切实提高了大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了实践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Keyword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Mipu1启动子活性、Mipu1 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
2
5
作者
屈顺林
郭芳
范文静
张弛
詹向阳
姜志胜
机构
南华大学
基础
医学
博士后流动站
南华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心血管病研究所"动脉硬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南华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3期5-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00212/H0215)
中国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联合项目(20114324120004)
+3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11383)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1C1094
08C743)
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资助项目(2011XQD24)
文摘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心肌缺血预适应表达上调蛋白1(Mipu1)启动子活性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按本课题组的常规方法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先予缺氧(95%N2-5%CO2,无血清低糖DMEM)处理6 h,再分别复氧(95%空气-5%CO2,10%FBS-高糖DMEM)6、12、24 h。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LDH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启动子PGL3-Mipu1活性,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pu1mRNA表达。结果缺氧6 h复氧(6、12、24 h)后心肌细胞活性减低,LDH释放增加,启动子PGL3-Mipu1活性增加,Mipu1 mRNA表达上调,且在缺氧6 h复氧12 h时变化最明显。结论 Mipu1可能参与了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其可能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发挥作用。
关键词
缺氧
复氧
心肌细胞
心肌缺血预适应表达上调蛋白1
启动子
Keywords
hypoxia/reoxygenation
cardiomyocyte
myocardi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up-regulated protein 1
promoter
分类号
Q784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缺氧保护因子胞红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维
范文静
屈顺林
机构
南华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南华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8-98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212)
文摘
作为珠蛋白家族的第四名成员,胞红蛋白在缺氧条件下的表达明显增强。其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在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和缺氧有关的疾病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文中综合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就胞红蛋白的结构与分布,抗纤维化、抗癌、促进肌肉再生等相关生理功能以及在缺氧下的表达调节和表达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胞红蛋白
生理功能
缺氧
表达机制
Keywords
Cytoglob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Hypoxia
Expression mechanism
分类号
Q51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能实验创新性教学中的导向与质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谭健苗
杨永宗
高治平
涂玉林
机构
南华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南华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
学院
药
理学
教研室
出处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3期323-325,共3页
基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教育“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批准号23-78-14)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批准号DIBO30331)
南华大学教育学研究课题(批准号03Y060,05Z14)
文摘
目的探索机能实验课程创新性教学中的导向与质控方法.方法整群抽样一个实验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以其它可比性学生为对照,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建立评分体系的基础上,新增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学生科研实验等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与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理论考试等传统考试考核内容一起纳入学生成绩评分体系.结果试验学生在前、后两个阶段比较,实验设计的评分(5分制)分别为(0.0±0.0)分,(2.0±0.8)分,P<0.05;论文写作练习的评分(5分制)分别为(0.0±0.0)分,(2.0±0.4)分,P<0.05.试验学生与对照学生比较,理论考试成绩(教考分离,30分制)分别为(24.6±2.3)分,(22.4±3.3)分,P<0.05;自愿参与课外科研实验的构成比分别为37.0%,0.0%,P<0.01,分别完成科研论文2篇、0篇.结论在学分制环境下,分数在机能实验创新性教学中的导向与质控作用十分有效,可推广应用于该课程和其它相关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
实验课程
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
Keywords
experiment cour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method
分类号
G642.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讨论式教学的思考
冯大明
涂玉林
韦星
屈顺林
姜志胜
《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构建医学机能实验课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与现实意义
张弛
姜志胜
易光辉
屈顺林
韦星
金海燕
胡弼
《西北医学教育》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培养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
谭健苗
姜志胜
金海燕
高治平
胡弼
《西北医学教育》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学课堂教学效果探讨
赵战芝
谭健苗
姜志胜
《西北医学教育》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Mipu1启动子活性、Mipu1 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
屈顺林
郭芳
范文静
张弛
詹向阳
姜志胜
《山东医药》
CAS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型缺氧保护因子胞红蛋白的研究进展
李维
范文静
屈顺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机能实验创新性教学中的导向与质控方法研究
谭健苗
杨永宗
高治平
涂玉林
《西北医学教育》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