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讨论式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大明 涂玉林 +2 位作者 韦星 屈顺林 姜志胜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5期879-880,883,共3页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开展讨论式教学进行探讨。讨论式教学包括自学、讨论和总结三个部分。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自学,学习"如何学";以小班形式展开讨论,学习"如何学得更好";教师作总结,学习"如何举一反三&q...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开展讨论式教学进行探讨。讨论式教学包括自学、讨论和总结三个部分。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自学,学习"如何学";以小班形式展开讨论,学习"如何学得更好";教师作总结,学习"如何举一反三"。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培养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 病理生理学 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生理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2
作者 张恺芳 杨君佑 +1 位作者 凌宏艳 尹蔚兰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第5期857-858,共2页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新世纪我国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针对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改进生理学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生理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生理学 课堂教学 终身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医学机能实验课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弛 姜志胜 +4 位作者 易光辉 屈顺林 韦星 金海燕 胡弼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4期770-772,共3页
高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创新培养体系的主阵地作用,不断提升第二课堂效能,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要求。本文阐述了医学机能实验课第二课堂开展的组织形式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机能实验课 第二课堂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谭健苗 姜志胜 +2 位作者 金海燕 高治平 胡弼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第5期885-888,共4页
目砖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本科生44新能力的优化途径,探讨学生44新能力提升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机能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整群抽样4个专业、4个实验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以其可比性学生作为对照,在完成教学任务和... 目砖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本科生44新能力的优化途径,探讨学生44新能力提升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机能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整群抽样4个专业、4个实验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以其可比性学生作为对照,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建立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自主操作、自由讨论、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学生科研实验等教学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学生在教学前后两个阶段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等两类评分分别作前后比较,P〈0、01;理论考试成绩(30分制)≥18分(〈21,以下类似)、≥21分、≥24分、≥27分的四部分人群中,前述两类评分分别作两两人群比较,P〉0.5;这四部分人群的前述两类评分分别与〈18分的学生人群比较,P〈0.05;试验学生的前述两类评分分别与对照学生比较,P〈0.01;试验学生自愿参加科研实验的构成比与对照学生比较,P〈0.05,试验学生参与完成并发表科研论文3篇。结论实验课程增加自主操作、自由讨论、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学生科研实验等内容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优化途径;除学业基础和学习态度极差的极少数学生之外,学业成绩对于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实验课程 教学方法 医学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课堂教学效果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战芝 谭健苗 姜志胜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2期224-225,228,共3页
大学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水平的教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领悟到,运用"引导交叉式"教学方法,在目标设定、思路设计、语言表达、过程控制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切实提高了大学课堂的... 大学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水平的教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领悟到,运用"引导交叉式"教学方法,在目标设定、思路设计、语言表达、过程控制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切实提高了大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了实践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肛提肌膀胱功能联合训练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 被引量:18
6
作者 陆素青 经霁 +4 位作者 欧阳新平 唐冬媛 姚莉 伍瑞莲 文雪霖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肛提肌训练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法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电切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A组术前、术后行肛提肌训练;B组术后行肛提肌训练联合膀胱功能训练;C组... 目的探讨早期肛提肌训练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法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电切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A组术前、术后行肛提肌训练;B组术后行肛提肌训练联合膀胱功能训练;C组术前、术后均行肛提肌训练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三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及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尿失禁发生率、急迫性尿失禁评分及排尿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早期(即术前)行肛提肌膀胱功能联合训练可有效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及程度,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电切术 尿失禁 肛提肌训练 膀胱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喻小龙 谭钢 +1 位作者 刘二华 周寿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高糖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RGC细胞株RGC-5细胞,50mol·L-1葡萄糖孵育细胞诱导损伤。应用CCK-8法测定并计算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高糖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RGC细胞株RGC-5细胞,50mol·L-1葡萄糖孵育细胞诱导损伤。应用CCK-8法测定并计算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细胞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释放量,测定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高糖(50mol·L-1)以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了RGC-5细胞的生长,高糖处理24h、48h和72h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2.37±3.49)%、(42.18±6.34)%和(57.33±5.39)%(均为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不同浓度RSG组(0.1×10-6mol·L-1、10-6mol·L-1、10×10-6mol·L-1)处理48h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了高糖诱导的RGC-5细胞生长:生长抑制率高糖组(42.18±6.34)%,高糖+不同浓度RSG组分别为(35.66±4.73)%、(27.35±4.15)%和(25.17±3.42)%(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处理24h、48h和72h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促进了细胞凋亡(均为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不同浓度RSG组(0.1×10-6mol·L-1、10-6mol·L-1和10×10-6mol·L-1)处理48h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了高糖诱导的RGC-5细胞凋亡:高糖组凋亡率为(31.55±5.34)%,高糖+不同浓度RSG组分别为(23.75±3.72)%、(18.75±2.17)%和(17.53±3.05)%(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Glu释放量显著增加:2组分别为(85.64±12.75)μg·L-1和(246.84±33.48)μg·L-1(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不同浓度RSG(0.1×10-6mol·L-1、10-6mol·L-1和10×10-6mol·L-1)处理48h组Glu的释放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减少:高糖组Glu释放量为(246.84±33.48)μg·L-1,高糖+不同浓度RSG组分别为(175.34±23.69)μg·L-1、(117.25±18.76)μg·L-1和(109.34±15.54)μg·L-1(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SOD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为(3.06±0.38)kU·g-1和(0.56±0.07)kU·g-1(均为P<0.05),而MAD水平显著增加:分别为(5.67±0.76)μmol·g-1和(37.64±4.37)μmol·g-1(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较,高糖+不同浓度RSG处理48h组细胞中SOD活性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均为P<0.05),而MAD水平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 RSG抑制了高糖诱导的RGC损伤,其机制与RSG减少了RGC中Glu的释放和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高糖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谷氨酸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Mipu1启动子活性、Mipu1 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屈顺林 郭芳 +3 位作者 范文静 张弛 詹向阳 姜志胜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心肌缺血预适应表达上调蛋白1(Mipu1)启动子活性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按本课题组的常规方法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先予缺氧(95%N2-5%CO2,无血清低糖DMEM)处理6 h,再分别复氧(95%空气-5%CO2,10%FBS-高...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心肌缺血预适应表达上调蛋白1(Mipu1)启动子活性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按本课题组的常规方法复制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先予缺氧(95%N2-5%CO2,无血清低糖DMEM)处理6 h,再分别复氧(95%空气-5%CO2,10%FBS-高糖DMEM)6、12、24 h。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性,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LDH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启动子PGL3-Mipu1活性,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pu1mRNA表达。结果缺氧6 h复氧(6、12、24 h)后心肌细胞活性减低,LDH释放增加,启动子PGL3-Mipu1活性增加,Mipu1 mRNA表达上调,且在缺氧6 h复氧12 h时变化最明显。结论 Mipu1可能参与了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其可能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复氧 心肌细胞 心肌缺血预适应表达上调蛋白1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缺氧保护因子胞红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维 范文静 屈顺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8-983,共6页
作为珠蛋白家族的第四名成员,胞红蛋白在缺氧条件下的表达明显增强。其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在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和缺氧有关的疾病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文中综合... 作为珠蛋白家族的第四名成员,胞红蛋白在缺氧条件下的表达明显增强。其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在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和缺氧有关的疾病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文中综合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就胞红蛋白的结构与分布,抗纤维化、抗癌、促进肌肉再生等相关生理功能以及在缺氧下的表达调节和表达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红蛋白 生理功能 缺氧 表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能实验创新性教学中的导向与质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健苗 杨永宗 +1 位作者 高治平 涂玉林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3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索机能实验课程创新性教学中的导向与质控方法.方法整群抽样一个实验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以其它可比性学生为对照,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建立评分体系的基础上,新增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学生科研实验等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与... 目的探索机能实验课程创新性教学中的导向与质控方法.方法整群抽样一个实验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以其它可比性学生为对照,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建立评分体系的基础上,新增实验设计、论文写作练习、学生科研实验等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与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理论考试等传统考试考核内容一起纳入学生成绩评分体系.结果试验学生在前、后两个阶段比较,实验设计的评分(5分制)分别为(0.0±0.0)分,(2.0±0.8)分,P<0.05;论文写作练习的评分(5分制)分别为(0.0±0.0)分,(2.0±0.4)分,P<0.05.试验学生与对照学生比较,理论考试成绩(教考分离,30分制)分别为(24.6±2.3)分,(22.4±3.3)分,P<0.05;自愿参与课外科研实验的构成比分别为37.0%,0.0%,P<0.01,分别完成科研论文2篇、0篇.结论在学分制环境下,分数在机能实验创新性教学中的导向与质控作用十分有效,可推广应用于该课程和其它相关课程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课程 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
11
作者 喻小龙 周寿红 +1 位作者 谭钢 刘二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3期11-15,共5页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外源性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治疗组,每组最终选入大鼠10只。糖尿病模型组和Na HS治疗组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外源性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治疗组,每组最终选入大鼠10只。糖尿病模型组和Na HS治疗组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5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Na HS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Na HS(100μmol/kg),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给予相同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共8周。于实验末采用劳克坚牢蓝染色法观察大鼠视神经髓鞘结构的变化,分别检测血浆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化学法测定血浆H2S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浆中H2S水平显著降低[(73.85±8.27)μmol/L比(38.45±4.82)μmol/L,t=3.24,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比较,Na HS处理组大鼠血浆中H2S水平[(82.36±7.41)μmol/L]显著升高(t=2.97,P<0.05)。对照组视神经髓鞘的染色均匀,视神经视束的直径和髓鞘的厚度一致。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神经的髓鞘出现较明显的溃变,有的髓鞘溃变成半环状或空白,可见空泡变性和崩解碎片。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Na HS组大鼠视神经髓鞘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神经髓鞘面积所占的百分率显著降低[(22.56±14.81)%比(11.37±2.94)%,t=4.02,P<0.05]。Na HS处理组大鼠视神经髓鞘面积所占的百分率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11.37±2.94)%比(19.78±3.05)%,t=3.42,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浆中ROS[(458.61±65.75)au比(1128.46±91.32)au,t=2.84,P<0.05)]和MDA[(5.21±0.47)μmol/L比(9.76±0.86)μmol/L,t=4.18,P<0.05]的水平显著增加,而SOD水平显著降低(127.58±10.52)比(48.31±5.39)k U/L,t=2.91,P<0.05)。Na HS处理组大鼠血浆中ROS[(1128.46±91.32)au、(652.19±62.84)au,t=3.37,P﹤0.05]和MDA[(9.76±0.86)μmol/L比(5.84±0.63)μmol/L,t=3.85,P<0.05]的水平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而SOD水平显著增加[(48.31±5.39)k U/L比(108.46±8.41)k U/L,t=4.21,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浆中CNTF的水平显著降低[(9.75±1.13)nmol/L比(3.46±0.64)nmol/L,t=3.67,P<0.05]。Na HS处理组大鼠血浆中CNTF的水平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3.46±0.64)nmol/L比(8.24±0.92)nmol/L,t=3.43,P﹤0.05]。结论 H2S对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病变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H2S抑制氧化应激,增加血浆CNT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糖尿病 视神经病变 氧化应激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F4过表达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婷焱 段无暇 +2 位作者 许紫薇 周寿红 曾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9期12-15,29,共5页
目的观察转录激活因子4(ATF4)过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构建ATF4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HepG2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和ATF4质粒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HepG2细胞培养液... 目的观察转录激活因子4(ATF4)过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构建ATF4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HepG2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和ATF4质粒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HepG2细胞培养液中乳酸含量,Western blot检测Warburg效应蛋白M2型丙酮酸激酶(PKM2)的表达。结果与空质粒组比较,ATF4质粒组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细胞培养液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HepG2细胞中PKM2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过表达ATF4促进HepG2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arburg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细胞凋亡 转录激活因子4 Warburg效应 M2型丙酮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效应的mTOR信号级联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额 田绍文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136-139,共4页
尸检研究发现,MDD患者前额叶皮层存在大量mTOR信号通路的损伤。mTOR信号通路除了在不同抗抑郁药中发挥作用外,与NMDA受体拮抗剂特别是氯胺酮有更紧密的联系。通过综述MDD与mTOR信号级联通路的关系及抗抑郁药对mTOR信号级联通路的作用原... 尸检研究发现,MDD患者前额叶皮层存在大量mTOR信号通路的损伤。mTOR信号通路除了在不同抗抑郁药中发挥作用外,与NMDA受体拮抗剂特别是氯胺酮有更紧密的联系。通过综述MDD与mTOR信号级联通路的关系及抗抑郁药对mTOR信号级联通路的作用原理,揭示mTOR信号通路在抑郁症中的特征及其对抗抑郁药的反应对开发新型抗抑郁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mTOR信号 抗抑郁 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游泳运动对衰老大鼠海马中酸敏感离子通道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罗婕 王京琼 +1 位作者 谢丽娜 周寿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8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有氧游泳运动对衰老大鼠海马中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36只,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衰老训练组,每组12只。衰老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 mg/(kg·... 目的观察有氧游泳运动对衰老大鼠海马中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36只,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衰老训练组,每组12只。衰老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 mg/(kg·d)],衰老训练组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 mg/(kg·d)]同时每天有氧游泳训练60 min,共12周,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中ASICs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时间和到达平台游过的距离均显著延长,而大鼠穿越平台区域次数和时间明显减少,海马中ASIC1a和ASIC1b的表达显著增加,ASIC4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衰老模型组比较,衰老训练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时间和到达平台游过的距离均显著减小,大鼠穿越平台区域次数和时间明显增加,海马中ASIC1a和ASIC1b表达显著降低,ASIC4的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氧游泳运动改善了衰老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中ASIC1a和ASIC1b表达而增加ASIC4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游泳 衰老 学习记忆 海马 酸敏感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