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加州大学罗希尔教育学院院长致复旦教育论坛读者
1
作者 卡伦.萨默斯.盖罗格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亲爱的同仁朋友们: 对有机会应邀在《复旦教育论坛》这本享有盛誉的学术刊物上向大家问候并祝福新年,我深感荣幸。我很高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希尔教育学院已与中国复旦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关键词 南加州大学 教育论坛 教育学院 希尔 读者 院长 学术刊物 复旦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缓解我国城乡养老服务差异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龙建辉 易铭晖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9,共8页
本文以我国城乡养老服务差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城乡养老服务中的应用现状,揭示了其在提升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服务均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指出,数字化技术通过智能设备、信息平台、远程医疗等手段,有效缓解... 本文以我国城乡养老服务差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城乡养老服务中的应用现状,揭示了其在提升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服务均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指出,数字化技术通过智能设备、信息平台、远程医疗等手段,有效缓解了城乡养老服务在供给、需求、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数字化技术缓解城乡养老服务差异的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数字化技术为缓解我国城乡养老服务差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养老服务 城乡差距 缓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善若水:大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组织边界演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长轶 许康 +3 位作者 杨草园 谢洪明 郭蔓蔓 余正宜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7,共13页
大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中国特有的一类重大创新活动,企业如何通过管理其组织边界的演化,克服国际技术封锁和开放式创新“悖论”的双重冲击、优化重大创新活动的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 大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中国特有的一类重大创新活动,企业如何通过管理其组织边界的演化,克服国际技术封锁和开放式创新“悖论”的双重冲击、优化重大创新活动的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内容,也是亟待突破的重大理论问题。围绕东方电气集团G50重型燃气轮机研制的实践,本文从过程机制和机理逻辑两个维度构建了理论模型,打开了企业通过管理边界演化实现大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全过程逻辑黑箱,从边界渗透维度为大国重器领域的企业厘清了通过管理边界演化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机理逻辑。本文从大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视角发展了组织边界理论,从组织边界的微观层面推进了大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前沿研究,也为大国重器领域的企业管理组织边界演化、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对中国式创新管理理论亦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重器 组织边界 技术创新 边界演化 边界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卡斯特:我们正处于传播革命的中心
4
作者 方兴东 曼纽尔·卡斯特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0,共15页
传播处于当今社会变革的中央,传播学处于时代的中心位置,传播学是整个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学科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传播是一切之本,没有传播就没有人类的存在。传播研究最美妙之处在于,一切都是传播。... 传播处于当今社会变革的中央,传播学处于时代的中心位置,传播学是整个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学科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传播是一切之本,没有传播就没有人类的存在。传播研究最美妙之处在于,一切都是传播。理论就是工具,它不是用来被膜拜的,而是拿来用的。传播即权力,最核心的权力是在传播领域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传播学 传播革命 传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镇女青年消费实践的平台化与跨地方感的形成
5
作者 徐璐 刘华灿 褚传弘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2,共9页
生活方式平台推动的“种草”实践以平台化逻辑再度编织小镇青年悬浮于城乡之间、亦城亦乡的“两栖式”消费结构,进一步重构了小镇女青年的消费生活。通过深度访谈和反思性主题分析,本研究提出“跨地方感”概念,以理解“种草”如何重构... 生活方式平台推动的“种草”实践以平台化逻辑再度编织小镇青年悬浮于城乡之间、亦城亦乡的“两栖式”消费结构,进一步重构了小镇女青年的消费生活。通过深度访谈和反思性主题分析,本研究提出“跨地方感”概念,以理解“种草”如何重构小镇女青年的地方性消费生活,影响了她们对地方世界的感知。小镇女青年不断往返于“城乡-虚实”之间,并在长期互动中感知和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形成了跨地方的人地情感。由此将平台化实践放置于社会生活语境中考察其文化意义,进一步深化了从城乡结构变迁视角探索县域“两栖”消费的理论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镇青年 消费 “种草” 平台化 跨地方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文创火爆背后的文化创新
6
作者 薛可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93,共4页
以博物馆“冰箱贴”为代表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爆火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思路。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出圈与其独有的内在特质密不可分,文化性与时尚性共存奠定其内容基础,艺术性与生活性共融彰显其价值内核,静... 以博物馆“冰箱贴”为代表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爆火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思路。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出圈与其独有的内在特质密不可分,文化性与时尚性共存奠定其内容基础,艺术性与生活性共融彰显其价值内核,静态性与流动性共生提升其传播效能,可见性与情绪性共鸣突显出其存在意义。博物馆文创产品传播通过触点激活、欲望唤醒、情绪满足、心动消费以及社交分享等环节逐步深化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认同,驱动其出圈扩散。这为数字时代的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唤起全民关注-筑牢集体记忆-激发社会参与-赋能价值升维”的新路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冰箱贴” 传统文化 创新特质 传播机理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养育倦怠对青少年短视频成瘾的调查研究
7
作者 王鹏程 姚颖 马欧文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2,共8页
反刍思维和错失恐惧在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短视频成瘾关系中起着链式中介作用;青少年自恋在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短视频成瘾、错失恐惧及青少年短视频成瘾中起到调节作用。在交互关系中,自恋水平高的青少年,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短视... 反刍思维和错失恐惧在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短视频成瘾关系中起着链式中介作用;青少年自恋在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短视频成瘾、错失恐惧及青少年短视频成瘾中起到调节作用。在交互关系中,自恋水平高的青少年,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短视频成瘾之间关系显著;青少年的自恋水平越高,错失恐惧对青少年短视频成瘾的影响越大。从发展认知神经角度来看,错失恐惧与反刍思维增加了纠正青少年短视频成瘾的难度,若是借助积极的亲子关系,可以减少戒断短视频成瘾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养育倦怠 短视频成瘾 反刍思维 错失恐惧 自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手机普及使用与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基于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
8
作者 王睿霖 聂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99,共4页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为释放老年群体消费潜力提供了有效助力。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智能手机普及使用对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作用及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智能手机普及...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为释放老年群体消费潜力提供了有效助力。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智能手机普及使用对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作用及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智能手机普及使用能够显著促进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主要通过提升就业水平、促进资金融通、增加信息服务3种机制实现;社会支持在智能手机普及使用对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普及使用 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 社会支持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虚拟空间生产体验对文化自信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薛可 鲁晓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4,共17页
随着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广泛运用,如何通过虚拟空间提升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播效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对非遗虚拟空间生产问题进行探讨,关注其中各空间生产要素对于非遗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影响。... 随着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广泛运用,如何通过虚拟空间提升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播效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对非遗虚拟空间生产问题进行探讨,关注其中各空间生产要素对于非遗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影响。本研究通过2×2×2组间实验(N=209)发现:非遗虚拟情境下空间生产体验具有具身性,空间真实度和参与度有助于提升非遗虚拟空间生产体验的传播效用;非遗虚拟场域下空间表征的效用是有条件的,非遗虚拟空间真实度和文化度的叠加才能对非遗文化认同产生影响;虚拟空间生产体验中VR信息素养具有部分效用:体验者的VR信息素养影响非遗虚拟空间真实度体验的效用,但不影响非遗虚拟空间参与度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数字化传播 虚拟现实(VR)空间生产 非遗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圈与再塑:数字文化产业塑造国家形象的可见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薛可 李思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9,共11页
中国对外传播存在触达度低、持续性短、需求复杂、传播低效、认同度弱等难题。数字文化产业可承担文化出海、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数字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性:国际化“语言”、大众化“融入”、触发式... 中国对外传播存在触达度低、持续性短、需求复杂、传播低效、认同度弱等难题。数字文化产业可承担文化出海、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数字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性:国际化“语言”、大众化“融入”、触发式“动情”、自发式“创作”。基于此,本文提出数字文化产业对外传播PMIAI模型,即从感知(perception)、激励(motivation)、兴趣(interest)、行为(action)、认同(identity)五个要素来增强国家形象塑造的可见性,再塑中国与世界的价值主张与沟通情境,强化对外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国家形象 对外传播 PMIA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化学偶联信号促进皮肤类器官自组装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雷明星 蒋璟玮 +5 位作者 王梦月 Hans I Harn Ting-Xin Jiang Randall Widelitz 杨力 Cheng-Ming Chuong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1-282,共2页
目的基于皮肤类器官模型探索生物力学-化学信号促进皮肤及毛囊再生的机制,为解决皮肤创伤和脱发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通过微流控类器官培养模型、细胞延时摄影、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力学环境重编程、分子功能干扰等技术探究了生... 目的基于皮肤类器官模型探索生物力学-化学信号促进皮肤及毛囊再生的机制,为解决皮肤创伤和脱发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通过微流控类器官培养模型、细胞延时摄影、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力学环境重编程、分子功能干扰等技术探究了生物力学-化学信号如何参与皮肤类器官的自组装过程,通过裸鼠移植实验评价了类器官诱导毛发再生的效果。结果通过延时摄影对类器官自组装过程中的细胞行为进行追踪,发现真皮细胞和表皮细胞经历了“聚集-极化-联合-平面化”4个阶段,形成功能性皮肤结构。真皮细胞的收缩力激活了表皮聚集体的Piezo1信号,进而形成极化的细胞形态发生单位,此结构通过局部微环境力学硬度增加激活了Yap1及下游的Wnt/Mmp信号,诱导相邻的CMU结构联合。在缺氧诱导因子Hif1a的驱动下真皮细胞和表皮细胞通过代谢适应完成相位分离,形成功能性平面化皮肤。将完成自组装的类器官移植裸鼠背部后,成功诱导移植部位的毛发再生。结论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皮肤类器官的自组装过程,揭示了力学-化学信号引起的组织形态相变影响毛囊再生的机制。这一自组装途径为利用解离的皮肤前体细胞提供了一种重塑形态的有效途径,也为未来修复或改造器官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延时摄影 皮肤创伤 组学技术 生物力学 化学信号 缺氧诱导因子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终身学习: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壮 董子宸 +8 位作者 董宜琳 尚家名 张帆 陈雨然 楼佩妍 孙欣然 王昱 赵军 Wayne Lin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67-2096,共30页
图终身学习(lifelong graph learning,LGL)是一个新兴领域,旨在实现对图结构数据的持续学习,以解决现有任务上的灾难性遗忘问题,并使得顺序更新的模型能够适应新出现的图任务.尽管LGL展现出良好的学习能力,但如何持续提高其性能仍然是... 图终身学习(lifelong graph learning,LGL)是一个新兴领域,旨在实现对图结构数据的持续学习,以解决现有任务上的灾难性遗忘问题,并使得顺序更新的模型能够适应新出现的图任务.尽管LGL展现出良好的学习能力,但如何持续提高其性能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填补现有研究对这一方面的空白,对最近在LGL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总结.首先,重新分类了LGL的现有方法,重点关注克服灾难性遗忘的方法.随后,系统地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实现持续性能提升的潜在解决方案.该研究着重于如何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避免对旧任务的遗忘,同时快速适应新任务的挑战.最后,还就LGL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涵盖了其在应用领域、开放性问题等方面的潜在影响,并具体分析了这些方向对持续性能改进的潜在影响.这些讨论将有助于指导未来LGL研究的方向,推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终身学习(LGL) 图神经网络(GNN) 重放 正则化 持续学习 增量学习 灾难性遗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叙事中主角相似与时间相异之劝服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梦 李冰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7,共7页
本实验探究气候叙事之人物与时间策略对环保行为的劝服效果。实验材料把握气候叙事中的主角相似与时间差异两个核心元素,研究发现主角相似和时间差异叙事视角交互作用显著,特别是在采用未来设定的回顾性叙事视角,并搭配与受众年龄不相... 本实验探究气候叙事之人物与时间策略对环保行为的劝服效果。实验材料把握气候叙事中的主角相似与时间差异两个核心元素,研究发现主角相似和时间差异叙事视角交互作用显著,特别是在采用未来设定的回顾性叙事视角,并搭配与受众年龄不相似的主角时,其环保劝服效果突出。在环保政策支持方面,仅地方依恋被证实具有中介效应,表明只有和地球家园的情感连接才能促使个体对环保的责任感和保护意愿,从而更愿意支持相关的环保政策。本研究力图丰富跨文化视角之气候叙事的劝服理论,为推动我国“双碳”目标提供新闻传播学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叙事 人物叙事 时间叙事 劝服效果 双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叙事之命运共同体框架在日本公众中融通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积龙 李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6,共8页
以竞争/合作性框架和第一人称单数/第一人称复数为自变量,以邻国信任、共同责任、命运共同体感知作为中介变量,通过操控不同自变量,考察日本公众对中国气候形象感知。合作性框架融通效果明显优于竞争性框架,气候叙事框架与第一人称叙事... 以竞争/合作性框架和第一人称单数/第一人称复数为自变量,以邻国信任、共同责任、命运共同体感知作为中介变量,通过操控不同自变量,考察日本公众对中国气候形象感知。合作性框架融通效果明显优于竞争性框架,气候叙事框架与第一人称叙事在命运共同体感知、中国气候形象感知上具有交互效应,气候叙事中的命运共同体感知显著影响中国气候形象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气候形象 融通框架 竞争/合作性框架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全流程数字音频实验室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小添 孙文欣 黄翡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0-235,共6页
为了构建一个系统化、引领性、开放性的音频实践平台,通过剖析国内音频实验室现状、调研先进音频实验室搭建与管理方案、深入了解前沿技术革新,结合高校实践教学与开放共享要求,提出全流程数字音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实验室的... 为了构建一个系统化、引领性、开放性的音频实践平台,通过剖析国内音频实验室现状、调研先进音频实验室搭建与管理方案、深入了解前沿技术革新,结合高校实践教学与开放共享要求,提出全流程数字音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实验室的建设按照教学实践功能需求划分为拟音棚、音乐录音棚和全景声混录棚,3个实验室共同构成全流程音频制作系统,并基于实验室共融共享的理念,构建了与校级连通的实验室借用管理平台。实践证明,在专业系统的搭建和开放平台的支持下,实验室可实现教学、科研与产业成果的孵化,推动交叉学科成果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音频技术 实验室建设 杜比全景声 实验室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落的人文使命:管窥创意写作学科的前世今生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佳楠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近年来,创意写作学科在中国各大高校迎来了蓬勃发展。作为这门学科的发源地,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常常被认作是一个值得学习并效仿的榜样。然而,当前的这种探讨往往聚焦于爱荷华的教学模式,较少将创意写作学科纳入美国人文学科(尤其是... 近年来,创意写作学科在中国各大高校迎来了蓬勃发展。作为这门学科的发源地,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常常被认作是一个值得学习并效仿的榜样。然而,当前的这种探讨往往聚焦于爱荷华的教学模式,较少将创意写作学科纳入美国人文学科(尤其是英美文学专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探讨,实际上,创意写作学科建立之初所肩负的人文使命,在当今重视技巧(craft)的教学模式的大背景下逐渐被忽视,而这正是导致今天美国高校人文学科面临危机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爱荷华 技巧 人文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社交关系的新格局:逻辑结构与行为模态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可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5-63,共9页
数字时代的社交关系有了全新的表征,其呈现数字具身交往、社交化身沟通、兴趣圈层分化、专业垂直细分、情感互动极化以及数字孤独现象六大特征,表现出“人-云-影”的虚实交互结构、“我-他-我”的自我差序结构、“点-网-结”的垂直群聚... 数字时代的社交关系有了全新的表征,其呈现数字具身交往、社交化身沟通、兴趣圈层分化、专业垂直细分、情感互动极化以及数字孤独现象六大特征,表现出“人-云-影”的虚实交互结构、“我-他-我”的自我差序结构、“点-网-结”的垂直群聚结构三种数字社交的逻辑结构形态,以及多平台摇摆、主观化决断、情感性驱策、明确边界感四种数字社交的行为模态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交 社交格局 逻辑结构 行为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18
作者 黄雅轩 蔡依含 +2 位作者 何婉霞 张莉滟 赵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0-736,共7页
目的: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携带的耐药基因会限制临床用药选择,其毒力基因也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CRKP的毒力基因分布、荚膜... 目的: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携带的耐药基因会限制临床用药选择,其毒力基因也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CRKP的毒力基因分布、荚膜血清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了解ICU中CRKP的感染特点,为ICU有效监测和防控CRKP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ICU所分离并已确定为CRKP的非重复菌株共40株。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分析待测菌株耐药基因、毒力基因、荚膜血清型的分布,同时将CRKP基因组7个管家基因序列上传至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数据库进行分析,以明确菌株的序列型(sequence typing,ST)。结果:40例ICU CRKP感染患者年龄为(69.03±17.82)岁,且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临床结局好转和死亡各20例。所分离菌株主要来源于中段尿、肺泡灌洗液等标本。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其主要携带blaKPC-1(29株,72.5%)和blaNDM-1(6株,15.0%),另有5株同时携带blaKPC-1和blaNDM-1。所携带的毒力基因有多种,其中entA、entB、entE、entS、fepA、fepC、fepG、yag/ecp、ompA等基因的携带率达100%,entD、fimB、iroB、iroD、fes、pla等基因携带率较低。ICU所分离的CRKP以ST11型(27例,67.5%)为主,荚膜血清型以KL64型(29例,72.5%)为主。共检出23例ST11-KL64型CRKP,占57.5%。结论:ICU CRKP主要为ST11-KL64型,并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其中以铁吸收类毒力基因为主;且blaKPC已由blaKPC-2转为blaKPC-1。因此,需密切监测CRKP的分子流行病学变化,同时制订严格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CRKP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全基因组测序 毒力基因 荚膜血清型 多位点序列分型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志扬 国际知名工程设计与技术创新专家
19
作者 卢志扬 晓立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20期30-31,共2页
2008中美先进制造技术论坛上,您的报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挑战与机遇"引起极大反响,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讲座教授 先进制造技术 南加州大学 专业书籍 台湾大学 顾问委员会 长江学者 美国卡内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石笋稳定同位素记录中的古气候和古季风信息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红春 顾德隆 +5 位作者 Dorte Paulsen 王非 陈文寄 尹功明 程海 R.L.Edwards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63-78,共16页
采自陕西省柞水县的石笋给出了过去 750a来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以及全新世和80~ 330ka之间的低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定年方法使用了石笋生长纹层计数法、2 10 Pb法和TIMS2 30 Th法。分析了石笋中δ18O和δ13C的气候含义 ,认为当δ18O和δ... 采自陕西省柞水县的石笋给出了过去 750a来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以及全新世和80~ 330ka之间的低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定年方法使用了石笋生长纹层计数法、2 10 Pb法和TIMS2 30 Th法。分析了石笋中δ18O和δ13C的气候含义 ,认为当δ18O和δ13C值变重时 ,指示干热的气候组合 ,当δ18O和δ13C值同时变轻时 ,指示湿冷的气候组合。在长时间尺度δ18O值的变化以反映温度变化为主 ,δ13C值的变化反映湿度变化为主。当δ18O变轻 ,而δ13C变重时 ,指示干冷气候。这时期的夏季风很弱而冬季风很强 ,相反 ,当δ18O变重 ,而δ13C变轻时 ,指示湿热气候 ,表明夏季风很强 ,冬季风很弱。过去 750a的记录中分为 :公元 12 50~ 152 0年的温暖中世纪 (MedievalWarmPeriod) ,公元 152 0~ 182 0年的湿冷小冰期 (LittleIceAge)和公元 182 0年以来的温热期。全新世的气候在 4 0 0 0a左右有一显著的变化。在此时之前的温度低于全新世的平均气温 ,而在此之后的温度高于全新世的平均气温。全新世气候记录可细分为 18个不同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8O 全新世 Δ^13C 石笋 冬季风 古季风 夏季风 柞水县 记录 陕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