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草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生长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洁 何振兴 +3 位作者 赵菊花 李达 李燃 杨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生长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A431细胞分为对照组、紫草素低剂量组(10μmol/L)、紫草素中剂量组(20μmol/L)和紫草素高剂量组(40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PI单染法检测...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生长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A431细胞分为对照组、紫草素低剂量组(10μmol/L)、紫草素中剂量组(20μmol/L)和紫草素高剂量组(40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yclin B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紫草素组A431细胞活力降低,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 <0. 001)。紫草素组A431细胞被阻滞于S期和G2/M期(P <0. 001),且细胞凋亡增加(P <0. 001),细胞中PCNA和Cyclin B1 mRNA的表达降低(P <0. 001),p-AKT表达降低(P <0. 001)。结论:紫草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 生长抑制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血浆反应素高滴度的116例妊娠梅毒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结局 被引量:17
2
作者 闫宁 陈斌 +4 位作者 蒋辉丽 李燃 李子海 于晓云 华云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10-712,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RPR)高滴度(≥1:16)的妊娠梅毒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结局,以便选择更好的治疗时机与方案。方法:根据孕妇孕周,将116例妊娠梅毒患者分为3组,即早孕组(63例),中孕组(36例)和晚孕组(17例)。各组均予规范苄星青霉素驱...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RPR)高滴度(≥1:16)的妊娠梅毒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结局,以便选择更好的治疗时机与方案。方法:根据孕妇孕周,将116例妊娠梅毒患者分为3组,即早孕组(63例),中孕组(36例)和晚孕组(17例)。各组均予规范苄星青霉素驱梅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结局。结果:63例早孕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未发生先天梅毒、早产、死胎、低体重儿及新生儿死亡;36例中孕组患者经治疗后未发生先天梅毒、早产、低体重儿及新生儿死亡,出现死胎1例,死胎发生率2.78%;17例晚孕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未发生先天梅毒、早产、低体重儿及新生儿死亡,出现死胎2例,死胎发生率11.76%;早孕组与中孕组妊娠结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孕组死胎率明显高于早、中孕两组,妊娠结局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对孕妇行产前梅毒筛查并积极治疗,即使是RPR高滴度患者也可得到理想的治疗结果,能很好地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梅毒患者 高滴度RPR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赤风汤加味联合CO2激光及咪喹莫特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燕 赵菊花 +2 位作者 丁小洁 刘影 王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赤风汤加味联合CO2激光及咪喹莫特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疣体清除率、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多发性CA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9例,联合组给予黄芪赤风汤加味+CO2激光+咪喹莫特治疗,对照组仅给... 目的探讨黄芪赤风汤加味联合CO2激光及咪喹莫特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疣体清除率、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多发性CA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9例,联合组给予黄芪赤风汤加味+CO2激光+咪喹莫特治疗,对照组仅给予CO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疣体清除率、复发率、性功能障碍(FSD)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疣体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性欲低下、无性生活、性高潮障碍及FS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性厌恶、性交痛、性交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2水平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但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赤风汤加味联合CO2激光及咪喹莫特治疗多发性CA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提高疣体清除率,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性功能,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赤风汤 CO2激光 咪喹莫特 尖锐湿疣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L34基因敲减抑制黑素瘤细胞侵袭与生长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熊玲玲 徐云升 于观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6-213,共8页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60SL34(RPL34)对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比较20例皮肤黑素瘤和正常皮肤组织内RPL34蛋白表达,采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人黑素瘤细胞A375 RPL34稳定干扰的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RT-P...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60SL34(RPL34)对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比较20例皮肤黑素瘤和正常皮肤组织内RPL34蛋白表达,采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人黑素瘤细胞A375 RPL34稳定干扰的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RPL34基因的干扰效率。用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RPL34干扰对A375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细胞迁移、侵袭和划痕试验观察RPL34干扰对A375细胞迁移运动和侵袭能力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患者黑素瘤组织中RPL34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在A375细胞中干扰RPL34后,细胞增殖(F=25.362,P<0.05)和克隆形成的能力(t=23.171,P=0.00065)明显减弱,细胞迁移运动能力(t=6.99,P=0.00185),侵袭能力(t=7.576,P=0.00156)亦显著减弱。A375细胞中干扰RPL34后,TWIST1基因、波形蛋白(vimentin)、组织抑制因子(TIMP)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和MMP13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细胞(P<0.05)。结论:在黑素瘤中降低RPL34表达抑制了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的能力,影响细胞上皮间质化的进程,从而抑制黑素瘤细胞的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核糖体蛋白质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核糖体蛋白60SL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