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教育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熊利 张雪 罗汉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7-498,共2页
半个多世纪以来,康复医学发展迅速,它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一起成为现代医学体系的四大支柱.随着康复医学事业迅速发展,康复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迅速增加,有关院校纷纷开设"康复"专业.在经历了初期的无序之后,我国康复技术... 半个多世纪以来,康复医学发展迅速,它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一起成为现代医学体系的四大支柱.随着康复医学事业迅速发展,康复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迅速增加,有关院校纷纷开设"康复"专业.在经历了初期的无序之后,我国康复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探索中开始逐步发展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人才培养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22
2
作者 冯方 彭毅 +1 位作者 张晗 刘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1-445,450,共6页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urst fracture,OVBF)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58例OVBF,骨填充网...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urst fracture,OVBF)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58例OVBF,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组22例,PKP组36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渗漏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组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与PKP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组骨水泥渗漏2例(9.1%),明显少于PKP组骨水泥渗漏14例(38.9%)(χ^2=4.670,P=0.031),均无神经脊髓症。58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4月。2组间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和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2组患者术后1 d、末次随访VAS评分、ODI均明显小于术前(P均=0.000),且末次随访时较术后1 d进一步降低(P均=0.000)。2组间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和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2组患者术后1 d、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术前(P均=0.000),末次随访时较术后1 d无明显丢失(P=0.144)。2组患者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后凸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P均=0.000),末次随访时较术后1 d无明显变化(P=0.288)。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组1例手术椎体再骨折,2例非手术椎体骨折,PKP组4例非手术椎骨折,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和PKP治疗OVBF均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恢复伤椎高度,矫正伤体后凸畸形,但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能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爆裂骨折 骨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61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克鹏 肖勋蓉 +4 位作者 罗义 弋文 尹均明 杨川 杜果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613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91例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613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91例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68、MCF-7)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HBL-100中miRNA-61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TCGA数据库分析miRNA-613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NA-613与SOX9的3'UTR区的结合情况.将miRNA-613模拟物转染至MDA-MB-231细胞,CCK-8法和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OX9、β-catenin、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miRNA-61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并且miRNA-613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TCGA生存数据显示miRNA-61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无关(P>0.05).乳腺癌细胞系中miRNA-613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P<0.05),并且高侵袭转移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68中miRNA-613的表达明显低于低侵袭转移性乳腺癌细胞系MCF-7(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miRNA-613可与SOX9的3'UTR特异性结合.上调miRNA-613的表达能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P<0.05),同时下调SOX9、β-caten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P<0.05),并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miRNA-613异常低表达,miRNA-613可能通过调控SOX9、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613 乳腺癌 增殖 转移 SOX转录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