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联合光动力疗法对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疗效及RANKL、Shh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冯辉 陈一 吕宗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7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分析茶多酚联合光动力疗法对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疗效及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Β ligand,RANKL)、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种植... 目的:分析茶多酚联合光动力疗法对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疗效及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Β ligand,RANKL)、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茶多酚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种植体周袋深度(peri-implant peripocket depth,PPD)、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cation sulcus bleedingindex,mSBI)和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水平,并检测患者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RANKL及Shh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PLI、PPD、mSBI及BO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龈沟液中CRP、TNF-α、IL-6、RANKL及Sh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茶多酚联合光动力疗法对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治疗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其炎症反应状态,并可有效改善龈沟液中RANKL及Shh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光动力疗法 早期种植体周围炎 RANKL SH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龈下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新 熊萍 +2 位作者 钟科 孙勇 陈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9-723,共5页
目的:检测种植体周围黏膜炎龈下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种植体周围黏膜炎龈下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群落分布,找出特异性微生物,为临床上选择适当的维护与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0例患黏膜炎的种植体龈沟液样本(A组)及14例健... 目的:检测种植体周围黏膜炎龈下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种植体周围黏膜炎龈下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群落分布,找出特异性微生物,为临床上选择适当的维护与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0例患黏膜炎的种植体龈沟液样本(A组)及14例健康种植体的龈沟液样本(B组),提取样本龈沟液中的微生物总DNA作为模板,采用细菌的16SrDNA V3区通用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进行DGGE电泳分析及克隆测序分析。结果:A组较B组龈沟液量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样本整体相似性为18%,A组各样本群落相似性为29.9%~60.2%,B组各样本相似性30.8%~74%。A组测得5种菌门,包括15种菌属,B组测得4种菌门,12种菌属。A组G-厌氧杆菌比例为69.65%,B组为64.51%。结论: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时龈沟液量较健康种植体增加,龈沟液量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健康状况。种植体周围组织在健康状态和发生黏膜炎时的龈沟液中微生物群落均具有高度多样性,但菌群结构差异较大。健康种植体及种植体周围黏膜炎龈下微生物群落均以G-厌氧杆菌为主,后者G-厌氧杆菌比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16S RDNA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与正常黏膜细胞微泡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新生 张卓远 +2 位作者 黄怡 夏翼超 李龙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通过蛋白组学方法初步分析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和正常黏膜细胞微泡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讨舌癌复发、转移、扩散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细胞)和人正常黏膜细胞(HOK细胞),获得培... 目的通过蛋白组学方法初步分析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和正常黏膜细胞微泡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讨舌癌复发、转移、扩散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细胞)和人正常黏膜细胞(HOK细胞),获得培养上清液,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得到纯化的微泡,采用双向电泳和串联质谱联合分析法寻找差异表达蛋白,通过数据库在线查找差异蛋白的功能。结果体外培养的Tca8113和HOK细胞均可分泌大量的囊泡状结构物质,这些囊泡状物质经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微泡表面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的鉴定,证实为微泡;通过差异蛋白组学方法,发现两组微泡中差异表达量在2倍及以上的蛋白差异点有16个,Tca8113细胞微泡上调表达的蛋白质有12个,下调表达的有4个。结论差异蛋白在微泡形成及癌症进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微泡 双向电泳 质谱分析 差异蛋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在药物干预前后龈沟液的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雨诗 邵艳琳 +1 位作者 芦帅 钟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探讨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在药物(盐酸米诺环素)干预前后龈沟液(GCF)的代谢组学特征及代谢产物差异,寻找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可能的生物标记物。方法:30例接受种植牙患者,健康种植体组(A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组(B组)、药物干预后组(C组)G... 目的:探讨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在药物(盐酸米诺环素)干预前后龈沟液(GCF)的代谢组学特征及代谢产物差异,寻找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可能的生物标记物。方法:30例接受种植牙患者,健康种植体组(A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组(B组)、药物干预后组(C组)GCF,A组15例,B组与C组15例,每组随机选取5例样本,分别采集GCF应用超髙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MS)仪进行检测分析后,在线数据库Metlin library、人类代谢物数据库(HMDB)进行精确的比对检索。结果:A与B组、B与C组、A与C组间分别有10个、5个、4个差异性代谢产物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嘌呤、溶血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可能是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潜在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超高效液相色谱 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TCD对颅内高压及神经损伤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郭俐 李志勇 杨荃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29-132,137,共5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颅多普勒(TCD)对颅内高压及神经损伤程度的评估。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2月期间因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脑出血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CD对高血压组患者患侧及健侧大脑中动脉的P...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颅多普勒(TCD)对颅内高压及神经损伤程度的评估。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2月期间因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脑出血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CD对高血压组患者患侧及健侧大脑中动脉的PI进行测定,同时进行腰穿并测定颅内压;另取两组受试者的血清并测定炎症反应细胞因子以及神经损伤标志分子的含量。结果:脑出血组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的PI水平显著高于健侧(P<0.05),且与颅内压水平呈正相关(P<0.05);脑出血组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ICAM-1、MMP9、YKL-40、Asp、Glu、NPY、NSE、GFAP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PI水平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ICAM-1、MMP9、YKL-40、Asp、Glu、NPY、NSE、GFAP的含量显著高于低PI水平脑出血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TCD参数能够评估颅内压升高的程度以及神经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颅多普勒 颅内压 炎症反应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基托舌侧卡环可摘局部义齿63例
6
作者 邓礼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1-383,共3页
可摘局部义齿至今仍是牙列缺损的主要修复方法。传统的可摘局部义齿通常舌腭侧的基托较宽厚、固位卡环置于基牙唇颊侧[1]。当今人们崇尚自然美,尤其是那些单纯前牙缺失且缺牙数较少的青年患者往往不能接受上述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为此,... 可摘局部义齿至今仍是牙列缺损的主要修复方法。传统的可摘局部义齿通常舌腭侧的基托较宽厚、固位卡环置于基牙唇颊侧[1]。当今人们崇尚自然美,尤其是那些单纯前牙缺失且缺牙数较少的青年患者往往不能接受上述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为此,笔者设计了小基托舌侧卡环可摘局部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可摘局部式 小基托舌侧卡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