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主要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梁建秋 曾宪堂 +2 位作者 张明荣 吴海英 冯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6,22,共5页
以27份美国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参照,于2011和2012年对四川省当地主栽品种和新近选育品种进行生育期组划分。结果表明:2011年美国标准品种生育期组间差异不明显,参考范围较为模糊,导致大多数参试品种生育期组归属不明确;2012年生育... 以27份美国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为参照,于2011和2012年对四川省当地主栽品种和新近选育品种进行生育期组划分。结果表明:2011年美国标准品种生育期组间差异不明显,参考范围较为模糊,导致大多数参试品种生育期组归属不明确;2012年生育期组间差异较为明显,各参试品种有明确的生育期组归属。综合两年试验结果发现,适宜四川大面积种植的早熟大豆品种主要属于第Ⅱ、Ⅲ熟期组,适宜四川大面积种植的晚熟品种主要为第Ⅷ熟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大豆 生育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旱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2
作者 梁建秋 张明荣 吴海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1-346,共6页
大豆是人类优质蛋白质和食用油脂的重要来源。大豆生长期需水量多,是对缺水最敏感的豆类作物。干旱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抗旱大豆品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大豆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干旱对大豆的影响机理、大豆抗旱机制、常用... 大豆是人类优质蛋白质和食用油脂的重要来源。大豆生长期需水量多,是对缺水最敏感的豆类作物。干旱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抗旱大豆品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大豆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干旱对大豆的影响机理、大豆抗旱机制、常用的抗旱性研究方法以及大豆抗旱性评价方法4个方面概述了大豆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旱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抗根肿病遗传研究初报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青青 田露申 +1 位作者 牛应泽 郭世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313-1315,共3页
以普通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和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品系HW243配制的6个遗传世代群体(P1,P2,F1,BC1,BC2,F2)为材料,采用病区自然鉴定法,对抗根肿病特性进行了初步的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亲本中油821表现为高度感病,HW243... 以普通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和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品系HW243配制的6个遗传世代群体(P1,P2,F1,BC1,BC2,F2)为材料,采用病区自然鉴定法,对抗根肿病特性进行了初步的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亲本中油821表现为高度感病,HW243为高度抗病,F1群体为高抗;F2群体发生抗性分离,抗感比为3.082:1,经x^2测定符合3:1比例,概率达0.95~0.99。B1群体亦发生抗性分离,抗感比为1:1.174,经,测定符合1:1比例,概率0.3-0.5;而BC2群体中则金为抗病类型。结果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HW243的抗根肿病特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根肿病 抗性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与玉米近缘种可杂交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唐祈林 杨克诚 +1 位作者 郑祖平 荣廷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4-146,共3页
本文对玉米与其近缘种及它们的杂交或回交后代的可杂交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近缘种的多数材料都能与玉米杂交结实,它们的杂种F1均表现出强的杂种优势和光敏反应;远缘杂交亲和性的母本效应较大,且与物种间遗传距离直接相关。此外... 本文对玉米与其近缘种及它们的杂交或回交后代的可杂交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近缘种的多数材料都能与玉米杂交结实,它们的杂种F1均表现出强的杂种优势和光敏反应;远缘杂交亲和性的母本效应较大,且与物种间遗传距离直接相关。此外,本文还对玉米近缘材料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蜀黍属 可杂交性 花粉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晚斑病抗性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夏友霖 赖明芳 +1 位作者 曾彦 漆燕 《花生学报》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采用43份材料研究了花生晚斑病抗性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抗病性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抗病性对丰产性的制约程度接近20%;出仁率与抗病性近于呈负的直线关系;单株饱果数、百果重与抗病性之间表现曲线相关趋势,但相关系数远... 采用43份材料研究了花生晚斑病抗性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抗病性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抗病性对丰产性的制约程度接近20%;出仁率与抗病性近于呈负的直线关系;单株饱果数、百果重与抗病性之间表现曲线相关趋势,但相关系数远不显著。从研究结果预测,通过对抗病性、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的选择,可选育出抗病高产品系;通过对早熟-丰产性的选择,可选育出耐病高产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晚斑病 抗性 产量性状 丰产性 出仁率 单株产量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叶斑病抗性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夏友霖 赖明芳 +1 位作者 曾彦 漆燕 《花生学报》 2003年第B11期133-137,共5页
用43份材料研究了花生叶斑病抗性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抗病性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抗病性对丰产性的制约程度接近20%;出仁率与抗病性近于呈负的直线关系;单株饱果数、百果重与抗病性之间表现曲线相关趋势,但相关系数远不... 用43份材料研究了花生叶斑病抗性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抗病性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抗病性对丰产性的制约程度接近20%;出仁率与抗病性近于呈负的直线关系;单株饱果数、百果重与抗病性之间表现曲线相关趋势,但相关系数远不显著。从研究结果预测:通过对抗病性、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的选择,可选育出抗病高产品系;通过对早熟-丰产性的选择,可选育出耐病高产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叶斑病 抗性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抗病指数 百果重 出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几个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阳小虎 韩文斌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7-59,共3页
不同类型(龙生型、普通型、珍株豆型)花生几个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表明:花生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各异。在龙生型、普遍型有可能同时获得高产高蛋白质的材料;在龙生型和珍珠豆型中有希望选育出高产高亚油比的材料... 不同类型(龙生型、普通型、珍株豆型)花生几个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表明:花生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各异。在龙生型、普遍型有可能同时获得高产高蛋白质的材料;在龙生型和珍珠豆型中有希望选育出高产高亚油比的材料。在普通型、珍珠豆型中存在获得高脂肪高油亚比材料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类型 品质 农艺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洞A雄性不育两用系选育利用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卢云清 王斌 +1 位作者 任胜茂 何一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8-9,共2页
本文着重介绍利用一时隐性核基因抑制不育性状的不育材料培育雄性不育两用系。结果表明,这种不育材料的特点是:单株不育度达100%,群体不育株率稳定在50%左右;测交F1全可育且为选育强优势组合提供了方便。采用一系两用法配... 本文着重介绍利用一时隐性核基因抑制不育性状的不育材料培育雄性不育两用系。结果表明,这种不育材料的特点是:单株不育度达100%,群体不育株率稳定在50%左右;测交F1全可育且为选育强优势组合提供了方便。采用一系两用法配制杂种,繁殖不育系应用于大面积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杂种优势 三系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亲本材料遗传评价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赖明芳 崔富华 +2 位作者 夏友霖 曾彦 漆燕 《花生学报》 2007年第1期7-12,共6页
选用8个亲本按NCⅡ配制16个组合,研究了F1-F4:5代产量性状和F4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测定了F4:5384个株系、56个品系的产量。结果表明:①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变异大于特殊配合力变异,杂种均数的遗传分量中以加性效应为主,这与前人... 选用8个亲本按NCⅡ配制16个组合,研究了F1-F4:5代产量性状和F4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测定了F4:5384个株系、56个品系的产量。结果表明:①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变异大于特殊配合力变异,杂种均数的遗传分量中以加性效应为主,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②亲本产量配合力在杂种世代间表现不一致,早代测定以F3较为适宜。③亲本性状值与一般配合力效应呈正相关,表明亲本性状优劣对杂种后代表现有一定影响。④优良品系的分布很集中,主要分布在母本963-4-1和父本88-1202的序列组合中,显示出优良亲本在育种效果上的突出优势。⑤963-4-1和88-1202是很好的高产育种亲本,904-79和佐治亚的育种利用价值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亲本 育种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佳明 朱实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797-799,共3页
关键词 病斑 抗性鉴定 黑斑病 甘薯 鉴定方法 腐烂 抗病材料 确认 直接影响 内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覆盖降解膜栽培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明荣 向承勇 +6 位作者 曾文才 王斌 吴小平 李金秀 费德友 杨洪理 王世国 《中国棉花》 2000年第6期13-14,共2页
对国产的 6种降解膜进行棉花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降解膜覆盖栽培棉花较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增产效应更显著。不同降解膜降解速度不同 ,南充 1、 2号、天津 1、 2号降解膜降解早且速度快 ,天津 3号、山西太源甲两种降解膜降解迟且... 对国产的 6种降解膜进行棉花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降解膜覆盖栽培棉花较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增产效应更显著。不同降解膜降解速度不同 ,南充 1、 2号、天津 1、 2号降解膜降解早且速度快 ,天津 3号、山西太源甲两种降解膜降解迟且速度慢 ,降解效果差。对照地膜降解度为 0 %。降解膜覆盖栽培棉花的果枝数 1 3~ 1 3.6个 ,单株结铃数 1 5~ 1 5.9个 ,分别比地膜覆盖栽培棉花多 0 .8~ 1 .4个和 0 .2~ 1 .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降解膜覆盖 降解度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芝麻乳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宏涛 袁智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8-59,共2页
以核桃、芝麻、花生等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运用食物营养和功效互补原理精制而成的核桃芝麻乳是植物蛋白深度加工领域中极具开发价值的产品。本文探讨了生产工艺和产品稳定性。
关键词 核桃芝麻乳 植物蛋白 稳定性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种F_2代群体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春华 王淑荣 杨力 《麦类作物》 CSCD 1998年第2期1-3,共3页
以单株粒重和综合指数为指标,分析了F2代不同抽样群体的平均数X、变异系数CV和优良单株率b1、b2、b3。结果表明,当单株粒重的群体≥250株时,其X、b1、b2、b3在随机抽样100次中各自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以单株粒重和综合指数为指标,分析了F2代不同抽样群体的平均数X、变异系数CV和优良单株率b1、b2、b3。结果表明,当单株粒重的群体≥250株时,其X、b1、b2、b3在随机抽样100次中各自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与总体差异均不显著,且CV与总体的差异较小;当综合指数的群体≥200株时,其X、b1、b2、b3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与总体差异均不显著,且CV与总体的差异较小。所以小麦F2代适宜群体为200~25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群体 杂种二代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覆盖降解膜栽培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明荣 费德友 +3 位作者 杨洪理 王斌 王世国 王伟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棉花 地膜覆盖 降解膜 产量 生育期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常见的防旱措施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建秋 张明荣 吴海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3期68-69,197,共3页
大豆是人类优质蛋白质和食用油脂的重要来源,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豆需水量多,是豆类作物中对缺水最敏感的一种。干旱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该文阐述大豆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和生产中常用的防旱措施。
关键词 大豆 重要地位 防旱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豆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明荣 吴海英 +2 位作者 韩文斌 邓丽 谢树果 《大豆通报》 2006年第5期1-2,共2页
论述了四川大豆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四川大豆育种研究的设想和思路,为四川和全国大豆育种、科研、生产和开发提供指导,同时为政府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四川 大豆育种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稻连作秋大豆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明荣 曾文才 +1 位作者 吴小平 缪凡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3期7-7,61,共2页
关键词 中稻 大豆 产量 育苗期 移栽密度 施肥量 连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迅 黄玉碧 +5 位作者 郑祖平 何川 李钟 杨克相 任兴江 史抒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159-161,共3页
根据目前国内外氮素利用效率研究的现状,从氮素利用效率的含义、玉米氮素吸收和利用特性、提高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可行性、提高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阐述了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并对提高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发展进... 根据目前国内外氮素利用效率研究的现状,从氮素利用效率的含义、玉米氮素吸收和利用特性、提高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可行性、提高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阐述了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并对提高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稻大豆小麦连作研究(简报)
19
作者 张明荣 曾文才 +1 位作者 吴小平 缪凡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6期577-578,共2页
关键词 中稻 大豆 小麦 连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
20
作者 郑祖平 杜克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玉米株高、穗长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组配杂交组合时,二者应列为重点考虑性状。HZ47.7912,ES40具有较高的产量配合力效应,用它们测配,易筛选出高产组合。7912.HZ47.ES40和材11—8株高配合力效应... 玉米株高、穗长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组配杂交组合时,二者应列为重点考虑性状。HZ47.7912,ES40具有较高的产量配合力效应,用它们测配,易筛选出高产组合。7912.HZ47.ES40和材11—8株高配合力效应值较大,其组合后代比较高大。而5003,32和30—221却有降低茎秆和穗位的作用。ES40,材11—8和S37的穗长配合力效应值高。易选配出长穗型组合。材11—8和7912的组合易抬高穗位。用3N—2.材H8。莫材—1和200B组配,可获得大粒型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数量性状 遗传力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