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邵慧敏 徐芳 +6 位作者 邱君斓 韩浩 陈芬 王小贤 葛贝贝 李明霞 姚静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36,共4页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CVD)是MASL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早评估MASLD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对预测其CVD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期MASLD合并不同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患者...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CVD)是MASL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早评估MASLD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对预测其CVD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期MASLD合并不同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患者的心功能相关研究,阐述了MASLD与CVD关系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心室重构 心功能异常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代谢手术后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2
作者 金彦 杨洋 +3 位作者 王璐璐 郑清婉 李新艳 张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2611-2617,共7页
背景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代谢异常及慢性炎症及心肺功能受损。尽管减重代谢手术可在降低BMI的同时缓解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状,但术后心肺功能降低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 背景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代谢异常及慢性炎症及心肺功能受损。尽管减重代谢手术可在降低BMI的同时缓解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状,但术后心肺功能降低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运动干预被广泛认为能改善心肺功能,但术后有氧与抗阻训练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索减重代谢手术后运动训练对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南京鼓楼医院接诊的60例T2DM合并肥胖待行减重代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运动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术后4周为恢复期,期间鼓励适当运动。术后4周后运动组和对照组均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心肺功能以定制运动处方。对照组每日运动满足日常体力活动,运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80%无氧阈值指导的中等强度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项目,两组均训练12周。训练12周后检测两组的形态学指标、心肺功能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有1例受试者因个人原因无法继续配合研究。运动组共有4例受试者未能完成研究,其中3例因未达到实际要求的运动量、1例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最终完成试验者55例(运动组26例,对照组29例)。混合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别与时间对腹围、胆固醇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组别分别对腹围、餐后2 h血糖、胆固醇主效应显著(P_(组间)<0.05);组别与时间对峰值摄氧量、千克峰值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峰值功率、无氧阈下功率、千克峰值功率、峰值每分通气量、无氧阈摄氧量、无氧阈摄氧量占峰值摄氧量百分比、峰值氧脉搏、静息收缩压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术后4周,运动组峰值呼吸商、峰值功率、无氧阈下功率、峰值每分通气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无氧阈摄氧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对照组峰值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无氧阈下功率、峰值每分通气量、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无氧阈摄氧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周后,运动组体腹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峰值摄氧量、无氧阈下功率、千克峰值功率、峰值每分通气量、无氧阈摄氧量、千克无氧阈摄氧量、无氧阈摄氧量占峰值摄氧量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术后4周,T2DM合并肥胖患者心肺功能降低;术后12周的运动训练能够减少患者的腹围,改善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心肺运动试验 减重代谢手术 糖尿病 肥胖症 南京 混合测量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根部双向三维流固耦合模型用于指导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猪瓣和牛瓣的选择
3
作者 李彩丽 唐达林 +2 位作者 姚静 孙浩亮 龚婵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9-379,共1页
目的猪瓣和牛瓣是主动脉置换(AVR)术中常用的生物瓣膜,但临床上对于两种瓣膜的选择还没有定论。本文根据猪瓣和牛瓣的血流动力学和应力/应变等力学性能对两种瓣膜进行详细比较,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瓣膜的力学机制和优化AVR术中瓣膜类... 目的猪瓣和牛瓣是主动脉置换(AVR)术中常用的生物瓣膜,但临床上对于两种瓣膜的选择还没有定论。本文根据猪瓣和牛瓣的血流动力学和应力/应变等力学性能对两种瓣膜进行详细比较,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瓣膜的力学机制和优化AVR术中瓣膜类型的选择。方法结合主动脉瓣各向异性的材料性质,患者左心室流出道的血流速度和主动脉压力数据,建立双向三维主动脉根部流固耦合(FSI)模型。构建了19、21、23、25 mm 4种瓣膜尺寸和2种瓣膜类型(猪瓣和牛瓣)在内的8个FSI模型以研究瓣膜类型和尺寸对AVR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与猪瓣相比,牛瓣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有更低的最大流速(7.17%),更小的平均跨瓣压差(8.92%),更大的几何开口面积(9.56%)和更低的流体剪切应力(6.61%)。在收缩高峰期,牛瓣瓣叶上的平均应力低于牛瓣,4个牛瓣模型的平均应力值为93.25±8.72 k Pa,比猪瓣膜模型低5.76%。本研究还观察到,置换较大尺寸的猪瓣和牛瓣可显著改善它们的血流动力学性能和平均瓣叶应力。25 mm牛瓣模型的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跨瓣压差、最大流体剪切应力和瓣叶上的平均应力分别比19 mm低36.98%、39.05%、38.83%和18.90%。结论初步建模结果表明,牛瓣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和更低的瓣叶平均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 主动脉瓣置换术 平均跨瓣压差 生物瓣膜 血流动力学 血流速度 平均应力 瓣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