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剂临床应用现状
1
作者 徐德宇 丁永兰 杨山拨 《医药导报》 CAS 1999年第5期356-356,共1页
关键词 医院制剂 临床应用 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教育对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64
2
作者 缪小萍 陈虹 姚正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了解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况并探讨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等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应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及HAMD抑郁量表对60例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测评,同时与30例正常人群对照。60例型糖尿病患者经三个月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后再行测... 目的:了解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况并探讨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等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应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及HAMD抑郁量表对60例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测评,同时与30例正常人群对照。60例型糖尿病患者经三个月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后再行测评。结果:糖尿病组SDS与HRSD量表测评,抑郁情况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经糖经病教育、心理干预等后,抑郁症状可明显改善且糖代谢控制更好。结论:糖尿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症状,糖尿病教育及心理干预等可改善糖代谢及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 糖尿病 教育 心理干预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术后不同时期CT随访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礼同 汤晓明 +1 位作者 周丹 杜先懋 《放射学实践》 1999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 :研究脑胶质瘤术后不同时期CT表现 ,旨在提高术后CT诊断水平。方法 :随访 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术后患者 ,术后不同时期进行CT扫描。结果 :肿瘤残存 10例 ( 2 5 % ) ,术后 2~ 5天内呈结节状、块状、环状强化 ,强化环不规... 目的 :研究脑胶质瘤术后不同时期CT表现 ,旨在提高术后CT诊断水平。方法 :随访 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术后患者 ,术后不同时期进行CT扫描。结果 :肿瘤残存 10例 ( 2 5 % ) ,术后 2~ 5天内呈结节状、块状、环状强化 ,强化环不规则 ,厚薄不均 ;1周~ 3个月内术区残腔边缘呈“正常”反应性环状强化 2 0例 ( 5 5 6 % ) ,强化环厚薄均匀 ,光滑整齐或不规则 ;3个月后术区边缘或远处肿瘤复发 12例 ( 3 0 % ) ,呈结节状、环状、不规则团块状强化 ,大部分“正常”反应性环状强化消失 ,残存肿瘤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CT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追踪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礼同 汤晓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46-747,共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和造成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本院CT追踪的26例患儿,研究围产期新生儿室息导致HIE的CT表现及其发展转归,分度与预后的关系,并评定CT在HIE中的检查价值。1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和造成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本院CT追踪的26例患儿,研究围产期新生儿室息导致HIE的CT表现及其发展转归,分度与预后的关系,并评定CT在HIE中的检查价值。1一般资料本组26例患儿均有围产期窒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THP-ADM组成EAP方案治疗术后转移性胃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童建东 刘晓丹 +2 位作者 殷旭东 汪竹 袁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8-159,共2页
自1994年5月~1997年12月以THP-ADM组成EAP方案治疗术后转移性胃癌共45例,完成两周期以上者共38例,另7例因经济原因退出治疗。现将近期疗效观察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皆经病理学检查... 自1994年5月~1997年12月以THP-ADM组成EAP方案治疗术后转移性胃癌共45例,完成两周期以上者共38例,另7例因经济原因退出治疗。现将近期疗效观察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皆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胃癌,其中乳头状及管状腺癌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药物疗法 肿瘤转移 EAP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脑室内出血CT诊断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礼同 汤晓明 杜先懋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6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病机理、预后与CT分级的关系,评价其CT诊断及随访价值。方法: 60例经CT诊断为IVH患儿,早产儿19例,足月儿41例,生后1周内作首次头颅CT扫描,1个月后进行CT随访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病机理、预后与CT分级的关系,评价其CT诊断及随访价值。方法: 60例经CT诊断为IVH患儿,早产儿19例,足月儿41例,生后1周内作首次头颅CT扫描,1个月后进行CT随访观察。结 果: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IVH,侧脑室内出血59例,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内出血1例;室管膜下出血(SEH)18例,早产儿12 例;脉络丛出血24例,足月儿19例;侧脑室轻度扩大11例,急性梗阻性脑积水4例;脑实质内出血(ICH)11 例,硬膜下血肿 (SDH)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4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46例。根据有无侧脑室扩大及ICH,将本组新生儿IVH分 为3级:Ⅰ级单纯IVH45例;Ⅱ级IVH伴侧脑室扩大10例;Ⅲ级IVH伴侧脑室扩大、ICH5例。随访中,19例出现后遗CT改 变:Ⅰ级5例,均为侧脑室轻度扩大;Ⅱ级9例,侧脑室轻度扩大5例,梗阻性脑积水4例;Ⅲ级5例,侧脑室轻度扩大1例, 梗阻性脑积水3例,脑萎缩3例,脑软化灶4例。结论:Ⅰ级IVH预后良好;Ⅱ、Ⅲ级IVH预后较差。因此头颅CT扫描在新 生儿IVH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出血 新生儿 诊断 CT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随访再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礼同 汤晓明 周丹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发展转归、CT分度与预后的关系 ,并评价CT在HIE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有围产期窒息史 ,头颅CT诊断为不同程度的HIE新生儿 62例。根据脑水肿范围、程度 ,将HIE分为轻、中、重 3度 ,... 目的 :进一步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发展转归、CT分度与预后的关系 ,并评价CT在HIE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有围产期窒息史 ,头颅CT诊断为不同程度的HIE新生儿 62例。根据脑水肿范围、程度 ,将HIE分为轻、中、重 3度 ,分别于 3个月、6个月、1岁、2岁和 4岁内进行头颅CT复查。结果 :HIE所致脑低密度灶在生后3个月内吸收消失 ;3~ 6个月时可引起外部性脑积水 (EH) ,1岁以后 ,EH的表现消失 ;3个月及以后可引起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PVL) ,其中轻、中、重度HIE的PVL发生率为 11.6%、64 .3 %和 80 % ;重度PVL的发生率为 2 0 %、3 3 .3 %和75 % ;重度HIE在 2个月内可引起脑软化和脑萎缩 ( 80 % )。结论 :HIE的CT分度与预后密切相关 ;轻度者 ,预后良好 ;中 重度者 ,预后较差。PV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