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情感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1
作者 王春茹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4期75-76,74,共3页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党的十五大和改革开放的新的发展形势给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德育是指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各级...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党的十五大和改革开放的新的发展形势给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德育是指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因为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用人单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而且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随着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各高校对德育教育工作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及德育教育和德育教学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大学生德育 青年学生 重视情感 教育者 高校德育工作 人才培养 学校德育工作 社会主义 高校德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健全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机制的思考
2
作者 邓欣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1期42-44,共3页
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学校一切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成为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这一根本目标,不但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管理,还应逐步形成二者相结合的育人机制。
关键词 学生管理 思想教育机制 思想教育与管理 学校教育 行政管理 管理体系 我国高等院校 学生思想教育 政治辅导员 组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的思考
3
作者 王春茹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75-78,共4页
根据教育“三个面向”的时代要求,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必须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全面的专业素质和不断开拓事业的创新能力。因此,金融院校要根据金融业的特点,重视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与时代特征的联系,转变教育思路,积累教育经验,为我国... 根据教育“三个面向”的时代要求,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必须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全面的专业素质和不断开拓事业的创新能力。因此,金融院校要根据金融业的特点,重视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与时代特征的联系,转变教育思路,积累教育经验,为我国金融事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经济金融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品质 专业素质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哲学浅析
4
作者 邓欣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2期38-40,共3页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崭新阶段.这一阶段,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理论中被称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自从一九一七年列宁领导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以来,对于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世界...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崭新阶段.这一阶段,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理论中被称作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自从一九一七年列宁领导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以来,对于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共产党组织所探讨的一个新课题.科学地提出新的课题,是正确解决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矛盾,以及探索实践过程中所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内在矛盾运动规律性的必要前提.世界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对此曾经做过大量的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在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虽有较大的发展,但均未能很好地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解决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提供了依据,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高度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论 发展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 历史唯物主义 无产阶级政党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发展 主要矛盾 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适应就业市场变化 顺利度过就业前的择业期
5
作者 王春茹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2期65-67,共3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正在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劳动用工制度.大学生毕业就业所沿用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形式正被多种多样的招聘、招考等双向选择方法所取代,用人单位有择优录用毕业生的权力,毕业生个人也有了选择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正在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劳动用工制度.大学生毕业就业所沿用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形式正被多种多样的招聘、招考等双向选择方法所取代,用人单位有择优录用毕业生的权力,毕业生个人也有了选择单位、选择职业的自由.这种双向选择机制的引入,给社会增添了活力,也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由于转轨时期双向选择机制的不完善和人的思想观念转变的滞后性,以及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会使很多毕业生在体验着“命运在我手中”控制感的同时,又品尝着竞争的激烈和机遇的不公.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择业 就业市场 就业前 毕业生就业 主动适应 双向选择 选择机制 择业过程 用人单位 大学生择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6
作者 王春茹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64-67,共4页
心理健康是指人在智力、情绪,适应环境等方面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学习效率,是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前提,也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是指人在智力、情绪,适应环境等方面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学习效率,是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前提,也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挥其在人才成长中的特殊功能,应该成为每个大学生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综合素质 人才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