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事年度考核误差的产生与矫正
- 1
-
-
作者
王树田
-
机构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人事处
-
出处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3期62-63,共2页
-
文摘
一根据人事部和人民银行总行有关文件规定,我校每年年终都要对教职员工进行一次考核,大部分同志认为考核结果比较准确,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但也有少数同志认为考核结果存在不合理现象,有些同志在工作中表现较好,考核结果并不优秀,有些同志工作表现—般,考核结果却为优秀,从而挫伤了—部分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认为年度考核结果中是有误差存在的,而且是很难避免的。因为考核指标除了性别、年龄、学历、民族等一些“硬”指标外,绝大部分属于“软”指标,如“工作能力”、“教学水平”等等,考核者根据被考核者平时给人们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作出评价,又赋予“软”的印象,例如“能力很强”、“学识很广”等,这些概念性评价其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晰。从影响考核准确性因素分析,年度考核的误差主要有以下几种:
-
关键词
被考核者
年度考核
考核结果
误差
考核方法
考核指标
定量考核
业务能力
专业知识
考核对象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浅述我国工资制度的演变
- 2
-
-
作者
吴光旺
-
机构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人事处
-
出处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2期32-33,共2页
-
文摘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是由每一个社会成员所构成的。工资,是作为社会基本成员的职工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合理的工资制度不仅有利于发展生产,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工资政策的确定至关重要。我国建国几十年来,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国家在不同经济背景下制订的工资政策,分别呼应当时的形势。 早在建国之初,正当一个新的政权刚刚建立,整个国家机器建设还在初级阶段,处于不断完备之中。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国家财政紧张,生活消费品的供给与人们的需求有一定差距。为巩固政权,加强安定团结,我国当时实行了以供给制为主的工资政策。所谓供给制,就是根据当时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和个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需要,对工作人员免费供给生活必需品的一种分配制度。供给制包括伙食、服装、津贴。伙食分大灶、中灶、小灶三种标准。灶别划分依据是职务、参加革命工作年限、对革命的贡献等。津贴分专员级以上干部、县长级干部、区长级以下干部和勤杂人员四种标准。此外,还有一些特别津贴,如过节费、妇婴费、技术津贴等。供给制的实行,为国家平稳度过初建阶段作出了巨大贡献。
-
关键词
工资制度
职务等级工资制
工资政策
专业技术职务
供给制
工资标准
工资关系
职务工资
工资分
按劳分配原则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