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内踝前或跗内侧血管为蒂第一楔骨瓣转位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6 位作者 方祥源 陈秀清 李芳华 陈振光 余国荣 彭建强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第一楔骨动脉的来源、走行、分支和分布.内踝前动脉和跗内侧动脉恒定地紧邻胫骨前肌腱两侧走行,分别发2~6支和2~9支外径0.2~0.8mm的骨膜支至第一楔骨背内侧面.以内踝前血管或跗内侧血管为蒂可截取约1...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第一楔骨动脉的来源、走行、分支和分布.内踝前动脉和跗内侧动脉恒定地紧邻胫骨前肌腱两侧走行,分别发2~6支和2~9支外径0.2~0.8mm的骨膜支至第一楔骨背内侧面.以内踝前血管或跗内侧血管为蒂可截取约1.5×1.0×0.5cm大小的骨瓣,经摹拟手术和临床应用,证实是修复距骨颈骨折、距骨体缺血性坏死以及踝足部诸关节植骨融合的一种简易可行的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踝前动脉 楔骨瓣 关节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跟骨瓣转位修复距骨骨折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发惠 方祥源 +6 位作者 陈秀清 郑和平 李芳华 陈振光 余国荣 彭建强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4-247,共4页
在解剖观察30侧成人足标本时,观察到跟外侧动脉恒定地分支分布到跟骨体外侧,滋养动脉有7.5(6~12)支,外径为0.5mm。跗外侧动脉、腓动脉穿支的降支和外踝前动脉亦以肌骨支分布于跟骨前外侧端,上述动脉之间有恒定的吻合。根据跟骨外侧血... 在解剖观察30侧成人足标本时,观察到跟外侧动脉恒定地分支分布到跟骨体外侧,滋养动脉有7.5(6~12)支,外径为0.5mm。跗外侧动脉、腓动脉穿支的降支和外踝前动脉亦以肌骨支分布于跟骨前外侧端,上述动脉之间有恒定的吻合。根据跟骨外侧血管分布的解剖学规律性,设计了外侧骨瓣转位修复距骨颈骨折、关节植骨融合术,经临床应用证实,取踝后外侧入路,可任意选择上述血管之一为蒂的跟骨瓣。文中讨论了骨瓣设计,骨瓣截取的应用解剖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瓣 距骨颈骨折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跗外侧动脉为蒂骰骨瓣转位修复距骨颈骨折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发惠 陈秀清 +2 位作者 方祥源 陈振光 彭建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在30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骰骨背侧面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和分布。骰骨背侧面的动脉主要来自跗外侧动脉。该动脉穿趾短伸肌深面,紧贴骰骨背侧面中份行走。行经骨面时,发出5~12支管径在0.3~1.0mm 至骰骨。以跗外侧动脉为蒂的骰骨... 在30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骰骨背侧面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和分布。骰骨背侧面的动脉主要来自跗外侧动脉。该动脉穿趾短伸肌深面,紧贴骰骨背侧面中份行走。行经骨面时,发出5~12支管径在0.3~1.0mm 至骰骨。以跗外侧动脉为蒂的骰骨瓣大小约为2×1cm。经临床应用证明,本骨瓣是修复距骨颈骨折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简易可行的一种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外侧动脉 骰骨瓣 移位术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股骨片作支撑体阴茎再造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和平 张发惠 +2 位作者 李芳华 彭建强 陈振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55-257,共3页
在45侧成年男性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股中间肌近端的动脉来源、分支,走行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股中间肌近端动脉来源较多,发于旋股外侧动脉的57.7%,其骨膜支长3.6cm,发出后向下斜行至骨面,贴骨面呈节段分布,长达6.0cm 以上。旋股外侧动脉... 在45侧成年男性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股中间肌近端的动脉来源、分支,走行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股中间肌近端动脉来源较多,发于旋股外侧动脉的57.7%,其骨膜支长3.6cm,发出后向下斜行至骨面,贴骨面呈节段分布,长达6.0cm 以上。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外径3.2mm,长9.2cm。经尸体摹拟手术,可设计以该血管为蒂的股骨瓣作支撑体与股前外侧皮瓣转位再造阴茎。本文对手术设计、骨片切取和血管蒂的处理等有关应用解剖学要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瓣 支撑体 皮瓣 阴茎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静脉穿刺的有关解剖 被引量:35
5
作者 孙华明 林焕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8-29,共2页
对31侧成人尸体右侧颈内静脉进行分段观测。颈内静脉上、下两段周围结构复杂。穿刺有一定危险,而中段较安全,为最佳的穿刺部位。
关键词 颈内静脉 注射 静脉内插管法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胎儿为供体卵巢移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6
作者 方祥源 窦忠新 陈秀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8-160,共3页
本文观察了60例女性7个月~足月胎儿尸体的卵巢血供和卵巢的大小,输卵管的长度和峡部外径及子宫动脉升支在子宫角处外径。讨论了供体的戴取方法、受区及其血管的选择和手术切口的设计等。为胎儿为供体的吻合血管卵巢移植提供解剖学资料。
关键词 胎儿 卵巢 解剖学 卵巢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血管胎儿胸腺移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发惠 方祥源 李芳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4期213-215,247,共4页
在30具6~9月龄胎尸上,观测了胸腺的动脉来源、静脉回流和胸腺的体积。动脉为多源性,但以胸廓内动脉的胸腺支最为恒定。静脉多不与动脉相伴行。本文依据胸腺形态、体积和动脉来源,提出以胎儿作供体,设计单侧叶、双侧叶或单侧叶部分吻合... 在30具6~9月龄胎尸上,观测了胸腺的动脉来源、静脉回流和胸腺的体积。动脉为多源性,但以胸廓内动脉的胸腺支最为恒定。静脉多不与动脉相伴行。本文依据胸腺形态、体积和动脉来源,提出以胎儿作供体,设计单侧叶、双侧叶或单侧叶部分吻合血管移植,并就取材方法、供吻合的血管蒂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胸腺动脉 胸腺移植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动脉狭窄气囊扩张术有关应用解剖
8
作者 孙华明 阮能健 +4 位作者 窦忠新 陈秀清 李芳华 宋昌礼 秦昀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在31具2~6岁儿童尸体上,观测了气囊扩张肺动脉狭窄术有关的应用解剖学数据.肺动脉瓣环上下缘横径分别是11.2mm、13.9mm,前、左、右瓣膜高分别是8.0mm、7.8mm和7.6mm.观测了与扩张术相关的股血管、髂外血管及髂总静脉等,为临床实施该术... 在31具2~6岁儿童尸体上,观测了气囊扩张肺动脉狭窄术有关的应用解剖学数据.肺动脉瓣环上下缘横径分别是11.2mm、13.9mm,前、左、右瓣膜高分别是8.0mm、7.8mm和7.6mm.观测了与扩张术相关的股血管、髂外血管及髂总静脉等,为临床实施该术提供了应用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 气囊扩张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主干动脉间的吻合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发惠 方祥源 +1 位作者 陈振光 彭建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采用动脉灌注、动脉铸型、选择性动脉注射等方法,对30侧成年下肢标本进行小腿动脉,巨微解剖。三大主干动脉间在小腿和踝足部经腓动脉交通支、腓动脉穿支、足底深支相沟通,外径平均在1.0mm以上。在皮下、筋膜、骨膜和肌肉中形成十分丰富... 采用动脉灌注、动脉铸型、选择性动脉注射等方法,对30侧成年下肢标本进行小腿动脉,巨微解剖。三大主干动脉间在小腿和踝足部经腓动脉交通支、腓动脉穿支、足底深支相沟通,外径平均在1.0mm以上。在皮下、筋膜、骨膜和肌肉中形成十分丰富的吻合网,直径多在1.0mm以下。本文分析了小腿各动脉间的交通与吻合的特点及代偿性供血问题,认为,牺牲一条主要动脉的组织瓣应谨慎选用。提示了改善代偿性血供的解剖学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前动脉 胫后动脉 腓动脉 吻合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