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高考制度改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应强 李峻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0年第1期82-87,共6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发生了局部变化,主要特征是开始由高度的统一性向多样化演变,由中央高度集权向地方分权转变。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看,这些变化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和广大考生...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发生了局部变化,主要特征是开始由高度的统一性向多样化演变,由中央高度集权向地方分权转变。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看,这些变化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和广大考生四方利益博弈的结果,走向四方利益的均衡是高考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制度 高等教育大众化 利益相关者 利益博弈 利益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跨境高等教育发展刍议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强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65,共5页
中美既是全球最大的教育资源国家,也是世界跨境高等教育最主要的参与者。中美之间开展的跨境高等教育对于两国之间的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均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全球跨境高等教育的不断演进,中美之间的跨境高等教育流动愈加广泛而强... 中美既是全球最大的教育资源国家,也是世界跨境高等教育最主要的参与者。中美之间开展的跨境高等教育对于两国之间的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均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全球跨境高等教育的不断演进,中美之间的跨境高等教育流动愈加广泛而强劲。但其中也存在教育资源流动严重失衡、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吸收不足、办学质量良莠不齐、办学出现"连锁店"现象等问题,需要双方在战略层面上高度重视,有效地破解教育服务贸易的不平衡现象,逐步完善监管治理体系,提升合作办学的层次和水平,才能构建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中美跨境高等教育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高校 跨境高等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高等教育券政策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峻 刘优良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7,共5页
"教育券"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政策工具在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得到运用。通过比较发现,中美两国的文化传统、政策的决策程序与合法性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两国高等教育券政策不同走向的原因所在。我国实... "教育券"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政策工具在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得到运用。通过比较发现,中美两国的文化传统、政策的决策程序与合法性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两国高等教育券政策不同走向的原因所在。我国实行高等教育券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增强政策的开放性以及政府和高校的市场回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两国 高等教育券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位胜任力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增值性评价研究——基于12所高职院校2018-2022年的追踪实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孙田琳子 丁兆妤 沈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4,共7页
增值性评价为职业教育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解决方案。通过对国内12所样本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2018-2022年期间岗位胜任力进行测评并计算增值效应量,得出:相较于结果评价,增值评价排序更能全面、客观、直观地体现各院... 增值性评价为职业教育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解决方案。通过对国内12所样本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2018-2022年期间岗位胜任力进行测评并计算增值效应量,得出:相较于结果评价,增值评价排序更能全面、客观、直观地体现各院校的实际培养效能;“双高”院校的增值效应量略高于地方一般院校;西南地区的学校增值水平较小;“双师型”教师占比越高的院校增值效应量越大;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增值效应量较高;以“营销推广”为优势专业的院校增值较大;师资队伍、“1+X”证书制差异、岗位群差异等因素对学生岗位胜任力增值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建立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的耦合机制、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构“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人才培养逻辑、优势专业群精准对接岗位群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岗位胜任力 人才培养 增值性评价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任务视角的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5
5
作者 葛敏 缪建东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揭示规律、阐释规范、改进实践三个学科任务。成人性、终身性的学科本质属性,构建决策、服务实践的学科工具使命,坚守学术界限、持续变革的学科发展需求是上述三个学科任务的主要价值成... 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揭示规律、阐释规范、改进实践三个学科任务。成人性、终身性的学科本质属性,构建决策、服务实践的学科工具使命,坚守学术界限、持续变革的学科发展需求是上述三个学科任务的主要价值成因;揭示规律之“难”、阐释规范之“艰”、改进实践之“困”是成人教育学科任务困境的基本现状。追求研究“可重现”以揭示学科规律,致力改革、聚焦目的以阐述学科规范,面向终身教育以改进学科实践,是缓解当前成人教育学科发展困境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学 学科任务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公平辨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葛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0-177,共8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公正及教育的相关论述表明,教育不公平现象将伴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体现,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题中之意。单靠... 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公正及教育的相关论述表明,教育不公平现象将伴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体现,不断推进教育公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题中之意。单靠教育制度变革去实现教育公平显得"势单力薄",教育公平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推进,需要一个"视野融合"的教育公平观,也需要将教育公平的公正原则、合理原则、效率原则作为我国当前教育公平的发展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社会正义 合理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理论下的成人教育嬗变
7
作者 张晨晨 《成人教育》 2013年第8期41-43,共3页
人力资本理论挖掘了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特殊贡献,特别是促进了成人教育在功能、规模以及层级结构方面的嬗变。该理论认为教育通过提升人的知识与技能来促进经济发展,成人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性变量",它的功能从&qu... 人力资本理论挖掘了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特殊贡献,特别是促进了成人教育在功能、规模以及层级结构方面的嬗变。该理论认为教育通过提升人的知识与技能来促进经济发展,成人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性变量",它的功能从"学历补偿"转向"人力提升",并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从而使规模得到扩张;社会生产技术的升级使成人教育的层级由知识补习转向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成人教育嬗变 功能 规模与层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治理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沈乃丰 刘芫健 胡纵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77,共9页
数字化时代为高校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能力与效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该研究结合“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数字化变革在高校治理中的应然作为,分析了高校治理中数字化改革的现实困境,然后从顶层设计、智慧校园、管理服务、... 数字化时代为高校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能力与效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该研究结合“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数字化变革在高校治理中的应然作为,分析了高校治理中数字化改革的现实困境,然后从顶层设计、智慧校园、管理服务、科学决策、数权监管等多个层面分别给出数字化提升高校治理效能的可行路径,旨在为高校数字化提升治理效能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高校 治理效能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实践的方法论阐释:基于场域的视角 被引量:18
9
作者 葛敏 缪建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5-183,共9页
家庭是家庭成员个体活动及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基础性场域之一,场域中的"关系结构"运行状态关乎家庭教育实效性。文章从"场域"这一社会学视角入手,考察家庭教育场域中教育主体的位置、相互之间关系的联结与界限、教... 家庭是家庭成员个体活动及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基础性场域之一,场域中的"关系结构"运行状态关乎家庭教育实效性。文章从"场域"这一社会学视角入手,考察家庭教育场域中教育主体的位置、相互之间关系的联结与界限、教育主体的惯习,为家庭教育的实践提供一种基于方法论的阐释视角。从注重亲代的文化资本投入、增强自身影响力,把握主体间性、促进亲子关系良性互动,注重子代惯习的塑造、激发能动意识三方面持续努力,可以有利于提升家庭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场域 方法论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增值性评价的逻辑与路向 被引量:39
10
作者 孙田琳子 胡纵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8期50-55,共6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格局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技术为职业教育的增值性评价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解决方案,从而促进了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逻辑重构方面,通过理念赋能构建基于数据证据的评价体系,借助...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格局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技术为职业教育的增值性评价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解决方案,从而促进了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逻辑重构方面,通过理念赋能构建基于数据证据的评价体系,借助方法赋能拓展职业技能导向的评价内容,依托技术赋能建立学教评一体化的诊断机制。在实践路径方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个性化评价指标;以持续改进为特色,分析过程性评价数据;以精准干预为导向,纳入多元化评价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职业教育 增值性评价 人才培养 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为中心”的高校课堂讨论探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燕妮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4-76,共3页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讨论,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为讨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呈现出与传统教学不同的追求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讨论目标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结合、讨论过程的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讨论结果的合作性和独创性相...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讨论,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为讨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呈现出与传统教学不同的追求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讨论目标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结合、讨论过程的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讨论结果的合作性和独创性相结合。教师在开展课堂讨论教学时,应提出贴近学生的讨论主题,留足学生讨论的准备时间,指导学生讨论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反思讨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论 学为中心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制度变革的新思路——从利益博弈到利益均衡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峻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0,共4页
高考制度实质上是围绕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所产生的利益分配机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以及考生是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核心利益相关人。近10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由高度统一性向多样化演变,由中央高度集权向地方分权转变... 高考制度实质上是围绕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所产生的利益分配机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以及考生是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核心利益相关人。近10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由高度统一性向多样化演变,由中央高度集权向地方分权转变,这些变化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博弈或行为协作的结果。未来的高考制度需要通过建立以各利益相关者责任和利益为核心的规范体系,既要确保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利益博弈和受益的机会,又要规约他们的利益诉求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以达到四方利益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制度 高等教育大众化 利益相关者 利益博弈 利益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高考政策变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峻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9-101,共3页
我国高考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国家主义"取向向"利益相关者"转变的历史过程。通过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以及社会学制度主义三种不同分析理论的整合,形成新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对我国高考... 我国高考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国家主义"取向向"利益相关者"转变的历史过程。通过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以及社会学制度主义三种不同分析理论的整合,形成新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对我国高考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国家、高校和考生的有限理性选择是政策变迁的微观基础;多方利益博弈是其变迁的动力机制;文化认同的合法性是其变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高考政策 制度变迁 国家主义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送生政策变迁的多源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峻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2期46-50,共5页
多源流理论是一种新颖的政策过程分析框架,它不但可以揭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政策决策发挥的影响,还可以揭示偶然的社会事件或政治事件开启政策之窗的可能性。通过对保送生政策的变迁过程进行多源流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保送生政策本... 多源流理论是一种新颖的政策过程分析框架,它不但可以揭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政策决策发挥的影响,还可以揭示偶然的社会事件或政治事件开启政策之窗的可能性。通过对保送生政策的变迁过程进行多源流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保送生政策本身存在弹性过大的"政策漏洞",在"权力黑洞"的侵蚀下形成政策变迁的问题源流;学术界对保送生政策公平性的质疑以及建议是政策变迁的政策源流;我党追求社会公平与和谐的执政理念形成了保送生政策变迁的政治源流,在"隆回事件"和"泰安事件"的"催化"作用下三个源流汇聚在一起,最后使保送生政策大幅度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送生政策多源流理论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高校“优惠入学”政策的比较分析
15
作者 李峻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发展阶段都实行过"优惠入学"政策。虽然两国的政策在核心取向上具有一致性,但是,政策的具体价值导向、目标群体、决策过程以及政策效果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的"优惠入学"政策启示我们,... 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发展阶段都实行过"优惠入学"政策。虽然两国的政策在核心取向上具有一致性,但是,政策的具体价值导向、目标群体、决策过程以及政策效果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的"优惠入学"政策启示我们,改变原有的"发掘精英"的价值导向,转而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政策出台过程的民主化建设,加强对政策效果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优惠入学政策 比较分析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网络虚拟领导”
16
作者 葛敏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5,共3页
网络虚拟社会的健康有序关乎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网络虚拟领导"体现的是一种伦理价值重构,更加凸显人性化,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伦理道德的德性价值所在。"网络虚拟领导"作为人在虚拟社会... 网络虚拟社会的健康有序关乎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网络虚拟领导"体现的是一种伦理价值重构,更加凸显人性化,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伦理道德的德性价值所在。"网络虚拟领导"作为人在虚拟社会中的一种本体性存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扬善"的行为实现虚拟社会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社会 网络虚拟领导 立德树人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