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联网数据流威胁致效机理研究
1
作者 孙瑞杰 李鹏 朱枫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7-404,共8页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呈爆炸性增长,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攻击手段也开始变得多样且隐蔽。基于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并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这些模型被认为是黑匣子,很难解释其分类结果,因此无法说明物联网威胁特有的手...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呈爆炸性增长,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攻击手段也开始变得多样且隐蔽。基于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并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这些模型被认为是黑匣子,很难解释其分类结果,因此无法说明物联网威胁特有的手段与模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基于ATT&CK框架,构建了技术-特征字典,将攻击技术进行了流量的特征化描述;并构建了威胁-技术数据库,将网络威胁分解到了攻击技术层面。文中设计了基于致效机理的威胁检测模型,构建了实时流量特征矩阵,归纳了流量受到的攻击技术,将技术序列代入威胁-技术数据库,得到可能受到的威胁及其概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对于数据集中的威胁检测率高达99.595%,与传统方法效果相当,并且可以根据实验环境需要调节误报率,为分析人员提供了可靠的攻击路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数据流 威胁检测 致效机理 ATT&CK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truct-Malware:基于控制流图的大型语言模型恶意软件分析
2
作者 周昱辰 李鹏 韩科技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0-48,共9页
恶意软件检测与分类面临复杂性和隐蔽性的挑战。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s,GNNs)虽能有效建模控制流图,提升行为模式捕捉精度,但其“黑盒”特性限制了可解释性。此外,现有方法依赖大量标注数据,泛化能力较弱,难以应对新型恶意... 恶意软件检测与分类面临复杂性和隐蔽性的挑战。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s,GNNs)虽能有效建模控制流图,提升行为模式捕捉精度,但其“黑盒”特性限制了可解释性。此外,现有方法依赖大量标注数据,泛化能力较弱,难以应对新型恶意软件。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具备强大的特征提取和上下文理解能力,能够有效处理少样本数据,实现多模态信息融合,从而增强分析精度与泛化性。受大型语言模型的启发,结合对比学习策略,同时学习控制流图的结构和汇编指令,以提高恶意软件分析的效果和灵活性。基于此,设计了Instruct-Malware框架。该框架采用轻量级图-文本对齐投影,通过双阶段指令优化,显著增强了恶意软件分析的灵活性和鲁棒性;此外,提升了模型的解释能力,透明化了决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框架在恶意软件分类和子图识别任务中展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超越了现有的主流方法,并大幅缩小了与专业模型之间的差距,为构建高效且可靠的恶意软件分析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软件分析 图神经网络 大语言模型 对比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动态联合自适应网络的图像识别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昱彤 李鹏 +1 位作者 孙云云 胡素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137,共7页
相比传统的图像识别方法,利用深度网络可以提取到表征能力更好的特征,从而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现实中任务提供的数据多为无标签数据或部分有标签数据,其为深度网络的学习带来了困难。而迁移学习的方法可以将从源域数据中学习到的知识... 相比传统的图像识别方法,利用深度网络可以提取到表征能力更好的特征,从而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现实中任务提供的数据多为无标签数据或部分有标签数据,其为深度网络的学习带来了困难。而迁移学习的方法可以将从源域数据中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目标任务的学习中,以解决有标签数据不足的问题。为了在迁移过程中减小源域和目标域间的图像数据差异,文中提出基于深度动态联合自适应网络的图像识别方法。对网络进行训练时,首先在多层网络结构中利用域间动态联合自适应方法完成针对性的数据分布自适应,然后利用熵最小化原则使学习的目标分类器穿过目标域的低密度区域,从而提高对目标域图像的识别精度。在2018年AI challenge比赛提供的24种植物病害数据集的3种迁移任务(g1->g2,s1->g2和s2->g2)中,所提方法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27%,94.25%和93.66%,均优于其他算法。实验结果证明,文中提出的基于深度网络并使用动态联合自适应和熵最小化原则的学习框架能够准确识别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领域自适应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植物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