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家族化”与企业社会责任
1
作者 陈灿君 梁孟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8,共13页
家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以2011—2021年在沪深上市的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实证检验了管理权与股权的“去家族化”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在管理权上的... 家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以2011—2021年在沪深上市的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实证检验了管理权与股权的“去家族化”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在管理权上的“去家族化”能够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和提升风险承担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的整体社会责任表现,并增强社会责任各个维度履行的一致性,而股权的“去家族化”则无显著影响。此外,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和高管薪酬较高的企业中,管理权“去家族化”提升社会责任整体表现及其各维度履行的一致性的效果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若保持较高家族管理权的情况下实行股权“去家族化”,会降低社会责任各个维度履行的一致性。本研究为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改革下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提供了新证据,对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去家族化 企业社会责任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生态”双安全约束下建设用地供需多情景模拟——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振 郭杰 +2 位作者 欧名豪 张雪微 何鸿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2,共12页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基于“反规划”理论,从“粮食—生态”双安全约束视角开展2030年和2035年建设用地供需多情景模拟,据此制定不同情景下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策略。研究方法:运用粮食需求预测法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法,反向...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基于“反规划”理论,从“粮食—生态”双安全约束视角开展2030年和2035年建设用地供需多情景模拟,据此制定不同情景下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策略。研究方法:运用粮食需求预测法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法,反向测算研究区建设用地供给极限;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结合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因素,预测建设用地需求。研究结果:(1)“经济优先”、“生态涵养”和“均衡发展”三种情景下,2030年研究区耕地需求量分别为153 854.58 hm^(2)、179 497.01 hm^(2)、205 139.44 hm^(2),2035年达到157 157.71 hm^(2)、183 350.67 hm^(2)、209 543.62 hm^(2);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结果显示,南京市低、中、高安全水平生态用地规模分别为153 741.28 hm^(2)、257 684.61 hm^(2)和292 859.35 hm^(2);三种情景下,2030年研究区建设用地需求量分别为200 121.21 hm^(2)、194 060.53 hm^(2)、195 683.63 hm^(2),2035年达到206 523.92 hm^(2)、196 523.96 hm^(2)、197 983.55 hm^(2);(2)相较于其他两种情景,均衡发展情景下目标年建设用地供需差整体较小,分别为785.40 hm^(2)和-5 918.70 hm^(2),2030年建设用地供需基本平衡,到2035年存在一定程度缺口,该情景在满足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合理需求的同时,也能兼顾“粮食—生态”双安全的基本要求。研究结论:不同情景下建设用地供需状况差异明显表明需要制定差别化的管控策略,以均衡发展情景为目标,有利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多目标土地利用供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 建设用地 情景模拟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南京市“三生”空间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振 郭杰 +2 位作者 张雪微 何鸿飞 欧名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3-394,共12页
[目的]阐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与“三生”空间多情景模拟的耦合过程,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提供参考。[方法]将包含防洪、水土保持、生物保护和游憩等重要生态过程的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作为约束条件耦合到FLUS... [目的]阐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与“三生”空间多情景模拟的耦合过程,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提供参考。[方法]将包含防洪、水土保持、生物保护和游憩等重要生态过程的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作为约束条件耦合到FLUS模型中,设置农业空间优先、工业和生活空间优先、生态空间优先和三生空间均衡发展4类情景,预测了规划目标年(2025年和2035年)不同情景下“三生”空间结构与布局状况。[结果]南京市低、中、高安全水平生态用地规模分别为1537.41,2576.85,2928.59 km^(2),占比23.34%,39.12%,44.46%;相较其他3种情景,“三生”空间均衡发展情景下,维持中等水平的生态安全,各类空间变化趋势整体较为缓和,到2025年和2035年,生产空间基本维持现有水平,仅增加2.09,2.02 km^(2),生活空间增幅相对有限,分别为28.55,46.27 km^(2),生态空间缩减幅度有所放缓,分别为30.64,48.29 km^(2),该情景在满足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也能兼顾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论]以“三生”空间均衡发展为目标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有利于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FLUS模型 情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口健康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胡朋 周建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分析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口健康产生的可能影响。方法:研究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代际支持与老年人口健康的关系,使用两步法进行Probit模型的内生性检验。结果:子女的生活照... 目的:分析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口健康产生的可能影响。方法:研究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代际支持与老年人口健康的关系,使用两步法进行Probit模型的内生性检验。结果:子女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经济支持(P<0.001)均是老年人口健康的内生解释变量。在控制内生性关系后,子女生活照料支持(P<0.05)对生理健康有显著正向效应,但对老年人心理、自评健康有显著负向效应,子女精神慰藉支持(P<0.05)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均有正向效应,子女经济支持(P<0.05)与老年人心理、自评健康正向相关,但与生理健康负相关。结论: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呈现复杂性,要求子女在为家中老人提供代际支持时,以充分发挥老年人口“自我养老”作用为前提,并提升代际交流沟通能力与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代际支持 老年人口 健康 内生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感知视角下个人隐私安全保护——一项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雅萍 肖江艳 刘千里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6,F0003,共10页
[研究目的]数字时代背景下,个人隐私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用户隐私风险感知是与之密切相关的关键研究领域,深入探究其影响因素对促进隐私信息保护至关重要。[研究方法]采用元分析方法对用户隐私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 [研究目的]数字时代背景下,个人隐私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用户隐私风险感知是与之密切相关的关键研究领域,深入探究其影响因素对促进隐私信息保护至关重要。[研究方法]采用元分析方法对用户隐私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异质性检验、发表偏倚检验和效果量分析,探究其核心因素。[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任、感知有用性、信息敏感性、隐私经历、隐私倾向和隐私关注是影响用户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其中,隐私关注与隐私风险感知之间呈正向强相关;感知有用性与隐私风险感知呈中度负相关;信息敏感性、隐私经历和隐私倾向与隐私风险感知均呈中度正相关;信任与隐私风险感知呈负向弱相关。此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类型对这些关系起显著调节作用。由此提出“事前透明-事中保护-事后应对”的多主体全域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风险 风险感知 隐私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高校国家安全人才培养——基于需求侧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雅萍 肖咏歌 +1 位作者 韩欣言 刘千里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研究目的]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途径之一。高校是培养国家安全人才的主阵地,探索其国家安全教育内在机理与优化路径,以便更好地适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研究方法]基于需求端视角,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以滚雪球抽样方式收... [研究目的]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途径之一。高校是培养国家安全人才的主阵地,探索其国家安全教育内在机理与优化路径,以便更好地适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研究方法]基于需求端视角,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以滚雪球抽样方式收集73名高校学生数据。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国家安全教育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分析国家安全教育内在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受外部因素、教育生态、学习者动态参与、学习者个人特征、成效转化共同影响;可以通过融合顶层规划与全域安全教育治理、锚定需求侧驱动的培养模式、优化成效导向评价三个方面提升国家安全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教育 教育模式优化 教育联盟 国家安全人才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的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情景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振 张宇 +2 位作者 郭杰 何鸿飞 欧名豪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5,共11页
[目的]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作为约束条件优化到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情景模拟中,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采用FLUS模型和当量因子法,模拟了2035年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及生... [目的]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作为约束条件优化到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情景模拟中,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采用FLUS模型和当量因子法,模拟了2035年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区低、中、高生态安全格局面积分别为213471.70,340548.34,384726.67 hm^(2),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为25.03%,39.93%,45.11%;相较其他3种情景,多目标协同情景维持中等水平生态安全、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相对较为缓和,耕地年均减少109.79 hm^(2),林地、草地、湿地和水域年均减少量为184.20,8.21,0.70,18.49 hm^(2),建设用地年均增加321.39 h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566.8954亿元,较2020年仅减少1.9386亿元,下降幅度约为耕地优先和经济优先情景下的1/2。[结论]不同等级生态安全格局对多情景下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作用,多目标协同情景在满足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合理需求的同时,对粮食和生态安全尚不构成明显威胁,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虽有所下降,但整体较为稳定,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情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高地的有效路径选择:从利益到制度再到信仰 被引量:5
8
作者 曹前有 郭晓磊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2,共7页
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关键就是要填平现行中国大学的人才洼地,着力打造研究型大学的人才高地,造就出一支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遵从具体人性的规则,从物质、制度与信念三个层面来具体实施。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人才高地 人事制度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轮型扶持:乡村特色产业打造的非市场机制——基于玉照特色刷业20余年历史的考察
9
作者 胡高强 杨发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86,共12页
乡村特色产业打造能有效促进产业振兴,其非市场化机制的运作过程及其成因有待探析。基于玉照镇特色刷业20余年打造史的透视,阐释县乡政府非市场化产业打造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运转动力。研究发现,资源加码与制度强化是乡村特色产业非市场... 乡村特色产业打造能有效促进产业振兴,其非市场化机制的运作过程及其成因有待探析。基于玉照镇特色刷业20余年打造史的透视,阐释县乡政府非市场化产业打造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运转动力。研究发现,资源加码与制度强化是乡村特色产业非市场化打造的核心机制,二者在产业进程中呈现“棘轮型扶持”特征——县乡政府形成了不断强化产业扶持的强大惯性:一是县乡政府通过陆续供给土地资源、加码配套资源、再加码行政资源,形成了资源扶持序列;二是县乡政府针对性实施基础性管理、规范性治理、强制性同形,形成了制度强化序列。资源加码机制逐步扶持乡村特色产业突破结构限制,扩大产业规模;制度强化机制则指引了乡村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提升产业水平。由此认为推动非市场化机制“棘轮型”运作的动力来自县乡政府组织激励的进化:从有限激励到激励刺激再到激励强化。实践证明,在县乡政府“棘轮型扶持”下,大量乡村特色产业拔地而起,星火燎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加码 制度强化 非市场机制 产业打造 棘轮型扶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控制视角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陈灿君 吕乐琳 许长新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111,共12页
在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企业组织模式。然而,家族企业以其独特的家族和企业双重属性,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仍未被充分揭示。基于对我国上市家族企业2011—2021年面板数... 在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企业组织模式。然而,家族企业以其独特的家族和企业双重属性,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仍未被充分揭示。基于对我国上市家族企业2011—202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围绕资源和能力的视角系统探讨家族控制对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家族对股权和管理权的控制程度越高,越会显著弱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家族的控制模式从不同方式影响着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家族股权控制和管理权控制的增加会分别通过削弱资源配置效率和抑制动态能力提升来降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企业动态能力相比,家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对资源的需求更大,资源的充分性更能促进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揭示了资源充裕程度在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本研究拓展了以往仅探究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前置因素的研究视角,为家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选择高效治理模式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数字化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配置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视角下数实资源融合如何驱动企业生态位跃升
11
作者 赵艺璇 钱庆乐 成琼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7,共10页
利用数实资源融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实现生态位跃升,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基于资源杠杆理论,选取三一重工为典型企业样本,采用纵向单案例方法探索企业利用数实资源杠杆支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进而实现生态位跃升... 利用数实资源融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实现生态位跃升,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基于资源杠杆理论,选取三一重工为典型企业样本,采用纵向单案例方法探索企业利用数实资源杠杆支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进而实现生态位跃升的内在机理与过程规律。结果发现:第一,企业通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实现生态位升级,经历生态位纵向攀升、生态位横向扩张以及生态位螺旋迭代升级3个阶段,表现为互补生态位——中枢生态位——生态位跨界扩张的路径。第二,企业生态位跃升的路径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第一阶段利用数字资源桥接实体资源,提升资源组合多样性,合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支撑企业由互补生态位嵌入中枢生态位;第二阶段促进数字资源与实体资源融合,加快资源分布式重构升级,推进纵深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中枢生态位扩张。可见,两阶段过程具有“(资源)杠杆—(技术)突破—(生态位)跃升”的内在逻辑。通过揭示作用机制与过程规律,可为企业利用数实资源融合构建技术竞争优势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资源融合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生态位跃升 纵向单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民国初期国立东南大学的学科建设——基于学科规训的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雪蓉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4,共6页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大批归国留美学生集聚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办学模式为样板,逐渐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的学科发展规训体系。大学以学科为功能单位,确立教学、科研、服务为宗旨的学科组织活动范式和学科发展使命;以"学术并重&qu...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大批归国留美学生集聚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办学模式为样板,逐渐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的学科发展规训体系。大学以学科为功能单位,确立教学、科研、服务为宗旨的学科组织活动范式和学科发展使命;以"学术并重"和"人文与科学平衡"为方向形成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建立以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为重心的制度化教学规训体系;通过明确教师的科研任务,推动大学科研活动的制度化;大学确立起学术自治理念和制度化学术自治环境,赋予学者在学术共同体上的话语权威。在这个学科发展规训体系建构中,教授、科系、图书馆、实验室、推广部、评议会、教授会、学术杂志、学会、会议成为学科发展的关键元素,它使中国大学的学科建设不仅在规模设置上,而且更重要的是理念和制度上,确立起符合学科自身发展逻辑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学科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规训 民国初期 国立东南大学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绝式”社会心态的形成、影响和调适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朝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115,239,共6页
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的观念意识与时代的社会现实发展之间紧密互动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拒绝式"社会心态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变迁或社会重大变化持否定态度的一种社会心态。"拒绝式"社会心态的生成与根植于中国传... 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的观念意识与时代的社会现实发展之间紧密互动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拒绝式"社会心态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变迁或社会重大变化持否定态度的一种社会心态。"拒绝式"社会心态的生成与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均主义观念、清官政治伦理和义利观密切相关。社会心态和社会矛盾的生成具有同源性,"拒绝式"社会心态对于社会矛盾具有推波助澜的消极影响。调适"拒绝式"社会心态,对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绝式”社会心态 平均主义 义利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的平衡:现代大学的人文主义真谛——白壁德大学观的现实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雪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9期57-60,共4页
白壁德认为大学的人文性和贵族性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所在。现代人文主义的真谛就在于以一种“中庸”的尺度,在极端的功利主义和极端的人文主义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反观当下中国大学,笔者认为人文精神的复归是当代大学改革的重要使命... 白壁德认为大学的人文性和贵族性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所在。现代人文主义的真谛就在于以一种“中庸”的尺度,在极端的功利主义和极端的人文主义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反观当下中国大学,笔者认为人文精神的复归是当代大学改革的重要使命,这种复归并不是将大学变成封闭的象牙塔,而是与功利主义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它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确立大学的学术性;严格大学和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的区分;学生接受人文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壁德 大学观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内基·梅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的演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雪蓉 许淋萍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96,共6页
卡内基·梅隆大学(CMU)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经历了萌芽、确立与成熟三个阶段。"教育性、技术性与操作性"教育哲学的提出,代表CMU通识教育课程理念的萌芽。专注于学生多视角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卡内基专业计划"的推... 卡内基·梅隆大学(CMU)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经历了萌芽、确立与成熟三个阶段。"教育性、技术性与操作性"教育哲学的提出,代表CMU通识教育课程理念的萌芽。专注于学生多视角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卡内基专业计划"的推出,确立了CMU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20世纪70年代融合国际视野、技术手段、交叉融合、更加重视学生创新创造与社会投入的个性品质等多方面元素,学校发展出更加成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不断演变的历史中,CMU适时根据社会外部环境变化进行高瞻远瞩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与社会责任培养、多学科融合交叉与科研项目合作的通识教育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内基·梅隆大学 通识教育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我国职业技能生态系统的理论逻辑与行动路径
16
作者 胡高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82,共9页
构建职业技能生态系统是推进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当前职业技能发展呈现供需“结构”错位、供给系统“形神”分离、产教融合的价值“悖论”、技能实践的“名实”冲突等困境,原因是职业技能系统的信息失配、集体偏差、价值冲... 构建职业技能生态系统是推进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当前职业技能发展呈现供需“结构”错位、供给系统“形神”分离、产教融合的价值“悖论”、技能实践的“名实”冲突等困境,原因是职业技能系统的信息失配、集体偏差、价值冲突。借用生态系统理论,阐释构建职业技能生态系统的理论逻辑与基本框架,主要包含了作为职业技能生产系统的教育组织、作为职业技能消费者的企业组织、作为职业技能治理系统的政府组织和作为职业技能协调系统的群团组织四个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以此为据,通过遵循“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辩证性建设思路、推进职业技能供需的结构匹配、以数字化驱动技能人才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强化群团组织的系统性协助功能、重视职业技能人才的外部系统建设等行动路径,切实推进我国职业技能生态系统的有效建设,推动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能 生态系统 理论逻辑 行动路径 教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健康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健康赋能结构维度与量表开发研究
17
作者 马海云 薛翔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62,共15页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健康赋能具有场景依赖与适应性的特性,由于用户与在线健康知识服务情境下的交互方式、自主性等方面与传统医疗场景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现有研究对用户健康赋能内涵和维度的阐释在在线健康知识...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健康赋能具有场景依赖与适应性的特性,由于用户与在线健康知识服务情境下的交互方式、自主性等方面与传统医疗场景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现有研究对用户健康赋能内涵和维度的阐释在在线健康知识服务下的适用性有限。本研究旨在探索在线健康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健康赋能的结构维度和测量方式,以期为在线健康知识服务领域提供一个科学的、系统化的用户健康赋能评估工具。[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混合研究方法,首先从用户访谈资料中提炼用户健康赋能的结构维度,并进一步遵循规范化的流程开发测量量表。[结果/结论]在线健康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健康赋能是由3个二级构念(包括心理赋能、结构赋能、资源赋能)以及8个三级构念构成的形成型构念结构。其中,心理赋能与传统医疗环境中的用户健康赋能识别的测量维度一致,但具体内涵更为丰富;结构赋能和资源赋能则进一步反映了在线健康知识服务情境中的医患交互新现象。正式量表包含27个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外部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外部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健康 健康知识服务 健康赋能 赋能结构维度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对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18
作者 朱高立 李发志 +2 位作者 张建 范业婷 饶芳萍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5-1204,共10页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绿色转型的关键途径。基于2010−2022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数据,系统探讨环境规制对污染和碳排放的协同减排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①环境规制强度与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呈现出明显的时空格局演变。...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绿色转型的关键途径。基于2010−2022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数据,系统探讨环境规制对污染和碳排放的协同减排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①环境规制强度与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呈现出明显的时空格局演变。②环境规制显著降低了污染物与碳排放强度,对减污降碳协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③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在环境规制影响减污降碳协同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即环境规制政策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污染物与碳排放双减。④随着绿色技术和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对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呈现出阶段性差异,即由初期的不显著逐渐向显著促进转变,展现出门槛效应特征。⑤环境规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环境规制不仅在本地层面显著促进了减污降碳协同,而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推动了邻近地区的减污降碳协同,表现出较强的政策扩散效应。建议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加速绿色技术升级;优化环境规制,实施精准化、分阶段政策;发挥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区域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减污降碳协同 长江经济带 影响机制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影响及门槛效应——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19
作者 鲁帆 汪应宏 +1 位作者 彭山桂 陈振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6,共12页
研究目的:探究旅游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ULGUE)的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及非线性效应,以期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高效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超效率EBM模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研究结果:(1)长... 研究目的:探究旅游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ULGUE)的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及非线性效应,以期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土地绿色高效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超效率EBM模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研究结果:(1)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呈现收敛态势,并向“多点开花群聚状”均衡演变;ULGUE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2)旅游发展对本地ULGUE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同时,ULGUE的演化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性。(3)旅游发展对ULGUE具有非线性影响效应。旅游发展具有单门槛效应,旅游依赖度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双门槛效应。(4)异质性分析表明,小型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对本地ULGUE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强烈;高专业化旅游城市在短期内表现出独特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作用方向与全样本及其他类型城市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基于自身旅游资源禀赋,推动旅游业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加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以实现长江经济带ULGUE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旅游发展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效应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影响的统计检验
20
作者 王静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5,共6页
文章选取2010—2023年中国2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新基建、技能型劳动力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通过替代效应缩小了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数字新... 文章选取2010—2023年中国2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新基建、技能型劳动力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通过替代效应缩小了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数字新基建与技能型劳动力集聚存在互补效应,地区数字新基建水平越高,技能型劳动力集聚越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与技能型劳动力集聚的交互项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效应更多体现在城市经济联系密集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地区及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地区,而地区财政干预政策产生了抑制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与技能型劳动力集聚的交互项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在2017年前后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技能型劳动力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字新基建的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技能型劳动力集聚 互补效应 区域经济增长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