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沌激光的高速物理随机数生成光电子实验教学设计
1
作者 薛琛鹏 郑继辉 +2 位作者 谷平 丁松峰 许吉 《大学物理》 2025年第2期57-60,共4页
将成熟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可以有效保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将高速物理随机数生成的前沿科研成果成引入光电子实验,利用光反馈扰动半导体激光器使其工作在混沌态,以输出具有高... 将成熟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可以有效保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将高速物理随机数生成的前沿科研成果成引入光电子实验,利用光反馈扰动半导体激光器使其工作在混沌态,以输出具有高不确定性和高复杂度的宽带混沌激光信号,并将其作为高速物理随机数的物理熵源。该实验涉及的课程面广,软硬件结合,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光电子实验 物理随机数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方法研究——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谌静 李锐 王伟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第22期107-109,共3页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节中的关键与核心内容,在总结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内容和过程基础上,对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分解等作了详细阐述,并举例...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节中的关键与核心内容,在总结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内容和过程基础上,对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分解等作了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文章所进行的研究不仅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为参加电子信息类专业认证的院校提供应用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毕业要求达成度 电子信息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趋势演变探索——基于南京某工科高校问卷调查历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治亚 单剑锋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8年第4期15-21,共7页
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显示出其特有的发展趋势和优越性。随着地方高水平大学国际合作交流的日益加强,海外交流项目数量与日俱增。同时伴随出现一些问题,如项目实施不均衡、项目管理缺乏跟进机制、项目配套机制欠缺。... 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显示出其特有的发展趋势和优越性。随着地方高水平大学国际合作交流的日益加强,海外交流项目数量与日俱增。同时伴随出现一些问题,如项目实施不均衡、项目管理缺乏跟进机制、项目配套机制欠缺。本文旨在通过两项问卷调查,分析南京某地方高水平工科高校学生2013年—2018年前后五年参加海外交流项目的历时变化和动因对比,揭示海外交流项目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提出建立三级资助机制、发挥部门间联动、完善媒体平台建设、建立固定派出机制等策略,为外事管理人员和相关决策者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水平 交流项目 对比 问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子器件工艺与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云山 孙科学 +2 位作者 邹辉 万洪丹 许吉 《物理实验》 2024年第5期35-41,共7页
“光电子器件工艺与设计”是光电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思政建设对于光电子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从“光电子器件工艺与设计”课程的特点出发,总体设计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和培养目标,深入挖掘与课程专业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探索将... “光电子器件工艺与设计”是光电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思政建设对于光电子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从“光电子器件工艺与设计”课程的特点出发,总体设计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和培养目标,深入挖掘与课程专业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探索将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到课程体系的方法.根据课程思政内容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增加物理仿真实践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全面育人的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光电子器件工艺与设计 物理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电子学中的激光技术课程体系教学设计与优化
5
作者 王伟 朱先军 +1 位作者 刘蕾蕾 赵强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11期55-57,共3页
阐述柔性电子学是面向新兴产业发展和国家需求设立的具有多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特性的新专业。为此介绍激光技术类课程在柔性电子学专业中设置并优化改革的必要性,以及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探讨课程的教学模块,包括基础型、拓展型和应用型课... 阐述柔性电子学是面向新兴产业发展和国家需求设立的具有多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特性的新专业。为此介绍激光技术类课程在柔性电子学专业中设置并优化改革的必要性,以及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探讨课程的教学模块,包括基础型、拓展型和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并展望课程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子学 激光技术 交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光调制型可编程光学频率梳
6
作者 李洪达 郑子昂 +2 位作者 马洛嘉 马云杰 李培丽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目的】为了满足各种应用领域对高性能光学频率梳(OFC)的需求,特别是在宽带宽、高平坦度、中心波长和谱线间距等参数可以独立调节方面,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2次耦合射频(RF)信号来驱动单个双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DMZM)以产生OFC的方... 【目的】为了满足各种应用领域对高性能光学频率梳(OFC)的需求,特别是在宽带宽、高平坦度、中心波长和谱线间距等参数可以独立调节方面,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2次耦合射频(RF)信号来驱动单个双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DMZM)以产生OFC的方法。【方法】通过使用单个乘法器来生成2次耦合RF信号,不仅增加了所产生OFC的梳线数量,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OFC的优化效率和性能,文章还采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逆向设计和分析方法。【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构建级联网络的逆向设计能够在不到1 s的时间内找到目标OFC的对应参数。这种快速参数确定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梳线数量、OFC功率和梳线间隔的可编程性,还能生成具有1.769 dB平坦度的13线OFC。文章所提高效率设计方法为OFC的快速制备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结论】文章所提方案在OFC的生成技术中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性能、灵活性和优化效率方面表现卓越。文章所提基于2次耦合RF信号驱动DDMZM的OFC生成方法,不仅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还通过深度学习的逆向设计方法大幅提高了设计效率。这些特点使得文章所提方案能够满足广泛的应用需求,尤其适用于需要快速、高效且灵活调节OFC参数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频率梳 深度学习 逆向设计 平坦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小娟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第20期140-142,共3页
“半导体物理”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该课程对先修课程的要求较高、知识点繁多、理论性极强,使大多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效果欠佳。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授... “半导体物理”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该课程对先修课程的要求较高、知识点繁多、理论性极强,使大多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效果欠佳。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授课方式、引入科学前沿、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工程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物理” 教学改革 工程实践 Material Stud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工程问题驱动的锂离子电池综合实验设计及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沈雪阳 陈淼 郭艳东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在高等学校工程教育认证“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驱动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选题内容和模式在不断改革和创新。锂离子电池技术作为当下新能源科技革命的代表,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满足复杂工程问题的多项特征。文章探讨了将锂离子... 在高等学校工程教育认证“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驱动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选题内容和模式在不断改革和创新。锂离子电池技术作为当下新能源科技革命的代表,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满足复杂工程问题的多项特征。文章探讨了将锂离子电池技术引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和可行性,并提炼出锂离子电池综合实验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复合创新型大学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工程问题 大学物理实验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黄嘉祺 邹辉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1,共9页
近年来,高品质因子的回音壁模式(WGM)光学微腔发展迅速,成为光学和物理领域的热点研究。光学微腔是一种微型光学元件,由于其微小的尺寸和高品质因子,可以加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并使光在其中长时间存留。WGM光学微腔是光学微腔的典型代... 近年来,高品质因子的回音壁模式(WGM)光学微腔发展迅速,成为光学和物理领域的热点研究。光学微腔是一种微型光学元件,由于其微小的尺寸和高品质因子,可以加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并使光在其中长时间存留。WGM光学微腔是光学微腔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和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基于WGM光学微腔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各类传感、激光器和滤波器等领域。然而,当前对WGM光学微腔的研究还未实现大规模生产,仅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工业化生产还存在成本高、制作工艺困难等缺点。文章重点介绍了WGM光学微腔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回音壁材料对Q值的影响,近几年WGM光学微腔在传感、激光器和滤波器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在可能实现全光网络的未来WGM光学微腔存在的挑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对于后续研究,文章认为首先需降低成本、缩短时间,提高制备工艺的精度和效率;其次,需要解决微腔与光学器件耦合的问题,提高耦合效率并提高抗干扰能力;最后,需要解决腔体对环境的敏感性问题,以确保微腔在制备滤波器等器件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音壁模式 高品质因子 光学微腔 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使能的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安全传输方案
10
作者 季薇 刘子卿 +3 位作者 李飞 李汀 梁彦 宋云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传输方案。通过合理部署RIS的位置,将其同时作用于直接传输阶段和协作传输阶段。在满足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弱用户信息速率需求、NOMA强用户能量收集需求和基站最小发射功率的条件下,通过联合优化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RIS的相移矩阵、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来最大化强用户的保密速率。为解决所提的多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该文基于交替迭代优化算法,对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直接传输阶段的RIS无源波束相移矩阵、协作传输阶段的RIS有源波束相移矩阵以及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进行了多次交替迭代优化,直至算法收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收敛性,且与其它基准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可进一步提高强用户的保密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无线携能同传 非正交多址接入 安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模太赫兹系统深度学习信道估计算法
11
作者 于舒娟 赵阳 +3 位作者 魏玉尧 张昀 高贵 赵生妹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6,共13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场信道估计性能,基于不动点网络(FPN)引入了一种基于跨通道信息交互的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模块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卷积网络(FCN),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恢复网络的信道估计算法FPN-OTFN,将信道估计... 为了进一步提升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场信道估计性能,基于不动点网络(FPN)引入了一种基于跨通道信息交互的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模块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卷积网络(FCN),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恢复网络的信道估计算法FPN-OTFN,将信道估计问题建模为图像恢复问题。在导频处采用最小二乘算法获得初始信道信息,并将其作为所提FPN-OTFN算法的输入,通过训练学习低精度信道图像和高精度图像间的映射关系,恢复出真实的信道状态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继承了FPN框架的高效性、自适应性,同时对THz信道拥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 深度学习 图像恢复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合物封装的光纤布拉格光栅超声波传感器
12
作者 涂兴华 赵海洋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4,共9页
针对裸光纤光栅对超声波响应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聚合物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在光纤光栅周围封装一层厚度远超光纤直径的聚合物涂覆层,提高了光纤光栅在受到超声波作用时的应变灵敏度。首先,建立光纤光栅传感模型,根据... 针对裸光纤光栅对超声波响应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聚合物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在光纤光栅周围封装一层厚度远超光纤直径的聚合物涂覆层,提高了光纤光栅在受到超声波作用时的应变灵敏度。首先,建立光纤光栅传感模型,根据传输矩阵法仿真分析了聚合物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光纤光栅应变的影响。随后,利用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ABR)与聚氯乙烯(PVC)塑料三种不同参数的聚合物材料封装光纤光栅,通过线性边缘滤波法将光纤光栅的波长漂移转化为电压信号,测量封装后的传感器对超声波的传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杨氏模量的降低与泊松比的提高有助于改善光纤光栅对超声波的响应灵敏度。三种材料中,PU封装后的效果最好,峰值电压达到139.6 mV,约是裸光纤光栅的15倍,且封装后的传感器的峰值电压随着距声源距离的增大呈指数型衰减,符合超声波在水中的理论衰减趋势,可以用来还原空间中的声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光纤布拉格光栅 线性边缘滤波法 聚合物 超声波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μm 9芯4模保偏光纤设计与性能研究
13
作者 沈骁 金思成 韦玮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6,共9页
针对光纤通信传输容量日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1.55μm新型结构9芯4模的保偏光纤。在纤芯周围设置椭圆形应力棒以及空气孔阵列,以实现保偏和降低芯间串扰的效果;使用异质纤芯结构以及沟槽结构,以降低芯间串扰和提高光纤的抗弯曲... 针对光纤通信传输容量日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1.55μm新型结构9芯4模的保偏光纤。在纤芯周围设置椭圆形应力棒以及空气孔阵列,以实现保偏和降低芯间串扰的效果;使用异质纤芯结构以及沟槽结构,以降低芯间串扰和提高光纤的抗弯曲性能。该光纤最多拥有72个独立的传输信道。在C+L波段上,每个纤芯内偏振模式间的有效折射率差大于10^(-4),相邻模式间的有效折射率差大于10^(-3),光纤的最大芯间串扰低于-30 dB/100 km,弯曲损耗小于0.2 dB/km,相关性能满足通信系统的传输要求,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空分复用 多芯少模光纤 保偏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压缩感知的大规模免授权多址接入方案
14
作者 张晶 马林 何艳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9,共10页
针对大规模机器终端零星突发传输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块压缩感知和自适应匹配追踪的大规模免授权多址接入方案。首先,将上行多址信号建模为逐帧稀疏结构压缩感知方程。然后,将上行多址信号重构问题转变为块稀疏结构的压缩感知多用户检测... 针对大规模机器终端零星突发传输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块压缩感知和自适应匹配追踪的大规模免授权多址接入方案。首先,将上行多址信号建模为逐帧稀疏结构压缩感知方程。然后,将上行多址信号重构问题转变为块稀疏结构的压缩感知多用户检测。最后,提出一种块稀疏模型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完成多址信号检测,引入动态步长、动态剪枝和动态迭代3种自适应策略,提高多用户信号检测重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极大降低了上行免授权多址接入传输的误码率,提高了无线网络的过载接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 免授权多址接入 压缩感知多用户检测 块稀疏模型 自适应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定点网络的太赫兹UM-MIMO系统信道估计算法
15
作者 于舒娟 魏玉尧 +3 位作者 蔡良隆 卢宏宇 张昀 赵生妹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90,共14页
针对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混合场和波束偏移效应带来的信道估计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动点正交近似消息传递残差自注意(FPN-OAMP-SRLG)算法。利用坐标注意力与部分通道移位提出深度残差块(BSRB)和门控线性自注意力(SARG),构建... 针对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混合场和波束偏移效应带来的信道估计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不动点正交近似消息传递残差自注意(FPN-OAMP-SRLG)算法。利用坐标注意力与部分通道移位提出深度残差块(BSRB)和门控线性自注意力(SARG),构建了特征提取网络SRLG,并结合FPN-OAMP框架,将信道估计问题建模为图像恢复问题。以最小二乘算法估计后的导频信息作为输入特征,通过FPN-OAMP-SRLG中线性估计器和非线性估计器迭代来恢复信道状态信息。仿真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高精度地估计THZ信道,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 THz超大规模MIMO系统 深度残差块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植保飞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邹辉 王祎 王增旭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10期186-191,共6页
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四旋翼飞行器系统,利用T265追踪摄像机进行路径规划,实现针对指定区域的精确“撒药”操作。同时,利用树莓派进行条形码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执行相应的飞行动作。飞行器采用STM32H7型单片机作为飞控芯片,树莓派负责图像... 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四旋翼飞行器系统,利用T265追踪摄像机进行路径规划,实现针对指定区域的精确“撒药”操作。同时,利用树莓派进行条形码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执行相应的飞行动作。飞行器采用STM32H7型单片机作为飞控芯片,树莓派负责图像处理。T265追踪摄像机、D435深度摄像机、无畸变镜头和串口屏等多个模块组成该飞行器系统。系统通过路径规划和图像识别实现对指定区域的“撒药”任务。在特定的地面环境中,经过测试验证,飞行器成功完成了对指定区域的“撒药”任务。同时,成功识别了条形码,并按照条形码信息完成了相关的飞行动作。该文设计的四旋翼飞行器系统在实际测试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功能性能,能够满足对特定区域的精准化处理需求。飞行器的路径规划和条形码识别功能有效实现了指定任务,为类似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行性研究基础,并具备广泛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图像处理 T265追踪摄像机 树莓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域单像素成像中的线性校正
17
作者 刘宁 祝福 +2 位作者 陶钰秀 吴杨康 章文欣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单像素成像是一种通过单像素探测器精确采集时序光信息来重构原始图像的技术,因其独特的抗干扰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遥感、光通信等领域。在单像素成像中,光场调制策略和图像重构算法是影响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文中重点关注单... 单像素成像是一种通过单像素探测器精确采集时序光信息来重构原始图像的技术,因其独特的抗干扰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遥感、光通信等领域。在单像素成像中,光场调制策略和图像重构算法是影响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文中重点关注单像素成像中光强信号在不同时间频率下的正交性,从而可通过基于正交散斑的傅里叶方法进行单像素成像处理。然而,在傅里叶单像素成像中,光源的非线性会在傅里叶变换时引入二次、三次谐波,产生噪声并影响图像质量。针对这一挑战,通过多项式拟合对光源进行非线性校正,显著消除了由此引起的噪声,使图像质量较未校正前大幅提升。该方法不仅有效提高了成像系统性能,还为更清晰、精准的图像重建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像素成像 非线性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赋能生物化学教学研究——基因突变的功能效应预测
18
作者 张颖 葛芳 罗志敏 《大学化学》 2025年第3期277-284,共8页
秉持“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理念,融合人工智能(AI)与生物化学教学研究。本文探讨了AI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构建了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案例——AI预测基因突变的功能效应,从案例实施背景、教学内容设计、组织实施及效果... 秉持“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理念,融合人工智能(AI)与生物化学教学研究。本文探讨了AI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构建了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案例——AI预测基因突变的功能效应,从案例实施背景、教学内容设计、组织实施及效果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该AI赋能教学的典型案例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案例教学 基因突变 功能效应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曲双层石墨烯的层间电导特性研究
19
作者 陶懿洲 刘超 方贺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8,共6页
扭曲双层石墨烯(TBG)由于具有莫特绝缘和非常规超导等新奇的电学特性,在纳米技术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光学衍射物理方法,构建了一个适用于TBG的理论模型,并利用该理论模型研究了TBG的层间电导特性.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TBG... 扭曲双层石墨烯(TBG)由于具有莫特绝缘和非常规超导等新奇的电学特性,在纳米技术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基于光学衍射物理方法,构建了一个适用于TBG的理论模型,并利用该理论模型研究了TBG的层间电导特性.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TBG层间电导随扭转角变化的实验结果,并阐明了其物理机制.此外,本文还计算了电极参数、隧穿层厚度以及界面势强度等物理因素对层间电导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电极化学势的增大,层间电导关于扭转角的变化曲线近似整体向上平移;层间电导随着上层隧穿层厚度的增加而衰减并趋于稳定,而随着下层隧穿层厚度振荡;TBG两层扭转石墨烯的界面势强度越强,则层间电导随扭转角下降得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物理 层间电导 光学衍射方法 扭曲双层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 被引量:111
20
作者 胡纵宇 黄丽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66,共3页
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通过"用数据说话"进一步提升科学性,"大数据"成为思政教育的新工具、新方法,思政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互助者和伙伴。思政教育的发展必须突破一些难点,其中包括技术层面的、教育... 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通过"用数据说话"进一步提升科学性,"大数据"成为思政教育的新工具、新方法,思政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互助者和伙伴。思政教育的发展必须突破一些难点,其中包括技术层面的、教育范式转换方面的和教育的伦理困境。思政工作者抉择时要担负起道德责任,更好地把握思政教育的宏观问题,培养具有与大数据时代匹配的思维能力,从教育的本质出发,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做好支持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