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264
1
作者 朱洪波 杨龙祥 于全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共8页
在综合分析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关于"多域融合共享和泛在综合服务"的物联网核心技术思想;研究了智慧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技术体系结构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实验理论模型;研究建立了实现未来物联... 在综合分析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关于"多域融合共享和泛在综合服务"的物联网核心技术思想;研究了智慧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技术体系结构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实验理论模型;研究建立了实现未来物联网市场应用、融合共享、泛在服务、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的商务应用模型,提出了"智慧服务商店"的概念,并研发了实用的"智慧校园"综合服务示范实验系统和实验性"物联网科技园智慧服务商店";研究了以物联网应用为标志、以产业应用和智慧服务为特征的后互联网时代新兴智慧服务产业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后互联网 多域融合共享 泛在综合服务 智慧服务商店 产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等级划分的物联网安全模型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知信 骆冰清 +1 位作者 罗圣美 朱洪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共7页
在对物联网安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于不同安全敏感度应用,通常是人为判断其所属的安全等级域。针对该问题,以等级划分为基础,提出一个物联网安全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某一物联网应用的拓扑结构,预测其攻击来源与类型并判定其所属的安全... 在对物联网安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于不同安全敏感度应用,通常是人为判断其所属的安全等级域。针对该问题,以等级划分为基础,提出一个物联网安全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某一物联网应用的拓扑结构,预测其攻击来源与类型并判定其所属的安全等级域,从而对该应用进行合适的安全技术配置。将该模型用于某大学的智慧校园系统中,实践结果证明,其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发展智慧校园应用,建立更加安全、稳定的智慧校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等级划分 安全模型 物联网拓扑 攻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边缘服务环境的智能协同无线接入网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洪波 杨龙祥 +4 位作者 朱琦 朱晓荣 张晖 赵海涛 夏文超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77,共14页
文中在阐述目前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和产业趋势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面向物联网智能生产服务边缘环境的技术特征、物联网的技术思想和科技创新的发展研究策略,讨论了工业4.0背景下满足未来智能化生产服务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和研究思路,... 文中在阐述目前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和产业趋势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面向物联网智能生产服务边缘环境的技术特征、物联网的技术思想和科技创新的发展研究策略,讨论了工业4.0背景下满足未来智能化生产服务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和研究思路,提出了面向物联网边缘服务环境的一种新型网络系统“智能协同无线接入网”体系模型及其关键技术,对未来智能化生产服务场景下的新型智能网络系统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万物互联 智能协同 边缘服务环境 无线接入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意图的物联网服务描述与发现
4
作者 刘星宇 江凌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31-2737,2756,共8页
在物联网服务发现过程中,用户通常用自己的意图表达需求,而服务描述是对服务功能的说明,因此两者的不匹配会影响服务发现的准确率。同时随着服务的种类不断增多,服务发现的准确率不断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在物联网服务描述中引... 在物联网服务发现过程中,用户通常用自己的意图表达需求,而服务描述是对服务功能的说明,因此两者的不匹配会影响服务发现的准确率。同时随着服务的种类不断增多,服务发现的准确率不断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在物联网服务描述中引入意图服务本体的方法,并在意图服务本体中扩展服务上下文和QoS。扩展后的意图服务本体存储在语义化服务描述OWL-S文件中,能够以意图的方式表达服务功能,丰富物联网服务描述的语义,提高服务发现的准确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服务描述方法以及相应的服务发现算法相对于传统服务发现方法能提升6.7%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服务本体 上下文 服务质量 服务描述 服务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IoT环境下基于聚类的工作流多雾协同调度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宏伟 江凌云 陈海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解决在IIoT(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环境下,现有的调度算法调度工作流中通信频繁、数据传输量大的任务所带来的完工时间上升、成本增加等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的工作流多雾协同调度算法。通过二分K均值算法对工作流中... 为解决在IIoT(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环境下,现有的调度算法调度工作流中通信频繁、数据传输量大的任务所带来的完工时间上升、成本增加等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的工作流多雾协同调度算法。通过二分K均值算法对工作流中的任务进行聚类,基于聚类结果,在多个雾服务器之间使用改进的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任务调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其它一些传统的调度算法在完工时间、成本、负载均衡方面都有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聚类 工作流 二分K均值算法 多雾 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 调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IoT环境下基于蜣螂优化的雾工作流调度算法
6
作者 吴宏伟 江凌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41-349,共9页
为了解决在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环境下,现有的调度算法在调度工作流中对数据安全、响应时间有一定要求的任务所带来的完工时间上升、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雾环境负载率而变化的任务调度策略,并使用... 为了解决在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环境下,现有的调度算法在调度工作流中对数据安全、响应时间有一定要求的任务所带来的完工时间上升、成本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雾环境负载率而变化的任务调度策略,并使用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对工作流调度问题进行求解。改进的算法使用HEFT(heterogeneous earliest finish time)算法对蜣螂种群进行初始化,降低了原始算法中随机性带来的影响。同时引入了镜面反射和反向学习思想,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于其他一些传统的调度算法在完工时间与成本方面都有一定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调度 蜣螂优化算法 HEFT算法 反向学习 调度算法 雾计算 工业物联网(II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微服务负载均衡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乾龙 江凌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321,共9页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服务体系结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将大型应用程序分割成细粒度的单一服务在开发和维护方面较为方便,许多大型应用程序已经从单体结构发展为微服务体系结构.在微服务架构中,为了提高微服务的可用性,通...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服务体系结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将大型应用程序分割成细粒度的单一服务在开发和维护方面较为方便,许多大型应用程序已经从单体结构发展为微服务体系结构.在微服务架构中,为了提高微服务的可用性,通常采用集群结构的方式部署微服务实例.针对微服务集群中服务器节点随着任务数量的增加而出现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Xgboost(ExtremeGradientBoosting)的最短预测响应时间负载均衡算法(ShortestPredictiveResponse Time,SPRT).首先选取影响任务响应时间的特征参数,然后使用集成学习预测新任务的响应时间,最终将任务分配给预测响应时间最短的服务器节点,以达到服务器节点之间负载均衡的目的.结果表明,相比其他负载算法,所提负载均衡算法在吞吐量、截止率和平均响应时间上都有一定的提升,而且更适用于高并发环境下的微服务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服务 负载均衡 集成学习 预测响应时间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动态边缘网络的数字孪生自适应联合优化部署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晖 罗天翔 王倩倩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在数字孪生赋能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网络中,如何实现数字孪生服务器的高效部署是确保数字孪生实时交互性的瓶颈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动态边缘网络的数字孪生自适应联合优化部署机制。首先,该机制构建面... 在数字孪生赋能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网络中,如何实现数字孪生服务器的高效部署是确保数字孪生实时交互性的瓶颈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动态边缘网络的数字孪生自适应联合优化部署机制。首先,该机制构建面向动态边缘网络的双层数字孪生模型以实时捕捉MEC网络状态和UE资源利用情况等特征。然后,联合数字孪生交互时延模型、负载均衡模型和能源消耗模型建立数字孪生服务器自适应动态更新部署问题。最后,提出多阶段自适应动态联合部署优化算法,将数字孪生服务器自适应动态更新部署问题分解为数字孪生服务器初始化部署和自适应动态更新部署两阶段优化求解,以实现部署策略随MEC网络的即时系统状态进行自适应动态调整。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算法在预测精度、交互时延、工作负载和能耗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网络 服务器部署 多目标优化 动态边缘网络 物联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备可信度和移动性的算力价值化交易方法
9
作者 王冬冬 吴紫玉 +1 位作者 张晖 王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3,共9页
为了解决算力资源交易过程中的效用低、可信度低、安全性差等问题,考虑设备可信度和设备移动性对边缘计算成本的影响,首先建立了以数据价值为衡量标准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模型。其次利用贪婪算法求解该优化模型,基于多对多双方竞拍博弈和... 为了解决算力资源交易过程中的效用低、可信度低、安全性差等问题,考虑设备可信度和设备移动性对边缘计算成本的影响,首先建立了以数据价值为衡量标准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模型。其次利用贪婪算法求解该优化模型,基于多对多双方竞拍博弈和裁剪算法对算力资源拍卖过程进行了改进。最后采用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技术,制定了智能合约机制,对拍卖过程进行管理监督。结果表明,所提的模型机制在现有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保证了交易的真实性,提高了算力资源交易效用,有效提高了交易过程的可信度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交易 区块链 智能合约 双向拍卖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有效的NOMA多用户多信道匹配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慧 张晶 程万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36-2643,共8页
针对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下面向海量用户的无线资源高效分配难题,通过引入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提出了一种能量有效的多用户多信道匹配方案。首先,考虑用户中断概率约束... 针对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下面向海量用户的无线资源高效分配难题,通过引入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提出了一种能量有效的多用户多信道匹配方案。首先,考虑用户中断概率约束,建立以最大化系统能量效率为目标的非理想CSI蜂窝下行NOMA系统信道和功率联合分配优化问题;然后,将建立的含概率约束的优化问题转化为非概率约束优化问题,并从中解耦出用户信道匹配优化问题;最后,将面向能量效率的NOMA用户信道匹配优化问题映射为婚姻匹配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高效低复杂度的双边匹配算法实现了多用户多信道的动态匹配。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匹配算法性能优于传统匹配算法,能够提供更高的系统能效、实现更低的用户中断概率且收敛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 匹配算法 能量效率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密集网络中基于聚类的资源分配方案 被引量:9
11
作者 程万里 张晶 王慧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23-1629,共7页
超密集网络(ultra-dense network,UDN)中,毫微微基站(femto-cell base station,FBS)的密集和随机部署会导致严重的小区间干扰。为了减轻干扰、保障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提出了一种UDN中基于聚类的资源分配方案。首先,... 超密集网络(ultra-dense network,UDN)中,毫微微基站(femto-cell base station,FBS)的密集和随机部署会导致严重的小区间干扰。为了减轻干扰、保障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提出了一种UDN中基于聚类的资源分配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加权密度的改进K-means聚类算法,将FBS动态划分为不同的簇。然后,以最大化UDN系统吞吐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两阶段时频资源分配方案:第一阶段,每个聚类内使用贪婪算法执行时频资源块的分配;第二阶段,利用资源补偿分配算法分配剩余的资源块,在考虑用户公平性的同时保证用户QoS。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资源分配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吞吐量,同时保证用户QoS和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密集网络 聚类 资源分配 服务质量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MA的多用户协作MEC卸载方案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韩 张晶 +1 位作者 董俊 董洁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60,共9页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在网络边缘为用户提供计算服务,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和处理时延,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低时延通信的关键技术。如何优化设计卸载策略以保...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在网络边缘为用户提供计算服务,有效降低了数据传输和处理时延,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低时延通信的关键技术。如何优化设计卸载策略以保证低时延、低能耗和高可靠通信是MEC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为此,文中针对频谱和能量双受限的多用户多任务MEC系统场景,提出可最小化系统能耗的多用户任务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协作中继卸载计算方案。考虑多用户协作中继场景并允许多任务基于NOMA实现并行卸载传输,在时延约束下建立多用户任务卸载计算能耗最小化问题;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法求解该问题,得到最优的基于中继的任务卸载传输方案和用户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降低MEC系统的多任务卸载计算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 NOMA 计算卸载 协作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任务调度和时延联合优化的MEC卸载方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韩 张晶 +1 位作者 董俊 董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2-579,共8页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为5G超低时延业务提供了解决方案。如何设计低时延、高效率的任务卸载方案,是MEC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为此,针对端边协同MEC服务场景,研究了大型计算任务的低时延、低能耗部分卸载方案,通过将...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为5G超低时延业务提供了解决方案。如何设计低时延、高效率的任务卸载方案,是MEC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为此,针对端边协同MEC服务场景,研究了大型计算任务的低时延、低能耗部分卸载方案,通过将用户任务划分为多个有顺序依赖关系的子任务并构建子任务的有向无环关系图,设计了能够最小化卸载时延的子任务调度方案,提出了基于任务复制的最早卸载执行算法,解决了能耗受限下的任务最小时延卸载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MEC卸载方案能够有效减少任务处理时延,降低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部分卸载 有向无环图 子任务调度 时延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资源选择策略的微服务工作流调度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洋睿 江凌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3-1319,共7页
为解决现有云中工作流调度算法在面对大量微服务任务组成的工作流时出现整体调度成本偏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资源选择策略(dynamic resource selection strategy, DRSS)的微服务工作流调度算法——DRSS调度算法。利用任务在工作流... 为解决现有云中工作流调度算法在面对大量微服务任务组成的工作流时出现整体调度成本偏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资源选择策略(dynamic resource selection strategy, DRSS)的微服务工作流调度算法——DRSS调度算法。利用任务在工作流中的位置确定任务的子截止期以及调度优先级,采用动态资源选择策略对任务进行调度,获得任务执行的最优资源,在此基础上更新任务状态以及虚拟机实例的资源向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调度成功率与成本方面上较同类算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环境 工作流 调度算法 微服务 成本优化 动态资源选择策略 虚拟机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抑制区的D2D通信模式选择方案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金鑫 张晶 +1 位作者 董俊 董洁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50,共8页
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直通技术通过复用蜂窝系统的频谱资源来提升频谱利用率,已经成为5G候选技术之一。然而,资源复用带来了干扰管理和通信模式选择等难题。为此,文中结合干扰管理研究D2D通信模式选择问题,与现有研究仅考虑... 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直通技术通过复用蜂窝系统的频谱资源来提升频谱利用率,已经成为5G候选技术之一。然而,资源复用带来了干扰管理和通信模式选择等难题。为此,文中结合干扰管理研究D2D通信模式选择问题,与现有研究仅考虑D2D链路对蜂窝链路的干扰管理不同,文中同时考虑蜂窝用户和D2D链路的干扰抑制问题。针对D2D复用蜂窝下行链路场景,分别研究了干信比约束下的蜂窝用户下行干扰抑制区(DILA)和D2D用户有效通信区域,进而结合二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D2D通信模式选择方案,实现了用户对D2D复用模式、D2D专用模式、蜂窝模式3种通信模式的快速选择。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通信模式选择方案,文中提出的联合DILA和D2D通信范围的模式选择方案能够给用户提供更高的D2D通信机会和更高的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D 干扰抑制区 干信比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功率电平-多前导的mMTC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靖文 张晶 梁楚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06-2614,共9页
传统的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存在严重的前导碰撞,这大大限制了终端的接入性能。为了降低前导碰撞及提高免授权随机接入概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和多功率电平-多时隙联合的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 传统的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存在严重的前导碰撞,这大大限制了终端的接入性能。为了降低前导碰撞及提高免授权随机接入概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和多功率电平-多时隙联合的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在该方案中,活跃用户从前导池中随机选择多个前导序列构成组合前导,并根据自身位置选择一个发送功率电平,将组合前导和信号以该功率电平依次发送至基站;基站采用顺序干扰抵消技术分离不同功率电平的信号,通过前导检测识别竞争用户并估计随机接入冲突。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单一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方案和单一多前导方案,所提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接入成功概率,对大规模随机接入场景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接入 多功率电平 组合前导 顺序干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