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联网中面向用户体验质量的触觉编码与网络资源分配联合方案
1
作者 张旭光 陈鸣锴 +1 位作者 康彬 王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9,共12页
融合听觉、视觉和触觉交互的多模态应用有望为用户提供高度沉浸式的体验和丰富的交互功能,即将成为下一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关键服务。然而,IoT中网络资源的碎片化和分布式特性给触觉通信的高时效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巨大... 融合听觉、视觉和触觉交互的多模态应用有望为用户提供高度沉浸式的体验和丰富的交互功能,即将成为下一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关键服务。然而,IoT中网络资源的碎片化和分布式特性给触觉通信的高时效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触觉编码和网络资源分配的联合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灵活可伸缩的触觉编码方法,结合人类触觉感知机制,能够自适应IoT复杂多变网络环境下的传输需求;其次,构建了一种基于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的网络资源按需分配机制,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提升触觉通信服务的QoE和网络资源效能方面效果显著。该研究成果为未来IoT场景下的高效多模态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用户体验质量 触觉通信 触觉编码 网络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辅助通信场景中一种基于展开信道的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法
2
作者 杨立君 陈子硕 +1 位作者 陆海涛 郭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9-457,共9页
在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通信场景中,基站(BS)与RIS的位置通常保持相对静止,而终端(UE)则处于移动状态。两段时变性不一致的信道级联会引起信道信息熵的损失,从而造成物理层密钥容量的劣化。针对该问题,该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信... 在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通信场景中,基站(BS)与RIS的位置通常保持相对静止,而终端(UE)则处于移动状态。两段时变性不一致的信道级联会引起信道信息熵的损失,从而造成物理层密钥容量的劣化。针对该问题,该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信道级联对密钥容量造成的劣化效应;为了缓解这一效应,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展开信道的密钥生成方法,通过展开信道估计和相移矩阵的分离,充分利用了展开信道的信息熵;最后对级联信道劣化效应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了性能评估。仿真结果显示,与直接采用级联信道作为密钥源相比,该文所提方案在2 dB信噪比条件下,使密钥生成率提升了72%。这一结果表明,该文方案能有效改善信道劣化效应,显著提高密钥生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密钥生成 智能超表面 展开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混成攻击图分析方法
3
作者 葛要港 陈鑫恺 +1 位作者 徐丙凤 何高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6-1624,共9页
针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中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复杂互联问题,提出一种混成攻击图模型,实现对CPS攻击的有效建模与分析,支持离散与连续信息共存的攻击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检测的混成攻击图分析方法,通过模型检测技术,... 针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中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复杂互联问题,提出一种混成攻击图模型,实现对CPS攻击的有效建模与分析,支持离散与连续信息共存的攻击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检测的混成攻击图分析方法,通过模型检测技术,将混成攻击图转化为时间自动机模型,采用度量区间时序逻辑,描述系统对离散与连续信息的安全属性,使用模型检测器进行可满足性验证。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的案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模型检测 混成攻击图 形式化方法 时间自动机 度量区间时序逻辑 安全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 被引量:134
4
作者 沈苏彬 毛燕琴 +2 位作者 范曲立 宗平 黄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8,共8页
物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不从系统角度研究物联网,则难以理解和把握物联网的内在特征和核心技术。从公共物联网角度分析了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物联网特征;从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物理世界融合角度提出了一个物联网的概念模型,讨论了由... 物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不从系统角度研究物联网,则难以理解和把握物联网的内在特征和核心技术。从公共物联网角度分析了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物联网特征;从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物理世界融合角度提出了一个物联网的概念模型,讨论了由信息材料、网络化物理系统以及物理化网络系统构成的物联网核心技术;从物品、网络、应用三个维度提出了一个物联网体系结构,探讨物联网由信息物品、自主网络和智能应用组合而成的物联网内在特征;并且建议长期的物联网项目应该侧重于物联网基础设施类系统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概念模型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5
5
作者 欧阳志友 孙知信 +1 位作者 许建真 王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物联网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大批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和较高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满足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迫切需求及教学科研需要,学校提出了由物联网技术基础实验平台、物联网技术综合实验平台、物联网技术研究实验平台和物... 物联网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大批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和较高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满足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迫切需求及教学科研需要,学校提出了由物联网技术基础实验平台、物联网技术综合实验平台、物联网技术研究实验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平台构成的层次化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案,从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建设举措以及取得的建设成效出发,阐述了如何建设支撑"产学研"的层次化实验教学平台,以适应物联网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控制系统综述 被引量:6
6
作者 闵丽娟 卢捍华 吴瑞雯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8-73,共6页
构建物联网控制系统是快速发展的行业趋势。文中在分析和融合了物联网体系架构和网络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单层物联网控制系统和双层物联网控制系统的结构,然后从改善网络性能和智能控制的角度探讨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 构建物联网控制系统是快速发展的行业趋势。文中在分析和融合了物联网体系架构和网络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单层物联网控制系统和双层物联网控制系统的结构,然后从改善网络性能和智能控制的角度探讨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对物联网控制系统的其他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控制系统 系统结构 时延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主题的物品万维网资源管理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养群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1,共8页
针对物品万维网(WoT)资源管理复杂度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主题模型的WoT资源智能化管理机制。从资源描述中自动提取主题信息;利用分类算法对该主题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将资源发布在WoT网关构建的P2P网络中。仿真实验表明... 针对物品万维网(WoT)资源管理复杂度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主题模型的WoT资源智能化管理机制。从资源描述中自动提取主题信息;利用分类算法对该主题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将资源发布在WoT网关构建的P2P网络中。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与基于文本及语义的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以及准确率,同时,基于相同主题的资源分布式存储也提高了应用的可用性。最后,给出一个WoT资源优化管理的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品万维网 智能化资源管理 概率主题模型 资源发现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物联网场景下基于吸引子选择算法的多星负载均衡算法 被引量:9
8
作者 程一凡 洪涛 +1 位作者 丁晓进 张更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54-1363,共10页
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物联网系统中由于低轨卫星的高速运动,导致卫星波束覆盖范围内节点业务模型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呈现不均匀性和时变性。针对这一特征,提出一种空时二维卫星物联网业务模型,在空间维度采用网格划分... 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物联网系统中由于低轨卫星的高速运动,导致卫星波束覆盖范围内节点业务模型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呈现不均匀性和时变性。针对这一特征,提出一种空时二维卫星物联网业务模型,在空间维度采用网格划分的方法确定不同地理环境下节点密度和坐标位置,在时间维度采用贝塔分布进行建模,从而实现LEO卫星物联网业务模型空时两个维度的建模。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LEO卫星星座多星覆盖的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吸引子模型的多星负载均衡算法,卫星侧通过负载估计算法估计各个卫星的活性度,节点侧结合接入不同卫星的俯仰角等参数采用多属性决策算法估计不同卫星对于节点的设备满意度,在LEO卫星高动态环境下使得卫星的网络活性度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基于最高优先级的接入策略,所提算法在单星业务峰均比、系统资源利用率、随机接入性能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低地球轨道卫星物联网 卫星物联网业务模型 负载均衡 吸引子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胁迫下野生动物生境变迁研究——以中国仰鼻猴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秦淑洁 钱天陆 +2 位作者 李思青 吴朝宁 王结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735-5745,共11页
人类活动是威胁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难民物种”受人类活动干扰被限制在了次优的栖息地。以我国受威胁情况较为严重的珍稀物种仰鼻猴为例,基于地形变量、人类活动变量、气候变量及古今分布点(历史时期:20世纪... 人类活动是威胁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难民物种”受人类活动干扰被限制在了次优的栖息地。以我国受威胁情况较为严重的珍稀物种仰鼻猴为例,基于地形变量、人类活动变量、气候变量及古今分布点(历史时期:20世纪前;现今时期:20世纪至今)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对其古今生境开展预测,结果表明:古今以来,人类活动导致仰鼻猴丧失了我国东部921756km^(2)的适宜生境,保留适生区内的生境质量下降,新增适生区分散且破碎,仰鼻猴重新适应了历史时期的次适生区甚至不适生区。古今以来,仰鼻猴对气候变量适应能力的改变远小于对地形变量,与可以自由选择适宜生境时相比,现今时期的仰鼻猴生境内的海拔更高、地形起伏度更大,最冷月最低温以及年度气温变化的适宜范围相比更窄,仰鼻猴提高了对多种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但同时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升高,并面临着种群隔离度增加等风险,已无法占据最佳生态位。建议关注现有适宜生境附近的人类活动强度,尽可能减少与仰鼻猴产生空间或资源的竞争,加强对该物种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鼻猴 MaxEnt模型 人类活动胁迫 生境变迁 环境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贵阳冰雹过程数值模拟及冰雹形成微物理机制研究
10
作者 殷蕾 王瑾 +1 位作者 唐细坝 李娜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4-1692,共19页
本文采用WRF4.2模式对2020年5月19日发生在贵阳的一次冰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再现了冰雹云在贵阳市的移动路径和发展演变过程。通过对冰雹云不同发展阶段的动力、热力和云微物理特征的分析,以及冰雹混合比源汇项的收支分析,得到了冰雹形... 本文采用WRF4.2模式对2020年5月19日发生在贵阳的一次冰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再现了冰雹云在贵阳市的移动路径和发展演变过程。通过对冰雹云不同发展阶段的动力、热力和云微物理特征的分析,以及冰雹混合比源汇项的收支分析,得到了冰雹形成的微物理机制及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模拟的冰雹云在成熟阶段呈现典型的超级单体结构,存在悬垂回波和回波空洞。云内最大上升速度可达20 m s^(−1),上升气流从地面延伸至12 km,在高空西风的作用下向东流出,形成宽广的高空云砧。在上升气流后部中低层为强下沉气流。(2)雹胚粒子通过云冰碰冻雨滴形成,通过收集过冷云滴和雨滴增长,雹粒子的最大汇项是融化成雨水。(3)在冰雹云的成熟阶段,雹收集过冷云滴的效率增大,主要发生在强上升运动区中高层(6~10 km高度),大量雹粒子分布在上升运动区中高层以及悬垂回波区,最大混合比可达11 g kg^(−1)。(4)在冰雹云的消散阶段,云内上升速度减弱,高空云砧的范围扩大。雹粒子净转化效率降低,雹混合比减少。雹融化为雨水的效率增大,雨水分布质心降低,在近地面产生大量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数值模拟 贵阳 云微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车联网的零日攻击检测方法
11
作者 王博 赵金城 +1 位作者 徐丙凤 何高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4-342,共9页
由于缺乏攻击数据,车联网零日攻击检测通常采用基于异常的方法。但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环境复杂多样、行为模式多变,导致正常的行为模式会出现较大的差异,采用基于异常的方法容易导致高误报率。在车联网环境中零日攻击和已知攻击的攻击... 由于缺乏攻击数据,车联网零日攻击检测通常采用基于异常的方法。但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环境复杂多样、行为模式多变,导致正常的行为模式会出现较大的差异,采用基于异常的方法容易导致高误报率。在车联网环境中零日攻击和已知攻击的攻击原理相似,受迁移学习的启发,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提出一种应用少样本学习的车联网零日攻击检测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多生成器和多判别器的条件对抗生成网络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自适应采样数据增强方法,通过对已知的攻击样本进行数据增强优化该网络模型的输入样本以减少误报。为进一步缓解该网络模型的输入攻击样本过少带来的数据不平衡问题,在判别器中给出了一种协作焦点损失函数重点判别难分类数据。最后,基于F2MD车辆网络仿真平台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于零日攻击的检测效果和检测延迟均优于现有方法,为车联网零日攻击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零日攻击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少样本学习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空间稀疏分解驱动的RIS辅助毫米波MIMO系统密钥生成机制
12
作者 杨立君 孔文杰 +1 位作者 陆海涛 亓晋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6-1075,共10页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密钥生成方法面临的导频开销高、信道信息估计误差大和信道稀疏度依赖性强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原子范数最小化(ANM)的RIS辅助密钥生成方案。现有基于压缩感知(CS)的...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密钥生成方法面临的导频开销高、信道信息估计误差大和信道稀疏度依赖性强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原子范数最小化(ANM)的RIS辅助密钥生成方案。现有基于压缩感知(CS)的密钥生成方案需预设信道稀疏度作为先验知识,且受限于网格化离散建模,易导致密钥失配问题。该方案通过引入ANM技术,将基站(Base Station,BS)与用户(UE)间的级联信道估计问题转化为无限分辨率的稀疏信号恢复问题,结合多信号分类(MUSIC)算法联合估计虚拟离开角(AoDs)与到达角(AoAs),突破传统网格化约束并消除对稀疏度的显式假设,从而提取高精度信道参数作为密钥源。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传统CS的方案相比,该方案在5 dB的信噪比条件下密钥不一致率降低了47.7%,同时显著减少了导频开销;随着天线规模扩大,其性能优势进一步凸显。该方案为RIS辅助毫米波MIMO系统的密钥生成提供了一种无需先验稀疏度、抗网格误差的可靠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密钥生成 毫米波MIMO 智能超表面 原子范数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进化梯度引导的强化学习算法
13
作者 许斌 练元洪 +2 位作者 卞鸿根 刘丹 亓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进化算法(Evolutionary Algorithm,EA)和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组合被认为能够结合二者的优点,即EA的强大随机搜索能力和DRL的样本效率,实现更好的策略学习。然而,现有的组合方法存在EA引入所导致的策略性能... 进化算法(Evolutionary Algorithm,EA)和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组合被认为能够结合二者的优点,即EA的强大随机搜索能力和DRL的样本效率,实现更好的策略学习。然而,现有的组合方法存在EA引入所导致的策略性能不可预测性问题。提出自适应历史梯度引导机制,其利用历史梯度信息,找到平衡探索和利用的线索,从而获得较为稳定的高质量策略,进一步将此机制融合经典的进化强化学习算法,提出一种进化梯度引导的强化学习算法(Evolutionary Gradient Guid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EGG⁃RL)。在连续控制任务方面的实验表明,EGG⁃RL的性能表现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RL 深度强化学习 进化算法 历史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场景下自动驾驶运行时安全保障的自适应方法
14
作者 徐丙凤 陈嘉玲 +1 位作者 杨帅领 何高峰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8-181,共14页
针对已有自动驾驶运行时安全控制方法难以根据车辆实际运行环境进行动态调整导致车辆通行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场景下自动驾驶运行时安全保障的自适应方法,给出了运行时安全自动控制模型(RTA-AutoSafe)。在该模型中,针对性能... 针对已有自动驾驶运行时安全控制方法难以根据车辆实际运行环境进行动态调整导致车辆通行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场景下自动驾驶运行时安全保障的自适应方法,给出了运行时安全自动控制模型(RTA-AutoSafe)。在该模型中,针对性能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双缓冲优先经验重放机制的深度Q网络算法,通过增强动态交通环境下决策策略的适应性以优化通行效率;针对实际驾驶动态特征设计了自适应责任敏感安全(ARSS)模型,以增强安全判定的动态适应性;同时基于ARSS模型构建了一种结合车辆实时反馈和交通自适应的动态双向切换逻辑和安全控制器,用以实现车辆的实时安全保障和双控制器间的动态调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安全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动态交通环境中降低了安全冗余控制对通行效率的限制,实现了安全实时响应与高效运行策略的动态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深度强化学习 运行时保证 责任敏感安全模型 优先经验重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图神经网络的网络切片端到端时延估计
15
作者 胡海峰 朱漪雯 赵海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8,共10页
端到端时延作为网络切片重要的性能指标,在切片部署中因受到网络拓扑、流量模型和调度策略等影响,很难通过建模方式进行准确预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异构图神经网络的网络切片时延预测(Heterogeneous Graph Neural Network-Base... 端到端时延作为网络切片重要的性能指标,在切片部署中因受到网络拓扑、流量模型和调度策略等影响,很难通过建模方式进行准确预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异构图神经网络的网络切片时延预测(Heterogeneous Graph Neural Network-Based Network Slicing Latency Prediction,HGNN)算法。首先,构建了切片-队列-链路的分层异构图,实现了切片的分层特征表达。然后,针对分层图中切片、队列和链路3种类型节点的属性特点,使用异构图神经网络挖掘拓扑动态变化、边特征信息和长依赖关系等和切片相关的底层特征,即分别选用GraphSAGE图神经网络、EGRET图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GRU来提取切片、队列和链路特征。同时,利用基于异构图神经网络的深度回归实现了网络切片特征表达的更新迭代和切片时延的准确预测。最后,通过构建基于OMNeT++的不同拓扑结构、流量模型和调度策略的切片数据库,验证了HGNN在实际网络场景下对切片端到端时延预测的有效性,并通过对比多种基于图深度学习的切片时延预测算法,进一步验证了HGNN在时延预测准确度和泛化性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切片 异构图神经网络 时延预测 深度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oE:在P-tuning中引入混合专家的参数高效微调框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浩 王珺 +3 位作者 胡海峰 周飞飞 龚锐 张索非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56-1963,共8页
大语言模型(LLM)在推理和生成任务中的表现显著提升,但现有的开源LLM在处理专业领域问题时仍存在知识不足,亟需针对特定任务进行微调。传统微调方法在多任务学习中难以兼顾低成本与高效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名为PMoE的参数高效微调框架... 大语言模型(LLM)在推理和生成任务中的表现显著提升,但现有的开源LLM在处理专业领域问题时仍存在知识不足,亟需针对特定任务进行微调。传统微调方法在多任务学习中难以兼顾低成本与高效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名为PMoE的参数高效微调框架。该框架基于P-tuning方法,并引入混合专家机制,在保持低成本微调的同时增强多任务处理能力。PMoE在Transformer模块的每一层构建可训练的专家模块,以替代P-tuning中的提示词模块,并采用路由机制根据输入任务特征动态分配任务。此外,PMoE的专家模块支持拆卸,实现不同任务场景下的模型复用,进一步降低计算成本。实验结果表明,PMoE在中国医学领域数据集上相较于P-tuning方法性能提升6.24%,并在多任务处理和迁移学习方面表现优越,验证了其高效性与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参数高效微调 P-tuning 混合专家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时空融合注意力网络的多特征语音情绪识别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启航 丁飞 +2 位作者 李蓉 王秉坤 张学军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7,共9页
针对Transformer在语音情绪识别中对时序特征和局部信息的提取能力存在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双通道时空融合注意力网络的多特征语音情绪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两个独立的通道分别处理不同类型的声学特征:BiLSTM-Transformer通道主要用于... 针对Transformer在语音情绪识别中对时序特征和局部信息的提取能力存在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双通道时空融合注意力网络的多特征语音情绪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两个独立的通道分别处理不同类型的声学特征:BiLSTM-Transformer通道主要用于捕捉时序依赖性和全局上下文信息,而2D-CNN通道则专注于提取频谱图和梅尔谱图中的空间特征。同时,文章设计一种多特征融合策略,将频谱图、梅尔谱图与eGeMAPS特征集有效融合,从而提升模型的情感识别能力。在CASIA和EMO-DB两个数据集上开展实验,分别达到93.41%和92.46%的准确率,结果优于现有的基于单一声学特征的方法,表明所提的多特征融合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的情感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绪识别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多特征融合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无人机辅助铁路通信系统低能耗传输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代海波 吴天奇 +2 位作者 梁轶群 张哲 李春国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5,共14页
无人机基站具有快速部署、机动覆盖等特性,使其成为铁路应急通信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然而,无人机组成的低空通信网络既有储能有限的约束又存在数据被窃听或篡改的风险。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到无人机辅助的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中以保障数据安... 无人机基站具有快速部署、机动覆盖等特性,使其成为铁路应急通信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然而,无人机组成的低空通信网络既有储能有限的约束又存在数据被窃听或篡改的风险。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到无人机辅助的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中以保障数据安全。在传输时延和数据队列稳定性约束下,提出了一种最小化通信系统能耗和区块链系统时延的联合优化问题。为了求解这个非凸混合整数且时变的随机优化问题,提出基于Lyapunov的drift-plus-penalty方法将长期的随机优化问题转化为多个时隙的子问题,并设计基于D3QN-TD3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求解,得到每个时隙内的最优关联策略和功率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减少能耗和时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网络 区块链 关联策略 深度强化学习 Lyapunov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9的路面病害检测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文浩 张登银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9,共11页
针对路面病害检测任务中现存的病害尺寸差异大以及细小病害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该文以YOLOv9网络模型为基础,首先,引入尺度内特征交互AIFI模块,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理解以及更深层次的特征提取;其次,引入跨尺度特征CCFF模块,以提高模型... 针对路面病害检测任务中现存的病害尺寸差异大以及细小病害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该文以YOLOv9网络模型为基础,首先,引入尺度内特征交互AIFI模块,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理解以及更深层次的特征提取;其次,引入跨尺度特征CCFF模块,以提高模型对目标尺寸变化的适应性;最后,引入Focaler-IoU边界回归损失函数,以减少困难样本和易处理样本分布对边界框回归的影响。该方法在RDD2022的中国区域数据集上进行多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相较于原YOLOv9模型在帧率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平均精度均值有3.3%的提升,精度提升3.5%,召回率提高4.6%。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在路面病害检测任务中检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病害检测 跨尺度特征融合 YOLOv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极化编码慢跳频的干扰状态迭代估计及译码算法
20
作者 高露琴 吴晓富 +1 位作者 张索非 胡海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考虑将循环冗余校验级联极化(Cyclic Redundancy Check Assisted Polar,CA-Polar)码应用于受部分频带干扰的慢跳频通信场景,针对每跳干扰状态未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CA-Polar码软输出解码的迭代干扰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广义似然... 考虑将循环冗余校验级联极化(Cyclic Redundancy Check Assisted Polar,CA-Polar)码应用于受部分频带干扰的慢跳频通信场景,针对每跳干扰状态未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CA-Polar码软输出解码的迭代干扰状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广义似然比(Generalize Ratio Test,GRT)来启动部分频带干扰下的极化解码,然后通过每次迭代译码的可靠度信息来不断提高每一跳干扰状态估计的准确性,基于干扰状态估计更新接收信号的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并用于CA-Polar码的新一轮迭代译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1024,256+CRC-16)CA-Polar码在块错误率(Block Error Rate,BLER)为1×10^(-4)时,所提出的迭代处理相比于无迭代处理的性能有效提升近2.4 dB;相比于1/2码率的(648,324)LDPC码,同等码率的(512,256+CRC-8)CA-Polar码在相同跳频抗干扰场景下以及BLER为1×10^(-4)时性能增益近0.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慢跳频 脉冲噪声 软输出译码 对数似然比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