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铁性材料Bi_(0.95)R_(0.05)(Fe_(0.95)Co_(0.05))O_3(R=La,Eu,Ho)的磁性及XAFS研究
1
作者 李永涛 汪帅 +3 位作者 张红光 陈伟 葛智勇 李兴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3,11,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双元素共掺杂Bi0.95R0.05(Fe0.95Co0.05)O3(R=La,Eu,Ho)系列样品。X射线衍射实验数据表明:Eu离子掺杂使得BiFeO3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的样品磁性数据显示:La、Eu、Ho离子分别与Co离子... 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双元素共掺杂Bi0.95R0.05(Fe0.95Co0.05)O3(R=La,Eu,Ho)系列样品。X射线衍射实验数据表明:Eu离子掺杂使得BiFeO3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的样品磁性数据显示:La、Eu、Ho离子分别与Co离子共掺杂,能够提高样品铁磁性,而且Bi0.95Eu0.05(Fe0.95Co0.05)O3样品的铁磁性行为最明显。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实验结果说明:Eu离子掺杂改变了Fe原子的局域结构,使得Fe-O键长增加,影响了Fe3+-O-Co3+双交换作用,进而引起样品磁性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铁性材料 结构相变 磁性 局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羧基苯基卟啉铜/银纳米线复合电极的构建及其在柔性透明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2
作者 范颖童 姚堉瑾 +3 位作者 万守昊 申一航 高翔 赵翠娥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9-1317,共9页
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二维四羧基苯基卟啉铜(Cu-TCPP,H_(2)TCPP=四(4-羧基苯基)卟吩)纳米片,并采用喷涂法构建了Cu-TCPP/AgNWs复合电极。Cu-TCPP、AgNWs的复合促进了电子的快速传输,进而提升了柔性透明超级电容器(FTSCs)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二维四羧基苯基卟啉铜(Cu-TCPP,H_(2)TCPP=四(4-羧基苯基)卟吩)纳米片,并采用喷涂法构建了Cu-TCPP/AgNWs复合电极。Cu-TCPP、AgNWs的复合促进了电子的快速传输,进而提升了柔性透明超级电容器(FTSCs)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由Cu-TCPP/AgNWs组装的FTSCs的面积比电容达到5.96 mF·cm^(-2),透光率为58.6%,且经过180°的弯曲折叠后电容保持率仍高达87%,显示出良好的机械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超级电容器 导电复合电极 喷涂法 银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晶基一维SERS探针的制备及其细胞成像性能
3
作者 邓稳 翟珊珊 +4 位作者 刘星月 李思婕 徐朝阳 张磊 吴伟兵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构筑具有高灵敏度、水中分散稳定性高和生物相容性的SERS探针,是实现高质量细胞生物成像的基础。以磺酸基纤维素纳米晶(CNC⁃SO_(3)H)为多功能载体,连续通过NaIO_(4)氧化和席夫碱...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构筑具有高灵敏度、水中分散稳定性高和生物相容性的SERS探针,是实现高质量细胞生物成像的基础。以磺酸基纤维素纳米晶(CNC⁃SO_(3)H)为多功能载体,连续通过NaIO_(4)氧化和席夫碱反应在CNC⁃SO_(3)H的C2/C3羟基活性位点选择性引入聚乙二醇(PEG)和巯基基团,通过Au⁃S键自组装负载金纳米颗粒(AuNPs)构建一维“热点”结构,成功制备了纤维素纳米晶(CNC)基一维SERS探针并用于细胞SERS成像。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共聚焦拉曼显微镜等对探针的结构、形貌以及检测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CNC表面PEG长链的存在,CNC⁃PEG⁃SH@AuNPs在200 mmol/L的NaCl溶液中能表现出优异的分散稳定性。以4⁃巯基苯甲酸(4⁃MBA)作为拉曼信号分子,探针在10^(-6)mol/L浓度下依然能显示信号分子特征峰的拉曼信号,并且在0.1 mol/L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中随时间变化的SERS信号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将合成的SERS探针用于海拉(HeLa)细胞中,其细胞活力可维持在80%以上,并成功实现1075和1580 cm^(-1)双通道细胞SERS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 金纳米颗粒 聚乙二醇 SERS探针 HeLa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蒽基的稠环芳香烃蓝光主体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昊鑫 刘晨 +2 位作者 卓闽杰 高志强 密保秀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18,共7页
合成了3种基于蒽基的稠环芳香烃(PAH)主体蓝光发光材料,详细研究了材料光电特性及热稳定性。结果发现,3种PAH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量子效率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真空镀膜方法,制备了以3种PAH材料为发光层的非掺杂蓝光电致发光器件。... 合成了3种基于蒽基的稠环芳香烃(PAH)主体蓝光发光材料,详细研究了材料光电特性及热稳定性。结果发现,3种PAH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量子效率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真空镀膜方法,制备了以3种PAH材料为发光层的非掺杂蓝光电致发光器件。结合高斯09软件对材料进行量化计算,从分子结构、材料性能及电致发光特性几方面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氮化钒空心球复合材料作为高效硫载体用于锂硫电池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平 刘逸然 +6 位作者 潘沛锋 方亚男 单淇 冯晓苗 刘瑞卿 林秀婧 马延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84-1190,共7页
以多壁碳纳米管/氮化钒复合材料(MWCNT⁃VN)作为锂硫电池正极载体材料,利用VN的空心结构储存硫和限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另外,MWCNT形成了一个导电网络,进一步提升了正极的导电性能。在1C的电流密度下,VN/S电极与MWCNT⁃VN/S电极的初始... 以多壁碳纳米管/氮化钒复合材料(MWCNT⁃VN)作为锂硫电池正极载体材料,利用VN的空心结构储存硫和限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另外,MWCNT形成了一个导电网络,进一步提升了正极的导电性能。在1C的电流密度下,VN/S电极与MWCNT⁃VN/S电极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702.2和809.3 mAh·g^(-1),经过350圈循环后,每圈衰减量均小于0.1%。与单纯VN/S相比,所得MWCNT⁃VN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均有提升,如较高的锂离子迁移率、稳定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氮化钒 碳纳米管 正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铪基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备及X射线增强化学动力协同治疗应用
6
作者 肖康 谢旺旺 刘湘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33-2041,共9页
以铪簇作为金属有机骨架的连接点、刚性双羧基配体2,2’-联吡啶-5,5’-二羧酸作为连接器、乙酸或三氟乙酸和水作为结构调节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得到八面体结构(Hf-MOFs-1)和片状结构(Hf-MOFs-2)的铪基纳米金属有机骨架(Hf-nMOFs),再经F... 以铪簇作为金属有机骨架的连接点、刚性双羧基配体2,2’-联吡啶-5,5’-二羧酸作为连接器、乙酸或三氟乙酸和水作为结构调节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得到八面体结构(Hf-MOFs-1)和片状结构(Hf-MOFs-2)的铪基纳米金属有机骨架(Hf-nMOFs),再经Fe3+修饰得到多功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Hf-Fe-MOFs-1和Hf-Fe-MOFs-2)。模拟肿瘤微环境体系中羟基自由基检测结果表明,X射线照射能显著促进Hf-Fe-MOFs-1和Hf-Fe-MOFs-2材料产生羟基自由基,且片状Hf-Fe-MOFs-2羟基自由基产生能力高于八面体Hf-Fe-MOFs-1。进一步地,在细胞层面证实了材料能够成功被细胞摄入并实现低剂量X射线促进的化学动力学协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铪基金属有机骨架 芬顿反应 羟基自由基 化学动力学治疗 协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位一体”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康 王琼 +3 位作者 崔国印 郭盛 郑超 沈清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0-223,268,共5页
充分提高仪器开放共享效率是各高校大型仪器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南京邮电大学经过多年实践,以提高开放共享效率为目标、以每台仪器为落脚点,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开放共享模式。该模式从管理责任体系、培训准入制度、信息化建设、安全... 充分提高仪器开放共享效率是各高校大型仪器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南京邮电大学经过多年实践,以提高开放共享效率为目标、以每台仪器为落脚点,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开放共享模式。该模式从管理责任体系、培训准入制度、信息化建设、安全监督模式和教学科研服务5个方面全方位保障开放共享落实到人、落实到仪器,实现仪器7×24 h全天候深度开放的同时保障仪器运行安全,减少仪器故障率,并能随时责任追踪到人。“五位一体”开放共享模式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效率,强化了师生沟通,提升了服务能力,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开放共享 共享模式 仪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大接地板对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等化波束宽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齐家琛 马柯 +2 位作者 罗羽成 李小慧 吕文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基于数值仿真和实验测量,研究了接地板尺寸对微带贴片天线圆极化等幅条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接地板尺寸变化时,铅垂极化分量幅度(|E_(θ)|)和水平极化分量幅度(|E_(φ)|)受到地板尺寸变化的敏感度和规律不同,从而影响了圆极化天线... 基于数值仿真和实验测量,研究了接地板尺寸对微带贴片天线圆极化等幅条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接地板尺寸变化时,铅垂极化分量幅度(|E_(θ)|)和水平极化分量幅度(|E_(φ)|)受到地板尺寸变化的敏感度和规律不同,从而影响了圆极化天线主波束范围内保持其幅值相等的条件。最终推得接地板尺寸在0.6~1.0波长范围内,铅垂、水平极化分量保持等幅条件(按幅度差不大于3dB计)的“等化波束宽度”经验公式,为可穿戴圆极化贴片天线的波束宽度调控及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大接地板 圆极化贴片天线 等化波束宽度 可穿戴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发光聚合物设计与制备实验虚拟仿真系统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孙鹏飞 沈清明 +2 位作者 王义成 李美星 钱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7,146,共5页
半导体发光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生物荧光成像探针等领域,发光聚合物的制备条件苛刻、成本相对较高,实验操作对于本科生难度较大。开发虚拟仿真系统对实验室场景、实验设备、测试仪器和操作环节等进行仿真,能降低实验... 半导体发光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生物荧光成像探针等领域,发光聚合物的制备条件苛刻、成本相对较高,实验操作对于本科生难度较大。开发虚拟仿真系统对实验室场景、实验设备、测试仪器和操作环节等进行仿真,能降低实验风险和实验成本。仿真系统对实验的重点和难点设置独立操作环节,有利于学生进行重点训练。仿真系统中设置了聚合物结构调控,增强学生对聚合物结构与发光性能构效关系的理解。该仿真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有效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开发新型发光聚合物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发光聚合物 虚拟仿真 设计开发 创新能力 复杂工程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坐标可调的单发光体热激子OLED
10
作者 陈梦亮 沈可 +2 位作者 赵洋恺 宋林毅 钱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6-1094,共9页
色域可调的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由于可实现广泛的色彩表现范围,为显示、照明和光电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工作以热激子材料C3为唯一发光客体,通过改变主体及客体浓度,制备了系列色坐标可调的OLED器件。在2.5%低掺杂浓度下,... 色域可调的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由于可实现广泛的色彩表现范围,为显示、照明和光电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工作以热激子材料C3为唯一发光客体,通过改变主体及客体浓度,制备了系列色坐标可调的OLED器件。在2.5%低掺杂浓度下,器件中C3分子的三个激发态都呈现较显著的发光,单主体与双主体器件L1、L3可分别实现暖白光与冷白光发射,在17 V工作电压下对应的CIE坐标分别为(0.298,0.381)、(0.241,0.329)。在较高掺杂浓度(10%)下,第二单重态的发射占主导地位,单主体与双主体器件L2和L4分别呈现黄绿光及绿光。其中,双主体器件由于具有更好的载流子平衡,相比单主体器件启动电压降低、器件效率提升且效率衰减减少。由于存在高能级反向系间窜越的热激子机制,器件L4的最大EQE为5.36%,突破了传统荧光EQE的理论上限(5%)。本工作为设计基于单发光组分的色域可调及白光OLED器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域可调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激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聚集诱导发光和力致变色性能
11
作者 梅群波 冯望 +3 位作者 翟有 马雪燕 赵兰兰 邱贝贝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1310,共10页
大多数发光材料固态下或高浓度掺杂时由于强的荧光猝灭而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开发能在聚集状态下呈现优异发光性能的新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设计并合成了4个基于噻吩乙烯骨架结构的噻吩乙烯类化合物Br-thph、Br-2thph、Thph-czm和... 大多数发光材料固态下或高浓度掺杂时由于强的荧光猝灭而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开发能在聚集状态下呈现优异发光性能的新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设计并合成了4个基于噻吩乙烯骨架结构的噻吩乙烯类化合物Br-thph、Br-2thph、Thph-czm和2Thph-czm,并详细研究了该类化合物在稀溶液下、聚集态以及固态薄膜下的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均具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在稀溶液中发光较弱,而随着浓度的增加或在聚集态下时呈现很强的发光。其中,Br-thph和Br-2thph聚集态发光相较稀溶液下发光分别增强410倍和180倍,Thph-czm和2Thph-czm增强了78倍和40倍,且4个化合物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力致变色效果,呈现出一定的光谱蓝移。对这些化合物性质的初步探究表明,这类新型噻吩乙烯类化合物衍生物在防伪和显示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噻吩 咔唑 聚集诱导发光(AIE) 力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多孔氮化钛用于高效限硫载体
12
作者 刘瑞卿 刘文秀 +6 位作者 谢坤 刘逸然 程慧 王筱瑜 田辰旭 林秀婧 冯晓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7-876,共10页
通过简便、高效、可规模化的一步高温氮化法,利用高温烧结使二氧化钛(TiO_(2))粉末在转化成氮化钛(TiN)的同时形成连续的三维多孔网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高孔隙率。作为高效限硫载体,连续的三维多孔TiN网络不仅能有效增加电子传输路径... 通过简便、高效、可规模化的一步高温氮化法,利用高温烧结使二氧化钛(TiO_(2))粉末在转化成氮化钛(TiN)的同时形成连续的三维多孔网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高孔隙率。作为高效限硫载体,连续的三维多孔TiN网络不仅能有效增加电子传输路径、增强电子转移、促进离子迁移,而且能够从物理限域和化学吸附两方面对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进行强有力的限制,同时有效提高了硫的负载量。制备的高导电性、高硫负载硫正极展现出较高的放电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高温烧结 二氧化钛 氮化钛 三维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色稀土有机配合物闪烁体的合成及X射线成像应用
13
作者 唐亮 倪京飞 +1 位作者 肖康 刘湘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92-1902,共11页
以2,5⁃二氟苯甲酸(HDFBA)为第一配体,2,2'∶6',2″⁃三联吡啶(terpy)、1,10⁃菲咯啉(phen)为第二配体,成功合成4种稀土有机配合物闪烁体:[Tb(DFBA)3(terpy)(H_(2)O)](1)、[Eu(DFBA)3(terpy)(H_(2)O)](2)、[Tb(DFBA)3(phen)](3)、[... 以2,5⁃二氟苯甲酸(HDFBA)为第一配体,2,2'∶6',2″⁃三联吡啶(terpy)、1,10⁃菲咯啉(phen)为第二配体,成功合成4种稀土有机配合物闪烁体:[Tb(DFBA)3(terpy)(H_(2)O)](1)、[Eu(DFBA)3(terpy)(H_(2)O)](2)、[Tb(DFBA)3(phen)](3)、[Eu(DFBA)3(phen)](4)。这些稀土有机配合物闪烁体展现出优异的X射线剂量响应性、光稳定性以及高达(25100±2000)photons·MeV-1的稳态X射线激发的相对光产额。通过调节配合物中Eu^(3+)和Tb^(3+)的物质的量之比,实现了从绿色到红色的多色发光。将它们以一定的比例掺入聚乙烯醇(PVA)基质中获得均匀闪烁体薄膜,实现了高分辨(11.2 lp·mm^(-1))X射线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有机配合物 闪烁体 X射线成像 多色X射线激发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Ⅵ族半导体神奇尺寸团簇的生长机制及应用潜力
14
作者 李欢 王生炎 +6 位作者 张龙 曹越 杨啸翰 王子良 朱文娟 朱文磊 周旸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5-1441,共17页
神奇尺寸团簇(MSCs)由于其原子级精确的特殊结构,以及独特的电子和光学特性,近年来备受瞩目。它们在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入理解MSCs的精确化学组成、原子结构以及生长机制,对科研人员从分子层面到宏... 神奇尺寸团簇(MSCs)由于其原子级精确的特殊结构,以及独特的电子和光学特性,近年来备受瞩目。它们在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入理解MSCs的精确化学组成、原子结构以及生长机制,对科研人员从分子层面到宏观层面探索其性质来说至关重要。本综述详细介绍了半导体MSCs的形成和生长机制,并探讨了调控这些团簇形态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梳理了非计量比和计量比MSCs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用于表征MSCs的主要技术手段,并探讨了潜在的无损检测技术。最后,本文还概述了MSC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结构调控 合成策略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界面设计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综合实验设计
15
作者 曹昆 石文剑 陈淑芬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5-90,共6页
该文将专业领域前沿科研成果融入综合实验教学,通过界面设计优化,所制备的低维钙钛矿界面层有效降低了钙钛矿薄膜缺陷密度,同时增强了对水的耐受性,显著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实验内容涵盖薄膜制备、器件组装和性能表征测试,能... 该文将专业领域前沿科研成果融入综合实验教学,通过界面设计优化,所制备的低维钙钛矿界面层有效降低了钙钛矿薄膜缺陷密度,同时增强了对水的耐受性,显著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实验内容涵盖薄膜制备、器件组装和性能表征测试,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该实验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为他们未来的创新研究和专业成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创新能力 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界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原子铂纳米酶的简便构建及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
16
作者 郭春梅 尹维翰 +3 位作者 石静怡 赵建航 陈莹 范曲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3-1639,共7页
采用浸渍吸附法,以多孔碳纳米笼(CNC)作为载体,简便构建了单原子铂/CNC(SA-Pt/CNC)纳米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深入解析了SA-Pt/CNC的微观结构。酶活性测试表明,SAPt/CNC表现... 采用浸渍吸附法,以多孔碳纳米笼(CNC)作为载体,简便构建了单原子铂/CNC(SA-Pt/CNC)纳米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深入解析了SA-Pt/CNC的微观结构。酶活性测试表明,SAPt/CNC表现出优异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能高效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各种底物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铂纳米酶 类过氧化物酶 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序色散成像光谱仪的实验教学设计
17
作者 唐瑾 杨涛 +2 位作者 江玉翠 叶尚辉 周馨慧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3,共9页
论文以无序色散成像光谱仪的制备与性能测试为例,研究了如何将新型的上、下转换发光材料和成像光谱仪器件相结合实现宽波段测量范围的超光谱成像,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光电子器件与工艺”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去。该实践教学包... 论文以无序色散成像光谱仪的制备与性能测试为例,研究了如何将新型的上、下转换发光材料和成像光谱仪器件相结合实现宽波段测量范围的超光谱成像,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光电子器件与工艺”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去。该实践教学包括前置器件、色散器件、转换器件、探测器件等部件的设计与制备,以及光谱复原数学优化算法的学习和大型实验仪器的使用。该实验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材料专业学生对光电子技术不够了解的状况,扩大了材料物理专业学生在光电子学领域的知识面,提高了综合素养,促进了多元化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成像光谱仪 超光谱成像 光谱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计算化学实验设计
18
作者 魏玉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3,214,共5页
以一种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为例,针对材料专业本科生设计了一种计算化学实验课。采用极化连续溶剂模型(PCM)与量子力学/分子力学(QM/MM)方法,模拟该AIE材料在溶液和固体中的不同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固体状态能限制转子转动,减少无辐... 以一种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为例,针对材料专业本科生设计了一种计算化学实验课。采用极化连续溶剂模型(PCM)与量子力学/分子力学(QM/MM)方法,模拟该AIE材料在溶液和固体中的不同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固体状态能限制转子转动,减少无辐射耗散实现聚集诱导发光。通过分析分子运动受限(RIM)机理,把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与科研前沿有效连接,在掌握基础计算方法的同时拓展其科研视野,引导其从理论出发理解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计算化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镍合金为衬底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兴鳌 任明伟 +4 位作者 任睿毅 王博琳 苏丹 马延文 杨建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257-3260,共4页
利用磁控双靶共溅射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铜镍合金薄膜,利用EDAX对合金薄膜衬底的铜镍配比进行了定量分析。以苯为碳源,选择相同的合金衬底分别在800、600和400℃的温度下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石墨烯,对样品进行了拉曼光谱和SEM表征,研... 利用磁控双靶共溅射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铜镍合金薄膜,利用EDAX对合金薄膜衬底的铜镍配比进行了定量分析。以苯为碳源,选择相同的合金衬底分别在800、600和400℃的温度下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石墨烯,对样品进行了拉曼光谱和SEM表征,研究了温度对石墨烯生长的影响。选择不同配比的铜镍合金衬底,在400℃下生长石墨烯,研究了衬底中铜、镍元素不同配比对石墨烯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 铜镍合金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的制备、表征与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20
作者 李兴鳌 王博琳 刘忠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5,共5页
石墨烯是最近几年才发现的碳材料的新成员,其完美的二维结构和许多奇特的性质,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石墨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为当前前沿研究热点之一。引用近3年的国内外参考文献对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氧化还原法和化学气相沉积... 石墨烯是最近几年才发现的碳材料的新成员,其完美的二维结构和许多奇特的性质,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石墨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为当前前沿研究热点之一。引用近3年的国内外参考文献对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氧化还原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转移方法(衬底腐蚀法)、表征方法(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应用研究等进行了详尽的综述,并介绍了石墨烯研究中所遇到的难题。最后,对石墨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了石墨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制备 转移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