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影响几何 被引量:1
1
作者 沈金霞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22-123,共2页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遇到自我教育执行力弱、重成绩轻修养、容易受复杂环境影响的困境。高校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创设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优...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遇到自我教育执行力弱、重成绩轻修养、容易受复杂环境影响的困境。高校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创设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优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空间结构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宗章 李大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23,共4页
网络空间是一个流动的、不断生成的社会性空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即是在网络空间中展开的意识形态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实际参与到网络意识形态实践活动之中的人或组织。围绕"... 网络空间是一个流动的、不断生成的社会性空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即是在网络空间中展开的意识形态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实际参与到网络意识形态实践活动之中的人或组织。围绕"教育与被教育"的实践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交往互动中完成网络空间中思想关系(意识形态关系)的生产和传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空间得以确证。透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空间的生成过程,需要在"主体-空间-客体"的三元结构中整体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实践方略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敏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1,共8页
高校劳动教育思政功能是指高校通过劳动教育让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劳动思想和劳动价值观。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有效发挥成为当下高校劳动教育的重... 高校劳动教育思政功能是指高校通过劳动教育让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劳动思想和劳动价值观。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有效发挥成为当下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相关理念未形成、主体协作机制尚不健全、资源整合存在阻碍等因素制约了高校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发挥。为此,基于协同理论,高校需通过确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协同目标、推动劳动教育各主体高效协作、整合育人资源构建良好劳动育人环境等途径推动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发挥,进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有实践本领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协同理论 劳动教育 思政功能 劳动思想 劳动价值观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方式创新浅议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4,共5页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方式是话语主体在网络空间运用特定话语表达特定意识形态的中介或渠道,对于形成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出场有其客观必然性,呈现话语形态由现实样态转向虚实结合、...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方式是话语主体在网络空间运用特定话语表达特定意识形态的中介或渠道,对于形成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出场有其客观必然性,呈现话语形态由现实样态转向虚实结合、话语引导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选择、话语传导由整体“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话语关系由非均衡转向相对均势的演进态势。为此,推进话语形态走向多样化、引导方式厚植价值性、传导方式强化精准化、话语关系注重对话性,应成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基本建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 话语方式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