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背景下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俊 郭丽 +2 位作者 吴建盛 汤丽华 胡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67,共6页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已成为整个生物医学领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研究前沿。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是生物医学发展新阶段的必然结果,特别是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海量多元组学数据,为该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已成为整个生物医学领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研究前沿。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是生物医学发展新阶段的必然结果,特别是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海量多元组学数据,为该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文中基于大数据背景,拟从该交叉学科的迅速发展,主要研究模块,基础背景等方面分析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研究现状 研究模块 基础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分布式CSW和WMS地理信息服务集成与互操作 被引量:9
2
作者 苗立志 伍蓝 +1 位作者 李振龙 杨超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4,24,共5页
分析了当前地理信息服务与其元数据不对称导致多源地理信息服务难于无缝集成的现状,提出根据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网络地图服务(Web Map Service,WMS)动态生成自身元数据的方法,并基于OGCCSW(Catalogue Service for the Web)... 分析了当前地理信息服务与其元数据不对称导致多源地理信息服务难于无缝集成的现状,提出根据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网络地图服务(Web Map Service,WMS)动态生成自身元数据的方法,并基于OGCCSW(Catalogue Service for the Web)、WMS规范和ISO19139元数据标准开发了MS2 MD中间件。提出用于监测地理信息服务质量的方法,实现了对多源、分布式CSW与WMS的准实时动态监测;同时,设计了多源分布式CSW和WMS地理信息服务的集成体系结构,并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lobal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of Systems,GEOSS)的空气质量与健康项目中,解决了WMS与其自身元数据信息不对称以及地理信息服务质量的准实时监测问题,实现了多源分布式CSW和WMS地理信息服务的无缝集成与互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目录服务 网络地图服务 地理信息服务集成 互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理标记语言空间数据的地理信息聚合 被引量:4
3
作者 苗立志 焦东来 杨立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16-1818,1824,共4页
针对地理标记语言(GML)空间数据的开放、可自我描述以及离散分布等特性,为了从海量GML空间数据中获取有针对性的整合应用,实现对GML空间数据的动态聚合,基于地理简易信息聚合(GeoRSS)标准,提出了面向GML空间数据的聚合映射模型,并设计... 针对地理标记语言(GML)空间数据的开放、可自我描述以及离散分布等特性,为了从海量GML空间数据中获取有针对性的整合应用,实现对GML空间数据的动态聚合,基于地理简易信息聚合(GeoRSS)标准,提出了面向GML空间数据的聚合映射模型,并设计了四层的集成框架体系结构及其工作流程。依据此体系结构,开发了GML空间数据地理信息聚合原型系统,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现了对GML空间数据的有效聚合,验证了面向GML空间数据的地理信息聚合方法的可行性和聚合模型的可用性。该聚合方法使用户能够快速地从海量GML空间信息数据中获取更有目标性的数据,实现对已有数据的挑选、分析、归类,以及快速更新与整合集成等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记语言 空间聚合 地理空间数据 地理信息聚合 空间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C地理信息服务应用现状分析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胥婕 苗立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28,共4页
目前,地理信息服务已成为地理信息共享的最重要的方式,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网络服务OWS(OGC Web Service)凭借其自身优势被很多空间数据拥有者选作数据共享的手段。地理信息服务质量已成为服务应用能否成功的最为关键的因... 目前,地理信息服务已成为地理信息共享的最重要的方式,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网络服务OWS(OGC Web Service)凭借其自身优势被很多空间数据拥有者选作数据共享的手段。地理信息服务质量已成为服务应用能否成功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然而如何合理地评价地理信息服务则是一个复杂问题。通过随机收集发布在因特网的OWS地址,基于OGC规范特点所开发的监测模型,对所搜集的OWS研究样本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其共享数据的可用性、稳定性、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等,分析当前共享发布的OGC地理信息服务的质量与应用现状。同时,讨论地理信息服务质量与区域位置之间的相关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服务 OGC网络服务 服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消费行为时空特征研究——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周蕾 熊礼阳 +2 位作者 顾春雨 符茹菁 喻恩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4-162,共9页
高校学生是大学城的主体,认识其消费行为的时空特征,切实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活动基本需求,可为"以人为本"的大学城的商业空间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案例,基于访谈与问卷调查数据,研究高校学生就餐、... 高校学生是大学城的主体,认识其消费行为的时空特征,切实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活动基本需求,可为"以人为本"的大学城的商业空间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案例,基于访谈与问卷调查数据,研究高校学生就餐、购物、休闲娱乐等消费活动的时空行为特征及其内部分异规律.结果表明,高校学生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时空关联性,工作日学生消费行为空间多集聚在大学城内,而休息日大学城外消费活动比重显著提高;高校学生就餐、购买衣物、购买日用品、休闲娱乐等消费行为具有不同的时空特征;同时,消费行为也存在显著性别、年级、月生活费、学校区位的内部分异特征.研究发现,距离和商业等级是学生消费行为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结果符合中心地理论的核心内容,印证了中心地理论对于大学城商业空间布局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行为 时空行为特征 商业空间 高校学生 南京仙林大学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OWS地理信息服务的描述词汇约简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胥婕 苗立志 +1 位作者 程文超 周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26-130,共5页
地理信息服务在发展进程中缺乏对服务信息的语义描述,处于数据丰富而知识缺乏的境地,要充分利用大量的已有数据信息,则必须对数据做一些精化处理,就迫切需要一种从大数据量中发现、提取知识的有效方法。该研究以OGC网络服务(OGC Web Ser... 地理信息服务在发展进程中缺乏对服务信息的语义描述,处于数据丰富而知识缺乏的境地,要充分利用大量的已有数据信息,则必须对数据做一些精化处理,就迫切需要一种从大数据量中发现、提取知识的有效方法。该研究以OGC网络服务(OGC Web Service,OWS)为研究对象,基于OWS服务的XML文档和描述词汇,对搜集到的OWS服务进行解析,并引入粗糙集理论的约简方法,建立面向OWS服务的描述词汇约简模型,从而对解析后的OWS服务进行约简,最终形成OWS服务最优描述词汇集,为后续OWS语义推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服务 粗糙集理论 描述词汇 约简 语义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30基因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李小慧 王凯 +1 位作者 吴建盛 汤丽华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6,132,共6页
很多microRNA(miRNA)基因在基因组上紧密排列形成miRNA基因簇,mir-430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miRNA基因簇,但其起源和进化方面却是未知的。为了揭示mir-430基因簇的起源及其在相关物种的进化关系,文中基于miRNA序列同源保守的特点,采用BLAS... 很多microRNA(miRNA)基因在基因组上紧密排列形成miRNA基因簇,mir-430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miRNA基因簇,但其起源和进化方面却是未知的。为了揭示mir-430基因簇的起源及其在相关物种的进化关系,文中基于miRNA序列同源保守的特点,采用BLAST程序在NCBI基因数据库中搜索mir-430序列,在14个物种中共搜索到35个mir-430基因序列,这14个物种都为硬骨鱼类。多序列对比发现mir-430基因簇成熟序列的第2到第8位碱基以及第16到第22位碱基为保守序列。进化分析表明七鳃鳗的pma-mir-430基因可能是此基因家族最早出现的基因形式,并且pma-mir-430e可能是其他物种mir-430基因的祖先基因。祖先基因经过个别碱基的缺失及突变、串联重复和大片段重复等方式形成了mir-430基因簇。该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物种中mir-430基因簇的特征,揭示mir-430基因簇的分子进化规律,为其调控网络和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30 基因簇 生物信息学预测 分子进化 miR-4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信息的数据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8
作者 焦东来 蒋贺 +1 位作者 张索非 陈雪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0-556,共7页
鉴于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缺少一种对传感器实时数据获取的方法,利用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很难进行传感器的实时展示。针对此问题,研究传感器数据通信协议的特征,结合地理信息空间操作的特点,设计面向空间信息的数据通信协议,采用实时通... 鉴于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缺少一种对传感器实时数据获取的方法,利用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很难进行传感器的实时展示。针对此问题,研究传感器数据通信协议的特征,结合地理信息空间操作的特点,设计面向空间信息的数据通信协议,采用实时通信的方式解决传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展示传感器数据方面实时性差的问题。根据面向空间信息的数据通信协议,设计与之对应的服务端操作与响应模型。在远程电表监控软件中验证了该协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传感器管理 数据通信协议 实时通信 服务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分析技术在层析SAR森林垂直结构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性能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文梅 陈尔学 +3 位作者 李增元 冯琦 杨浩 黎晓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4-699,共6页
为了分析频谱分析在不同应用场景的信号提取能力,分别应用数值模拟与真实林区的多基线In SAR数据分析五种频谱分析方法的提取效果.数值模拟实验表明,Capon方法受信噪比影响较小;在TSAR林区实验中,Capon方法提取森林垂直结构信息效果最优... 为了分析频谱分析在不同应用场景的信号提取能力,分别应用数值模拟与真实林区的多基线In SAR数据分析五种频谱分析方法的提取效果.数值模拟实验表明,Capon方法受信噪比影响较小;在TSAR林区实验中,Capon方法提取森林垂直结构信息效果最优,NSF方法提取冠层高度及地表信息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层析合成孔径雷达 波束成形 CAPON 多重信号分类 加权信号子空间匹配 加权噪声子空间匹配 森林垂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莉 蔡天明 代鹏飞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6-69,共4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处理,明确了微电解处理废水的最优参数,探讨了厌氧反应器及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启动方法。结果表明,微电解最佳反应条件:进水p H为3.0,反应时间为2 h,此条件下通过微电解作... 采用铁碳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制药废水进行处理,明确了微电解处理废水的最优参数,探讨了厌氧反应器及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启动方法。结果表明,微电解最佳反应条件:进水p H为3.0,反应时间为2 h,此条件下通过微电解作用能够分解转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废水中的B/C由0.121提高到0.310。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在处理制药废水时可获得稳定的处理效果,出水COD及氨氮等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铁碳微电解 UASB 生物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多示例多标记学习的G蛋白偶联受体生物学功能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建盛 冯巧遇 +3 位作者 袁京洲 胡海峰 周家特 高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74-1682,共9页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人类中最庞大的膜蛋白家族,也是很多药物的重要靶点,准确了解GPCRs生物学功能是理解它们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关键.以前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功能预测可抽象为多示例多...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人类中最庞大的膜蛋白家族,也是很多药物的重要靶点,准确了解GPCRs生物学功能是理解它们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关键.以前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功能预测可抽象为多示例多标记学习(multi-instance multi-label learning,MIML)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快速多示例多标记学习方法 MIMLfast的GPCRs生物学功能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了一种新的混合特征,它考虑了GPCRs结构域的三联氨基酸、氨基酸关联、进化、二级结构关联、信号肽及无序残基等多种信息.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获得了很好的性能,优于目前最优的多示例多标记学习、多标记学习的预测方法和CAFA蛋白质功能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生物学功能预测 快速多示例多标记学习 结构域 混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个体的城市虚-实空间关联指标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翟青 甄峰 陈映雪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65-1271,共7页
信息技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一直是地理学关注的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应用,地理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从空间转向网络用户。引入信息科学领域的"地理关联"概念,通过南京居民问卷调查获得973个样本数... 信息技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一直是地理学关注的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应用,地理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从空间转向网络用户。引入信息科学领域的"地理关联"概念,通过南京居民问卷调查获得973个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尝试从微观个体角度探索基于居民个体的虚-实空间的关联指标。结果发现:居民信息化程度、居民信息化认知、居民信息化习惯、居民流动性是微观层面虚-实空间关联的主要指标;居民流动性是空间关联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其次是居民信息化认知、居民信息化习惯、居民信息化程度;工作地是最能展示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紧密关联的场所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网络空间 实体空间 空间关联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校体系视角的南京城区小学规模分布演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宏燕 陈雯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1,共8页
基于1995、2005和2012年南京城区小学的空间位置与在校生数量,利用基尼系数、Wolfson极化指数、Moran’s I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等分析方法,揭示学校体系视角下在校生规模分布的结构与空间演化特征。分析显示:学校平均规模呈增大趋势;学校... 基于1995、2005和2012年南京城区小学的空间位置与在校生数量,利用基尼系数、Wolfson极化指数、Moran’s I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等分析方法,揭示学校体系视角下在校生规模分布的结构与空间演化特征。分析显示:学校平均规模呈增大趋势;学校规模结构两极分化程度呈"U"型变动,且具圈层分异特征;学校规模分布空间格局由集聚走向分散,布局结构由"单核团块状"向"多核散点状"转化。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演化的驱动机理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城市规划与校际生源配置自组织机制的驱动下,空间区位、学校质量、基础规模和学校撤并等因素共同推动学校规模演化;学校质量因素对学校规模的影响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系 自组织 规模分布 演化 南京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辅助信息的矩阵分解和靶向GPCRs的配体活性预测方法
14
作者 吴建盛 兰闯闯 +2 位作者 秦洁 朱燕翔 胡海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人类最重要的药物靶点,目前市场上大约34%的现代药物都以GPCRs作为靶点。在药物发现过程中,配体生物活性的准确预测对于筛选苗头化合物至关重要。对单个GPCR任务来说,通过实验得到生物活性的配体数量十分有限,若...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人类最重要的药物靶点,目前市场上大约34%的现代药物都以GPCRs作为靶点。在药物发现过程中,配体生物活性的准确预测对于筛选苗头化合物至关重要。对单个GPCR任务来说,通过实验得到生物活性的配体数量十分有限,若将多个GPCRs任务放在一起通过矩阵分解进行学习,可以利用GPCRs任务间的关联信息,提升配体生物活性的学习性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分解靶向GPCRs的配体生物活性预测方法MFSI,它耦合了配体的分子扩展连通性指纹辅助信息,克服了已知GPCR-配体生物活性关系矩阵中天然存在大量缺失值的问题。在72个具有代表性的GPCRs任务上的测试发现,它们涵盖了GPCRs的24个子家族。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全面优于经典的单任务学习和矩阵分解方法;在大多数数据集上(66/72),本文方法在性能上优于其他基于深度多任务学习的预测配体生物活性方法,与DeepNeuralNet-QSAR方法相比,在所有的数据集上本文方法在r 2和RMSE上平均分别提升了18%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配体生物活性 矩阵分解 扩展连通性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统计的南京市雾霾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雪健 江畅 +3 位作者 樊瑞 徐琪 包雨鑫 刘炳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0期160-164,222,共6页
[目的]定量研究雾霾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相关性。[方法]利用南京市MODIS气溶胶产品、气象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结合空间统计方法和传统统计方法对影响南京市雾霾的因素进行分析,利用Geoda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并利... [目的]定量研究雾霾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相关性。[方法]利用南京市MODIS气溶胶产品、气象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结合空间统计方法和传统统计方法对影响南京市雾霾的因素进行分析,利用Geoda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并利用SPSS软件分析南京市雾霾的影响因素。[结果]空气质量指数(AQI)与温度、风力和湿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其中,与温度、风力相关程度较大,与湿度相关程度较小;空气质量与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硫浓度、工业粉尘排放量和工业烟尘排放量呈显著负相关;空气质量与人口、第三产业总值呈显著正相关,与汽车数量呈显著负相关;4个季节的AOD分布均是显著自相关的;在春夏季节,浦口区表现为高聚集,春季的栖霞区和夏季的雨花台区表现为低高聚集;冬季,浦口区和栖霞区表现为高聚集;秋季,高聚集现象进一步扩散。[结论]空气质量主要受气候、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有空间自相关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影响因素 空间自相关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南京市PM_(2.5)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俊良 李文梅 +1 位作者 杨柳 练彤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1期53-56,114,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站点实测PM_(2.5)数据与NASA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研究南京PM_(2.5)时空分布规律的可行性。[方法]将2013年南京市实测PM_(2.5)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基于MODIS数据利用暗像元法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2013年南京市PM... [目的]探讨利用站点实测PM_(2.5)数据与NASA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研究南京PM_(2.5)时空分布规律的可行性。[方法]将2013年南京市实测PM_(2.5)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基于MODIS数据利用暗像元法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2013年南京市PM_(2.5)质量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光学厚度引入季节变化的气溶胶标高,并用湿度因子订正。[结果]订正后的二者相关系数均有明显提高。站点实测PM_(2.5)通过空间插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南京市PM_(2.5)的空间分布规律,PM_(2.5)主要集中于鼓楼、建邺等经济发达区域,栖霞区域相对最低。PM_(2.5)夏季较低,冬季较高。校正后的AOD与站点实测PM_(2.5)的相关性达0.426,远高于未进行校正的0.214。[结论]在中小尺度下反演的AO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PM_(2.5)的浓度变化,通过更为精确的AOD反演方法能够在时空两方面反映PM_(2.5)的时空变化规律,使城市PM_(2.5)污染治理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PM2.5 空间插值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和最大熵模型的人类出行活动强度空间格局模拟:以云南省域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秦淑洁 钱天陆 +2 位作者 吴朝宁 李云昊 王结臣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60-1370,共11页
定量评价人类出行活动强度(下文简称“人类出行强度”)是进行人类干扰研究的基础,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城市与非城市区域之间的差异,为了提高人类出行强度对环境变量的响应程度,本文针对云南省非城市区域,基于腾讯位... 定量评价人类出行活动强度(下文简称“人类出行强度”)是进行人类干扰研究的基础,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城市与非城市区域之间的差异,为了提高人类出行强度对环境变量的响应程度,本文针对云南省非城市区域,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利用地理探测器和最大熵模型探究环境变量对人类出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云南省人类出行强度的各环境变量在交互作用下呈现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类型,距居民点距离与地表覆盖类型共同作用下对人类出行强度的解释力达到最大;最大熵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好”的标准(Area Under Curve,AUC=0.855),研究区内的人类出行强度大致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距居民点距离、地表覆盖类型、距道路距离和坡度是主要的影响变量,累积贡献率超过90%;从整体上看,云南省内的人类出行活动集中于地势平缓、气候温暖、雨量适中且交通便利的居民区附近,实验结果对于揭示人类出行的分异性影响因素有价值,可为云南省的物种保护与规划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人类出行活动强度 地理探测器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对旅游景区客源市场需求的空间分异影响——以南京夫子庙景区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培学 王欢颖 +2 位作者 陈伟 张建新 刘泽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50-1259,共10页
以南京市夫子庙景区为例,分析其国内309个地级及以上客源城市受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影响,构建损失指数,量化评估疫情对客源地需求的影响强度及空间差异,并通过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探索需求受损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疫后客源... 以南京市夫子庙景区为例,分析其国内309个地级及以上客源城市受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影响,构建损失指数,量化评估疫情对客源地需求的影响强度及空间差异,并通过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探索需求受损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疫后客源市场空间集聚特征及近程化趋势更加明显,客源需求受损程度在空间上分异明显,中远程客源地在疫情冲击下表现出更高的脆弱性;②疫情对客源市场规模的影响大于市场空间格局,疫情前后客源市场空间格局演化具有较强一致性及正向空间整合性,局部区域结构稳定性高;③各客源城市疫情严重程度与损失指数之间无空间关联性;引力模型优化的经济联系强度指标与损失指数在空间上存在较明显负相关性,局部空间关联模式以低−高集聚为主,且以南京为中心250 km范围内的近程客源地及900 km范围内的中程客源地的各项空间关联特征存在明显分异。更加精细化的量化评估可为目的地针对不同客源市场制定恢复策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客源市场 空间关联 危机响应 旅游恢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资产过耗负债核算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德良 王艳 +2 位作者 陆燕燕 姜朋辉 贾东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6-90,共5页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对于健全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系、摸清我国自然资源家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资源是其他资源的重要载体,其资源特征和核算方法具有代表性,因此亟须开展土地资源核算研究。本文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域,利用2015、2018...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对于健全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系、摸清我国自然资源家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资源是其他资源的重要载体,其资源特征和核算方法具有代表性,因此亟须开展土地资源核算研究。本文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域,利用2015、2018年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基于土地类型时序变化系统分析,对土地资源实物量及土地资源资产、过耗负债进行核算。结果表明:①南京市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域的大量减少,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入调整期,但以耕地为主导地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未发生明显改变。②南京市土地资源资产总体增长了59.84%,其中经济价值增长了61.39%,社会价值增长了58.20%,生态价值减少了41.26%,表明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变化存在相关性。③新增建设用地的扩张导致土地资源过耗负债产生,2018年土地资源净资产较2015年减少了173.13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核算 土地利用/覆盖数据 实物量 价值量 过耗负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疏散分配的避难场所布局优化研究——以南京新街口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光淳 翟国方 +1 位作者 陈伟 葛懿夫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4-211,共8页
如何在城市高密度地区合理配置避难场所,提高居民避难疏散的效率,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传统避难场所布局优化研究在避难需求预测、疏散分配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循环疏散分配的两阶段避难场所布局优化方法。首先基于手... 如何在城市高密度地区合理配置避难场所,提高居民避难疏散的效率,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传统避难场所布局优化研究在避难需求预测、疏散分配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循环疏散分配的两阶段避难场所布局优化方法。首先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获取高精度昼夜避难需求。优化模型设计了基于重力模型的循环疏散分配规则,同时考虑避难人群年龄结构的空间差异性,以避难场所建设成本和总疏散距离为目标函数确定最优的避难场所布局方案。第一阶段以避难场所建设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设计遗传算法确定建设成本最小的布局方案。第二阶段以总疏散距离为优化目标,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采用穷举法确定总疏散距离最短的避难场所布局方案。以南京市新街口片区为实证研究案例,验证了基于循环疏散分配的避难场所布局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场所 手机信令数据 循环疏散分配模型 两阶段布局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