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微智库:高质量发展导向下高校智库建设路径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赟畅 胡纵宇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3年第2期27-36,共10页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校智库的精准定位和分类指导,对有条件的“小微智库”进行建设,有助于高质量高校智库矩阵体系建设的完善。[方法/过程]以具备向智库转型条件的研究基地为基础,提...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校智库的精准定位和分类指导,对有条件的“小微智库”进行建设,有助于高质量高校智库矩阵体系建设的完善。[方法/过程]以具备向智库转型条件的研究基地为基础,提出高校智库中“小微智库”的概念,采取了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某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的分布情况、运行机制以及成果产出情况进行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其成果应用现状及其特点。[结果/结论]高校“小微智库”所呈现的研究定位精准性、领域聚焦性、资源调配便利性、供需双方平衡性以及决策咨询契合性等主要特点,有效地提升了高校智库的影响力,是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基于此,从智库的主管部门、依托单位的管理部门以及合作单位的角度对高校小微智库在智库体系建设、机制创新、评价优化和合作方式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智库 高校智库 高质量发展 智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迭嬗视域下数字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的实践进路 被引量:6
2
作者 宋振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0,共8页
数字技术的迭代与应用正推动着以时空迭嬗为表征的时空演变,已成为数字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的技术赋能力量。数字意识形态是数字时代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形态。数字空间中信息生产方式迭变窒碍社会共识凝聚的风险,话语表达场域迭嬗导致主... 数字技术的迭代与应用正推动着以时空迭嬗为表征的时空演变,已成为数字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的技术赋能力量。数字意识形态是数字时代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形态。数字空间中信息生产方式迭变窒碍社会共识凝聚的风险,话语表达场域迭嬗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式微的风险,西方意识形态与不良社会思潮错综交织威胁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等,其为数字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表征。对此,应基于内外环境的迭嬗,通过完善数字信息内容生产,提升数字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聚合力;强化数字话语转化,提升数字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引领力;优化数字传播手段,增强数字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不断筑牢数字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时空迭嬗 数字意识形态 风险治理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间断与企业持续技术创新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宇 丁长青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8,共9页
技术的演进和发展呈现连续与间断相交替的特征。技术间断的成因包括技术原理、核心器件、技术架构、工艺水平和技术集成等方面的重要变革,同时受互补品技术发展、需求变革和制度规制的影响。技术间断对在位企业具有"创造性破坏&qu... 技术的演进和发展呈现连续与间断相交替的特征。技术间断的成因包括技术原理、核心器件、技术架构、工艺水平和技术集成等方面的重要变革,同时受互补品技术发展、需求变革和制度规制的影响。技术间断对在位企业具有"创造性破坏"效应,企业要跨越技术间断,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一是树立异质化思维,初创引领或快速追随技术环境变化;二是技术性能维度拓展与利基市场创新并重,紧跟顾客偏好和目标市场转移;三是设立独立性组织机构,打破既有障碍,孵化和培育间断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技术间断 企业 持续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被引量:8
4
作者 钱晓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112,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在资源开发、资源运用、资源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要树立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在资源开发、资源运用、资源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要树立新的"资源观",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一个纵横交错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网络,群策群力,提高资源应用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配置 整合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中的自然因素问题再研究——对汉斯·依姆拉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的再批判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帅 张世明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58-61,共4页
韩立新发表论文反驳了汉斯-依姆拉为代表的环境主义者对劳动价值论的存疑与批判,但其所认为劳动价值论中存在自然要素的批判新思路仍有缺陷。自然要素创造价值论的本质是要素创造价值论,批判就要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只有抽象劳动才能创造... 韩立新发表论文反驳了汉斯-依姆拉为代表的环境主义者对劳动价值论的存疑与批判,但其所认为劳动价值论中存在自然要素的批判新思路仍有缺陷。自然要素创造价值论的本质是要素创造价值论,批判就要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只有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观点。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出发的劳动价值论的哲学基础分析可知,自然等因素在生产中不居于支配地位,必须通过人类劳动才能在商品生产中发挥作用,其自身无法概括商品共性也就无法实现商品间的交换,更无法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在区分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差别基础上,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原则与要求,明确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对象、出发点、落脚点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研究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特点;并落实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理论分析过程。最后区分价值与价值量及其各自表现的区别,成为规避自然等要素创造价值论,坚持唯有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论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自然因素 抽象劳动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高等教育券政策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峻 刘优良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7,共5页
"教育券"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政策工具在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得到运用。通过比较发现,中美两国的文化传统、政策的决策程序与合法性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两国高等教育券政策不同走向的原因所在。我国实... "教育券"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政策工具在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得到运用。通过比较发现,中美两国的文化传统、政策的决策程序与合法性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两国高等教育券政策不同走向的原因所在。我国实行高等教育券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增强政策的开放性以及政府和高校的市场回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两国 高等教育券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要素创造价值论的理论缺陷
7
作者 张帅 张世明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9-50,共2页
价值论是经济研究中的经典命题,对价值构成要素及其形式变化的不同解释即为不同的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价值论是典型代表。两种价值论在本质构成与发展前途上有巨大差别,不能简单调和。但随着全球市场经济... 价值论是经济研究中的经典命题,对价值构成要素及其形式变化的不同解释即为不同的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价值论是典型代表。两种价值论在本质构成与发展前途上有巨大差别,不能简单调和。但随着全球市场经济范围的扩大,意识形态领域与现实政治层面弱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制度之争,使两类价值论的直接对抗减少,调和或直接"创新"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层出不穷。这些弱化了对要素创造价值论错误、不彻底、不科学的内容批判,不仅没有规避其理论误区,并带来误导劳动价值论的危害。对此,应该明确,上述调和或"创新"不符合劳动价值论的原则,其实质是用要素创造价值论改造或取代劳动价值论,不能成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方向。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应彻底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坚持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从要素创造价值论的不彻底性、理论误区及理论实质角度展开批判,反对要素创造价值论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要素价值论 批判 理论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治理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沈乃丰 刘芫健 胡纵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77,共9页
数字化时代为高校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能力与效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该研究结合“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数字化变革在高校治理中的应然作为,分析了高校治理中数字化改革的现实困境,然后从顶层设计、智慧校园、管理服务、... 数字化时代为高校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能力与效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该研究结合“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数字化变革在高校治理中的应然作为,分析了高校治理中数字化改革的现实困境,然后从顶层设计、智慧校园、管理服务、科学决策、数权监管等多个层面分别给出数字化提升高校治理效能的可行路径,旨在为高校数字化提升治理效能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高校 治理效能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实践的方法论阐释:基于场域的视角 被引量:18
9
作者 葛敏 缪建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5-183,共9页
家庭是家庭成员个体活动及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基础性场域之一,场域中的"关系结构"运行状态关乎家庭教育实效性。文章从"场域"这一社会学视角入手,考察家庭教育场域中教育主体的位置、相互之间关系的联结与界限、教... 家庭是家庭成员个体活动及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基础性场域之一,场域中的"关系结构"运行状态关乎家庭教育实效性。文章从"场域"这一社会学视角入手,考察家庭教育场域中教育主体的位置、相互之间关系的联结与界限、教育主体的惯习,为家庭教育的实践提供一种基于方法论的阐释视角。从注重亲代的文化资本投入、增强自身影响力,把握主体间性、促进亲子关系良性互动,注重子代惯习的塑造、激发能动意识三方面持续努力,可以有利于提升家庭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场域 方法论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