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兴鳌 任明伟 +2 位作者 任睿毅 苏丹 杨建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8-12,共5页
归纳了石墨烯的基本性质及常用的几种基本制备方法,综述了石墨烯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有机太阳能电池(OSC)等有机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展望了石墨烯在有机光电器件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石墨烯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有机发光二级管 有机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啁啾相移FBG的频率可调谐光电振荡器 被引量:3
2
作者 韩晓晓 徐恩明 +1 位作者 王斐 陈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49,共4页
为了扩大OEO(光电振荡器)的频率可调谐范围,利用Matlab软件仿真设计了一种基于Chirped PS-FBG(啁啾相移光纤光栅)的频率可调谐OEO。对PS-FBG(相移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和基于PS-FBG的频率可调谐范围进行了理论和仿真研究,分析了Chirped PS-... 为了扩大OEO(光电振荡器)的频率可调谐范围,利用Matlab软件仿真设计了一种基于Chirped PS-FBG(啁啾相移光纤光栅)的频率可调谐OEO。对PS-FBG(相移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和基于PS-FBG的频率可调谐范围进行了理论和仿真研究,分析了Chirped PS-FBG的反射谱和基于Chirped PS-FBG的频率可调谐范围。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可调谐激光源的波长调节可实现频率可调,与PS-FBG相比,Chirped PS-FBG扩大了反射谱带宽及OEO的频率可调谐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可调谐 啁啾相移 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的光电混合数据中心流量调度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天亿 刘逢清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28,共4页
面对大量的东西向流量,过去采用的电域交换无法有效适应流量拥塞的问题,当前光电混合数据中心所采用的基于路径切换的光交换结构无法适应突发的实时流量。为此,在数据中心内采用快速可调波长激光器(TWC)和光波长路由器(AWGR)来适应流量... 面对大量的东西向流量,过去采用的电域交换无法有效适应流量拥塞的问题,当前光电混合数据中心所采用的基于路径切换的光交换结构无法适应突发的实时流量。为此,在数据中心内采用快速可调波长激光器(TWC)和光波长路由器(AWGR)来适应流量模型,并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采用统一的控制平面,感知全网状态信息,下发扩展的流表项动态实现流量的分类识别调度。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数据中心网路拥塞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光波长路由器 数据中心 Open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电润湿三液体透镜的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瑞 马建权 +2 位作者 党智勇 孔梅梅 梁忠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8-206,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三液体透镜与传统固定透镜组合的三组元结构变焦光学系统.在一、三组元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动中间三液体透镜组改变系统焦距,并通过三液体透镜的自变焦特性,确保系统在变焦的同时保持像面位置不变.采... 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三液体透镜与传统固定透镜组合的三组元结构变焦光学系统.在一、三组元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动中间三液体透镜组改变系统焦距,并通过三液体透镜的自变焦特性,确保系统在变焦的同时保持像面位置不变.采用光焦度高斯括号法求解系统的初始结构参量,利用Zemax光学软件进行系统设计与优化,最后对系统的成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总长22mm,可实现2.7~20.3mm范围内的连续变焦,系统变倍比接近8,在空间频率180lp/mm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大于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焦光学系统 介电润湿效应 三液体透镜 像质评价 ZE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润湿双液体变焦透镜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瑞 华晓刚 +3 位作者 田志强 刘启超 王评 梁忠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92-2597,共6页
研制了介电润湿双液体变焦透镜以实现变焦透镜的微型化及无机械部件情况下透镜的自动变焦。基于介电润湿原理制备了双液体变焦透镜。采用CCD图像测量系统,测量了不同电压下透镜的焦距,并与基于高斯光学理论推导的焦距公式进行了比较。然... 研制了介电润湿双液体变焦透镜以实现变焦透镜的微型化及无机械部件情况下透镜的自动变焦。基于介电润湿原理制备了双液体变焦透镜。采用CCD图像测量系统,测量了不同电压下透镜的焦距,并与基于高斯光学理论推导的焦距公式进行了比较。然后,采用COMSOL软件,分析了双液体界面面形随电压的变化,讨论了动力黏度系数对透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双液体界面从初始弯向导电盐溶液变为平面继而弯向绝缘油,相应的双液体透镜实现了从凹透镜到凸透镜的转变,临界电压为50V。当电压增大至65V左右时,透镜焦距不再减小。透镜焦距经历了从负到零再到正的变化(-∞,-22.83mm)∪(33.47mm,+∞),基本实现了焦距大范围可调。当动力黏度系数为0.03时,液体透镜的响应时间为0.015s,对应的器件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液体透镜 变焦距透镜 电润湿驱动 COMSOL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的制备、表征与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兴鳌 王博琳 刘忠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5,共5页
石墨烯是最近几年才发现的碳材料的新成员,其完美的二维结构和许多奇特的性质,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石墨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为当前前沿研究热点之一。引用近3年的国内外参考文献对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氧化还原法和化学气相沉积... 石墨烯是最近几年才发现的碳材料的新成员,其完美的二维结构和许多奇特的性质,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石墨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为当前前沿研究热点之一。引用近3年的国内外参考文献对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氧化还原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转移方法(衬底腐蚀法)、表征方法(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应用研究等进行了详尽的综述,并介绍了石墨烯研究中所遇到的难题。最后,对石墨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了石墨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制备 转移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Pt-Co纳米粒子及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8
7
作者 马延文 刘忠儒 +3 位作者 王博琳 朱磊 杨建平 李兴鳌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0-257,共8页
采用微波-乙二醇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和Pt(IV)、Co(II)粒子混合物,再经300℃H2还原,制备了石墨烯负载Pt-Co合金催化剂(Pt-Co/G)。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催化剂进行表征。Pt-Co合金的粒径为3 nm~8 nm,... 采用微波-乙二醇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和Pt(IV)、Co(II)粒子混合物,再经300℃H2还原,制备了石墨烯负载Pt-Co合金催化剂(Pt-Co/G)。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催化剂进行表征。Pt-Co合金的粒径为3 nm~8 nm,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片上。与单金属的Pt/G和商品化的Pt/C催化剂相比,所制合金化的Pt-Co/G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展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和可比拟的稳定性,显示了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Pt-Co合金纳米粒子 氧化还原反应 燃料电池 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镍合金为衬底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兴鳌 任明伟 +4 位作者 任睿毅 王博琳 苏丹 马延文 杨建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257-3260,共4页
利用磁控双靶共溅射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铜镍合金薄膜,利用EDAX对合金薄膜衬底的铜镍配比进行了定量分析。以苯为碳源,选择相同的合金衬底分别在800、600和400℃的温度下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石墨烯,对样品进行了拉曼光谱和SEM表征,研... 利用磁控双靶共溅射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铜镍合金薄膜,利用EDAX对合金薄膜衬底的铜镍配比进行了定量分析。以苯为碳源,选择相同的合金衬底分别在800、600和400℃的温度下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石墨烯,对样品进行了拉曼光谱和SEM表征,研究了温度对石墨烯生长的影响。选择不同配比的铜镍合金衬底,在400℃下生长石墨烯,研究了衬底中铜、镍元素不同配比对石墨烯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 铜镍合金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温度分布与光单元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涂兴华 倪彬 李军博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研究线缆发热与光单元传输特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设计及应用十分重要。用COMSOL软件模拟仿真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稳定运行和短路故障状态,得到其相应的电缆温度分布以及光单元传输损耗特性。选取线缆上不同位置处... 研究线缆发热与光单元传输特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设计及应用十分重要。用COMSOL软件模拟仿真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稳定运行和短路故障状态,得到其相应的电缆温度分布以及光单元传输损耗特性。选取线缆上不同位置处的特征点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电缆故障时导体绝缘层内升温较明显,外护套温度变化不明显;光纤温度变化很小,在5 s内只有0.2°C的上升。由热膨胀引起的位移很小,使得传输损耗在这两种情况下几乎一样,短路故障对光纤的温度影响不大。设计光单元升温实验得到光缆传输损耗的数据,并与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测温度数据滞后于仿真数据5 s,但与仿真数据变化趋势一致,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温度分布 COMSOL仿真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 传输损耗 短路升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态质子转移分子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加金 张桂兰 +2 位作者 吴峰 马丽娜 陈文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70-973,共4页
观测了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HBT)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详细研究了溶剂极性对HBT发生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影响的机制。吸收光谱表明在常态条件下,HBT在各种溶剂中都以烯醇式构型和酮式构型共同存在,但以... 观测了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HBT)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详细研究了溶剂极性对HBT发生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影响的机制。吸收光谱表明在常态条件下,HBT在各种溶剂中都以烯醇式构型和酮式构型共同存在,但以烯醇式构型占绝大多数。荧光光谱表明在纯环己烷溶剂中,HBT被紫外光激发时,绝大多数烯醇式构型发生ESIPT转变为酮式构型,分子的ESIPT效率最大。在含有乙醇的极性溶剂中,HBT烯醇式会形成溶剂化的烯醇式构型,阻碍分子发生ESIPT反应。溶剂中乙醇含量愈多极性愈强,溶剂化烯醇式的成份就愈多,HBT的ESIPT效率就愈低。以400 nm光激发HBT溶液时,在510 nm处发现酮式构型荧光,从而确认了400 nm处的弱吸收是酮式构型的吸收;且在436和456nm处还有新的荧光峰,分析其可能来源于酮式构型去质子化阴离子的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 激发态质子转移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微流控光学变焦透镜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雯婷 梁忠诚 仉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8-723,共6页
设计了一种可调微流控光学变焦透镜,采用液压控制,主要结构包括微流道和微流体腔,由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结合软光刻工艺制成。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展示了不同液压下微流体腔变形形成的双凸透镜和双凹透镜。利用ZEMAX进行光学仿真,... 设计了一种可调微流控光学变焦透镜,采用液压控制,主要结构包括微流道和微流体腔,由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结合软光刻工艺制成。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展示了不同液压下微流体腔变形形成的双凸透镜和双凹透镜。利用ZEMAX进行光学仿真,得到各种透镜的焦距及光路图。提出了一种校正双凸透镜球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焦透镜 微流控光学 仿真 COMSOL ZE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波导型1×4光分路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涂兴华 倪彬 +2 位作者 杨烁 曹阳 姜松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2期24-26,共3页
针对光通信系统中光分路器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在附加损耗和信道均匀性上性能优良的参数设计方案。基于Opti BPM仿真软件,采用Y分支波导结构设计平面波导型1×4光分路器,分别在不同的芯层折射率和包层折射率下进行仿真,分析得... 针对光通信系统中光分路器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在附加损耗和信道均匀性上性能优良的参数设计方案。基于Opti BPM仿真软件,采用Y分支波导结构设计平面波导型1×4光分路器,分别在不同的芯层折射率和包层折射率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相应的性能变化规律,包括附加损耗、信道均匀性等;并讨论了采用隔离波导的结构设计对1×4光分路器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将不同条件下的最佳参数及结构进行整合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的设计结构参数,包层折射率为1.478、芯层折射率为1.484时,其附加损耗为1.47 d B,信道均匀性可到0.019 d B。这种优化设计下的光分路器均匀性好、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以在对均匀性要求较高的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分路器 分支波导 隔离波导 信道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壁面附近空泡溃灭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瑞 梁忠诚 +2 位作者 徐荣青 陆建 倪晓武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基于光偏转原理的力学传感器及压电陶瓷探针式水听器PZT,对激光诱导的空泡在固壁面附近溃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作用下,空泡溃灭将依次产生射流和声脉冲,且射流产生时刻早于空泡溃灭时刻;空泡溃灭过程中... 采用自行研制的基于光偏转原理的力学传感器及压电陶瓷探针式水听器PZT,对激光诱导的空泡在固壁面附近溃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作用下,空泡溃灭将依次产生射流和声脉冲,且射流产生时刻早于空泡溃灭时刻;空泡溃灭过程中泡能转换为声能的比例随脉动次数增加而增大;比较实验所得的声脉冲信号和射流信号,得到了声脉冲是空泡第二次溃灭过程中主要衰减方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传感器 声脉冲 射流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角度分集接收技术的光学天线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孔梅梅 梁忠诚 张国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0-754,共5页
为了克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码间干扰的影响,利用角度分集接收技术,提出了在半球体上分布多个朝向不同的光锥作为光学接收天线新方法。应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结合Matlab工具和Origin软件的数据处理分析,通过仿真单个光锥在不同半顶角取... 为了克服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码间干扰的影响,利用角度分集接收技术,提出了在半球体上分布多个朝向不同的光锥作为光学接收天线新方法。应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结合Matlab工具和Origin软件的数据处理分析,通过仿真单个光锥在不同半顶角取值时小端面上的光强值随光线入射角的变化量,拟合得到了相应的函数表达式和曲线图;并在光锥集光器分布夹角的数值分析基础上,根据同一个光信号在相邻两个光锥小端面上的光强关系,确定了光锥两两之间的夹角,给出了具体的布局设计方案;最后讨论了整个半球系统上总光强的接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接收天线 光锥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技术新型光开关器件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宁 李若梅 +1 位作者 涂兴华 梁忠诚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2-25,共4页
首先介绍了较为常用的几种光开关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描述了MEMS、MOEMS、微流控技术。以MOEMS及微流控技术相接合,提出一种新的微流控光开关阵列结构,通过电控方法改变微流控芯片波导结构,实现光路变化。该光开关具有体积小,结构... 首先介绍了较为常用的几种光开关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描述了MEMS、MOEMS、微流控技术。以MOEMS及微流控技术相接合,提出一种新的微流控光开关阵列结构,通过电控方法改变微流控芯片波导结构,实现光路变化。该光开关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功率损耗低,有利于光开关阵列集成化、微型化及制作。以电控方式控制光开关,在开关速度上比温控更快、更稳定,且控制电路简单等特点易构成大容量交换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开关 微流控 阵列 MEMS MO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中菲涅耳透镜仿真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宁 徐丹彤 +1 位作者 杨庚 孙晓芸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9-636,共8页
可见光通信是一种在白光LED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光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发射功率高、无电磁干扰等优点。相比常规透镜,在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光接收天线上,使用菲涅耳透镜可以降低成本,减小透镜厚度和接收焦距。利用Zemax软件对菲涅耳透镜进... 可见光通信是一种在白光LED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光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发射功率高、无电磁干扰等优点。相比常规透镜,在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光接收天线上,使用菲涅耳透镜可以降低成本,减小透镜厚度和接收焦距。利用Zemax软件对菲涅耳透镜进行了设计、仿真与优化,首先分析了透镜设计技术要求,提出了基于菲涅耳透镜的设计与仿真方法及参数设置,然后对几类透镜进行了仿真与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透镜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光垂直入射且探测器尺寸为1.5 mm×1.5 mm情况下,可保证F数小于1,并得到优化的透镜结构和参数,使集光效率达到90%,为基于菲涅耳透镜的天线设计提供了理论与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菲涅耳透镜 设计优化 Zemax软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D测量激光光束质量M^2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诚 郑加金 +3 位作者 韦玮 韩晓晓 于广礼 周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2-647,共6页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CCD测量激光光束质量M2的系统。采用CCD测量激光光束在不同位置处的光束直径,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测量数据获得光束腰斑直径和远场发散角,再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激光光束质量M^2。利用本系统测量多组数据,并与专...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CCD测量激光光束质量M2的系统。采用CCD测量激光光束在不同位置处的光束直径,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测量数据获得光束腰斑直径和远场发散角,再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激光光束质量M^2。利用本系统测量多组数据,并与专业M^2仪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二者一致性较好,表明采用本实验装置测量激光光束质量M^2可以有效地替代M^2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束质量M2 CCD 双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连续线性啁啾取样布拉格光栅型多信道光纤滤波器的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涂兴华 刘逢清 徐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65-1971,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取样布拉格光纤光栅获得多信道光纤滤波器的方法。通过设计一种非连续阶梯型啁啾取样的布拉格光栅结构,可以分别实现单个信道宽度为50,100和200GHz的光纤滤波器。光纤滤波器的每个信道的宽度几乎完全相同,具有平顶、峭沿... 介绍了一种基于取样布拉格光纤光栅获得多信道光纤滤波器的方法。通过设计一种非连续阶梯型啁啾取样的布拉格光栅结构,可以分别实现单个信道宽度为50,100和200GHz的光纤滤波器。光纤滤波器的每个信道的宽度几乎完全相同,具有平顶、峭沿和高透射率特点,相邻信道间隔离深度超过28dB,平均插入损失不超过0.1dB,3dB带宽内相位响应起伏在5~30ps。利用介绍的方法制作具有相应非连续线性啁啾系数的全息相位掩模板,易于制作,成本低,重复性好。通过改变相应的光纤光栅参数,可以实现不同信道宽度的,性能稳定、可重复性高的光纤滤波器,在高速光通信系统以及光互连中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滤波器 传输矩阵法 非连续啁啾 密集波分复用 取样布拉格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硅橡胶电极片上的介质上电润湿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忠诚 李菁 +3 位作者 信恒杰 杨鹏 陈陶 赵瑞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6-150,共5页
采用特定的"导电硅橡胶基片/绝缘膜层"微透镜阵列内芯材料,研究其表面的介质上电润湿(EWOD)特性。实验获得了不同绝缘层厚度和相对介电常数下导电液滴接触角随电压变化的图形,得到了不同材料组合的EWOD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导... 采用特定的"导电硅橡胶基片/绝缘膜层"微透镜阵列内芯材料,研究其表面的介质上电润湿(EWOD)特性。实验获得了不同绝缘层厚度和相对介电常数下导电液滴接触角随电压变化的图形,得到了不同材料组合的EWOD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导电液滴接触角的余弦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在硅橡胶绝缘层厚度不同的情况下,绝缘层厚度与接触角余弦值变化率成反比;在绝缘层相同厚度情况下,硅橡胶绝缘层性能要优于派瑞林绝缘层。相关结论为新型微流控光学变焦透镜阵列器件的设计和研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硅橡胶 介质上电润湿 绝缘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氮化镓波长可调DFB激光器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永强 诸波 +3 位作者 胡芳仁 茅帅帅 夏丽 仉乐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4-878,共5页
基于严格耦合波以及介质平板波导理论,构建了硅基氮化镓分布反馈激光器的二维稳态物理模型。且利用多物理场直接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求解波动方程,得到了分布反馈激光器在可见光各波段形成单模输出的电场模一维、二维图谱,... 基于严格耦合波以及介质平板波导理论,构建了硅基氮化镓分布反馈激光器的二维稳态物理模型。且利用多物理场直接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求解波动方程,得到了分布反馈激光器在可见光各波段形成单模输出的电场模一维、二维图谱,以及相对应的入射波长与电场模关系曲线。结合硅基光微机电系统技术和微加工技术,本文提出利用悬空的自支撑氮化镓周期可调光子光栅实现分布反馈激光器波长可调。数值模拟表明,在光栅的格子数目、光栅厚度、光栅宽度以及有源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光栅周期可以实现分布反馈激光器输出不同波长激光。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所建立激光器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得出的仿真数据为实现分布反馈激光器波长可调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反馈激光器 波长可调 Comsol Multiphysic 硅基光微机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