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1
作者 徐雯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5-I00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水粉作品选登
2
作者 徐雯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广告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初探--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3
作者 何志荣 《电影评介》 2010年第7期89-90,共2页
以南京邮电大学广告学为例,通过SWOT分析法着眼于专业分析,可以帮助专业找准自身的准确定位,并且能够理清其在大环境(整个中国广告专业教育环境和广告行业环境)中存在的机会或威胁。再结合专业特色发展,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符合本院校... 以南京邮电大学广告学为例,通过SWOT分析法着眼于专业分析,可以帮助专业找准自身的准确定位,并且能够理清其在大环境(整个中国广告专业教育环境和广告行业环境)中存在的机会或威胁。再结合专业特色发展,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符合本院校本专业发展的实践模式,使得广告专业教育良性发展,培养出理论与实践最佳融合的广告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实践 SWOT分析法 南京邮电大学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格局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培养——艺术理论类课程思政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子涵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在“大思政”格局下,高等院校课程全面实现思政化改革。艺术理论类课程思政主要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播,思想的启迪与审美的浸润,为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提供正确的方法、路径。在艺术理论类课程思政教学中,通过案例剖析、沉浸式欣... 在“大思政”格局下,高等院校课程全面实现思政化改革。艺术理论类课程思政主要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播,思想的启迪与审美的浸润,为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提供正确的方法、路径。在艺术理论类课程思政教学中,通过案例剖析、沉浸式欣赏与解析等方式,让学生在传统艺术作品中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境,在传统文化精神中领悟勤于钻研、追求卓越的优秀品格。艺术理论类课程思政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路,其深层的作用在于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为学生的高质量培养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格局 价值观 艺术类课程 艺术设计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传统手工艺彝族刺绣艺术设计融合创新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罗婷 郑冬琴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3,共7页
当代的传统手工艺创作不仅要保留传统技艺和造型的精髓,亟需探索新技术带来的创新可能性。作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彝族刺绣展现了深厚的文化、高超的技艺,更富独特的纹样和内涵,但在传承与创新方面面临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与迅速... 当代的传统手工艺创作不仅要保留传统技艺和造型的精髓,亟需探索新技术带来的创新可能性。作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彝族刺绣展现了深厚的文化、高超的技艺,更富独特的纹样和内涵,但在传承与创新方面面临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与迅速发展,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材料与创作方式,为丰富和更新彝族刺绣的制作流程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结合实际案例,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彝族刺绣的再生成设计,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刺绣创作方式和图案生成的影响,探索其与传统刺绣技艺之间的平衡与契合点的同时思考如何将技术介入并促进彝绣艺术观念的延展,为数字时代彝族刺绣的再生成设计与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刺绣 人工智能 传承 创新设计 传统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传播视域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路径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子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在艺术数字化传播的宏观发展背景下,从音乐类非遗数字化的传播现状、公共文化空间的利用、基础教育“双减”政策下的传承机遇、音乐类非遗在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传承创新四个维度展开音乐类非遗创新传播策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在艺术数字化传播的宏观发展背景下,从音乐类非遗数字化的传播现状、公共文化空间的利用、基础教育“双减”政策下的传承机遇、音乐类非遗在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传承创新四个维度展开音乐类非遗创新传播策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音乐类非遗创新传播的方法与路径中,正确把握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方向,重视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合理利用数字艺术创新传播手段十分必要。树立保护音乐类非遗“财产”的意识,不断关注艺术创新传播的接受、体验、互动与反馈,是不断调整创新传播策略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播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付国乐 张志强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共10页
构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有利于中国科技期刊迈向世界一流。文章应用访谈法、统计分析法构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实证该体系结构影响关系、因果定位与权重,评价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的12种期刊。该体... 构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有利于中国科技期刊迈向世界一流。文章应用访谈法、统计分析法构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实证该体系结构影响关系、因果定位与权重,评价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的12种期刊。该体系含内容引领力、出版流程可信度、引用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五个评价维度,政治引导、开放获取程度、国际引用影响因子、Altmetrics、国际化的市场行为等14个评价指标。基于国际影响力评价结果,提炼12种案例期刊在国际影响力层面要成为世界一流期刊所面临的挑战,根据国际影响力结构影响关系,提出出版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技期刊 国际化出版 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 结构影响关系 办刊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渠道环境下实施BOPS渠道合作对广告竞争和定价策略的影响
8
作者 胡娇 李莉 +1 位作者 何向 杨文胜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213,共18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整合线上线下渠道以满足消费者跨渠道体验需求,本文考虑线上零售商与线下零售商合作提供“线上下单,线下提货(BOPS)”服务,构建渠道合作与广告竞争并存的理论模型,研究BOPS渠道合作对全渠道广告竞争与价格策略的影... 随着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整合线上线下渠道以满足消费者跨渠道体验需求,本文考虑线上零售商与线下零售商合作提供“线上下单,线下提货(BOPS)”服务,构建渠道合作与广告竞争并存的理论模型,研究BOPS渠道合作对全渠道广告竞争与价格策略的影响。通过对比统一定价和差异定价策略下实施BOPS渠道合作对最优价格、广告水平、需求及利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线上和线下零售商在BOPS渠道合作下获得较大利润的条件,并对结果进行数值算例分析。研究发现:当消费者对BOPS渠道偏好水平较低时,提高BOPS销售佣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广告竞争强度。实施BOPS渠道合作对线上和线下零售商并不总是最优策略,BOPS渠道偏好、BOPS销售佣金水平及便利系数是影响零售商利润的主要因素。差异定价策略下,当消费者BOPS渠道偏好水平及销售佣金水平较高时,实施BOPS合作后线上零售商的利润减少,线下零售商及全渠道总利润增加。此外,当消费者对线上渠道偏好水平较高时,对比统一定价策略,线上零售商在差异定价策略下能获得较高利润,而线下零售商在统一定价策略下利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S渠道合作 广告竞争 定价策略 全渠道零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审美消费的伦理审视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雯 陈爱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2,共5页
审美消费是将美感获取作为主要诉求的一种消费样态。大学生是审美消费的先锋,其审美消费主要集中在身体消费、网络景观消费领域。当前,大学生的审美消费遭遇消费异化的伦理图景,即异化为炫耀性的符号消费、奢侈性消费、享乐性消费、低... 审美消费是将美感获取作为主要诉求的一种消费样态。大学生是审美消费的先锋,其审美消费主要集中在身体消费、网络景观消费领域。当前,大学生的审美消费遭遇消费异化的伦理图景,即异化为炫耀性的符号消费、奢侈性消费、享乐性消费、低俗化的感官消费等,并导致严重的负面后果。大众传媒、广告和时尚工业的运作,大学生审美素养欠缺和消费价值观错位是大学生审美消费异化的主要成因。为了超越审美消费的伦理困境,应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突出审美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提质增效。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审美消费,加强消费伦理教育。第三,探寻生活美学,呼唤优雅消费,引导大学生在审美消费中迈向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审美消费 消费异化 美好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目标探寻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季静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93,共3页
网络媒介素养是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接触"与"低素养"、开放的网络环境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技术层面的丰富与精神领域的空虚是当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三个矛盾。大学生的网络... 网络媒介素养是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接触"与"低素养"、开放的网络环境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技术层面的丰富与精神领域的空虚是当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三个矛盾。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当关注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成长以及完美人格的养成,以"求真、寻美、择善"作为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理念的发展、功能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亚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105,共9页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教育观念。从纽曼到洪堡,再到弗莱克斯纳、范海斯、博克等,大学的理念不断得到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国际交往等大学理念。大学理念有共性、个性、时代性...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教育观念。从纽曼到洪堡,再到弗莱克斯纳、范海斯、博克等,大学的理念不断得到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国际交往等大学理念。大学理念有共性、个性、时代性与前瞻性、社会性与本土性等特征,具有导向、调节与激励、造就大学精神、引领社会发展等功能。大学理念关系到大学的兴衰存亡,当前建构大学新理念可以从正确定位、办出特色、树立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坚持大学的综合功能观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理念 威斯康星思想 知识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学理论新使命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婷 李桃然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1,67,共9页
截至2021年,艺术学成为门类学科、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在过去的十年里,艺术学学科平台的建设、学术成果的落实和学术人才的培养都获得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已然成为世界上... 截至2021年,艺术学成为门类学科、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在过去的十年里,艺术学学科平台的建设、学术成果的落实和学术人才的培养都获得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已然成为世界上被互联网改造得最彻底的国家之一,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然开启,快速的工业化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概念正在挑战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态体系,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领域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产业的发展与互联网的融合正日益受到专业领域乃至全社会的重视,艺术品的创作、传播、学习与流通因为智能化的信息革命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态,在万物互联的数字生态中,科技与人的关系必将实现质的跨越,传统的艺术文化活动将被重新评估,艺术活动早已走出往日幽闭的殿堂而走进万物互联的网络世界,艺术的创作与传播、艺术消费现场的转移、传统艺术批评与价值传达的困惑与"失语"、学院教育与网络组织的交流断裂与竞争日益加剧等,使得目前的艺术学理论无法面对和解决诸多争议激烈的新现象与新问题,因此,正视艺术产业现状、结合当下实践语境作出理论新建构是当下艺术学理论将要面对的新命题和不可回避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人工智能 新媒介 网络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博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婷婷 张凯茨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8-220,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正在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领域。微博教育是否适用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呢?文章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博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共艺术课程微博教育应用现状的调查,从基于微博视域的国内外教育应用研究现状、微博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正在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领域。微博教育是否适用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呢?文章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博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共艺术课程微博教育应用现状的调查,从基于微博视域的国内外教育应用研究现状、微博视域下艺术学科的微博教育现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用微博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微博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等四个方面对微博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艺术教育 微博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墨引领时代——新时期中国画艺术发展的新命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祥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9-152,148,共5页
石涛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成为呼唤中国画艺术与时俱进、变革创新的名言而广为流传,傅抱石先生"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观点,可谓对先贤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进一步注解。新的历史时期,文化艺术发... 石涛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成为呼唤中国画艺术与时俱进、变革创新的名言而广为流传,傅抱石先生"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观点,可谓对先贤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进一步注解。新的历史时期,文化艺术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我们或不应再满足于"笔墨当随时代"的过往,而应开启"笔墨引领时代"的新篇章。"笔墨引领时代"符合中国画艺术的本质精神,也应该作为中国画艺术创作者的信念与追求,而且从中国画观众艺术客体来看,"笔墨引领时代"才能产生更大的观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绘画艺术 笔墨 中国画 时代 引领 艺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交叉型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振和 王诗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110,140,共4页
中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主要分为专业型艺术教育、综合型艺术教育以及交叉型艺术教育,文章主要论述交叉型高等艺术院校在艺术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交叉型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融合、学科设置较新的特点,因此主要面... 中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主要分为专业型艺术教育、综合型艺术教育以及交叉型艺术教育,文章主要论述交叉型高等艺术院校在艺术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交叉型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融合、学科设置较新的特点,因此主要面临着教学体系不够成熟、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等突出问题。应对策略有:建立成熟的学科体系、建立厚基础宽口径的艺术教育培养模式,组建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加强学科之间、学院之间、学校之间以及校企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多方联合共同推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艺术教育 交叉型 专业型 教育管理 专业设置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观念与表现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媛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6-180,共5页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观念内涵呈现多向度范式,表现为比特空间的延伸,社会认知的转向以及艺术互动隐喻的象征;其叙事及互动体验的参与体现了虚拟与现实空间的多维交叉,感性的逻辑建构以及肢体语言的表达参与。新媒体艺术的进入,形成公...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观念内涵呈现多向度范式,表现为比特空间的延伸,社会认知的转向以及艺术互动隐喻的象征;其叙事及互动体验的参与体现了虚拟与现实空间的多维交叉,感性的逻辑建构以及肢体语言的表达参与。新媒体艺术的进入,形成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接口,以达到艺术表现、沟通和互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观念 新媒体艺术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尖上的艺术--从中国美食到艺术的品味之道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祥民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人类对外界具有多种感应和认知能力,对于艺术的感知能力,视觉、听觉是艺术感知的主要方式,味觉以及嗅觉、触觉等皆不属于艺术感觉的范畴。美食味觉与艺术感觉有密切联系,中国美学深受味觉体验的影响,但美味快感不等于艺术美感,现实中的... 人类对外界具有多种感应和认知能力,对于艺术的感知能力,视觉、听觉是艺术感知的主要方式,味觉以及嗅觉、触觉等皆不属于艺术感觉的范畴。美食味觉与艺术感觉有密切联系,中国美学深受味觉体验的影响,但美味快感不等于艺术美感,现实中的味觉艺术只是“味觉+艺术”的组合。另一方面艺术体验可以把不同感官的相似感受联通起来,品味美食与品味艺术之间,实现了“以此感表达彼感”的艺术通感。基于美食品味的艺术品味之道,作为一种艺术认识理论与方法,建构了中国特有的艺术思想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 品味 味觉艺术 艺术通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游戏人物角色设计在艺术表现上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智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6-198,共3页
随着电脑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脑游戏凭借着特有的优势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娱乐方式之一。游戏中的人物角色作为玩家视觉的焦点,成为游戏美术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中西方游戏中人物角色设计这个主题,在各自的特征、文化背景、美术... 随着电脑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脑游戏凭借着特有的优势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娱乐方式之一。游戏中的人物角色作为玩家视觉的焦点,成为游戏美术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中西方游戏中人物角色设计这个主题,在各自的特征、文化背景、美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差异性上进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游戏 人物角色设计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途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婷婷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4期282-283,共2页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传统的现实世界和人类的思维世界之外又增加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生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也全方位渗透并塑造着...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传统的现实世界和人类的思维世界之外又增加了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生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也全方位渗透并塑造着大学生新的精神生活,网络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重要影响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带来深层次的变革.在高校里,大学生利用网络不仅是一种追赶时尚的生存方式,也是时代对他们的成才提出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的艺术设计活动
20
作者 范建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0,共4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新中国建立后美术观念的发展及演变产生巨大影响,甚而成为新中国国家文化秩序的雏形。本文对这一特殊时期的设计活动作了较为全面的钩沉和学术梳理,对认知新政权早期的设计史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艺术设计 民族元素 中国气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