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感知视角下个人隐私安全保护——一项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雅萍 肖江艳 刘千里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6,F0003,共10页
[研究目的]数字时代背景下,个人隐私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用户隐私风险感知是与之密切相关的关键研究领域,深入探究其影响因素对促进隐私信息保护至关重要。[研究方法]采用元分析方法对用户隐私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 [研究目的]数字时代背景下,个人隐私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用户隐私风险感知是与之密切相关的关键研究领域,深入探究其影响因素对促进隐私信息保护至关重要。[研究方法]采用元分析方法对用户隐私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异质性检验、发表偏倚检验和效果量分析,探究其核心因素。[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任、感知有用性、信息敏感性、隐私经历、隐私倾向和隐私关注是影响用户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其中,隐私关注与隐私风险感知之间呈正向强相关;感知有用性与隐私风险感知呈中度负相关;信息敏感性、隐私经历和隐私倾向与隐私风险感知均呈中度正相关;信任与隐私风险感知呈负向弱相关。此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类型对这些关系起显著调节作用。由此提出“事前透明-事中保护-事后应对”的多主体全域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风险 风险感知 隐私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高校国家安全人才培养——基于需求侧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雅萍 肖咏歌 +1 位作者 韩欣言 刘千里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研究目的]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途径之一。高校是培养国家安全人才的主阵地,探索其国家安全教育内在机理与优化路径,以便更好地适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研究方法]基于需求端视角,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以滚雪球抽样方式收... [研究目的]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途径之一。高校是培养国家安全人才的主阵地,探索其国家安全教育内在机理与优化路径,以便更好地适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研究方法]基于需求端视角,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以滚雪球抽样方式收集73名高校学生数据。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国家安全教育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分析国家安全教育内在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受外部因素、教育生态、学习者动态参与、学习者个人特征、成效转化共同影响;可以通过融合顶层规划与全域安全教育治理、锚定需求侧驱动的培养模式、优化成效导向评价三个方面提升国家安全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教育 教育模式优化 教育联盟 国家安全人才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反馈视角
3
作者 朱晓 王宇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4,共12页
托育服务财政支持政策的优化有助于降低托育机构收费、满足大众入托需求及保证托育质量。本文基于政策反馈视角,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及托育机构对托育服务财政支持政策的反馈,有助于政府构建与公众需求相匹配的普惠托育服务财政支持体... 托育服务财政支持政策的优化有助于降低托育机构收费、满足大众入托需求及保证托育质量。本文基于政策反馈视角,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及托育机构对托育服务财政支持政策的反馈,有助于政府构建与公众需求相匹配的普惠托育服务财政支持体系。研究发现,社会公众期待政府加大对育儿家庭的补助,且认为家庭在照护服务的经济成本分担占比不应超过50%。托育机构认为房租减免、托位补贴、运营补贴和享受居民生活类水/电/气价格是最符合期待且最能提升满意度的四种财政支持政策。我国在进一步优化普惠托育服务财政支持政策时,应树立社会投资理念及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强化托育政策的解释效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扩大托育政策的资源效应;重视托育机构和公众的反馈,发挥不同政策优势并规避社会风险;系统科学评估托育政策效果,不断优化细化普惠托育政策;完善托育财政监督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和规范普惠托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托育服务 财政投入方式 政策反馈 KAN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蓝绿空间暴露影响居民满意度的研究进展与启示
4
作者 陈玉洁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2,共6页
蓝绿空间暴露与居民满意度的互动实践成为城市研究热点。文章基于CiteSpace,从研究领域、热点、发展趋势、内容等方面切入,选取Scopus数据库中近20年城市规划、地理学、环境科学、风景园林、医学等学科内1300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 蓝绿空间暴露与居民满意度的互动实践成为城市研究热点。文章基于CiteSpace,从研究领域、热点、发展趋势、内容等方面切入,选取Scopus数据库中近20年城市规划、地理学、环境科学、风景园林、医学等学科内1300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关注度提升,文献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研究趋势从单一学科和以提升经济效益为导向,步入多学科交融及以人文建设为导向,更侧重生活幸福感及健康促进;研究热点主要为城市蓝绿空间暴露水平测度、城市蓝绿空间满意度效应、城市蓝绿空间影响满意度的群体差异、城市蓝绿空间对居民满意度的复杂影响路径与机制。文章从探索理论建设、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角、强化实践研究4方面,提出蓝绿空间与居民满意度研究的未来展望和对我国的研究启示,以期对人民城市建设、健康城市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蓝绿空间 满意度 健康效应 研究综述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真的很低吗?--基于对研究对象偏差的修正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芳 刘越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63,共11页
从预测未来生育水平并提供政策参考角度出发,现有关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研究的对象选择存在横向及纵向偏差。文章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修正,为更加准确地认识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提供了新思路:一是纳入已经生育二孩的流动人口,二是重... 从预测未来生育水平并提供政策参考角度出发,现有关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研究的对象选择存在横向及纵向偏差。文章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修正,为更加准确地认识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提供了新思路:一是纳入已经生育二孩的流动人口,二是重点关注80后和90后流动人口。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来说,80后和90后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并没有很低,打算生育二孩的比例为47.0%,高出70后流动人口8.4个百分点,也远高于现有针对流动人口以及常住人口的相关研究所显示的20%~30%;80后和90后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应加强不同代际和不同区域的比较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经济社会配套政策;80后和90后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城镇托幼机构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婴幼儿的照护服务需求,应提高流动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以及就业流动人口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加强针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指导与培训的同时注重以创业带就业,重视流动人口生育观念的正确引导,争取让近三成没有想好是否生育二孩的80后和90后流动人口按政策生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生育意愿 80后 90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化流动背景下非户籍人口的社区参与研究——基于广义分层线性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彭大松 苗国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72,共11页
基于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上海市数据,运用广义分层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乡-城、城-城两类非户籍人口社区参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乡-城非户籍人口的社区参与主要是以满足个体身份认同和日常"工具性"需求为目... 基于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上海市数据,运用广义分层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乡-城、城-城两类非户籍人口社区参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乡-城非户籍人口的社区参与主要是以满足个体身份认同和日常"工具性"需求为目标,离"治理"意义上的社区参与尚有差距。与乡-城非户籍人口不同,城-城非户籍人口社区参与则兼有"工具性"和"权益性"双重特征。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家庭化流动显著地增加了福利型社区参与,但对权益型社区参与没有实质性影响,而社区内非户籍人口比例的增加对社区参与有明显的抑制效应。政策启示:城市社区应致力于消除非户籍人口身份差异,提高其社区认同,在保障其福利型参与的基础上,提高以社区共治为目标的权益型社区参与,为非户籍人口市民化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户籍人口 社区参与 影响因素 广义分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人口、经济与产业重心迁移对比研究:2000-2012 被引量:9
7
作者 沙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7期76-80,共5页
文章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模型计算了山东省2000-2012年间人口、经济和产业重心的迁移轨迹,从而对人口分布和经济分布的空间演变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人口重心位于山东几何中心的西南面,经济重心则位于东北面,表明了区域人口、... 文章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模型计算了山东省2000-2012年间人口、经济和产业重心的迁移轨迹,从而对人口分布和经济分布的空间演变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人口重心位于山东几何中心的西南面,经济重心则位于东北面,表明了区域人口、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且经济分布比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程度要大;近12年来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一致往西南方向移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过程相互影响,而人口重心迁移的速度要滞后于经济重心,这一过程使得二者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渐缩小,反映了人口、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有所缓解,整个区域的地区差距在变小;第二产业的空间演变是人口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重心 经济重心 产业重心 迁移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心一代”老人的双向代际支持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尚维廷 周建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究“夹心一代”老人双向代际支持现状及其与抑郁的关系。方法:使用江苏省南京市自制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老人的代际支持现状和抑郁症状进行差异性分析,采用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夹心一代”的代际支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究“夹心一代”老人双向代际支持现状及其与抑郁的关系。方法:使用江苏省南京市自制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老人的代际支持现状和抑郁症状进行差异性分析,采用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夹心一代”的代际支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夹心一代”老人与非“夹心一代”老人在给子女的经济支持(χ^(2)=9.242,P<0.01)、照料支持(χ^(2)=19.695,P<0.01)及情感支持(t=2.846,P<0.01)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夹心一代”老人的抑郁得分为12.70±3.58分,与非“夹心一代”老人没有显著差异(t=-1.07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给子女照料支持(β=-1.492,P<0.01)、给子女情感支持(β=-0.083,P<0.05)、给祖代照料支持(β=-1.167,P<0.05)、给祖代情感支持(β=-0.083,P<0.05)均有助于降低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的概率。结论:“夹心一代”老人虽然代际支持的负担远高于非“夹心一代”老人,但提供双向的照料支持和情感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心一代 老人 代际支持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大城市养老设施规划研究——以广州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规划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黎均文 陈诺思 +1 位作者 袁媛 陈玉洁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1,共7页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是建设老年友好城市的关键。以广州市为例,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处于加速阶段,呈现“老城区集聚、远郊区分散”格局;另一方面存在养老设施供需困境。基于广州市城乡老年人口的问卷调研和...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是建设老年友好城市的关键。以广州市为例,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处于加速阶段,呈现“老城区集聚、远郊区分散”格局;另一方面存在养老设施供需困境。基于广州市城乡老年人口的问卷调研和访谈,老年人对居家和社区养老的需求远高于机构养老。广州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以社区为载体,整合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养老的服务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福利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及存量和闲置的社会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基于用地保障、配套建设和行动主体探讨长效机制。以期为大城市社区养老设施规划提供研究基础和规划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嵌入式养老 养老服务机构 积极老龄化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老人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胡雅萍 刘越 王承宽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8,共12页
人口老龄化和迁徙家庭化趋势下,迁移子女的父母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基于扎根理论,利用理论饱和抽样的方法选取10位流动老人进行入户访谈,利用Nvivo 11软件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三级编码技术,分析归纳影响流动老人社... 人口老龄化和迁徙家庭化趋势下,迁移子女的父母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基于扎根理论,利用理论饱和抽样的方法选取10位流动老人进行入户访谈,利用Nvivo 11软件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三级编码技术,分析归纳影响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并构建流动老人社会融合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表明,影响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和政策保障因素四个方面,并据此从内生与外延两大层面提出提升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人 社会融合 扎根理论 Nvivo 11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用户移动阅读采纳行为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叶凤云 胡雅萍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7-800,共14页
论文以DTPB(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结合消费者行为学领域的感知价值理论及移动阅读的独特特性设计具体外部变量,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移动阅读用户采纳行为模型;采用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在青少... 论文以DTPB(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结合消费者行为学领域的感知价值理论及移动阅读的独特特性设计具体外部变量,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移动阅读用户采纳行为模型;采用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在青少年群体中共获取413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17.0分析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对所构建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最终得到移动阅读用户采纳行为推荐模型,并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推动移动阅读持续良性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阅读 采纳 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 感知价值 青少年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的离婚风险:代际差异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2
作者 彭大松 刘越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42,共13页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人口流动造成的亲子分离、夫妻分居不利于婚姻稳定和家庭发展。文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江苏省数据,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流动人口离婚风险的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人口流动造成的亲子分离、夫妻分居不利于婚姻稳定和家庭发展。文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江苏省数据,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流动人口离婚风险的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流动人口的离婚风险呈现双峰结构特征,离婚风险有代际递增趋势。其中1960年前出生队列的流动人口离婚风险相对较低,未出现明显的"倒U型"特征。1961年至1980年出生队列的流动人口离婚风险存在时间滞后性是造成流动人口离婚风险双峰特征的主要原因。1980年以后出生的流动人口离婚模式表现出"闪婚闪离"的特征。在影响流动人口离婚风险的因素方面,婚后夫妻双方共同流动显著地降低了离婚风险。流动距离对流动人口离婚风险有强化作用,证实了家庭对婚姻的约束作用随流动距离增加而降低。子女因素和核心型流动家庭结构对流动人口离婚风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代际兴替而增强。为了维持婚姻稳定,年轻一代流动人口更加重视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实践和婚姻在维持家庭功能完整性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离婚风险 代际差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情报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胡雅萍 洪方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1,共7页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情报(SOCOMINT)作为一种情报搜集的新形式,已经成为情报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情报来源之一。探讨这一概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交媒体作为维护国家安全情报源的重要价值。[...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情报(SOCOMINT)作为一种情报搜集的新形式,已经成为情报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情报来源之一。探讨这一概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交媒体作为维护国家安全情报源的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探讨社交媒体情报这一术语产生的缘由、定义、搜集方式的基础上,归纳其在情报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只有重视社交媒体情报"双刃剑"效应,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深度挖掘社交媒体情报,才能使之成为新媒体时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情报(SOCMINT) 社交媒体监督 情报搜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顾客参与的社会化商务创新研究现状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洪志生 沙勇 李欠强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98,共7页
在社交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商务配套环境逐渐完善的趋势下,社交媒体与电子商务互相融合的社会化商务正蓬勃兴起,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相应地,社会化商务的相关理论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顾客参与是社会化商务活动的重要特征。... 在社交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商务配套环境逐渐完善的趋势下,社交媒体与电子商务互相融合的社会化商务正蓬勃兴起,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相应地,社会化商务的相关理论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顾客参与是社会化商务活动的重要特征。通过对顾客参与创新行为的动机及作用分析,有利于引导社会化商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方向;基于顾客参与的创新特征及其对服务创新的积极作用,深入探讨顾客参与如何形成顾客知识的异质性和转移性则有利于深层次创新商业模式。立足此框架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顾客参与的社会化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研究趋势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商务 顾客参与 商业模式创新 服务创新 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抗逆力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高校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宁 彭大松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142,共9页
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基线数据,采用OLS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大学生抗逆力现状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抗逆力发展受学校和家庭维度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外部因素对不同抗逆力水平的大学... 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基线数据,采用OLS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大学生抗逆力现状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抗逆力发展受学校和家庭维度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外部因素对不同抗逆力水平的大学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抗逆力水平,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做出努力:一是以家庭和学校为基础构建大学生抗逆力外部保护系统,培养、激发和挖掘大学生抗逆力;二是以家庭和学校为基础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缓冲系统",让大学生习得化解外部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抗逆力 外部影响因素 抗逆力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情报教育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雅萍 遇妍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9,共5页
[目的/意义]随着安全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与多元化,情报教育面临着理念变革、研究范式转换与情报服务方式的转变,为了探索情报学如何更好的应对安全领域实践工作提出的需求,急需关注西方安全情报人才的培养与团队建设。[方法/过程]该文在... [目的/意义]随着安全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与多元化,情报教育面临着理念变革、研究范式转换与情报服务方式的转变,为了探索情报学如何更好的应对安全领域实践工作提出的需求,急需关注西方安全情报人才的培养与团队建设。[方法/过程]该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梳理美国情报教育历史,收集整理了美国高校情报教育学位项目、课程大纲的相关数据,描绘了美国高校情报教育课程设置框架。[结果/结论]认为美国情报课程可以划分为核心基础、工作技巧与应用知识三类,并探讨了当前美国情报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口情报 情报教育 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失误防范中情报介入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雅萍 董尹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36,共7页
[目的/意义]充满竞争和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对决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仅靠发挥情报服务功能来支持辅助科学决策是不够的。该研究倡导在情报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发挥情报作为“耳目、尖兵、参谋”与“引领”的功能,介入到整个... [目的/意义]充满竞争和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对决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仅靠发挥情报服务功能来支持辅助科学决策是不够的。该研究倡导在情报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发挥情报作为“耳目、尖兵、参谋”与“引领”的功能,介入到整个决策链中,发挥纠偏、斧正作用。[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比较分析法,探讨了机制建立的前提条件、介入形式及重点。[结果/结论]通过建立决策链中的情报介入机制,以期拓展决策失误防范的情报功能与外延,帮助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失误 失误防范 情报研究 情报介入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9
18
作者 秦敏 朱晓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51,共14页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不完全流动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对这些儿童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已有的流出地环境极大地制约着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另一方面,留守家庭成员也会通过积极、消极抑或是不自觉的行动来回应现实...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不完全流动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对这些儿童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已有的流出地环境极大地制约着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另一方面,留守家庭成员也会通过积极、消极抑或是不自觉的行动来回应现实需求。因此在分析父母外出对家庭结构和个人所带来制约的同时,进一步考察父母外出后家庭成员能动因素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2013年CEPS调查数据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认知水平、学习成绩和综合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母亲外出的流动安排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极不利影响;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氛围、家庭及个人的自致性因素都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综合发展;学校和朋辈群体环境中阻碍因素的影响大于支持因素;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留守男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和认知水平优于留守女生,但留守女生的成绩和综合发展能力更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主要差异在于身心健康。基于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减少发展代价;公共政策和制度设计应嵌入家庭视角,自觉顺应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强化家庭责任、发掘能动性,联结多方资源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友好支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父母外出 农村留守儿童 居住安排 家庭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特征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健康?--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彭大松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62,共13页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个体和社区层面的因素对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的影响,并估计了社区因素对个体因素的"跨层"效应。人口流动特征和社区特征中诸多因素对流动者的自评健康有显著影响;...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个体和社区层面的因素对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的影响,并估计了社区因素对个体因素的"跨层"效应。人口流动特征和社区特征中诸多因素对流动者的自评健康有显著影响;"跨层"效应估计揭示出社区层面对个体健康的调节性影响存在强化、缩减和替代三种机制;以城市社区为依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可改善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并有效降低城乡之间的健康转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特征 人口流动 自评健康 分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投资视角下乡—城流动妇女工作与家庭平衡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芳 沙勇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85,共7页
社会投资将社会政策视为一种生产力要素,强调通过对人口的投资来回应政府所面对的治理挑战,尤其支持性别平等和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乡—城流动妇女的劳动力市场参与是当前我国社会政策的一个重点关注领域,需要探索这一群体的工作与家... 社会投资将社会政策视为一种生产力要素,强调通过对人口的投资来回应政府所面对的治理挑战,尤其支持性别平等和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乡—城流动妇女的劳动力市场参与是当前我国社会政策的一个重点关注领域,需要探索这一群体的工作与家庭平衡机制,以促进对她们的社会投资。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表现为双向冲突与彼此增益。乡—城流动妇女得到来自父辈和配偶的子女照料支持不足,难以获得来自工作单位的支持,并未真正受惠于来自社会政策的支持。完善家庭友好政策、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个体的人力资本能够支持乡—城流动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实现这一群体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投资 流动妇女 工作与家庭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