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荞麦面条在挤压、烘干及蒸煮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规律
1
作者 高成成 张天弩 +1 位作者 田未希 汤晓智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63,共11页
为了解全荞麦面条在挤压、烘干及蒸煮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规律,通过挤压机制备全苦、甜荞麦面条,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全荞麦面条在挤压、烘干和蒸煮过程中的风味化合物种类、含量及其整体风味轮廓进行了研究。苦荞粉... 为了解全荞麦面条在挤压、烘干及蒸煮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规律,通过挤压机制备全苦、甜荞麦面条,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全荞麦面条在挤压、烘干和蒸煮过程中的风味化合物种类、含量及其整体风味轮廓进行了研究。苦荞粉和甜荞粉具有相似的挥发性风味轮廓,但苦荞粉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高于甜荞粉。荞麦粉经挤压和烘干后,所有传感器响应值均显著提高,表明挤压和烘干使荞麦风味物质增加。面条经蒸煮后,传感器响应值显著降低,表明蒸煮导致面条风味物质散失。苦荞粉经挤压和烘干后烃类相对质量分数从47.06%降低至15.75%,醛类相对质量分数从1.27%增加至68.98%,经煮制后醛类相对质量分数从68.98%降至40.94%。甜荞面条风味物质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苦荞面条中的醛类相对含量高于甜荞面条,醛类阈值低,显著提高了荞麦面条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面条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挤压 烘干 蒸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温度对高水分小麦加工和应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翟静静 张德鹏 +5 位作者 马清香 牛兴和 张连慧 蒋沛格 任晨刚 马森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61,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干燥温度对高水分小麦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热风干燥温度(65、85、105、125℃)对初始水质量分数26%的小麦进行干燥处理,以未烘干小麦为对照,分析干燥对小麦加工及应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对高水分小麦品质影响显... 为探究不同干燥温度对高水分小麦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热风干燥温度(65、85、105、125℃)对初始水质量分数26%的小麦进行干燥处理,以未烘干小麦为对照,分析干燥对小麦加工及应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对高水分小麦品质影响显著,随热风温度升高,干燥后的小麦容重显著下降,裂纹率显著上升。在相同条件下制得的小麦粉,出粉率和灰分含量变化不大,破损淀粉有所下降,白度上升,粒径减小,溶剂保持力、沉淀指数降低,其中125℃下出粉率影响较大,破损淀粉含量和白度影响较小。与对照样品相比,65、85℃干燥对面筋含量和质量影响不大,面团的加工特性有所改善,馒头比容变化不大,硬度、黏性显著降低。当干燥温度为105℃和125℃时,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显著下降,面团的操作性能降低,馒头比容和感官得分下降。对于制作馒头而言,26%水质量分数的小麦可采用不高于85℃的干燥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干燥 高水分小麦 热风干燥 小麦品质 馒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稻米中元素含量特征及其产地判别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高强 袁建 +2 位作者 鞠兴荣 何荣 邢常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1-70,共10页
分析不同地域稻米中元素含量的特点,研究三种加工程度下稻米溯源的效果,筛选出判别不同加工程度下稻米产地的有效指标。以湖北省、江苏省、辽宁省三个地域共66份稻米样品为研究对象,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不同加工程度... 分析不同地域稻米中元素含量的特点,研究三种加工程度下稻米溯源的效果,筛选出判别不同加工程度下稻米产地的有效指标。以湖北省、江苏省、辽宁省三个地域共66份稻米样品为研究对象,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不同加工程度(整籽粒、糙米、精米)下Be、B、Na、Mg、K、Ca、Ti、V、Cr、Mn、Fe、Co、Ni、Cu、Zn、Ga、As、Se、Rb、Sr、Mo、Cd、Sn、Sb、Ba、Pb共26种元素的含量,用SPSS对其进行了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来源地不同的稻米,同一加工程度间元素含量均有各自的特征。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能够使其分成不同类别,类别和来源地基本一致。在聚类分析中,整籽粒样品和精米样品的聚类效果要明显好于糙米样品。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了7个可以判别整籽粒样品产地来源的指标,依次是Sn、Mg、B、Cr、Sr、Ca、Ga,整体的正确判别率和交叉检验率均为100%。同样地,逐步判别分析也筛选出了7个可以判别精米样品产地来源的指标,依次是Ti、Ni、Ga、Sb、Cu、Na、Rb,整体的正确判别率为100%,整体的交叉检验率为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元素 溯源 ICP-MS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黑根毛霉α-淀粉酶的定向进化、高效表达及在面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玉川 马俊文 +3 位作者 李延啸 刘海杰 闫巧娟 江正强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8-85,共8页
本研究利用定向进化技术对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来源的α-淀粉酶(RmAmy)进行分子改造,随后对突变酶进行高效表达和在面包中的应用。突变酶(mRmAmy)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5.0和65℃,比野生型下降1.0 pH和10℃;该酶在pH 4.0~10.0... 本研究利用定向进化技术对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来源的α-淀粉酶(RmAmy)进行分子改造,随后对突变酶进行高效表达和在面包中的应用。突变酶(mRmAmy)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5.0和65℃,比野生型下降1.0 pH和10℃;该酶在pH 4.0~10.0和60℃以下稳定。mRmAmy经高密度发酵168 h,酶活力最高达11 900 U/mL。mRmAmy应用于面包制作中,在加酶量为3 mg/kg时,面包比容增加14.4%,硬度减小25.8%。结果表明mRmAmy在烘焙工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黑根毛霉 Α-淀粉酶 定向进化 高密度发酵 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