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硒对水稻籽粒营养品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2
1
作者 方勇 陈曦 +6 位作者 陈悦 罗佩竹 杨文建 马宁 辛志宏 赵立艳 胡秋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0-765,共6页
为了研究外源硒对水稻籽粒品质、硒含量、矿物质元素和有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本试验对水稻进行叶面喷施硒肥,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稻籽粒硒含量、营养元素(锌、铁、铜、锰和钙)和有毒元素含量(镉、铅、汞和砷)。结... 为了研究外源硒对水稻籽粒品质、硒含量、矿物质元素和有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本试验对水稻进行叶面喷施硒肥,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稻籽粒硒含量、营养元素(锌、铁、铜、锰和钙)和有毒元素含量(镉、铅、汞和砷)。结果表明,随着水稻叶面喷施硒肥浓度的增加,精米、米糠和稻壳中硒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米糠中硒含量高于精米和稻壳。与不喷施硒肥对照相比,喷施75 g/hm2硒肥处理的稻米中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喷施75 g/hm2和100 g/hm2硒肥处理有利于稻米中锰和铁元素的吸收,可提高水稻籽粒营养品质。同时,喷施75 g/hm2和100 g/hm2硒肥可显著降低稻米籽粒中汞、铅和镉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金属 蛋白质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籽多酚的分布及加工过程对菜籽多酚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琴 吴梨 +1 位作者 石嘉怿 鞠兴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3-37,共5页
对油菜籽壳粕和脱壳后的菜籽肉粕中提取液的总酚含量、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并采用液质联用法对提取液中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对其中的芥子酸和芥子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菜籽肉粕提取液中的总酚含量、对... 对油菜籽壳粕和脱壳后的菜籽肉粕中提取液的总酚含量、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并采用液质联用法对提取液中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对其中的芥子酸和芥子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菜籽肉粕提取液中的总酚含量、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抗氧化能力约为菜籽壳粕中的两倍,芥子酸和芥子碱的含量分别为菜籽壳粕中的约2.5倍和1.5倍。通过对实验室溶剂除油的菜籽粕与工业高温粕比较发现,高温榨油过程会使菜籽的总酚含量、抗氧化性、芥子酸和芥子碱含量有所下降,其中总酚含量下降了12.06%,DPPH自由基和FRAP抗氧化值分别降低10.0%和5.6%,芥子酸和芥子碱含量分别下降了5.6%和2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多酚 抗氧化性 液质联用 芥子碱 芥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籽油脂加工副产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立峰 袁建 +1 位作者 鞠兴荣 顾振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14,共4页
双低油菜籽油脂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其主要副产品菜籽粕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并对芥子碱、单宁、植酸和硫代葡萄糖甙等有毒有害成分的抗营养作用以及副产品中一些活性物质和天然抗氧化性物质的开发利... 双低油菜籽油脂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其主要副产品菜籽粕的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并对芥子碱、单宁、植酸和硫代葡萄糖甙等有毒有害成分的抗营养作用以及副产品中一些活性物质和天然抗氧化性物质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籽 油脂加工副产品 综合利用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壳中单宁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立峰 鞠兴荣 +1 位作者 袁建 殷红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64-370,共7页
本文确立了简单有效的菜籽壳中单宁提取、测定方法,通过对菜籽壳中单宁的提取两有影响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实验,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菜籽壳中单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油菜籽壳单宁提取... 本文确立了简单有效的菜籽壳中单宁提取、测定方法,通过对菜籽壳中单宁的提取两有影响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实验,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菜籽壳中单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油菜籽壳单宁提取率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解逆矩阵得知:在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分别为3.00、65.48℃、67.11和20g/ml时,菜籽壳单宁提取量可达到最大值为9.1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壳 单宁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稻谷含水量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鞠兴荣 后其军 +2 位作者 袁建 何荣 朱贞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稻谷含水量测定的快速分析方法。试验选取江苏省不同地区的2年内197份稻谷样品作为建模集样品,对其进行化学分析和图谱扫描处理,通过近红外化学计量学软件初步建立稻谷含水量的预测模型。建...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稻谷含水量测定的快速分析方法。试验选取江苏省不同地区的2年内197份稻谷样品作为建模集样品,对其进行化学分析和图谱扫描处理,通过近红外化学计量学软件初步建立稻谷含水量的预测模型。建模结果显示运用PLS(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分析模型预测效果最优,决定系数(R^2)高达0.968 9,交互验证标准差(SECV)为0.343 4,选取24个未知样品作为验证集样品,验证决定系数(R^2)高达0.980 6,预测标准差为0.093 3。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稻谷含水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含水量 近红外光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储粮气候区划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明洁 邱伟芬 +1 位作者 周建新 孙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0,共4页
从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气候条件入手 ,对江苏储粮的地域性进行了分析。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5℃活动积温和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5℃平均相对湿度 ,将江苏划分为 3个大区和 2个亚区 ,并分析了各类型区的特点 ,提出了仓房改造、建设、配... 从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气候条件入手 ,对江苏储粮的地域性进行了分析。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5℃活动积温和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5℃平均相对湿度 ,将江苏划分为 3个大区和 2个亚区 ,并分析了各类型区的特点 ,提出了仓房改造、建设、配套设备及技术措施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粮食储藏 气候区划 温度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籽饼粕中植酸的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袁建 王立峰 +1 位作者 鞠兴荣 蒋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112,共6页
本文确立了简单有效的植酸测定方法,通过对油菜籽饼粕中植酸的提取量有影响的相关因素筛选,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了植酸最佳提取工艺:在提取温度为44,11~55.23℃时,只需在pH为9.70~10.96,料液比为21,87... 本文确立了简单有效的植酸测定方法,通过对油菜籽饼粕中植酸的提取量有影响的相关因素筛选,确定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了植酸最佳提取工艺:在提取温度为44,11~55.23℃时,只需在pH为9.70~10.96,料液比为21,87~25.74g/mL的条件下,油菜籽饼粕植酸提取量即可达到62.367mg/g(本实验中心点预测值)以上的提取量。对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解逆矩阵得知:在pH、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分别为10.96、56.07℃和23.96g/mL时,油莱籽饼粕植酸提取量可达到最大预测值为62.71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植酸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微波杀菌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9
8
作者 杨国峰 周建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3-596,共4页
本文分析了微波杀菌技术的作用机理,对该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食品微波杀菌中微波装置的选用、工艺确定、包装对杀菌的影响以及温度分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微波技术 杀菌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 被引量:102
9
作者 周建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268,共6页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开发利用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情况和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开发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 食品保鲜 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稻谷近红外技术建模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后其军 鞠兴荣 +2 位作者 袁建 何荣 朱贞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5-129,134,共6页
选取安徽省、江苏省、湖南省、黑龙江省四个不同产地的代表性稻谷样品,测定其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脂肪酸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扫描其近红外光谱,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比较不同地区同一指标之... 选取安徽省、江苏省、湖南省、黑龙江省四个不同产地的代表性稻谷样品,测定其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脂肪酸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扫描其近红外光谱,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比较不同地区同一指标之间建模效果,探索近红外建模是否需要分区域进行。结果表明:在样品具有足够代表性的前提下,对各省化学指标建立的模型都是可靠的,但是同一指标不同地区之间建模效果有所不同,四省水分含量建模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0.97、0.94、0.85;粗蛋白含量建模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0.78、0.87、0.72;脂肪酸值建模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7、0.60、0.83、0.65;直链淀粉含量建模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8、0.58、0.69、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地 稻谷 近红外技术 建模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壳提取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与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1
作者 杨国峰 周建新 +2 位作者 汪海峰 丁爱风 杨晓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01,共5页
花生壳提取物的有效成分是以木犀草素为主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与抗菌活性、降血脂与胆固醇和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文中论述了国内外花生壳提取物的制备及抗氧化与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花生壳提取物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天然抗氧化剂... 花生壳提取物的有效成分是以木犀草素为主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与抗菌活性、降血脂与胆固醇和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文中论述了国内外花生壳提取物的制备及抗氧化与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花生壳提取物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提取物 制备 抗氧化性 抗菌性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和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杨玉玲 张沫 +3 位作者 陈银基 王素雅 仇红娟 杨莉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1,共6页
研究了绿豆淀粉的颗粒形态等基本性质;探讨了绿豆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淀粉颗粒大多呈椭圆形,平均长轴直径为16.8 μm,长轴直径范围为6.5~30.8 μm.淀粉糊化的终了温度Tc为73.21 ℃.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受淀粉浓度、... 研究了绿豆淀粉的颗粒形态等基本性质;探讨了绿豆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淀粉颗粒大多呈椭圆形,平均长轴直径为16.8 μm,长轴直径范围为6.5~30.8 μm.淀粉糊化的终了温度Tc为73.21 ℃.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受淀粉浓度、蔗糖和柠檬酸添加量影响.随着淀粉浓度或蔗糖浓度增加,凝胶硬度和弹性均显著增加;在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1%~0.2%时,淀粉凝胶的硬度和弹性均达到最大.获得凝胶质构特性的最佳条件为:淀粉质量分数8%、蔗糖质量分数12%、柠檬酸质量分数0.2%.影响凝胶硬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淀粉浓度、柠檬酸浓度、蔗糖浓度;影响凝胶弹性的主次因素为:淀粉浓度、蔗糖浓度、柠檬酸浓度.添加蔗糖后凝胶的三维网变得致密、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绿豆 凝胶 质构特性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霉菌区系演替的研究 被引量:56
13
作者 周建新 鞠兴荣 +3 位作者 孙肖东 金浩 姚明兰 申海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3-136,共4页
研究了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霉菌区系演替及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储藏温度、水分对稻谷霉菌区系演替有重要影响。储藏温度、水分越高,稻谷霉菌量增加越快,也越容易发生霉变,而且曲霉是优势菌。稻谷霉菌量与是否发生霉变及霉变的程度有关,... 研究了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霉菌区系演替及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储藏温度、水分对稻谷霉菌区系演替有重要影响。储藏温度、水分越高,稻谷霉菌量增加越快,也越容易发生霉变,而且曲霉是优势菌。稻谷霉菌量与是否发生霉变及霉变的程度有关,霉菌量在104cfu/g以下,稻谷处于安全储藏状态,达到105cfu/g时开始发生霉变,超过106cfu/g时霉变已经相当严重。霉菌的活动最终将影响储藏稻谷的品质,其值变化与霉菌演替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对利用生态条件控制稻谷中霉菌生长及利用霉菌指标判定稻谷的储藏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储藏 霉菌区系 演替 霉菌指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藏温度对稻谷微生物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4
14
作者 周建新 张瑞 +2 位作者 王璐 陆琳琳 杨国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5,共4页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高湿(85%)条件下温度对稻谷微生物区系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湿度条件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霉菌量和脂肪酸值呈增加的趋势,细菌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方差分析得出储藏温度、时间对稻谷微生物区系和...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高湿(85%)条件下温度对稻谷微生物区系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湿度条件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霉菌量和脂肪酸值呈增加的趋势,细菌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方差分析得出储藏温度、时间对稻谷微生物区系和脂肪酸值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霉菌量、脂肪酸值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显著二元线性关系,而细菌量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极显著的二元二次曲线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稻谷脂肪酸值与霉菌量、温度呈极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脂肪酸值随着霉菌量的增加和储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温度 微生物 脂肪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麦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9
15
作者 袁建 李大川 +2 位作者 石嘉怿 刘超英 鞠兴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30,共6页
研究麦麸中蛋白质、水不溶膳食纤维、水溶膳食纤维等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以麦麸为原料,采用醇碱提取-盐析的方法同时提取麦麸蛋白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利用α-淀粉酶去除淀粉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 研究麦麸中蛋白质、水不溶膳食纤维、水溶膳食纤维等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以麦麸为原料,采用醇碱提取-盐析的方法同时提取麦麸蛋白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利用α-淀粉酶去除淀粉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麦麸功能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270U/g、酶反应温度56℃、酶反应料液比1:12(g/mL)、醇碱比1:4、反应温度51℃、硫酸铵饱和度33%,在此条件下得到麦麸蛋白质的得率为5.23%,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88.76%,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3.08%。该数学模型对优化麦麸蛋白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 蛋白质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水溶性膳食纤维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藏温、湿度条件下小麦粉脂肪酸值的变化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明洁 蒋甜燕 +4 位作者 袁建 鞠兴荣 杨晓蓉 宋佳 吴小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75,共5页
在6种温度(10、15、20、25、30、35℃)和3种相对湿度(55%、70%、85%)组合情况下进行小麦粉储藏试验。在90 d的储藏过程中,每10 d取一次样测定脂肪酸值。结果表明:55%RH和70%RH条件下,储藏温度越高,脂肪酸值增长速率也越大,且相同储藏时... 在6种温度(10、15、20、25、30、35℃)和3种相对湿度(55%、70%、85%)组合情况下进行小麦粉储藏试验。在90 d的储藏过程中,每10 d取一次样测定脂肪酸值。结果表明:55%RH和70%RH条件下,储藏温度越高,脂肪酸值增长速率也越大,且相同储藏时间的小麦粉脂肪酸值也越大。在85%RH的条件下,10℃和15℃下储藏的小麦粉脂肪酸呈直线上升趋势,20、25、30、35℃下储藏的脂肪酸在储藏初期都呈上升趋势,然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储藏温度愈高,下降速度愈大;另外,分别在55%RH、70%RH和85%RH条件下,就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对脂肪酸值的影响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建立了脂肪酸值与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关系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脂肪酸值 储藏温度 相对湿度 方差分析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菜籽多糖酸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鞠兴荣 税丹 +4 位作者 何荣 王立峰 王雪峰 高瑀珑 袁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93,共5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菜籽多糖的酸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酸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并运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以上4个主...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菜籽多糖的酸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酸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并运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以上4个主要因素对酸提菜籽多糖得率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酸法提取菜籽多糖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提取因素对酸提菜籽多糖得率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酸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所得最佳提取条件为:酸浓度0.28 mol/L、料液比43.05 mL/g、提取时间5 h和提取温度71.9℃,在此条件下预期的多糖得率是4.07%,实际得率为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多糖 酸法提取 响应面分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储藏期间陈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高瑀珑 鞠兴荣 +1 位作者 姚明兰 吴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0-473,共4页
稻米的陈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物理化学特性变化。稻米中主要成分有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成分影响稻米的蒸煮和食用品质。在稻米储藏期间尽管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总量基本上不发生变化,但它们的结构却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影响到... 稻米的陈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物理化学特性变化。稻米中主要成分有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成分影响稻米的蒸煮和食用品质。在稻米储藏期间尽管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总量基本上不发生变化,但它们的结构却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影响到米饭的凝胶、糊化特性、风味和质地。本文综述了稻米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储藏期间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及其变化对稻米食用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陈化 物理、化学特性变化 储藏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蓝莓叶多酚及其组成分析 被引量:34
19
作者 冯进 李敏 +1 位作者 曾晓雄 李春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91,共6页
比较8种大孔树脂对蓝莓叶多酚的静态吸附与解吸效果,HPD400树脂吸附量为52.95mg/g,解吸率为95.96%,并且达到吸附平衡与解吸平衡的时间较短,最适合蓝莓叶多酚的纯化。当上样质量浓度3mg/mL、pH2、上样流速2mL/min、上样体积140mL时,树脂... 比较8种大孔树脂对蓝莓叶多酚的静态吸附与解吸效果,HPD400树脂吸附量为52.95mg/g,解吸率为95.96%,并且达到吸附平衡与解吸平衡的时间较短,最适合蓝莓叶多酚的纯化。当上样质量浓度3mg/mL、pH2、上样流速2mL/min、上样体积140mL时,树脂带到动态吸附饱和;用80mL 40%的乙醇,以1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可以洗脱完全,解吸率为90.50%。经过HPD400树脂的纯化,蓝莓叶多酚的纯度由原来的38.75%提高到69.38%。HPLC-DAD-MS的分析结果显示,蓝莓叶多酚含有丰富的咖啡酰奎宁酸与槲皮素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叶多酚 大孔树脂 纯化 HPLC-DAD-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脂肪酸分类与生理功能 被引量:172
20
作者 陈银基 鞠兴荣 周光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9,共5页
膳食中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与人体血清中HDL-C呈正相关,增加膳食中总脂和饱和脂肪的含量不仅会增加LDL-C含量,也会增加HDL-C的含量。而丁酸是挥发性饱和脂肪酸,主要作用是供应能量,同时有调节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生长,促进细胞... 膳食中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与人体血清中HDL-C呈正相关,增加膳食中总脂和饱和脂肪的含量不仅会增加LDL-C含量,也会增加HDL-C的含量。而丁酸是挥发性饱和脂肪酸,主要作用是供应能量,同时有调节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生长,促进细胞分化和凋亡作用;月桂酸对各种微生物如细菌、酵母、真菌以及包被的病毒等有抑制作用;肉豆蔻酸与血清高胆固醇息息相关,并可能是造成冠心病的最主要因素;棕榈酸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硬脂酸部分地降低了胆固醇的溶解,同时可能会对胆酸的生成进行调节,从而降低血清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因而,对饱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细分,并对其在体内的生理作用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脂肪酸 LDL—C HDL—C 胆固醇 甘油三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