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青年》的经营与传播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石钟扬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1-86,共6页
《新青年》成为一代名刊,与陈独秀等人的经营、策划密不可分。上海亚东图书馆为《新青年》的创办提供了最初的支持;办刊主旨的标新立异与作者群体的新进赢得了读者的青睐,丰富的稿源保证了《新青年》内容的充实;营销广告的刺激和广大销... 《新青年》成为一代名刊,与陈独秀等人的经营、策划密不可分。上海亚东图书馆为《新青年》的创办提供了最初的支持;办刊主旨的标新立异与作者群体的新进赢得了读者的青睐,丰富的稿源保证了《新青年》内容的充实;营销广告的刺激和广大销售网络的构建极大地增加了《新青年》的销售量;国家对社会的弱势控制为《新青年》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新青年》 传播 策略 生存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恋母情结的两张面孔——论“美加净”广告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的恋母情结
2
作者 蒋建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26,共2页
中国式恋母情结的两张面孔是:女性救赎主题及继母与继子乱伦主题。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男性潜意识的恋母情结通过两性关系中的女性救赎主题来表现。在意识层面表达对母亲的情感时,绝不会牵涉到两性关系。文学和影视文本中女性救赎主题... 中国式恋母情结的两张面孔是:女性救赎主题及继母与继子乱伦主题。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男性潜意识的恋母情结通过两性关系中的女性救赎主题来表现。在意识层面表达对母亲的情感时,绝不会牵涉到两性关系。文学和影视文本中女性救赎主题与后母与继子(或叔母与侄子)的乱伦主题其实就是中国男性恋母情结的真实面孔。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母亲"神化"原型的影响与制约、女性主义视角下男性焦虑的性别转移策略及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焦虑等角度,可以对中国式恋母情结进行充分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恋母情结 女性救赎 母亲“神化”原型 性别转移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权主义下的潘金莲——读《金瓶梅》札记
3
作者 石钟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82-85,共4页
《金瓶梅》中潘金莲在男权主义的统治下,为了争得西门庆的宠爱,采用了种种办法,归结起来,一是礼让,二是抗争。
关键词 《金瓶梅》 潘金莲 男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凡礼与宋代文学研究
4
作者 石钟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8-54,共7页
孔凡礼先生以陆游研究为治学的突破口,浸淫于宋代文学研究之中,以学术为安身立命之根本。《苏轼诗集》、《苏轼文集》的点校,《三苏年谱》的编撰,硕果累累。他正向着宋代文史研究的全方位推进。
关键词 孔凡礼 宋代文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综纷纭说《西厢》——论《西厢记》戏剧冲突的构成
5
作者 顾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20-122,共3页
戏剧冲突是推动戏曲向前发展的关键,《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由什么构成,历来有许多说法。笔者认为都在一个"错"字上,既有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等的错误,也有张生对诗意理解的错误,正是这一个个的"错"组合成了一出精... 戏剧冲突是推动戏曲向前发展的关键,《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由什么构成,历来有许多说法。笔者认为都在一个"错"字上,既有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等的错误,也有张生对诗意理解的错误,正是这一个个的"错"组合成了一出精彩的好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冲突 错误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