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主要议题、研究脉络与未来展望
1
作者 黄建伟 安昊成 管文昊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是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之策,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之举。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重点对粮食补贴效率、利益补偿资金来源、利益补偿标准、产销区比较优势、“粮财倒挂... 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是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之策,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之举。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重点对粮食补贴效率、利益补偿资金来源、利益补偿标准、产销区比较优势、“粮财倒挂”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现有文献的研究脉络较为清晰,不同的时间阶段有不同的研究内容,脉络议题及其关键词随着政策的演变而变化,研究热点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演化和更新。研究认为,未来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的研究重点讨论的议题包括:如何实现多源筹资和财政支持,如何实现差异适配和区域合作,如何实现绿色生产和碳汇补偿,如何实现科学建模和实时优化,如何实现动态评估和多元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销区 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的逻辑及其治理——基于耕地种树绿化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建伟 张兆亮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研究目的:以博弈论为基础建立双层博弈分析框架,选取耕地流转种树绿化典型案例,复盘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的博弈过程并揭示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动机和行为逻辑,为国家治理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研... 研究目的:以博弈论为基础建立双层博弈分析框架,选取耕地流转种树绿化典型案例,复盘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的博弈过程并揭示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动机和行为逻辑,为国家治理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研究方法:质性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能否得到有效抑制具有明显的情境依赖特征,即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是耕地流转“趋粮化”和“非粮化”选择的本质。因此,无论对各级政府还是对种粮主体而言,在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实施“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又“辅之以法”的“三辅”并治机制才是防治耕地流转“非粮化”的良策。研究结论:为有效防治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应在“三辅”并治的基础上以层层设防的策略来遏制耕地流转“非粮化”的不良趋势,即以“中央政府的奖惩、地方政府的规制、社会媒体的监督和种粮主体的抵抗”这4道防线来筑牢粮食安全的“堤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流转 耕地“非粮化” 粮食安全 双层博弈 政府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粮食市场视角的后疫情时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建伟 张兆亮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分析了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及问题,以及新冠疫情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冲击与影响,探讨了后疫情时代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基本思路与市场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无论是数量型、质量型、还是可持续... 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分析了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及问题,以及新冠疫情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冲击与影响,探讨了后疫情时代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基本思路与市场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无论是数量型、质量型、还是可持续型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且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重心正由数量型粮食安全向质量型与可持续型粮食安全方向发展;此次疫情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际与国内市场两个方面,且对国内市场产生的无形影响有助于提升中国社会的风险应对能力和改变中国民众的膳食理念,推动中国粮食安全的优化升级。后疫情时代,中国应以数量型粮食安全为基础、质量型粮食安全为保障、可持续型粮食安全为目标,现实操作中,可倚靠粮食进出口市场、生产市场、营运市场和消费市场“四大市场”的支撑和保障,由此实现中国粮食保障的长久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粮食安全 粮食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