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普通高校大学生出国交流活动管理模式的重构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2,共3页
大学生出国交流活动是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以及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受大学生出国交流制约因素的影响,普通高校大学生出国交流面临诸多问题。普通高校必须对大学生出国交流活动的管理模式进行重构且不断完善,才能从根本上解...
大学生出国交流活动是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以及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受大学生出国交流制约因素的影响,普通高校大学生出国交流面临诸多问题。普通高校必须对大学生出国交流活动的管理模式进行重构且不断完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大学生出国交流的因素所形成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大学生
出国交流活动
结构方程模型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与OECD国家留学生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制
2
作者
杨雨晴
丁子军
戴靓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8-1768,共11页
构建和推动高质量人才环流是中国国际人才培养和人才磁石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与38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之间高等学校留学生流动数据,构建有向加权的国际人才流动网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探讨国际人才...
构建和推动高质量人才环流是中国国际人才培养和人才磁石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与38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之间高等学校留学生流动数据,构建有向加权的国际人才流动网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探讨国际人才流动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制。结果显示:① 39个国家之间留学生交流密切,区域组团明显,形成北美亚太组团、南美欧洲组团、北欧波罗的海组团、捷克斯洛伐克组团。中国和美国是国际人才交流的中心,同时中国、英国、德国、美国、法国也是人才流动的门户与枢纽。②各国家在输出和接收留学生上存在非对称性。中国留学生流出量占总网络的近50%,而OECD各国输出量相对均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成为留学生流入量排名前3,中国以7.17%的占比居第四。③国家的开放程度、教育质量、经济水平对留学生流动的影响均存在发送者效应和接收者效应,地理、语言文化、贸易方面的邻近可促进留学生流动。结构依赖是留学生流动的重要驱动力,其中互惠效应、择优依附效应与传递闭合效应最为显著,对于外生动力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中国与OECD国家间的人才联系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从个体属性、多维邻近性和结构内生性方面进行优化,促进区域内人才更加扁平化多元化交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流动
留学生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带一路”倡议下留学生跨境流动的特征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戴靓
丁子军
+1 位作者
郑琼洁
杨雨晴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116,共6页
“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留学生跨境交流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研究基于2015—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留学生流动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构建留学生人才流动网络,分析“一带一路”沿线跨境交流的区域与...
“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留学生跨境交流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研究基于2015—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留学生流动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构建留学生人才流动网络,分析“一带一路”沿线跨境交流的区域与层级特征,并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揭示跨境交流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2015—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跨境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组团日趋显化,形成东亚东盟组团、东欧独联体组团、南亚组团、西亚北非组团、巴尔干组团5大交流集群。(2)中国内地和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最大的留学生交流中心,留学目的地较为集中,中俄吸引了沿线近40%的留学生。留学生来源地相对均衡,哈萨克斯坦是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其后依次是中国内地、乌克兰、印度、土库曼斯坦等。(3)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质量是吸引留学生的重要因素,地理距离和制度差异不利于跨境交流,而语言邻近和移民往来可有效促进留学生流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和交流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留学生网络
跨境交流
空间格局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高校大学生出国交流活动管理模式的重构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娟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2,共3页
基金
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
课题立项编号:DJ201515
文摘
大学生出国交流活动是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以及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受大学生出国交流制约因素的影响,普通高校大学生出国交流面临诸多问题。普通高校必须对大学生出国交流活动的管理模式进行重构且不断完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大学生出国交流的因素所形成的制约。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大学生
出国交流活动
结构方程模型
管理模式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与OECD国家留学生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制
2
作者
杨雨晴
丁子军
戴靓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南京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剑桥
大学
建筑系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8-1768,共11页
基金
南京财经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题(Y21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212)
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JS-2023-018)资助。
文摘
构建和推动高质量人才环流是中国国际人才培养和人才磁石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与38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之间高等学校留学生流动数据,构建有向加权的国际人才流动网络,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探讨国际人才流动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制。结果显示:① 39个国家之间留学生交流密切,区域组团明显,形成北美亚太组团、南美欧洲组团、北欧波罗的海组团、捷克斯洛伐克组团。中国和美国是国际人才交流的中心,同时中国、英国、德国、美国、法国也是人才流动的门户与枢纽。②各国家在输出和接收留学生上存在非对称性。中国留学生流出量占总网络的近50%,而OECD各国输出量相对均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成为留学生流入量排名前3,中国以7.17%的占比居第四。③国家的开放程度、教育质量、经济水平对留学生流动的影响均存在发送者效应和接收者效应,地理、语言文化、贸易方面的邻近可促进留学生流动。结构依赖是留学生流动的重要驱动力,其中互惠效应、择优依附效应与传递闭合效应最为显著,对于外生动力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中国与OECD国家间的人才联系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从个体属性、多维邻近性和结构内生性方面进行优化,促进区域内人才更加扁平化多元化交流发展。
关键词
人才流动
留学生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指数随机图模型
Keywords
talent mobility
international student network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
分类号
K90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C96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带一路”倡议下留学生跨境流动的特征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戴靓
丁子军
郑琼洁
杨雨晴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
大学
经济学院
南京
市社会科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116,共6页
基金
南京财经大学教学改革课题(JGZ1711)
南京财经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题(Y21017)
+1 种基金
南京财经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DJ201950)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22_1736)。
文摘
“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留学生跨境交流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研究基于2015—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留学生流动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构建留学生人才流动网络,分析“一带一路”沿线跨境交流的区域与层级特征,并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揭示跨境交流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2015—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跨境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组团日趋显化,形成东亚东盟组团、东欧独联体组团、南亚组团、西亚北非组团、巴尔干组团5大交流集群。(2)中国内地和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最大的留学生交流中心,留学目的地较为集中,中俄吸引了沿线近40%的留学生。留学生来源地相对均衡,哈萨克斯坦是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其后依次是中国内地、乌克兰、印度、土库曼斯坦等。(3)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质量是吸引留学生的重要因素,地理距离和制度差异不利于跨境交流,而语言邻近和移民往来可有效促进留学生流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和交流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留学生网络
跨境交流
空间格局
影响机制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overseas student network
cross-border exchange
spatial pattern
influential mechanism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普通高校大学生出国交流活动管理模式的重构
王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与OECD国家留学生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制
杨雨晴
丁子军
戴靓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带一路”倡议下留学生跨境流动的特征与机制研究
戴靓
丁子军
郑琼洁
杨雨晴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