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学校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1
作者
糜海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47,共6页
学校德育既要肯定个体主体性在道德人格生成中的意义,又要防止主体性道德人格走向“自我中心主义”的误区。主体性道德人格既是对传统依附性人格的变革,也是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积极的精神品质,具有独立性、自律性、责任性、平等性...
学校德育既要肯定个体主体性在道德人格生成中的意义,又要防止主体性道德人格走向“自我中心主义”的误区。主体性道德人格既是对传统依附性人格的变革,也是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积极的精神品质,具有独立性、自律性、责任性、平等性和超越性等特征。注重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诉求。社会转型背景下开展学校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应加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价值引领,注重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实践养成,激发主体性道德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时代新人堪当大任的道德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学校
主体性道德人格
价值引领
实践养成
道德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生态伦理的哲学反思——兼论“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
被引量:
17
2
作者
糜海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35,共5页
当代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人类道德文化在空间维度上的一大进步,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把人类的道德关怀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最终实现美好生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诗意地栖居”的共同理想。它...
当代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人类道德文化在空间维度上的一大进步,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把人类的道德关怀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最终实现美好生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诗意地栖居”的共同理想。它是对传统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和矫枉过正的“自然中心主义”伦理观的合理吸收、扬弃超越。其理论要旨是:在认识论层面,以整体性思维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系统论的高度把握人类与自然界的一体性,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主奴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在价值论层面,以公共利益为取向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以牺牲人类的普遍利益来成就抽象的自然权利,也不以“人类中心”的名义使私人利益损害公共利益;在实践论层面,以生命共同体理念确立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要求,也是人对社会负有道德义务的延伸,人类对自然的活动应当限制在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的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
整体性
公共利益
生命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师德评价标准合理性的三维论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糜海波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6,共9页
师德评价标准作为判别教师教育行为和品质的优劣尺度,其现实转换的条件之一是本身的合理性,包括形式、内容和实质三个维度。就形式合理性而言,师德评价标准应突显社会的主导性、反映教育的特殊性、体现权益的正当性、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师德评价标准作为判别教师教育行为和品质的优劣尺度,其现实转换的条件之一是本身的合理性,包括形式、内容和实质三个维度。就形式合理性而言,师德评价标准应突显社会的主导性、反映教育的特殊性、体现权益的正当性、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就内容合理性而言,师德评价标准在具体要求上应具有层次性,在内容构成上应体现完整性。就实质合理性而言,承载一定价值追求的师德评价标准应从主体意义、内在意义和外在意义三个层面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从整体性上把握师德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进而科学地开展师德评价工作,才能切实提升道德评价的功效,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评价标准
维度
形式合理性
内容合理性
实质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师伦理的维度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
3
4
作者
糜海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34-39,共6页
教师伦理作为师道与师德的统一,包括客体性的教师规范和主体性的教师德性两个维度。教师伦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师伦理规范建设和教师伦理德性建设的有机统一,设定规范和提升德性是教师伦理建设的基本路径。教师伦理规范建设不仅...
教师伦理作为师道与师德的统一,包括客体性的教师规范和主体性的教师德性两个维度。教师伦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师伦理规范建设和教师伦理德性建设的有机统一,设定规范和提升德性是教师伦理建设的基本路径。教师伦理规范建设不仅要设定教师行为之应然,而且要阐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教师伦理德性建设在于通过社会培育与自我涵养提升教师德性水平,既要发挥社会在塑造教师德性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激发个体在德性养成中的自觉性和主体性,从而共同推动教师的道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伦理
师道
师德
规范建设
德性建设
德性水平
道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学校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1
作者
糜海波
机构
南京警察学院思政部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4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0BKS049)的研究成果。
文摘
学校德育既要肯定个体主体性在道德人格生成中的意义,又要防止主体性道德人格走向“自我中心主义”的误区。主体性道德人格既是对传统依附性人格的变革,也是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积极的精神品质,具有独立性、自律性、责任性、平等性和超越性等特征。注重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诉求。社会转型背景下开展学校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应加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价值引领,注重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实践养成,激发主体性道德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时代新人堪当大任的道德责任感。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学校
主体性道德人格
价值引领
实践养成
道德责任感
Keywords
social transformation
school
subjective moral personality
value guidance
practice formation
the sense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生态伦理的哲学反思——兼论“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
被引量:
17
2
作者
糜海波
机构
南京警察学院思政部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35,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BKS027)
文摘
当代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人类道德文化在空间维度上的一大进步,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把人类的道德关怀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最终实现美好生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诗意地栖居”的共同理想。它是对传统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和矫枉过正的“自然中心主义”伦理观的合理吸收、扬弃超越。其理论要旨是:在认识论层面,以整体性思维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系统论的高度把握人类与自然界的一体性,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主奴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在价值论层面,以公共利益为取向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以牺牲人类的普遍利益来成就抽象的自然权利,也不以“人类中心”的名义使私人利益损害公共利益;在实践论层面,以生命共同体理念确立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要求,也是人对社会负有道德义务的延伸,人类对自然的活动应当限制在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
整体性
公共利益
生命共同体
分类号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师德评价标准合理性的三维论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糜海波
机构
南京警察学院思政部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6,共9页
文摘
师德评价标准作为判别教师教育行为和品质的优劣尺度,其现实转换的条件之一是本身的合理性,包括形式、内容和实质三个维度。就形式合理性而言,师德评价标准应突显社会的主导性、反映教育的特殊性、体现权益的正当性、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就内容合理性而言,师德评价标准在具体要求上应具有层次性,在内容构成上应体现完整性。就实质合理性而言,承载一定价值追求的师德评价标准应从主体意义、内在意义和外在意义三个层面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从整体性上把握师德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进而科学地开展师德评价工作,才能切实提升道德评价的功效,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师德评价标准
维度
形式合理性
内容合理性
实质合理性
Keywords
evaluation criteria of teacher ethics
dimension
formal rationality
content rationality
substantive rationality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伦理的维度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
3
4
作者
糜海波
机构
南京警察学院思政部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34-39,共6页
文摘
教师伦理作为师道与师德的统一,包括客体性的教师规范和主体性的教师德性两个维度。教师伦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师伦理规范建设和教师伦理德性建设的有机统一,设定规范和提升德性是教师伦理建设的基本路径。教师伦理规范建设不仅要设定教师行为之应然,而且要阐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教师伦理德性建设在于通过社会培育与自我涵养提升教师德性水平,既要发挥社会在塑造教师德性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激发个体在德性养成中的自觉性和主体性,从而共同推动教师的道德发展。
关键词
教师伦理
师道
师德
规范建设
德性建设
德性水平
道德发展
Keywords
teacher ethics
teaching ethics
teaching morality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s
moral construction
moral level
mor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学校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糜海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生态伦理的哲学反思——兼论“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
糜海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师德评价标准合理性的三维论析
糜海波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教师伦理的维度与建设路径
糜海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