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论文概况及学术期刊分析——基于2000—2007年CSSCI期刊论文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维 周桂银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6,共6页
本文以2000—2007年CSSCI来源期刊国际经济关系论文数据为基础,根据期刊发文及被引、作者发文及被引、著作被引、研究机构发文及被引、地区发文及被引,分析期刊、学者、机构和地区在我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指出该研究领域... 本文以2000—2007年CSSCI来源期刊国际经济关系论文数据为基础,根据期刊发文及被引、作者发文及被引、著作被引、研究机构发文及被引、地区发文及被引,分析期刊、学者、机构和地区在我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指出该研究领域的总体特征,指出其一般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关系 CSSCI来源期刊 文献计量学 论文被引 著作被引 机构分布 地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二):学者、研究机构、地区的学术影响力及研究热点——基于2000—2007年CSSCI期刊论文数据的分析
2
作者 王维 周桂银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本文研究了中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领域中的学者、研究机构和地区的学术影响力,并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本文认为我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仍然处于初步成长之中,研究队伍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扩大,但是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力已有显... 本文研究了中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领域中的学者、研究机构和地区的学术影响力,并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本文认为我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仍然处于初步成长之中,研究队伍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扩大,但是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力已有显著的提高,高校和社科院系统是研究的主力,北京是研究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关系 CSSCI来源期刊 论文被引 著作被引 机构分布 地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再定位及其重要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德星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21世纪 对外关系 东盟 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政治研究中的议题和问题——基于CSSCI的分析(2001—2005)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桂银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95,共10页
本文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提供的1998—2005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国际政治论文关键词数据库为基础,主要根据标引次数10次以上的关键词的分布及其标引次数,梳理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国际政治问题、国际热点问题、大国... 本文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提供的1998—2005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国际政治论文关键词数据库为基础,主要根据标引次数10次以上的关键词的分布及其标引次数,梳理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国际政治问题、国际热点问题、大国关系、中国外交、战略与国际安全、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制度、地区研究、国别研究、人物研究等11类研究议题和问题,分析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当前状况和基本特点,指出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不足和可能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国际政治论文 关键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台湾的地缘战略地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听昌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6-69,共4页
台湾是西太平洋上的战略要冲。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无论对中国 ,还是对美国和日本都有至关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台湾是中国海防的关键 ,通向太平洋的门户 ,南北海运的枢纽 ;台湾是美国控制西太平洋“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台湾海峡是日... 台湾是西太平洋上的战略要冲。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无论对中国 ,还是对美国和日本都有至关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台湾是中国海防的关键 ,通向太平洋的门户 ,南北海运的枢纽 ;台湾是美国控制西太平洋“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台湾海峡是日本西南航线的必经通道 ,恰似“东方的直布罗陀”。台湾是中、美、日三国战略利益的交汇之地 ,这是中国坚决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统一 ,美国 (暗地里还有日本 )顽固干涉中国内政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地缘战略 海防 地理位置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恐背景下美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葛腾飞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91,共7页
由于“9·11”事件对美国国内所造成的特殊伤害性,它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冲击也就呈现出特别剧烈的效应,引起美国国内有关其社会政治问题的深刻思考,如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含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主流社会与非主流社会的矛盾、反恐手... 由于“9·11”事件对美国国内所造成的特殊伤害性,它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冲击也就呈现出特别剧烈的效应,引起美国国内有关其社会政治问题的深刻思考,如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含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主流社会与非主流社会的矛盾、反恐手段的选择等等。这种思:考又进一步作用于美国的政治实践,形成“9·11”事件后美国政治的新特点,尤其体现在国内外政策分野缩小、政党政治重新强化、经济政策有待加强、反恐战争意识形态化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11”事件反恐 美国社会政治环境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