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红茶特征挥发性芳香物的分离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婧涵 倪芳 +5 位作者 于俊雅 姚忠 邵增琅 孙芸 朱本伟 钟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90,共7页
将纳米有机硅Silicalite-1添加到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中制备出Silicalite-1/PDMS杂化膜,用于红茶中挥发性芳香物的渗透汽化分离。在乙醇-水体系中的研究显示,添加Silicalite-1会引起乙醇通量的下降,但对分离因子... 将纳米有机硅Silicalite-1添加到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中制备出Silicalite-1/PDMS杂化膜,用于红茶中挥发性芳香物的渗透汽化分离。在乙醇-水体系中的研究显示,添加Silicalite-1会引起乙醇通量的下降,但对分离因子有明显改善。考察了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和苯甲醛等3种红茶特征性芳香物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Silicalite-1/PDMS杂化膜(Silicalite-1质量分数为5%)对3种化合物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均较PDMS/PVDF膜有明显改善,在温度50℃、流速0. 32 L/min条件下分离5 h,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和苯甲醛的渗透通量分别较PDMS/PVDF膜提高了50. 50%、176. 10%和197. 90%,分离因子提高了23. 50%、17. 80%和62. 70%。测试了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对实际茶汤中挥发性芳香物的分离富集效果,在50℃、循环流速0. 32 L/min的条件下连续分离5 h,茶汤中水杨酸甲酯、苯甲醛和芳樟醇的回收率分别为96. 67%、86. 42%和84. 91%,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分离 挥发性芳香物 红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氧加工速溶红茶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晶晶 盖国丽 +2 位作者 严云梅 邵增琅 岳鹏翔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8-72,共5页
以绿茶浓缩液为原料,研究了通氧条件下将其加工成速溶红茶工艺参数的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料液pH值、反应温度、料液浓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应用响应面——满意度函数分析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O2氧化生产速溶红茶的适宜... 以绿茶浓缩液为原料,研究了通氧条件下将其加工成速溶红茶工艺参数的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料液pH值、反应温度、料液浓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应用响应面——满意度函数分析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O2氧化生产速溶红茶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液pH值9.5,反应温度80℃,料液浓度20%,反应时间20min,模型预测最佳工艺条件下满意度期望值D为0.831,3次验证试验平均值为0.819,与预测值接近。说明了采用响应面——满意度函数分析法对氧气氧化法制备速溶红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红茶 O2 氧化 响应面法 满意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速溶茶粉中八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1
3
作者 鲍鏖天 裴少芬 +2 位作者 唐杏燕 王晓霞 邵增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2-236,共5页
利用QuEChE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建立了速溶茶粉中8种农药残留(克百威、内吸磷、灭线磷、甲胺磷、辛硫磷、吡蚜酮、硫环磷、氯唑磷)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水-乙腈提取,无水MgSO_4和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后,采用高灵敏度... 利用QuEChE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建立了速溶茶粉中8种农药残留(克百威、内吸磷、灭线磷、甲胺磷、辛硫磷、吡蚜酮、硫环磷、氯唑磷)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水-乙腈提取,无水MgSO_4和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后,采用高灵敏度的HPLC-MS/MS检测,优化HPLC-MS/MS条件使8种农药在10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各种农药在添加水平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96 9~0.999 8,定量限(LOQs)为0.2~1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1%~118%。建立的QuEChERS-HPLCMS/MS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以满足对速溶茶粉中多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速溶茶粉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链球菌素对速溶茶中耐热菌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邵增琅 宣娟娟 +2 位作者 王晓霞 彭月琴 闫征 《中国茶叶加工》 2015年第1期31-34,66,共5页
乳酸链球菌(Nisin)是一种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天然抗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广谱抑菌作用。文章就Nisin对于速溶茶中耐热芽孢和TAB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超高温瞬时灭菌(UHT)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isin浓度的增加,耐热芽孢和TA... 乳酸链球菌(Nisin)是一种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天然抗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广谱抑菌作用。文章就Nisin对于速溶茶中耐热芽孢和TAB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超高温瞬时灭菌(UHT)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isin浓度的增加,耐热芽孢和TAB的数量急剧下降,添加量达到100 mg/L时,抑菌率达到100%;添加Nisin后,耐热芽孢和TAB抗热性降低,达到完全灭菌的温度由131℃降低至121℃,UHT和Nisin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抑菌作用,添加Nisin能有效降低UHT的温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 乳酸链球菌素 耐热芽孢 嗜热嗜酸菌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产多酚氧化酶内生真菌的筛选及其在速溶茶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晓霞 邵增琅 +3 位作者 唐杏燕 裴少芬 黄鸣 黄叶飞 《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第4期38-43,共6页
研究以茶多酚为唯一碳源,采用鉴别培养基筛选法富集培养获得5株能分解利用茶多酚的茶树内生真菌,根据变色圈的大小、颜色深浅和摇瓶发酵的结果获得产多酚氧化酶较强的菌株EC-3和EC-4,将EC-3和EC-4按1∶1接种到茶水发酵培养基中混合发酵... 研究以茶多酚为唯一碳源,采用鉴别培养基筛选法富集培养获得5株能分解利用茶多酚的茶树内生真菌,根据变色圈的大小、颜色深浅和摇瓶发酵的结果获得产多酚氧化酶较强的菌株EC-3和EC-4,将EC-3和EC-4按1∶1接种到茶水发酵培养基中混合发酵,发现EC-3和EC-4混合菌能够很好地利用绿茶提取液进行发酵,产生多酚氧化酶,发酵3 d后,制得的速溶茶粉汤色红艳明亮,金圈厚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具有红茶特有的风味。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茶树中存在以茶多酚作为营养生长,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的功能性内生真菌。茶树内生真菌是值得进一步开发的天然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多酚氧化酶 内生真菌 菌株筛选 速溶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有机磷类农药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在速溶茶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霞 邵增琅 +3 位作者 唐杏燕 裴少芬 黄鸣 黄叶飞 《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第4期44-49,共6页
文章通过富集驯化从茶树叶片中筛选分离得到的4株能耐受或降解甲基毒死蜱、水胺磷和三唑磷的菌株,将在有机磷农药培养基中产生透明圈直径最大,生长最好的菌株ES-4接种到茶水培养基中摇床培养,发现发酵1 d后用绿茶提取液喷干的速溶茶粉... 文章通过富集驯化从茶树叶片中筛选分离得到的4株能耐受或降解甲基毒死蜱、水胺磷和三唑磷的菌株,将在有机磷农药培养基中产生透明圈直径最大,生长最好的菌株ES-4接种到茶水培养基中摇床培养,发现发酵1 d后用绿茶提取液喷干的速溶茶粉中原本可以检测出的甲基毒死蜱和水胺磷农残未检出,说明ES-4具有降解甲基毒死蜱和水胺磷的能力。初步研究表明,茶树中存在能降解农药的功能性内生真菌,从茶树中筛选高活力的农药降解菌株,对解决茶叶及深加工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农药降解菌 菌株筛选 速溶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渣生物质颗粒燃料关键制备技术及生产线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钟亮 邵增琅 +1 位作者 唐杏燕 王晓霞 《中国茶叶加工》 2017年第1期28-32,45,共6页
生物质颗粒燃料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燃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茶渣类生物质为原料,污泥为粘合剂,对颗粒成型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技术为茶渣含水率13%~17%之间;三回程滚筒烘干机的出风温度为85~90℃;污泥添加比例为... 生物质颗粒燃料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燃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茶渣类生物质为原料,污泥为粘合剂,对颗粒成型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技术为茶渣含水率13%~17%之间;三回程滚筒烘干机的出风温度为85~90℃;污泥添加比例为5%~10%;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建成了规模化(时产3 t)、低成本茶渣生物质燃料生产线,为茶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渣 生物质颗粒燃料 生产线 关键技术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绩效模式在速溶茶生产企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邵增琅 王晓霞 +4 位作者 裴少芬 唐杏燕 黄鸣 黄叶飞 任明武 《中国茶叶加工》 2020年第2期48-53,共6页
针对速溶茶生产企业节能减排的需求,文章阐述了卓越绩效模式的应用,并针对企业在节能减排管理方面的现状,结合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节能减排绩效新考核模式。每年实现制备茶渣生物质燃料1.5万吨,氮氧化物减排50%,粉尘排放浓度≤30 mg/m... 针对速溶茶生产企业节能减排的需求,文章阐述了卓越绩效模式的应用,并针对企业在节能减排管理方面的现状,结合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节能减排绩效新考核模式。每年实现制备茶渣生物质燃料1.5万吨,氮氧化物减排50%,粉尘排放浓度≤30 mg/m^3,水处理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回收茶香精30吨;与普通模式相比,每年节约成本1810万元,实现三废综合处理与利用及节能减排。同时,对持续改进提升企业节能减排绩效进行探讨,提出需要坚持管理体系融合,树立系统管理理念,注重过程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绩效模式 速溶茶企业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圆盘型陶瓷膜过滤绿茶浸提液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裴少芬 王晓霞 +3 位作者 钟亮 邵增琅 吴小婷 岳鹏翔 《中国茶叶加工》 2015年第4期46-49,共4页
以绿茶提取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旋转圆盘型陶瓷膜和和静态管式陶瓷膜过滤,通过观察膜通量、出液固含物产量和单位产量电耗,对比两种陶瓷膜过滤方式的过滤特性。结果表明:较静态管式陶瓷膜相比,旋转陶瓷膜过滤膜通量衰减缓慢且受料液浓度... 以绿茶提取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旋转圆盘型陶瓷膜和和静态管式陶瓷膜过滤,通过观察膜通量、出液固含物产量和单位产量电耗,对比两种陶瓷膜过滤方式的过滤特性。结果表明:较静态管式陶瓷膜相比,旋转陶瓷膜过滤膜通量衰减缓慢且受料液浓度影响较小,连续、稳定过滤时间长,单位产量电耗仅是管式陶瓷膜的1/3。旋转陶瓷膜过滤时在膜表面产生高剪切率,过滤有其独特的优势,在饮料过滤、污水处理、油水分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未来陶瓷膜过滤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型陶瓷膜 静态管式陶瓷膜 过滤 绿茶浸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