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3期35-37,共3页
在考虑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问题的时候,应当看到的根本问题是:我们面对那些一大堆的音符和节拍,怎样才能赋予它们以生命呢?演奏者灵机一动和忽然而起的念头,以及过于随意性的武断对待乐谱,都是不合适的。 音乐表现是由音乐中的多种要素... 在考虑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问题的时候,应当看到的根本问题是:我们面对那些一大堆的音符和节拍,怎样才能赋予它们以生命呢?演奏者灵机一动和忽然而起的念头,以及过于随意性的武断对待乐谱,都是不合适的。 音乐表现是由音乐中的多种要素所决定,而每一种表现的细微变化的目的,就是要把那音乐结构中的美感以及乐曲的意义彻底表达出来。我们一旦看清音乐并不是一堆音符和节拍,而是一有些有意义的要素的多种组合时,再给予它们在演奏中以适当的处理,音乐表现就变得清晰而丰富了。 钢琴演奏中,在音色上要求某种明或暗的处理;在力度上要求某种强或弱的处理;在速度上要求某种快或慢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演奏者 音乐表现 表现音乐 音乐结构 热情奏鸣曲 节拍 音乐意义 表现力 调性因素 自由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变音体系(上) 被引量:2
2
作者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3期3-12,共10页
一、关于“变音体系”与“引导声部” 1.变音体系 “变音体系”是与“自然音体系”相对立的概念。通常,我们把用一个七声调式音阶范围内的和弦(一般指常用三度叠置和弦)写成的和声称为“自然音体系和声”(严格地说,自然音只包括除... 一、关于“变音体系”与“引导声部” 1.变音体系 “变音体系”是与“自然音体系”相对立的概念。通常,我们把用一个七声调式音阶范围内的和弦(一般指常用三度叠置和弦)写成的和声称为“自然音体系和声”(严格地说,自然音只包括除罗克里亚调式之外的六个自然七声调式,但因传统和声包括和声及旋律大、小调,所以,也可以把这四个调式包括在内),如果使用了较多的变化音,那么,就称为“变音体系和声”。由于变化音用法上的不同,因此,以某一个主调的功能性和声为核心,可以构成下列四种变音体系: (1)装饰性的变音体系—变化音主要用作和弦外音; (2)守调的变音体系—变化音主要来自主调的S组、D组变和弦; (3)离调的变音体系—变化音主要来自向主调近关系调离调的副属、副下属和弦; (4)同主音调交替的变音体系—变化音主要来自主调的各同主音调式(包括七个自然七声调式)的和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音体系 拉赫玛尼诺夫 色彩性 平行和弦 和弦外音 变化音 声部 和声技法 同主音调 变化半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击弦机的发展看莫扎特与贝多芬钢琴音乐的触键风格 被引量:4
3
作者 秦川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3-87,共5页
1750—1800年是钢琴击弦机最重要的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击弦机——德国式击弦机(亦称“跳上式”)和英国式击弦机(亦称“顶上式”)基本工作原理的剖析,认为这两种击弦机的最大区别在于:德国式击... 1750—1800年是钢琴击弦机最重要的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击弦机——德国式击弦机(亦称“跳上式”)和英国式击弦机(亦称“顶上式”)基本工作原理的剖析,认为这两种击弦机的最大区别在于:德国式击弦机善于轻巧地触键,但在力度和连奏方面逊于英国式。这对应在莫扎特和贝多芬身上,无疑也是他们各自钢琴作品在触键上的差异。此外,通过英国式击弦机的发展以及贝多芬在不同创作时期采用不同品牌的钢琴情况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 贝多芬 击弦机 触键 钢琴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巴赫《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的演奏艺术 兼论巴赫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被引量:2
4
作者 尹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8年第4期15-22,共8页
巴赫逝世已经200年多年,这位音乐大师生前的声誉远远不如20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历史的发展,巴赫的地位与日俱增,成为音乐史中一颗光耀夺目的灿星。而在钢琴音乐发展史中他树立了一片丰碑,他不仅推动着古钢琴向现代钢琴的发展,而且将古... 巴赫逝世已经200年多年,这位音乐大师生前的声誉远远不如20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历史的发展,巴赫的地位与日俱增,成为音乐史中一颗光耀夺目的灿星。而在钢琴音乐发展史中他树立了一片丰碑,他不仅推动着古钢琴向现代钢琴的发展,而且将古钢琴曲的形式基础和表现手法在钢琴复调领域内发展到高度完美的地步,尤其重要的是他第一次赋予这些形式以深刻的思想感情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 半音阶 力度变化 赋格曲 演奏风格 艺术风格 钢琴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爱知县艺术大学简介
5
作者 林淑华 《南艺学报》 1981年第1期60-60,83,共2页
去年十一月,江苏省普通教育考察团去日本爱知县考察。除重点考察了中小学外,还参观了几所大学,其中包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笔者访问了该团有关同志,现就艺术大学的若干问题作如下简介: 问:您们去年到日本考察教育,请把日本艺术大学方面... 去年十一月,江苏省普通教育考察团去日本爱知县考察。除重点考察了中小学外,还参观了几所大学,其中包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笔者访问了该团有关同志,现就艺术大学的若干问题作如下简介: 问:您们去年到日本考察教育,请把日本艺术大学方面的情况给我们介绍一下: 答:我们在爱知县艺术大学只参观了两个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美术史 艺术大学 学校 学堂 艺术 学部 爱知县 音乐教师 许可证 艺术史 音乐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泉映月》音调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易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6-68,共3页
本文通过对《二泉映月》音调的解读,对乐曲及作者历史的考察,对乐曲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分析,结合二胡演奏技法的处理,实现作品的音调化,即在二度创造中揭示出音乐音调所蕴含的语义学信息和美学信息。
关键词 二泉映月 音调化 阿炳 重建 二胡 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对当代赋格曲写作的启示 被引量:5
7
作者 邹建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3期13-18,共6页
1950年,肖氏赴莱比锡参加巴哈逝世200周年纪念活动返回莫斯科后,显然是受到了触动而投入这部作品的创作,四个半月(1950年10月—51年2月)后,便诞生了这部在世界宝库中极为重要,在当时仅只有巴哈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1950年,肖氏赴莱比锡参加巴哈逝世200周年纪念活动返回莫斯科后,显然是受到了触动而投入这部作品的创作,四个半月(1950年10月—51年2月)后,便诞生了这部在世界宝库中极为重要,在当时仅只有巴哈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宏大的复调套曲作品。肖氏本人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说,开始他仅想把它写成一部复调技巧练习曲,但后来调整了想法,决定写成以巴哈《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形式为模式而又具有想像力与艺术内涵的作品。确实,肖氏在这部划时代的复调套曲作品中成功地赋予了赋格曲这一传统而古老的音乐体载以时代的生命活力和宏大的气魄,对当代赋格曲写作是有很多启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现部 赋格曲 肖斯塔科维奇 音乐形象 主题 平均律钢琴曲集 间插段 持续音 自然调式 多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斯特晚期和声语言的创新 被引量:5
8
作者 邹建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8年第1期15-20,共6页
李斯特作为音乐史中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早为世所公认,但对他一生创作的评价,却众说纷芸。而对他晚期创作的认识,也是分歧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其晚期创作中和声语言的创新尤为突出,这些创新虽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对二十世纪... 李斯特作为音乐史中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早为世所公认,但对他一生创作的评价,却众说纷芸。而对他晚期创作的认识,也是分歧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其晚期创作中和声语言的创新尤为突出,这些创新虽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影响是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瓦格纳 巴托克 和声语言 和弦结构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赋格中的戏剧性处理 被引量:1
9
作者 邹建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17,21,共8页
本文通过对一些20世纪赋格作品中主题的展开性陈述方式、动力再现的运用、结束部的处理、矛盾对比因素的增强和其它一些手法的分析,论述了20世纪赋格写作中融入交响性思维和戏剧性处理这一重要特征。
关键词 戏剧性 交响性 展开性陈述 动力再现 对比因素 赋格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邹建平新作——民族管弦乐曲《千里江陵》 被引量:1
10
作者 茅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3期57-59,共3页
邹建平198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作曲专业并留校任教。后来学校又送他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过两年,得到了著名作曲家陈铭志教授等老师的精心教导。1985年,作为在职研究生,考入原我院作曲教授(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徐振民班上,攻读... 邹建平198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作曲专业并留校任教。后来学校又送他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过两年,得到了著名作曲家陈铭志教授等老师的精心教导。1985年,作为在职研究生,考入原我院作曲教授(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徐振民班上,攻读硕士学位。他边学习,边工作,在此期间,他的一些作品就曾多次获奖,并晋升讲师。1988年毕业,获上海音乐学院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1990年,邹建平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到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研究西方现代作曲技法。1992年归国。1993年,晋升副教授,现任我院音乐系副主任。茅原先生是邹建平读研究生时的指导教师之一,这是去年写的一篇对邹建平新作品的评论,因本刊稿挤,一再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管弦乐 和声手法 德彪西 江陵 梅花三弄 中国作曲家 古琴音乐 时代精神 歌唱性 唐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活动对歌唱表演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汤爱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3期25-27,共3页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心理研究的范围很广, 因为它的原则和道理可以在许多学科领域运用, 对音乐亦如此。 一、心理研究在歌唱 实践中的意义 心理学在音乐领域中的应用,并不是什么新 鲜事。早在1883年,德国很有影响的哲学...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心理研究的范围很广, 因为它的原则和道理可以在许多学科领域运用, 对音乐亦如此。 一、心理研究在歌唱 实践中的意义 心理学在音乐领域中的应用,并不是什么新 鲜事。早在1883年,德国很有影响的哲学家、心 理学家斯顿夫就写出《乐音心理学》,使他成为 致力于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先驱。斯顿夫出身于医 学家庭,早年虽与科学有接触,但对音乐却有极 大兴趣,他七岁开始学提琴,十岁能作曲。由于 斯顿夫是心理学的理论家,再加上他的音乐素 质,使他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表演 心理活动 音乐心理学 歌唱者 斯顿夫 声乐表演 心理咨询 心理研究 心理状态 心理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和声听觉训练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秋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9年第2期36-38,共3页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和声听觉训练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说第一步的训练不仅仅是音程,而是与和弦训练二者兼而顾之,那么对学生在较短的学习期限里掌握和声听觉方面的技能则是颇有利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和声听觉训练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说第一步的训练不仅仅是音程,而是与和弦训练二者兼而顾之,那么对学生在较短的学习期限里掌握和声听觉方面的技能则是颇有利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以三和弦为开始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泛音列的角度来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训练 听辨 音乐作品 理性思维能力 听记 外声部 音级 练习法 排列位置 间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训练中的脑、心、声——著名声乐教授沈湘在宁讲学纪实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雪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0年第3期43-46,共4页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一日,沈湘先生应中国音协江苏分会和南京艺术学院的邀请,在南艺演奏厅讲学,他精采的讲授,受到在宁音乐专家,同行以及南艺、南师大音乐系师生的热烈欢迎。沈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抒情、戏剧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一日,沈湘先生应中国音协江苏分会和南京艺术学院的邀请,在南艺演奏厅讲学,他精采的讲授,受到在宁音乐专家,同行以及南艺、南师大音乐系师生的热烈欢迎。沈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抒情、戏剧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一九八九年,沈先生曾光荣地被中央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湘 声乐训练 中国音协 演奏厅 音乐系 男高音歌唱家 中央音乐学院 声乐教育家 中声区 混合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弹奏中的“松”与“紧”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树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3期41-42,共2页
在钢琴弹奏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紧与松、点与面、跳与连、高与低、落与滚、响与轻、长与短、实与虚、亮与暗、硬与柔、快与慢、伸与缩等等。认识到这些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对我们领会弹奏的要领,掌握各种技巧与技能;把握乐曲、了解乐曲... 在钢琴弹奏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紧与松、点与面、跳与连、高与低、落与滚、响与轻、长与短、实与虚、亮与暗、硬与柔、快与慢、伸与缩等等。认识到这些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对我们领会弹奏的要领,掌握各种技巧与技能;把握乐曲、了解乐曲都起着主导的作用。 这里,我只就紧与松这对矛盾作一简要的探讨。 一、紧与松是客观存在 每一个凡是弹琴者,都会碰到紧与松的问题,这是客观存在,谁也躲避不了。从初学者的第一节课,学会弹第一个音符起,直至弹到高深的程度,都会时刻遇到这对矛盾。既然是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就要积极主动的面对它,这才是科学的观点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弹奏 手指 客观存在 钢琴教育 车尔尼 圆滑奏 对立统一规律 手臂 实与虚 钢琴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唢呐发展南北差异成因初探
15
作者 王玮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6-128,120,共4页
作为民族吹管乐器的唢呐,具有音量宏大、音色高亢激越的特点.因地域的不同而流派众多,其发展南北差异较大.本文从南北地域的历史、经济、文化、习俗和审美心理等的不同,深层次地探讨了唢呐发展南北方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唢呐 历史发展 地域流派差异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在演出《马勒第八交响曲》之后
16
作者 王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3期31-34,共4页
今年1月8日,我作为一名合唱队员与我院合唱队一起参加了江苏省艺术教育交流代表团赴日本名古屋与日本朋友联合演出《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交响曲),演出是十分成功的,也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许多问题。 我们接到排练任务的时间是在199... 今年1月8日,我作为一名合唱队员与我院合唱队一起参加了江苏省艺术教育交流代表团赴日本名古屋与日本朋友联合演出《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交响曲),演出是十分成功的,也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许多问题。 我们接到排练任务的时间是在1993年的12月,日程安排是:94年4月初由日本指挥家外山雄三来宁排练第一部分,94年10月排练第二部分。任务很紧。 第一部分是用拉丁语演唱的据说是由梅英兹的大主教符拉巴努·毛鲁斯所作的圣诗“请创造主的圣灵降临”;第二部分是用德语演唱的歌德《浮士德》中的“拯救浮士德”。作品之难,语言之陌生,时间之紧,加之同志们还担任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日常工作,大家难得集中在一起,每星期只能集体排练二到三次,每次只能两个小时,全曲80分钟,要求做到背谱演唱,不花大力气是绝对不行的。在石中光教授的精心指挥下,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按计划将全曲练完,第一次外山雄三指挥排练时,就获得了极好的评价,外山先生说:“你们唱得好极了,我们日本还没有唱到这样的水平,我们回去要加紧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八交响曲 马勒 陀斯妥耶夫斯基 浪漫乐派 艺术教育 音乐创作 《浮士德》 合唱队员 交响乐 声音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讯
17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82年第1期71-71,共1页
1.为适应我省戏曲艺术发展的需要,为我省地方戏曲剧团培养音乐设计人才,我院音乐系于1982年春季开办戏曲音乐设计进修班,每期一年半。第一期学员是锡剧、扬剧、淮剧三个剧种的专业作曲和乐队人员。2.俞剑华(1895—1979)编篡的《中国美... 1.为适应我省戏曲艺术发展的需要,为我省地方戏曲剧团培养音乐设计人才,我院音乐系于1982年春季开办戏曲音乐设计进修班,每期一年半。第一期学员是锡剧、扬剧、淮剧三个剧种的专业作曲和乐队人员。2.俞剑华(1895—1979)编篡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剧团 美术 出版社 文化机构 音乐设计 戏曲艺术 对子剧 锡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