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院校实践教学的创新探索--跨专业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初探——以艺术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谦 陈勇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0-143,共4页
本文以艺术管理专业为例,对跨专业艺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思考与总结。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了跨专业教学与实践融合的双平台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跨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 本文以艺术管理专业为例,对跨专业艺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思考与总结。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了跨专业教学与实践融合的双平台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跨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院校 跨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艺术概观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晓翔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0-141,共2页
电子艺术作为一种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在当今的艺术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创造性实践的产物,同时具有媒体审美理论所关注的 独有特质,在非凡情景中体现一种气氛,它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空间,使科技与艺术紧密结合。
关键词 电子艺术 实践 特质 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而不荣 昌而不盛——当代舞台美术创作现状浅析
3
作者 宋延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当前,中国的舞台美术创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亦出现了许多令人堪忧的现象。文章通过对创作中一些现状的分析,目的在于引起业内人士的注意,使当前的舞台美术创作能进入良性发展。
关键词 多元化 贫富差距 滥用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脉同构设计方法初探——南通博物苑新展馆的若干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朱飞 虞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7-150,共4页
本文以南通博物苑新展馆设计为例,将设计过程中的实验与体会,上升到方法论的探讨。分别从符号同构、结构同构、意义同构三个层面,阐述了文脉同构的方法。
关键词 文脉同构 形式同构 结构同构 意象同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大型商业建筑的空间环境主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凡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8-160,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商业业态相继出现,商业建筑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大型商业建筑———购物中心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了形成激烈竞争中的差异化是其空间环境主题化的诱因,主题的确立不能盲目效仿,而应和其所处区域的经济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商业业态相继出现,商业建筑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大型商业建筑———购物中心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了形成激烈竞争中的差异化是其空间环境主题化的诱因,主题的确立不能盲目效仿,而应和其所处区域的经济状况、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等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建筑 购物中心 主题化 体验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安电影的性别互文性
6
作者 张谦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4-198,共5页
通过对李安经典文本的解读,从同性与异性两个角度,论证了其文本的性别互喻性与互文性,其叙事和影像语言所体现的"阴阳互补、动静相生"的东方哲学,将性别的表象差异带入多义想象与深层象征空间。
关键词 李安 电影艺术 性别 阴阳 女性主义 互文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宫廷与民间的两种歌舞形式——宋代“队舞”与“舞队”考略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金祥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4-96,99,共4页
“队舞”是宋代宫廷燕乐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由于其表演华丽、规模庞大而备受统治者重视。本文试图从宫廷燕乐演出的角度来论述宋代“队舞”的演出机制、功能、来源及其与民间乐团“舞队”的区别。
关键词 “队舞” “舞队” 大曲 宫廷燕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传统民乐与新民乐的可融合性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金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6年第4期37-41,共5页
本文围绕新民乐应以怎样的方式继承保护与弘扬经历了历史积淀与融合而传承下来的传统民乐,试图探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之路,认为传统民乐与新民乐不是相互取代,而是彼此相依共存的关系。
关键词 传统民乐 新民乐 融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金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81-82,共2页
本文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初步研究了音乐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自主体验、综合开放、问题探究、实践创新四个方面的特征;并且进一步指出,它所蕴含的教育理念以及独特的运作方式值得所有学科教学来反观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自主体验 综合开放 问题探究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设计中具象要素的“形”与“意”
10
作者 张蓓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S1期150-152,共3页
景观中具象要素的形态大多会采用众人所熟悉的物象作为原型,用以表现物象真实状态中的形态美和精神内涵,所以就外形而言具象景观要素具有一种朴实的真实美,然而其创作毕竟不是对原型进行简单的复制,因而由设计师艺术加工后的具象景观元... 景观中具象要素的形态大多会采用众人所熟悉的物象作为原型,用以表现物象真实状态中的形态美和精神内涵,所以就外形而言具象景观要素具有一种朴实的真实美,然而其创作毕竟不是对原型进行简单的复制,因而由设计师艺术加工后的具象景观元素还具有一种抽象美。同时在艺术加工和提炼的过程中具象景物会被赋予特定的精神内涵,"形"与"意"完美的融合后的具象要素成为整个环境的意境营造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具象要素 形态美 精神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窑瓷器绘画楚风风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金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5-88,共4页
本文从文化视野角度对长沙窑瓷器绘画风格产生的背景以及性质进行分析。长沙窑瓷器绘画孕育在楚文化尚"音"、尚"巫"的精神传统中,吸纳了雍容博大的唐代文化精髓,建立了以地域文化为鲜明特征的艺术形式。这种时空交... 本文从文化视野角度对长沙窑瓷器绘画风格产生的背景以及性质进行分析。长沙窑瓷器绘画孕育在楚文化尚"音"、尚"巫"的精神传统中,吸纳了雍容博大的唐代文化精髓,建立了以地域文化为鲜明特征的艺术形式。这种时空交融的表现模式对于后世陶瓷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长沙窑 陶瓷绘画 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的真实——浅谈网络传播与营销
12
作者 孙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2期78-80,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动态性为网络营销提供了理论支持,企业的营销方式也从传统的市场营销转向网络营销。网络营销的产生使市场营销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营销组合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动态性为网络营销提供了理论支持,企业的营销方式也从传统的市场营销转向网络营销。网络营销的产生使市场营销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营销组合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独特的网络营销策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媒体 网络传播 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符号学视野定位现代公共设计
13
作者 黄建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3年第4期66-68,共3页
本文解释了符号学以及符号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当今设计界东方风的成因。接着进一步指出我们民族拥有一个博大的符号库存,并对符号的职能加以分类,提出如何合理运用传统符号为现代公共设计的创新开拓更大空间。
关键词 符号学 设计 公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