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艺专、艺术学院戏剧系演剧活动及其戏剧史意义 |
侯抗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2
|
《音乐与表演》办刊理念及编辑思想浅识——从伍国栋老师教我当编辑说起 |
王晓俊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2 |
0 |
|
3
|
“豊”之字形出于祭祀之“壴”——“礼”自“乐”出考论之一 |
王晓俊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3 |
12
|
|
4
|
以木图腾祖先——甲骨文乐字构形、本义考释之二 |
王晓俊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5
|
《乐记》“乐本篇”中的图腾之“乐”辨析 |
王晓俊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6
|
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飞地文化”--海门山歌及其展衍的社会发生源与认同维度 |
钱建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7
|
广陵琴派琴乐特征的禅宗美学分析 |
李小戈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14 |
3
|
|
8
|
我国当代音乐本体观念的理论维度论析 |
李小戈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9
|
先秦、两汉时期江苏古琴文化概况 |
李小戈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0
|
选题切中时弊 分析透辟入理——评于润洋《“浮瓶信息”引发的思索》的写作技巧 |
冯效刚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7 |
1
|
|
11
|
“多维视角下的琴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
李小戈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2
|
明清琴学界的有词和无词之辩论析 |
李小戈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18 |
0 |
|
13
|
颜元琴乐理念的成因探析 |
李小戈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4
|
开宗立派的徐崇嗣“没骨花” |
谢丽君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2003 |
0 |
|
15
|
本刊稿约 |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