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艺专、艺术学院戏剧系演剧活动及其戏剧史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抗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5-152,I0005,共9页
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是戏剧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名称。二者的演剧活动少被视为整体。根据新发现史料,以戏剧系名义举行的演剧活动有14次例行公演以及两次毕业公演。戏剧系的公演,是戏剧系教学活动... 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是戏剧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名称。二者的演剧活动少被视为整体。根据新发现史料,以戏剧系名义举行的演剧活动有14次例行公演以及两次毕业公演。戏剧系的公演,是戏剧系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整体呈现出持续的状态,演出剧目多样,形式常为短剧拼凑。将这些公演整体地置于戏剧史视野中,可以发现,“戏剧是一种艺术”的观念贯穿了戏剧系演剧始终。这与同时代南国社、广东戏剧研究所等的演剧追求一致,共同促进了当时戏剧艺术观念的推行,推动了社会对戏剧艺术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艺术专门学校 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 戏剧系 演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与表演》办刊理念及编辑思想浅识——从伍国栋老师教我当编辑说起
2
作者 王晓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2期25-30,共6页
笔者以切身经历所得,将伍国栋主编主持下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办刊理念总结为四方面,即知荣辱(树立学术荣辱观)、讲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办刊工作质量)、显身手(辨识和彰显当代思想的光辉)、当学问(把办刊物当一门学问来做);... 笔者以切身经历所得,将伍国栋主编主持下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办刊理念总结为四方面,即知荣辱(树立学术荣辱观)、讲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办刊工作质量)、显身手(辨识和彰显当代思想的光辉)、当学问(把办刊物当一门学问来做);将其编辑思想总结为三方面,即以质量求发展(包括刊物整体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服务"质量),以"五字诀"总编务(以"勤、细、亲、公、术"开展日常工作),以"三要领"塑形象(栏目首篇撑得住、版面"眉目"要清楚、细枝末节见功夫)。笔者认为,这样的办刊理念及编辑思想的恪守与坚持,也反映了当下我国音乐学术氛围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国栋 主编 《音乐与表演》 办刊理念 编辑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豊”之字形出于祭祀之“壴”——“礼”自“乐”出考论之一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晓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4期48-55,共8页
唯有认识礼、乐之造字本义才可能真正理解礼乐关系雏形及其在后世的发展。礼自乐出,是指礼之初文(豊)、礼之事神致福之事(禮)及至宗庙祭祀之崇祖观念、礼用音声(五声八音)皆出于"乐"。本文专门讨论豊与击鼓(壴)之乐的内在联... 唯有认识礼、乐之造字本义才可能真正理解礼乐关系雏形及其在后世的发展。礼自乐出,是指礼之初文(豊)、礼之事神致福之事(禮)及至宗庙祭祀之崇祖观念、礼用音声(五声八音)皆出于"乐"。本文专门讨论豊与击鼓(壴)之乐的内在联系。礼之甲文为豊,初由三豆荐馐之盛食器——豆——增划而为崇牙树羽之壴(鼓),再由壴上增玉形——行礼以玉帛乃有豊字之形出,故云豊之字形出于祭祀奏壴(鼓)之乐事。是为"礼"自"乐"出考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木图腾祖先——甲骨文乐字构形、本义考释之二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晓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7,共10页
甲骨文乐■字构形本义研究事关礼乐关系本质探索和礼乐文明现代价值重建,因而是传统音乐美学研究重要环节。甲骨文乐字由上部■字和下部■字构成图腾合文。本文基于相关民俗信仰考察、上古文献考辨和汉代遗俗考证,认为甲骨文乐下之木是... 甲骨文乐■字构形本义研究事关礼乐关系本质探索和礼乐文明现代价值重建,因而是传统音乐美学研究重要环节。甲骨文乐字由上部■字和下部■字构成图腾合文。本文基于相关民俗信仰考察、上古文献考辨和汉代遗俗考证,认为甲骨文乐下之木是以树之"根-干-枝"解释宗族起源、祖先层次及宗族世系而产生的自然物图腾,木即已故祖先,亦即木主、宗庙所在之地。母体图腾与祖先图腾合文为"乐"并文字化运用于书写,系以地名指代该地宗庙中的祖先神奉祀规制并相关享祀活动。宗庙所在之地、木主由而成为区别宗族血缘嫡庶、大宗小宗乃至氏族部落的主要依据。若云母体图腾代表种殖繁衍、子息兴旺的氏族理想,是自始祖而下的"乐其所自生"的逻辑,则祖先图腾代表宗族人伦意识下的邦国秩序,是藉由宗族血缘身份厘定而向始祖追溯的、自下而上的"反其所自始"的逻辑。乐图腾孕育了商代宗法观念,并对宗周礼乐文明形成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祖先图腾 伦理秩序 宗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记》“乐本篇”中的图腾之“乐”辨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晓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7,共9页
中国历史上,"乐"概念至少发生过三次变易,一是西周"礼乐"之"乐"变殷商及其以前的图腾之"乐"、二是汉代"五声八音总名"之"乐"变西周"音声舞容"之"乐"... 中国历史上,"乐"概念至少发生过三次变易,一是西周"礼乐"之"乐"变殷商及其以前的图腾之"乐"、二是汉代"五声八音总名"之"乐"变西周"音声舞容"之"乐"、三是近现代"艺术音乐"变"五声八音总名"之"乐"。《乐记》作为后儒对西周礼乐制度的追记,"礼乐"之"乐"是其讨论的主体。但其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殷商及其以前的"乐图腾"观念。本文以"乐本篇"为例,分别讨论"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通伦理"、"审乐知政"及"郑卫之音"、"桑间濮上之音"中所涉及的图腾之"乐",认为,只有用"图腾之乐"这一"乐"观念阐释这些重要范畴,才能合式克服以往儒家经典注疏文献中存在已久的隔膜或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本篇 “乐”图腾 干戚羽旄 乐通伦理 郑卫之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飞地文化”--海门山歌及其展衍的社会发生源与认同维度 被引量:3
6
作者 钱建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61,I0002,共14页
海门山歌作为一种文化样式,缘起于长江下游河口段北岸部分吴语系移民的相关社会行为。其源头则可上溯至“六朝四学”返照的“子夜吴歌”及其多样性人文景观。无论是先期自各地迁徙至海门一带的通东人,抑或是后来跨江北上的江南移民,人... 海门山歌作为一种文化样式,缘起于长江下游河口段北岸部分吴语系移民的相关社会行为。其源头则可上溯至“六朝四学”返照的“子夜吴歌”及其多样性人文景观。无论是先期自各地迁徙至海门一带的通东人,抑或是后来跨江北上的江南移民,人们通过“海门山歌”之社会发生源与认同维度,融汇于“江海平原”的历史与现实,早已殊途同归,伯仲难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门山歌 飞地文化 田歌叙事 离散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陵琴派琴乐特征的禅宗美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小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3期51-52,63,共3页
广陵琴派是清代以来我国琴派的大宗,对我国当代琴乐发展影响深远。广陵琴派的琴乐特征鲜明,其最显著的应该是善用跌宕,节奏节拍较为自由,不够规整。清初广陵琴派形成和发展时期,其琴乐特征正是受到其琴人禅宗理念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了音... 广陵琴派是清代以来我国琴派的大宗,对我国当代琴乐发展影响深远。广陵琴派的琴乐特征鲜明,其最显著的应该是善用跌宕,节奏节拍较为自由,不够规整。清初广陵琴派形成和发展时期,其琴乐特征正是受到其琴人禅宗理念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了音乐节奏节拍较为自由的"跌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陵琴派 跌宕 禅宗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当代音乐本体观念的理论维度论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小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103,166,共5页
我国音乐界在运用音乐本体概念时,其音乐本体观总体上形成了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音乐本体是指音乐的音响及其组织结构,另一种是认为音乐本体包含音乐音响与相关文化事象。第一种倾向主要存在于音乐创作、音乐分析、音乐表演理论等学科... 我国音乐界在运用音乐本体概念时,其音乐本体观总体上形成了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音乐本体是指音乐的音响及其组织结构,另一种是认为音乐本体包含音乐音响与相关文化事象。第一种倾向主要存在于音乐创作、音乐分析、音乐表演理论等学科视域中;第二种倾向主要存在于实践美学、现象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符号学这四种理论视域中。我们对音乐本体观的复杂情况有所掌握,在不同学科视域下能够按照该学科的惯用含义来理解音乐本体概念,避免使其成为学术沟通交流中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本体 音乐音响 实践美学 现象学 民族音乐学 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两汉时期江苏古琴文化概况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3,I0001,共8页
从目前有限的史料和考古发现材料来看,自先秦到两汉,江苏古琴文化应该是在区域外的中原、齐鲁等文化影响下继发性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其中既有言偃、刘向这样的具有明显文人琴特征的琴人,也有越王乐师、雍门子周、师中等具有重要影响... 从目前有限的史料和考古发现材料来看,自先秦到两汉,江苏古琴文化应该是在区域外的中原、齐鲁等文化影响下继发性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其中既有言偃、刘向这样的具有明显文人琴特征的琴人,也有越王乐师、雍门子周、师中等具有重要影响的艺人琴琴家,更有像蔡邕这样的兼具文人琴和艺人琴特征的著名琴家。这一方面构成了我国古代古琴文化地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另一方面也为江苏地域古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播下了可贵的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两汉 江苏 古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题切中时弊 分析透辟入理——评于润洋《“浮瓶信息”引发的思索》的写作技巧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效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7年第1期71-75,共5页
于润洋《“浮瓶信息”引发的思索》一文,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路向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警示。选题切中时弊,分析透辟入理,学理圆满,论据有力,为音乐学研究及论文写作提供了一个范例。
关键词 论题 资料 逻辑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的琴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小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96,共8页
为了展示和交流当代琴学研究成果,梳理琴学未来发展的思路,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在古琴艺术领域的优良传统,并回忆、纪念已故琴家成公亮先生,2016年6月24日至26日,由南京艺术学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承办的"多维视... 为了展示和交流当代琴学研究成果,梳理琴学未来发展的思路,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在古琴艺术领域的优良传统,并回忆、纪念已故琴家成公亮先生,2016年6月24日至26日,由南京艺术学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承办的"多维视角下的琴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演奏厅召开,有来自全国各艺术院校、文化艺术团体、机构的近50名琴家、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的议题有三个方面:一、琴学的历史与现状,二、地域文化与琴派风格,三、成公亮先生琴艺生涯与琴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学 古琴 流派 成公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琴学界的有词和无词之辩论析
12
作者 李小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3期18-24,共7页
关于古琴曲是否可以配词,在明清琴学界多有争论,是个颇受学界关注的话题。推崇无词琴曲者重视弹奏技巧的充分开掘和运用,重视通过不受文词牵合干扰的音声的各种自由的组织变化,充分发挥纯粹琴乐音声本身的表现力,来表达或丰富博大,或微... 关于古琴曲是否可以配词,在明清琴学界多有争论,是个颇受学界关注的话题。推崇无词琴曲者重视弹奏技巧的充分开掘和运用,重视通过不受文词牵合干扰的音声的各种自由的组织变化,充分发挥纯粹琴乐音声本身的表现力,来表达或丰富博大,或微妙玄虚的儒、道、禅等精神境界,认为琴曲创作过程的规律来看,不少琴曲在创作时是有意识地不用文词的;而推崇琴歌者则认为不能过分炫耀和卖弄技巧,不能靠这种技巧带来的复杂变化的音声来愉悦人耳,他们认为古琴音乐的根本在于通过文词与音声的结合,更好地传达儒家伦理道德等理性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实现古琴艺术的礼乐教化功能,认为文词与曲调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琴歌可以作为无词琴曲学习的启蒙的门径,琴歌对于古琴曲目创作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古琴文化的发展演变深受其所处时期历史文化背景的变迁的影响,也和传承发展古琴的士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士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古琴文化功能的选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琴学 有词 无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元琴乐理念的成因探析
13
作者 李小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98,共4页
颜元的琴乐理念主张弹琴是习行礼乐的一种手段;认为不可以读谱为学琴之法,要想体味到琴学的旨趣必须从弹琴入手。其琴乐理念的成因在于颜元学术成熟期的观点以三代、孔孟之学为旨归,抨击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和佛家学说的虚诞不实的学风,... 颜元的琴乐理念主张弹琴是习行礼乐的一种手段;认为不可以读谱为学琴之法,要想体味到琴学的旨趣必须从弹琴入手。其琴乐理念的成因在于颜元学术成熟期的观点以三代、孔孟之学为旨归,抨击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和佛家学说的虚诞不实的学风,反对性理空谈和仅以读书为为学之道,力主实行、习行,发扬和阐明孟子性善学说,主张以习行六艺的方式,在实行过程中实现"明明德",戒除"引蔽习染",达到个人修养和经世济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元 习行礼乐 琴乐 儒学 六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宗立派的徐崇嗣“没骨花”
14
作者 谢丽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3年第1期29-33,共5页
徐熙之孙、北宋徐崇嗣在时代风尚变化的情况下,改变祖风、家法,借鉴南朝梁张僧繇“没骨山水”画法,创“没骨花”画法。此举在中国绘画史上影响深远,导致一个大放异彩的新的花鸟画画派的诞生。
关键词 徐崇嗣 没骨花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稿约
1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1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稿酬 金额 稿费 圆括号 南京艺术学院 阿拉伯数字 稿约 篇名 英文 正文 字迹 注释 注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