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化时代高校如何培养人才?——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
张焱
|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
2024 |
5
|
|
2
|
从马克思科技伦理观审视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象” |
郑圳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0 |
|
3
|
消费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查正权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4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选举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思想及当代启示——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维度 |
靳晓霞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5
|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四个维度 |
孟德会
吴汉全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6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如何完成的? |
王智
|
《中国报道》
|
2021 |
0 |
|
7
|
马克思发展观视域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析 |
关雯文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2018 |
0 |
|
8
|
中国航天精神嵌入高校基层党建的理路探析 |
季海群
杨波
邓伯军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当代中国空间正义的政治哲学意蕴——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
马超
王岩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 |
竟辉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1
|
人工智能算法的伦理规制研究 |
黄静秋
邓伯军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1
|
|
12
|
列宁共产主义信念教育思想的三维透视 |
陈伟
刘德中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3
|
社会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逻辑进路及其成因 |
王中平
吴汉全
|
《理论视野》
CSSCI
|
2019 |
1
|
|
14
|
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内在逻辑——以《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心的考察 |
王中平
|
《毛泽东研究》
|
2020 |
1
|
|
15
|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认同研究 |
张慧
|
《今古文创》
|
2021 |
1
|
|
16
|
红色革命文化统领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实践指向 |
胡未婷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23 |
0 |
|
17
|
符号·叙事·话语: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标识性概念的文化之维 |
罗兰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8
|
红色文化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机理研究 |
毛广
任晨阳
侍旭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主体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转型探赜 |
何磊
李舟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0
|
列宁与罗莎·卢森堡围绕建党组织原则问题的争论及其当代价值 |
秦毓灿
|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