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
1
作者 丁美琴 刘慧 +1 位作者 阚玉金 董琪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3期97-100,共4页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全面振兴的关键力量。基于此,该文运用DSR模型,深入剖析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动力机制,从“驱动-状态-响应”层面揭示二者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但当前乡村...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全面振兴的关键力量。基于此,该文运用DSR模型,深入剖析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动力机制,从“驱动-状态-响应”层面揭示二者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门槛效应、产品吸引力不足、劳动力要素配置不合理及产业联动不佳等现实困境。据此,该文提出突破发展门槛、增强产品吸引力、优化人才结构、深化产业融合等优化路径,从而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旅游 动力机制 DSR模型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排放的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周晓宁 王凯 +1 位作者 赵志奇 李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62-367,共6页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研究,对航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场面运行规则,航空器排放、近机位利用率等多目标,建立一种使航空器排放量最小,近机位利用率最大的机场停机位分配...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研究,对航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场面运行规则,航空器排放、近机位利用率等多目标,建立一种使航空器排放量最小,近机位利用率最大的机场停机位分配优化模型,并通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某日航班数据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由于近机位利用率的提升,航空器的HC、NO x、CO、SO x和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量分别减少12.33%、7.81%、12.66%、11.06%和11.17%;地面保障设备(ground support equipment,GSE)的HC、NO x、CO、PM排放量分别减少9.59%、4.63%、14.34%、13.64%;远机位旅客平均花费时间减少42.31%。可见提出的优化模型增加了近机位利用率,减少了机场航空排放,减少了远机位旅客平均花费时间,验证了模型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航空排放 停机位分配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姚志琴 王岩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0,共3页
高等学校是向各行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独立学院作为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是其中心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其发展的生命线。文章分析了当今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 高等学校是向各行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独立学院作为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是其中心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其发展的生命线。文章分析了当今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改革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生发展导向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网建模辅助的RTK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
4
作者 赵彩霞 孙蕊 +2 位作者 蒋磊 盛琪 钟德政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1,共13页
针对传统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在复杂城市区域中难以准确评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信息的质量,导致单历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通常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以提升单历... 针对传统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在复杂城市区域中难以准确评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信息的质量,导致单历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通常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以提升单历元RTK在城市环境中的精度与可用性:通过多日连续采集相同城市区域内的GNSS先验信息,离线构建一种基于集成装袋树(EBT)的伪距误差格网预测模型,从而获得该格网模型覆盖范围内各观测卫星的伪距误差预测规则;然后,基于用上述规则在线预测得到的伪距误差结果,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子集确定方法,用于提升单历元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相较于传统的全模糊度固定算法和基于卫星高度角辅助的PAR算法,能显著提高单历元RTK在复杂城市区域中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从传统算法的37.37%和64.95%提高到85.24%,RTK三维定位精度的提升率则分别达到43.56%和3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 格网建模 伪距误差预测 部分模糊度固定(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窗的机场地面保障车辆动态调度 被引量:2
5
作者 姜伟华 张文静 +1 位作者 袁琪 姜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3-1291,共9页
机场各类地面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机场场面运行优化的核心问题,而机场地面保障任务的调度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针对机场地面保障车辆的调度问题,考虑航班延误、提前等情况,构建了双阶段机场地面保障车辆调度模型,并设计双阶段启发式算法进行... 机场各类地面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机场场面运行优化的核心问题,而机场地面保障任务的调度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针对机场地面保障车辆的调度问题,考虑航班延误、提前等情况,构建了双阶段机场地面保障车辆调度模型,并设计双阶段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基于中国某大型机场的实际运行数据,以清水车和食品车调度为例分别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先到先服务策略,清水车行驶总距离减少55.31%,食品车行驶总距离减少47.38%;对比传统遗传算法,清水车行驶总距离减少19.31%,食品车行驶总距离减少22.93%;动态调整后,清水车新增总行驶距离1.2%,食品车总行驶距离新增3.2%,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可见,双阶段机场地面保障车辆调度模型能提高大型机场场面运行效率,为机场航班实际地面保障任务调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地面保障服务 软时间窗 车辆动态调度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介入,共创共生响堂村四季活动策划与视觉推广的设计实践
6
作者 姚翔宇 华培 姜春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67-474,共8页
目的基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背景,将智创应用于乡建,通过艺术的介入和参与,重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乡村的关系,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探索与构建智创型乡建设计实践路径。方法本研究将乡建主题纳入实践,结合设计思维和艺术理念... 目的基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背景,将智创应用于乡建,通过艺术的介入和参与,重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乡村的关系,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探索与构建智创型乡建设计实践路径。方法本研究将乡建主题纳入实践,结合设计思维和艺术理念,深入分析乡村振兴的现状和需求,以及艺术乡建的理论与实践。从身份视角、文化语境、空间场域及视觉媒介四个维度融合智创型乡建进行设计实践,进一步激活新乡建价值,创新乡村特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结论响堂村四季活动策划与视觉推广设计实践,深入探索了设计实践中设计艺术与乡建主题的结合方式。将设计介入共创与乡村振兴结合,以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提升智创型设计实践对乡建主题的认知和参与度,为乡村振兴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丰富了乡村振兴的智创型乡建设计实践路径,促进了艺术乡建与设计实践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艺术介入 响堂村 设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风浪下海上机场VLFS连接器载荷响应分析
7
作者 王丽君 柯世堂 +2 位作者 李文杰 陈静 任贺贺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0-1016,1043,1044,共9页
为了研究浪向角、入射波频率和连接器刚度耦合变化对连接器载荷的影响,以刚模块柔性连接器(rigid module and flexible connector,简称RMFC)模型计算理论为基础,建立8模块海上机场超大浮体水动力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水槽实验,分别对连接器... 为了研究浪向角、入射波频率和连接器刚度耦合变化对连接器载荷的影响,以刚模块柔性连接器(rigid module and flexible connector,简称RMFC)模型计算理论为基础,建立8模块海上机场超大浮体水动力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水槽实验,分别对连接器在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下的载荷响应进行频域计算。选取6个连接器刚度条件,研究不同连接器刚度下连接器的载荷响应,在不同海况和连接器刚度条件下考虑0°,30°,45°,60°及90°浪向角的作用,连接器载荷响应幅值主要从纵向、横向及垂向3个方向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同一方向上的载荷在浪向角45°和60°较为敏感,极端风浪耦合环境下,垂向载荷明显比其他两个方向载荷值大,连接器载荷值随刚度值增大而增大,在K5~K6之间呈大幅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风浪 浪向角 耦合 海上机场 超大浮体 连接器 载荷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发动机转速控制机构减振分析及试验验证
8
作者 王煜坤 黄国平 朱家桢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0-1225,1252,共7页
为了解决某型发动机起动装置的转速控制机构提前脱开故障,提出了基于橡胶阻尼材料的转速控制机构减振计算方法。运用此方法对转速控制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优化设计后的转速控制机构在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转... 为了解决某型发动机起动装置的转速控制机构提前脱开故障,提出了基于橡胶阻尼材料的转速控制机构减振计算方法。运用此方法对转速控制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优化设计后的转速控制机构在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转速控制机构提前脱开故障得到解决,满足了飞机的使用要求;转速控制机构减振分析方法有效解决了外场发动机起动问题,降低了起动装置的维修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速控制机构 橡胶阻尼 减振分析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轭梯度法和互补滤波相结合的姿态解算算法 被引量:43
9
作者 孙金秋 游有鹏 傅忠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4-528,共5页
为了提高姿态解算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轭梯度和互补滤波相结合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策略。系统采用四元数方法进行姿态解算。利用加速度计和磁强计的输出数据,通过共轭梯度方法对姿态四元数进行寻优估计,再将其和利用陀螺仪输出数据更... 为了提高姿态解算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轭梯度和互补滤波相结合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策略。系统采用四元数方法进行姿态解算。利用加速度计和磁强计的输出数据,通过共轭梯度方法对姿态四元数进行寻优估计,再将其和利用陀螺仪输出数据更新的四元数进行互补滤波,解算出姿态角。实验测试表明,这种融合策略使姿态检测系统静态性能和和动态性能均有所提高,尤其在姿态剧烈变化时,其性能明显优于卡尔曼滤波和梯度下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姿态估计 共轭梯度法 互补滤波 四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SVM的惯性/卫星紧组合导航系统缓变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钟丽娜 刘建业 +1 位作者 李荣冰 王融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4-758,共5页
针对传统缓变故障检测方法——自主完好性检测外推法在惯性/卫星紧组合导航系统缓变故障检测中检测延时较大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缓变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滤波器新息构成新的检验... 针对传统缓变故障检测方法——自主完好性检测外推法在惯性/卫星紧组合导航系统缓变故障检测中检测延时较大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缓变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滤波器新息构成新的检验统计量,结合自主完好性检测外推法进行缓变故障检测。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导航系统滤波器故障跟踪的影响,减小故障检测延迟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在检测缓变故障时,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故障检测算法比自主完好性外推法检测延时缩短了1.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紧组合 缓变故障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自主完好性监测外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ERICUT的双转台五轴数控微型铣床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芳 刘凯 +1 位作者 王昊 赵东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数控加工仿真可以形象直观地模拟数控加工的全过程,进行数控程序的检验,分析零件的可加工性和工序的合理性,从而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在UG软件中建立了五轴数控微型铣床的三维模型,采用CAM模块产生了人脸加工模型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程... 数控加工仿真可以形象直观地模拟数控加工的全过程,进行数控程序的检验,分析零件的可加工性和工序的合理性,从而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在UG软件中建立了五轴数控微型铣床的三维模型,采用CAM模块产生了人脸加工模型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程序。基于VERICUT软件构建了双转台五轴数控微型铣床仿真环境,进行了人脸模型的加工模拟,并且通过实际加工对该虚拟仿真进行了验证。可以在该数控微型铣床虚拟平台上进一步开展五轴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ICUT 仿真 五轴联动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超声相控阵方法的结构多损伤监测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志凌 袁慎芳 +1 位作者 邱雷 钟永腾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6-801,970,共6页
基于超声相控阵的主动结构健康监测是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超声相控阵结构健康监测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已有应用超声相控阵技术对单损伤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飞行器结构中多损伤的... 基于超声相控阵的主动结构健康监测是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超声相控阵结构健康监测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已有应用超声相控阵技术对单损伤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飞行器结构中多损伤的监测。通过控制信号的延时,进而控制波束指向,实现对结构的多方位、多损伤扫描。在铝板上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角度延时前后的损伤散射信号及其合成信号,验证了超声相控阵对多损伤信号的延时叠加能够有效地提高多损伤信号的能量,同时减少非损伤处的能量,从而增强了信号的信噪比,并且对多损伤识别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波 超声相控阵 线阵换能器 单模式 多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渐消遗忘因子的组合导航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18
13
作者 曾庆化 赵天钰 +2 位作者 赵宾 刘建业 朱小灵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量测信息异常导致的噪声统计特性变化容易引起组合导航滤波精度下降甚至发散。针对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估计系统量测噪声参数性能对遗忘因子依赖性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指数渐消遗忘因子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在对故障检测函数判断量测... 量测信息异常导致的噪声统计特性变化容易引起组合导航滤波精度下降甚至发散。针对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估计系统量测噪声参数性能对遗忘因子依赖性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指数渐消遗忘因子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在对故障检测函数判断量测噪声统计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指数函数的动态遗忘因子模型,提升量测信息异常情况下的导航精度。与卡尔曼滤波、Sage-Husa自适应滤波、基于滑动遗忘因子自适应滤波等三种算法对比的仿真和跑车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存在量测异常的情况下,导航性能提高显著,导航位置精度均提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 遗忘因子 故障检测 组合导航 量测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型自适应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郝雯娟 邓智泉 王晓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46,共6页
为满足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在全速范围内实现无位置/速度传感器运行的需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增强型自适应观测器。该增强型自适应观测器在自适应转速观测器中结合了适用于SPMSM的高频注入法,高频注入信号的误差响应信号在低速段起... 为满足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在全速范围内实现无位置/速度传感器运行的需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增强型自适应观测器。该增强型自适应观测器在自适应转速观测器中结合了适用于SPMSM的高频注入法,高频注入信号的误差响应信号在低速段起主导作用,校正自适应观测器的输出信号。随着转速逐渐增高,高频注入信号的作用逐渐减弱,直到一定转速后自适应观测器单独作用,这使其不但具有很好的动态特性而且在低速包括零速时也可以保证估算精度。这种增强型自适应观测器结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实现电机无速度闭环起动,且在不同速度区域之间可以平滑过渡。实时实验证明了该增强型自适应观测器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 无速度传感器 高频信号注入法 自适应转速观测器 增强型自适应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GPS/北斗/DR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吴玲 陈传德 孙永荣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51,共4页
针对移动车辆的定位与导航问题,研究了GPS/北斗/DR组合导航算法。文中采用坐标系变换及增加状态变量法对不同卫星星座进行了时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GPS/北斗卫星组合导航算法;为了克服卫星定位存在的不连续性问题,提出了GPS/北斗... 针对移动车辆的定位与导航问题,研究了GPS/北斗/DR组合导航算法。文中采用坐标系变换及增加状态变量法对不同卫星星座进行了时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GPS/北斗卫星组合导航算法;为了克服卫星定位存在的不连续性问题,提出了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低成本的航位推算系统组合导航方案,设计了GPS/北斗/DR组合导航滤波器。通过跑车试验和算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GPS/北斗/DR组合导航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卫星定位时信号的遮挡问题,平滑行车轨迹,提高导航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导航 GPS定位 北斗定位 组合导航 航位推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RBS曲线泰勒展开插补法的平稳性与改进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罗福源 游有鹏 尹涓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3-388,434,共7页
泰勒1阶或2阶级数展开是NURBS曲线迭代插补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会导致弦长误差,从而导致速度波动与运动冲击。为此,分析了泰勒展开插补法的3种误差来源,提出了在1阶泰勒展开法基础上通过界定搜索邻域并采用二分插值搜索方法来精确求取... 泰勒1阶或2阶级数展开是NURBS曲线迭代插补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会导致弦长误差,从而导致速度波动与运动冲击。为此,分析了泰勒展开插补法的3种误差来源,提出了在1阶泰勒展开法基础上通过界定搜索邻域并采用二分插值搜索方法来精确求取插补点参数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泰勒展开法的初始精度和NURBS曲线的局部线性特征。试验表明,平均位移相对误差降低至6.46×10-11,且每个插补周期的搜索不多于3次,从而有效抑制了速度波动,实现了高速平稳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BS曲线 插补 泰勒展开 运动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PSO算法的卫星共形阵列天线多波束形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海林 周建江 +1 位作者 谭静 汪飞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5-420,共6页
针对共形阵列天线多波束方向图综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方向性系数方法得到初始非劣解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满足多个期望波束和低副瓣要求的Pareto最优解。算法首先采用多目标分解策略,由多个单波束最优解的加权线性组合得到近最... 针对共形阵列天线多波束方向图综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方向性系数方法得到初始非劣解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满足多个期望波束和低副瓣要求的Pareto最优解。算法首先采用多目标分解策略,由多个单波束最优解的加权线性组合得到近最优解的非劣解。然后结合该非劣解,基于粒子空间和目标空间同时约束的局部搜寻策略,使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优化多个波束,并降低副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实现了卫星共形阵列天线的多波束形成和低副瓣,且能快速得到Pareto最优解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阵列天线 多波束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多目标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活体植物叶片水分检测仪器 被引量:8
18
作者 侯瑞 吉海彦 +1 位作者 饶震红 申兵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92-96,共5页
在近红外光谱区,采用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及新型的光频转换芯片TSL230,研制快速无损、可现场测定植物叶片水分含量的透射式检测仪器。仪器整体由信号采集系统、单片机系统及相应的软件支撑、校正模型组成。其信号采集系统采用近红外LE... 在近红外光谱区,采用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及新型的光频转换芯片TSL230,研制快速无损、可现场测定植物叶片水分含量的透射式检测仪器。仪器整体由信号采集系统、单片机系统及相应的软件支撑、校正模型组成。其信号采集系统采用近红外LED光源,890nm和980nm的窄带干涉滤光片和光频转换芯片。光频转换芯片的使用简化了信号采集电路,减少了噪声的引入。该文介绍了该仪器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对紫荆叶片水分含量的建模及预测。预测结果与水分真实值基本一致,二者相关系数为0.900。仪器具有较高的重复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其他水分测量仪相比,该仪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超低功耗、抗干扰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本仪器可在田间现场对植物叶片水分含量进行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叶片 水分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引导下的红外图像中行人检测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丽 丁萌 +1 位作者 曾丽娜 曾丽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97-202,共6页
研究了一种利用激光雷达数据引导红外图像进行行人检测与识别的方法。首先针对激光雷达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鲁棒主成分分析进行目标感兴趣区域检测的方法,进而设计了一种窗口滤波算法对前景矩阵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目标感兴趣区域的位置... 研究了一种利用激光雷达数据引导红外图像进行行人检测与识别的方法。首先针对激光雷达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鲁棒主成分分析进行目标感兴趣区域检测的方法,进而设计了一种窗口滤波算法对前景矩阵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目标感兴趣区域的位置信息。在此基础上,将该位置信息投影到红外图像中获取红外图像中的目标感兴趣区域,进而在红外图像感兴趣区域内利用稀疏编码金字塔算法和支持向量机完成行人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完成行人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红外图像 行人检测 鲁棒主分量分析 窗口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3年中国冻雨、冻毛毛雨和冻雾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杰 郭学良 +1 位作者 周晓宁 李兴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8-1048,共11页
研究冰冻天气的特征对于更好的认识冰冻天气,提高此类天气的预警预报能力,从而达到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利用2011~2013年间中国民航机场的一小时或半小时一次的例行观测和特殊观测资料,分析了冻雨、冻毛毛雨和冻雾天气的时空分布、持续... 研究冰冻天气的特征对于更好的认识冰冻天气,提高此类天气的预警预报能力,从而达到防灾减灾有重要意义。利用2011~2013年间中国民航机场的一小时或半小时一次的例行观测和特殊观测资料,分析了冻雨、冻毛毛雨和冻雾天气的时空分布、持续时间和气象条件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会发生冰冻天气。冻雨和冻毛毛雨的频发区与其持续时间较长区比较一致,而冻雾的少发区,其持续时间也可能较长。我国冰冻天气最容易在冬季(12~2月)发生,在1月出现的比例最高;在凌晨[00~07时(当地时间,下同)]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午后(13~14时)出现频率最低。一次冰冻天气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温度在-3^-1°C,露点温度在-4^-1°C,温度露点差在0~1°C时冰冻天气发生的频率最大。出现冰冻天气时的风向以东北风和北风为主,而平均风速在2~3.9 m s-1时冻雨和冻毛毛雨发生的频率最大。我国冻雨和冻毛毛雨发生时,同时常会有雾或轻雾;冻雾出现时,一般不会伴随其他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 时空分布 气象条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