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式EHB系统建模及安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戴丽萍 金智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127,共9页
针对整体式线控液压制动(EHB)系统中电子电气系统的随机失效问题,提出基于故障诊断与容错策略的安全机制。在AMEsim中搭建包含电子控制单元ECU、踏板感觉模拟器单元、建压单元和液压控制单元的制动系统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响... 针对整体式线控液压制动(EHB)系统中电子电气系统的随机失效问题,提出基于故障诊断与容错策略的安全机制。在AMEsim中搭建包含电子控制单元ECU、踏板感觉模拟器单元、建压单元和液压控制单元的制动系统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响应快、精度高,满足制动系统的要求并可以提供良好的踏板感觉曲线。针对踏板位移传感器失效,设计整体式EHB系统安全机制。基于模型得到踏板位移传感器的冗余仿真信号,设计踏板位移传感器失效的故障诊断与容错策略,在典型工况下进行踏板位移传感器失效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故障诊断与容错策略可以对踏板位移传感器实现故障诊断,并通过容错输出正确踏板位移信号,且诊断时间快,有效地提高了整体式EHB系统的功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机制 整体式线控液压制动系统 故障诊断与容错 踏板位移传感器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横向稳定性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 被引量:26
2
作者 林棻 倪兰青 +3 位作者 赵又群 张华达 张会琪 王凯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
对于智能车辆的路径跟踪,传统位置偏差控制方法往往忽略了车辆的动态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横向稳定性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和路径跟踪误差模型,综合考虑车辆位置偏差和车辆动力学状态... 对于智能车辆的路径跟踪,传统位置偏差控制方法往往忽略了车辆的动态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横向稳定性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和路径跟踪误差模型,综合考虑车辆位置偏差和车辆动力学状态,利用基于反馈优势的反推法(FDB)生成期望横摆角速度;然后基于线性二次型跟踪器(LQT)设计了主动前轮转向(AFS)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YC)的集成控制策略,得到了理想的控制输入(前轮转角和外部横摆力矩),进而实现精确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最后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在路径跟踪的同时具有很好的横向稳定性能;相比于不考虑横向稳定性的控制方法,提出的方法在路径跟踪过程中跟踪精度更高,车辆的质心侧偏角更小,横摆角速度也能更好的跟踪期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跟踪 横向稳定性 期望横摆角速度 质心侧偏角 反推法 线性二次型跟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车辆侧偏角软测量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法鹏 赵又群 林棻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75,共5页
针对车辆稳定性控制过程中难以在线测得车辆侧偏角的问题,该文基于参数软测量理论和离散信号滤波理论,并结合卡尔曼滤波和驾驶员—车辆闭环系统模型建立车辆侧偏角软测量模型。该方法通过易测变量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估算车辆侧偏角... 针对车辆稳定性控制过程中难以在线测得车辆侧偏角的问题,该文基于参数软测量理论和离散信号滤波理论,并结合卡尔曼滤波和驾驶员—车辆闭环系统模型建立车辆侧偏角软测量模型。该方法通过易测变量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估算车辆侧偏角,以实现车辆侧偏角的状态估计。基于预瞄最优曲率控制理论和预测—跟随理论所建立的二自由度驾驶员—车辆闭环系统建立了软测量模型,并建立其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为进行状态估计,对模型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进行连续系统离散化,得到以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为观测量的系统离散观测方程。通过双移线试验与蛇形试验进行场地试验获取纵向速度、侧向速度、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及车辆侧偏角等试验数据。估计值和试验值比较显示,两者变化趋势一致,误差均值在试验值幅值的10%以内,试验表明,软测量算法能准确估算出车辆侧偏角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软测量技术在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卡尔曼滤波 状态估计 质心侧偏角 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UKF算法估计路面附着系数 被引量:14
4
作者 林棻 黄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5-120,共6页
为了能够迅速准确获取当前道路信息以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实时跟踪路面附着系数变化的汽车状态估计方法.建立包含Pacejka 89轮胎模型的七自由度非线性汽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模型估算出前后车轮垂直载荷,结合轮胎力学模型... 为了能够迅速准确获取当前道路信息以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实时跟踪路面附着系数变化的汽车状态估计方法.建立包含Pacejka 89轮胎模型的七自由度非线性汽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模型估算出前后车轮垂直载荷,结合轮胎力学模型和UKF(Unscented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轮胎纵向力和滑移率进行估计,进而得到不同附着系数路面条件下的Slip-slope(ρ-S曲线斜率),建立了几种典型路面附着系数与Slip-slope之间的映射关系.应用ADAMS/Car中的路面编辑器构造具有不同附着系数的路面测试环境,验证了提出的方法对突变附着系数估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表明Slip-slope理论在ADAMS/Car的虚拟试验中同样可以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力学控制 附着系数 汽车状态估计 Unscented卡尔曼滤波(UKF) 虚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气系统振动分析和悬挂点位置优化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名 翁建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97,131,共4页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某车型排气系统进行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得到排气系统的固有频率并找到振型节点,得到吊挂垂向刚度对排气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根据振型节点优化排气系统吊挂位置,有效地减少排气系统通过吊挂传递...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某车型排气系统进行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得到排气系统的固有频率并找到振型节点,得到吊挂垂向刚度对排气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根据振型节点优化排气系统吊挂位置,有效地减少排气系统通过吊挂传递到车身底板的力,改善了车辆乘坐舒适性提高了整车NVH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有限元法 排气系统 悬挂位置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金智林 段博文 +1 位作者 王睿 杨维妙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1-5,共5页
为了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改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基于AMESim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介绍了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电控液压制动系统主要模块的数学模型,应用AMESim软件建立了电控液压制动... 为了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改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基于AMESim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介绍了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电控液压制动系统主要模块的数学模型,应用AMESim软件建立了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液压模型,分析了制动轮缸压力动态特性随电磁阀结构参数、轮缸结构参数及制动油性能参数变化的规律,为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性能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液压制动 AMESim模型 制动压力特性 汽车主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力学约束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会琪 林棻 张华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63,87,共7页
针对智能车辆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中传统的MPC控制器往往只考虑控制量约束和控制增量约束、未考虑输出量约束的情况,以线性2自由度车辆侧向动力学模型作为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通过将车辆在路径跟踪过程中的输出量质心... 针对智能车辆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中传统的MPC控制器往往只考虑控制量约束和控制增量约束、未考虑输出量约束的情况,以线性2自由度车辆侧向动力学模型作为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通过将车辆在路径跟踪过程中的输出量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约束在一个操纵稳定性状态平稳域内,将路径跟踪问题转变为在多种约束条件下求解控制系统最优值的问题,以此来跟踪目标路径。采用Carsim和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控制器能较好地跟踪参考路径,控制器在跟踪目标路径的过程中表现平稳、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智能车辆 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栖车辆阻力水气两相流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9
8
作者 宋桂霞 赵又群 吴珂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07-911,928,共6页
为了得到两栖车辆水中航行的阻力,建立了两栖车辆水上行驶的物理模型,并采用混合网格对整个流场进行离散.利用流体体积函数(VOF)多相流模型、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两栖车辆的粘性绕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试验可知:仿真能很好地... 为了得到两栖车辆水中航行的阻力,建立了两栖车辆水上行驶的物理模型,并采用混合网格对整个流场进行离散.利用流体体积函数(VOF)多相流模型、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两栖车辆的粘性绕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试验可知:仿真能很好地模拟阻力值和水气两相流的情况.仿真结果中能反映出水流绕流的情况,为以后进行两栖车辆的流场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通过分析水流和阻力的情况,为研究两栖车辆的减阻提速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车辆 阻力 流体体积函数 并行计算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型多功能汽车动态侧翻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金智林 张鸿生 马翠贞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2-35,38,共5页
汽车侧翻是一种迅速发生且非常致命的事故,为及时准确地获得汽车侧翻状态信息,针对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研究了一种动态侧翻预警系统。根据侧翻运动规律建立了三自由度SUV侧翻动力学模型,研究了SUV动态侧翻预警算法,设计了以16位单片... 汽车侧翻是一种迅速发生且非常致命的事故,为及时准确地获得汽车侧翻状态信息,针对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研究了一种动态侧翻预警系统。根据侧翻运动规律建立了三自由度SUV侧翻动力学模型,研究了SUV动态侧翻预警算法,设计了以16位单片机为核心的动态侧翻预警系统硬件结构。对典型工况下的SUV动态侧翻预警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计算汽车侧翻预警时间(TTR)准确且实时性好,减小重心高度、方向转角及车速,增加轮距宽度将有助于获得更大的动态侧翻预警时间,提高汽车防侧翻主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型多功能汽车 动态侧翻预警 侧翻预警时间 实验分析 主动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智林 赵曰贺 +1 位作者 赵峰 陈亮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30,共3页
为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制动效能,改善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钢球和契形斜面增力机构的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首先分析了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按模块建立了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为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制动效能,改善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钢球和契形斜面增力机构的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首先分析了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按模块建立了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根据试验结果获得了不同制动工况的驾驶员制动意图,运用Simulink软件进行了汽车电控机械制动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与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对比。结果表明该电控机械制动系统能根据实际制动工况快速提供制动力且提高制动效能,可有效改善汽车制动过程的主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机械制动 增力机构 制动效能 主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在车辆上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棻 赵又群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共5页
对全球定位系统(GPS)近年来在车辆上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将GPS在车辆上的用途分成几大类:定位导航、主动安全控制、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以及状态参数估计,并分别围绕这几大用途归纳了相应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进展,给出了一些应用实... 对全球定位系统(GPS)近年来在车辆上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将GPS在车辆上的用途分成几大类:定位导航、主动安全控制、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以及状态参数估计,并分别围绕这几大用途归纳了相应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进展,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对GPS在车辆上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车辆 现状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前轮转向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舒涵 王春燕 赵万忠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6-22,26,共8页
在建立主动前轮转向系统模型和整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路面附着系数,分别考虑汽车有无主动转向、有无主动转向干预的情况,对整车在不同车速以及不同方向盘转角输入情况下进行阶跃响应及单移线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阶跃输入时,在... 在建立主动前轮转向系统模型和整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路面附着系数,分别考虑汽车有无主动转向、有无主动转向干预的情况,对整车在不同车速以及不同方向盘转角输入情况下进行阶跃响应及单移线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阶跃输入时,在不同路面附着系数及方向盘转角下,汽车在低速转向时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增大,转向更加灵敏,在高速时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变小,转向更稳定、更安全;单移线运动时,在高路面附着系数以及小方向盘转角下,汽车在低速变道时因主动转向干预方向盘实际转角增大,变道更加灵敏、迅速,在高速变道时因主动转向干预方向盘实际转角变小,变道更稳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主动前轮转向 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SUV防侧翻鲁棒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智林 马翠贞 +1 位作者 张甲乐 乔建龙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为改善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主动防侧翻能力,提出基于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鲁棒防侧翻控制方法。考虑汽车的纵向、侧向、横摆、侧倾以及4个车轮的运动,建立8自由度非线性汽车模型;以线性3自由度侧翻系统为参考模型设计鲁棒控制器,以横向... 为改善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主动防侧翻能力,提出基于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鲁棒防侧翻控制方法。考虑汽车的纵向、侧向、横摆、侧倾以及4个车轮的运动,建立8自由度非线性汽车模型;以线性3自由度侧翻系统为参考模型设计鲁棒控制器,以横向载荷转移率作为侧翻评价指标,应用差动制动原理分配横摆力矩控制多自由度车辆;用AMESim软件建立电控液压制动系统模型,用于控制各轮制动力矩;选取J-Turn及Worst-Case典型侧翻工况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防侧翻控制方法对不同行驶工况的适用性。结果表明:EHB系统能够满足防侧翻制动要求;该方法能有效减小横向载荷转移率,降低SUV侧翻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V防侧翻 鲁棒控制 电控液压制动 汽车主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和鲁棒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克斌 翁建生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对某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进行了优化.以悬置系统的能量解耦为优化目标,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悬置系统刚度进行优化设计.以信噪比为统计量,利用蒙特卡罗法对优化结果进行鲁棒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解耦性比原系统有显著的... 对某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进行了优化.以悬置系统的能量解耦为优化目标,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悬置系统刚度进行优化设计.以信噪比为统计量,利用蒙特卡罗法对优化结果进行鲁棒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解耦性比原系统有显著的提高,主振动方向基本完全解耦,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 优化设计 多目标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动力学建模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金智林 周乾 赵万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17-122,共6页
为提高估计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压力估计精度,针对其工作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UKF算法的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该算法根据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特性将压力估计问题转化为多维参数优化的问题,应用UKF对汽车电控液压... 为提高估计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压力估计精度,针对其工作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UKF算法的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该算法根据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特性将压力估计问题转化为多维参数优化的问题,应用UKF对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进行压力估计,根据该液压系统的强非线性及时变系统特性引入液压系统指数参数,压力变化参数差,及测量轮缸压力作为状态量,引入粒子群算法根据目标函数,对UKF中的参数及观测噪声,过程噪声进行迭代寻优.实验数据对比,验证该算法参数估计的精确性及实时性.研究结果对液压制动系统以及整个液压系统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液压制动系统 无迹卡尔曼滤波估计 粒子群优化 时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瞄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倪兰青 林棻 王凯正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27-33,共7页
针对智能车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的路径跟踪问题,综合考虑车辆位置和动力学状态,建立了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和路径跟踪预瞄误差模型,并将预瞄误差模型与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相结合。以最小化横向预瞄误差和车辆与目标路径之间的方... 针对智能车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的路径跟踪问题,综合考虑车辆位置和动力学状态,建立了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和路径跟踪预瞄误差模型,并将预瞄误差模型与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相结合。以最小化横向预瞄误差和车辆与目标路径之间的方位偏差为控制目标,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状态调节器(LQR),得到了安装四轮转向控制器的智能车辆的前后轮转角。将车辆的前后轮转角作为车辆模型的输入,控制车辆稳定地跟踪期望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路径跟踪控制策略能够在车辆换道时始终维持横向预瞄误差和方位偏差在较小范围内,同时具有较好的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瞄模型 二自由度车辆模型 线性二次型最优状态调节器 四轮转向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KF的车辆GPS/蜂窝网无缝定位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威奕 曾庆喜 +2 位作者 张鹏娜 唐琳琳 李冰林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0,共5页
当车辆运行在存在遮挡和多路径的复杂环境下时,车载GPS接收机由于无法接收到足够数量的GPS定位卫星将导致车辆无法准确定位。GPS/蜂窝网无缝定位技术将蜂窝基站视作伪卫星,将蜂窝基站观测值与 GPS 观测值结合进行融合解算有效解决了... 当车辆运行在存在遮挡和多路径的复杂环境下时,车载GPS接收机由于无法接收到足够数量的GPS定位卫星将导致车辆无法准确定位。GPS/蜂窝网无缝定位技术将蜂窝基站视作伪卫星,将蜂窝基站观测值与 GPS 观测值结合进行融合解算有效解决了该问题。针对目前融合解算算法所采用的 EKF解算算法存在高阶项截断误差和 Jacobian 矩阵难计算的缺点,本文将不敏卡尔曼滤波(UKF)引入到基于GPS和蜂窝网的无缝定位算法中。UKF算法是一种基于UT变换的非线性的滤波方法,避免了因进行强行线性化带来的误差影响。通过在高斯信道、静止和运动场景下,对两种混合定位算法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将UKF算法用于GPS和蜂窝网络的混合定位中时,在不同的定位环境下,其定位均方根误差(RMSE)相较EKF算法降低了2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蜂窝网 无缝定位 融合解算算法 不敏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紧急变道避撞安全距离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存星 魏民祥 顾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0,共4页
针对当前汽车避撞控制方法采用制动操作导致的交通效率低下问题,进行了基于变道策略的紧急避撞研究。首先选取了较优变道轨迹模型,并对变道操作前是否应利用最大强度制动调整速度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安全距离模型。之后利用Car... 针对当前汽车避撞控制方法采用制动操作导致的交通效率低下问题,进行了基于变道策略的紧急避撞研究。首先选取了较优变道轨迹模型,并对变道操作前是否应利用最大强度制动调整速度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安全距离模型。之后利用Carsim与Simulink搭建了联合仿真平台,同时应用模糊PID控制器,实现了闭环反馈控制。80km/h、100km/h、120km/h三种速度情况下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变道操作能够缩短安全距离,同时仿真轨迹与理想轨迹基本重合,说明所建立的安全距离模型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SIM 紧急变道 避撞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O优化的SUV防侧翻模型预测控制
19
作者 陈聪 金智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共9页
针对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port utility vehicle,SUV)避障过程中侧翻安全问题,推导改进汽车侧翻评价指标并设计融合哈里斯鹰算法(HHO)离线优化器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建立六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推导并改进侧翻稳定性评价指标。采集自车状... 针对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port utility vehicle,SUV)避障过程中侧翻安全问题,推导改进汽车侧翻评价指标并设计融合哈里斯鹰算法(HHO)离线优化器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建立六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推导并改进侧翻稳定性评价指标。采集自车状态,将车辆参数输入到模型预测控制器中;设计融合侧翻评价指标、横摆角速度的代价函数;设计含HHO算法的离线优化器优化代价函数中参数的权重系数。选取3种典型工况进行避障防侧翻控制仿真,结果表明SUV使用融合HHO离线优化器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可有效避免侧翻危险,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C HHO 侧翻稳定性 防侧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传动比的主动前轮转向控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春燕 崔滔文 +1 位作者 赵万忠 陈俊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90,共6页
针对目前汽车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缺少对理想传动比规律研究的问题,建立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主动前轮转向系统模型,以及轮胎模型;设计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下的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规律,提出基于该规律的主动前轮转向附加转角闭环... 针对目前汽车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缺少对理想传动比规律研究的问题,建立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主动前轮转向系统模型,以及轮胎模型;设计固定横摆角速度增益下的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规律,提出基于该规律的主动前轮转向附加转角闭环控制策略,并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理想传动比的前轮主动转向附加转角控制策略可有效保证车辆在低速时横摆角速度响应幅值变大,车辆具有较好的操纵性;高速时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响应的幅值均变小,车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利于车辆获得较为理想的转向品质。研究结果可为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控制 转向 理想传动比 附加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