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合约漏洞检测及自动化修复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嘉诚 蒋佳佳 +1 位作者 张玉书 赵佳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为解决智能合约存在的安全漏洞问题,研究智能合约漏洞检测及自动化修复方法。对智能合约进行漏洞检测,获得包含漏洞类别及位置等关键信息的检测报告,将智能合约源代码解析为抽象语法树格式,根据检测报告提供的漏洞信息,结合预定义漏洞... 为解决智能合约存在的安全漏洞问题,研究智能合约漏洞检测及自动化修复方法。对智能合约进行漏洞检测,获得包含漏洞类别及位置等关键信息的检测报告,将智能合约源代码解析为抽象语法树格式,根据检测报告提供的漏洞信息,结合预定义漏洞修复模板,在抽象语法树层面对智能合约进行修复,根据抽象语法树反向解析获得修复后的智能合约源代码,实现智能合约的漏洞检测及自动化修复。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方法能够以较高的成功率修复智能合约漏洞,增强智能合约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智能合约 安全漏洞 漏洞检测 自动化修复 抽象语法树 修复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测试的智能合约正确性检测
2
作者 王嘉诚 蒋佳佳 +2 位作者 赵佳豪 张玉书 王良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7-320,共14页
智能合约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底层编程语言和应用平台的不同使得智能合约的设计缺少规范,极易出现漏洞,造成损失。针对以太坊区块链平台上智能合约存在的安全漏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测试的智能合约正确性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智能... 智能合约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底层编程语言和应用平台的不同使得智能合约的设计缺少规范,极易出现漏洞,造成损失。针对以太坊区块链平台上智能合约存在的安全漏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测试的智能合约正确性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智能合约内容及规范生成模糊输入,并根据模糊输入在以太坊虚拟机内执行智能合约,监控合约在执行过程中的行为,生成多个日志文件,提取日志文件中的关键信息,对测试用例进行触发测试,从而得到智能合约所包含漏洞的情况,实现正确性检测。在实验过程中,该方法针对416个智能合约中的七类常见漏洞进行了漏洞检测,标记出了19个存在漏洞的智能合约。经过人工审计分析发现,在这19个被标记的不正确智能合约中,有18个智能合约确实存在安全漏洞。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以较高的准确率识别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漏洞,从而检测智能合约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合约 漏洞检测 模糊测试 正确性检测 以太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大语言模型的序列推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凤如 李博涵 胥帅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66,共23页
推荐系统旨在解决传统信息检索系统中信息过载的问题,并且致力于向用户推荐个性化感兴趣的内容。人与系统交互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在提供推荐时需要将其纳入考虑,这就是序列推荐系统。序列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序列,捕捉用户偏... 推荐系统旨在解决传统信息检索系统中信息过载的问题,并且致力于向用户推荐个性化感兴趣的内容。人与系统交互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在提供推荐时需要将其纳入考虑,这就是序列推荐系统。序列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序列,捕捉用户偏好的动态变化,为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和在线视频等多个领域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服务。全面阐述了序列推荐系统的当前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个性化推荐领域的重要性与应用潜力。定义了序列推荐的研究问题,明确了推荐序列的核心目标和挑战。详细分类并总结了序列推荐的主要技术,包括: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传统方法,该方法在建模用户行为序列时依赖于状态转移概率;深度学习驱动的方法,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来捕捉长期依赖关系与复杂模式;混合模型方法,结合多种算法来增强推荐系统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以及新兴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引入预训练的大语言模型来提升对用户行为和推荐内容的理解能力。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强调了上下文感知、多模态融合、因果推断、垂直领域特定大语言模型以及缓解幻觉问题等研究点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序列推荐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哈希编号的智能制造产线数据同步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燕雪峰 丁叶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4-841,共8页
海量数据存储和同步是智能制造产线中的重要问题。当前数据同步的主流方法是远程同步(Remote synchronization,RSYNC)算法,采用同步增量数据的方法减少数据传输量。智能制造产线产生的数据层次结构深、目录结构复杂,导致同步时评估时间... 海量数据存储和同步是智能制造产线中的重要问题。当前数据同步的主流方法是远程同步(Remote synchronization,RSYNC)算法,采用同步增量数据的方法减少数据传输量。智能制造产线产生的数据层次结构深、目录结构复杂,导致同步时评估时间长。为此提出分层哈希编号算法进行同步,基于数据分层对数据文件编号,使用散列表记录层次信息,快速比对差异数据,并对不同类型的差异数据采用不同备份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RSYNC相比,该方法有效减少了RSYNC评估的数据量,有效降低了同步时间,提高了同步备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备份 文件同步 RSYNC 分层哈希编号表 数据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数据对比学习的重度抑郁症表征学习方法
5
作者 顾恒 马迪 +2 位作者 马越 邵伟 张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影像基因组学认为神经影像与基因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利用遗传变异与影像数据进行疾病分析愈发受研究人员重视。在实践中,临床医生拥有的数据规模往往较小,但仍然希望使用深度学习来解决现实问题。考虑到不断扩大的数据规模与... 影像基因组学认为神经影像与基因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利用遗传变异与影像数据进行疾病分析愈发受研究人员重视。在实践中,临床医生拥有的数据规模往往较小,但仍然希望使用深度学习来解决现实问题。考虑到不断扩大的数据规模与昂贵的标注成本,构建能够利用多模态数据的无监督学习方法十分必要。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与基因多模态表格数据对比学习的表征学习方法(multimodal tabular data with contrastive learning,MTCL),该模型利用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数据,无需数据的任何标签信息。为了增强可解释性,模型先通过特征提取模块将rs-fMRI和SNP数据转换为表格类型结构,再通过多模态表格数据对比学习模块对多模态数据进行融合,并获得融合后的数据表征。在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数据上,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MDD诊断性能。此外,MTCL方法结合了模型归因方法挖掘与MDD相关的影像和遗传生物标记物,提高了模型的可解释性,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学习 多模态数据 模型归因 重度抑郁症 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位置关系的轨迹数据高效降维和查询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巢成 蒲非凡 +1 位作者 许建秋 高云君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1-1790,共20页
由于新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处于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各行业对于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基于位置的服务依赖于海量实时生成的轨迹数据,在处理亿万级随时间连续变化的轨迹数据时,降维算法和查询... 由于新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处于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各行业对于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基于位置的服务依赖于海量实时生成的轨迹数据,在处理亿万级随时间连续变化的轨迹数据时,降维算法和查询技术一直是研究的关键,通过降低轨迹数据的规模,减少查询操作时处理数据的时间,能有效提升查询的性能,而能否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查询对于数据库而言至关重要.提出了面向轨迹数据的均匀网格编码,并在进一步优化后提出非均匀网格降维算法,将轨迹数据的坐标转化为1维字符串存储,对不符合要求的网格进行合并处理;通过空间位置映射充分保留轨迹数据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并采用范围查询与最近邻查询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性能测试.实验使用不同城市真实轨迹数据与模拟生成轨迹数据作为数据集,将提出的均匀网格算法、非均匀网格算法与3种基准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优化后的非均匀网格算法降维后数据的空间位置关系相似度可高达82.50%,范围查询时间较其他查询时间提升了至少73.86%,最近邻查询时间提升了至少52.26%,与其他基准方法相比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数据 降维算法 非均匀网格 空间位置关系 查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FE:面向物联网设备识别的指纹深度提取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唐跃中 卢士达 +4 位作者 钱李烽 位雪银 顾荣斌 黄君 李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7-128,共12页
传统物联网设备指纹提取方法通常将流量中的隐私数据用于生成设备指纹并且采用手工设计特征的方式,在形成安全隐患的同时限制了模型的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设备行为的物联网设备指纹深度提取方法(IoT device deep fingerprin... 传统物联网设备指纹提取方法通常将流量中的隐私数据用于生成设备指纹并且采用手工设计特征的方式,在形成安全隐患的同时限制了模型的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设备行为的物联网设备指纹深度提取方法(IoT device deep fingerprint extraction,IDFE)。IDFE将网络流量pcap文件划分为多个会话(sessions),并提取非隐私信息构建会话信息矩阵,设计了会话信息矩阵不同信息序列之间的依赖关系和会话数据包之间的时序依赖关系建模方法和融合方法,利用设计的全卷积Transformer提取融合后的会话特征矩阵中设备行为特征并生成设备指纹。在UNSW和YourThings两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设备 安全隐患 行为特征 信息融合 设备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deScore-R:用于评估代码合成功能准确性的自动化鲁棒指标
8
作者 杨光 周宇 +1 位作者 陈翔 张翔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306,共16页
评估指标在代码合成领域中至关重要.常用的代码评估指标可以分为3种类型:基于匹配、基于语义和基于执行.其中,基于执行的Pass@k指标通过执行测试用例,能够准确判断预测代码的功能准确性.然而,该指标的计算需要大量开销,因此亟需设计一... 评估指标在代码合成领域中至关重要.常用的代码评估指标可以分为3种类型:基于匹配、基于语义和基于执行.其中,基于执行的Pass@k指标通过执行测试用例,能够准确判断预测代码的功能准确性.然而,该指标的计算需要大量开销,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自动化评估指标,在无需测试用例时仍可评估预测代码的功能准确性.此外,好的评估指标应当具有鲁棒性,即预测代码发生微小改变时,评估指标仍能保持其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UniXcoder和对比学习的自动化鲁棒指标CodeScore-R,用于评估代码合成的功能准确性. CodeScore-R采用草图化处理、语法等价转换和变异测试等技术手段,有效减轻了标识符、语法结构和运算符对评估结果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Java和Python语言上的代码生成和迁移任务中,CodeScore-R的表现优于其他无需测试用例的评估指标,且更接近Pass@k指标,并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合成评估指标 功能准确性 鲁棒性 代码合成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抗训练与Transformer的风力发电机故障分类方法
9
作者 王言国 吕鹏远 +4 位作者 兰金江 刘明哲 秦冠军 张硕桦 周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7-384,共8页
风力发电机故障分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严重影响风能发电效率,传统的人工方法效率低下,准确率较低,已有的深度学习模型在真实环境中易受数据噪声干扰而表现不佳。为提升风力发电机故障分类模型在真实环境下的分类性能与鲁棒性,提出一种基... 风力发电机故障分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严重影响风能发电效率,传统的人工方法效率低下,准确率较低,已有的深度学习模型在真实环境中易受数据噪声干扰而表现不佳。为提升风力发电机故障分类模型在真实环境下的分类性能与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对抗训练与Transformer的故障分类方法。首先通过引入一维卷积与门控线性单元(GLU)增强注意力机制对局部特征的学习,保留易被忽略的局部信息,提升模型对于局部特征的敏感度。其次结合限制因子约束对抗样本,提高对抗样本产生的准确性。最后在消除错误样本的同时反馈生成过程,使其具备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5种常用的分类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分类性能平均提升7.76%,与真实结果之间的误差最小。局部增强的注意力机制和所提的对抗训练方法分别使模型的分类性能平均提升4.51%、4.95%。所提模型在10%~20%噪声环境中仍保持较好性能,增强了其在真实环境中的稳定性。该方法在提高分类准确率的同时使模型具备更强的泛化能力,对于提升风力发电机故障分类性能与鲁棒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门控线性单元 Transformer模型 对抗训练 故障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邦学习的分布式物联网设备识别方法
10
作者 邹徐熹 周忠冉 +4 位作者 王虹岚 李飞 顾亚林 魏训虎 李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55-167,共13页
传统物联网设备识别方法通常采用集中式训练方式,将边缘设备的私有流量集中部署在中央服务器中用于学习指纹提取与识别,但集中式训练存在着数据隐私问题以及单点故障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联邦学习的分布式物联网设备识别方法... 传统物联网设备识别方法通常采用集中式训练方式,将边缘设备的私有流量集中部署在中央服务器中用于学习指纹提取与识别,但集中式训练存在着数据隐私问题以及单点故障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联邦学习的分布式物联网设备识别方法。在边缘设备方面,提出了轻量级设备指纹识别模型,提取网络流量会话中的时序信息以及特征间信息以生成可识别的指纹,并训练一个高效的分类器实现指纹识别;在中央服务器方面,设计了基于生成式知识蒸馏的异构联邦学习算法,通过训练变分生成器以无代理数据的方式集成本地信息并利用集成知识指导局部模型,从而解决分布式场景下的统计异构问题。在四个公开的基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通过与先进的联邦学习方法及设备指纹识别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对于提升分布式物联网设备识别准确率及效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设备识别 设备指纹 联邦学习 知识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知识感知与双重注意力的短文本分类模型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李博涵 向宇轩 +4 位作者 封顶 何志超 吴佳骏 戴天伦 李静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65-3581,共17页
文本分类任务作为文本挖掘的核心问题,已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短文本分类由于稀疏性、实时性和不规范性等特点,已成为文本分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某些特定场景,短文本存在大量隐含语义,由此给挖掘有限文本内的隐含... 文本分类任务作为文本挖掘的核心问题,已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短文本分类由于稀疏性、实时性和不规范性等特点,已成为文本分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某些特定场景,短文本存在大量隐含语义,由此给挖掘有限文本内的隐含语义特征等任务带来挑战.已有的方法对短文本分类主要采用传统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算法,但该类算法的模型构建复杂且工作量大,效率不高.此外,短文本包含有效信息较少且口语化严重,对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要求较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KAe RCNN模型,该模型在TextRCNN模型的基础上,融合了知识感知与双重注意力机制.知识感知包含了知识图谱实体链接和知识图谱嵌入,可以引入外部知识以获取语义特征,同时,双重注意力机制可以提高模型对短文本中有效信息提取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KAe RCNN模型在分类准确度、F1值和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对算法的性能和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准确率达到95.54%,F1值达到0.901,对比4种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准确率平均提高了约14%,F1值提升了约13%.与TextRCNN相比,KAe RCNN模型在准确性方面提升了约3%.此外,与深度学习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也说明,该模型在其他领域的短文本分类中也有较好的表现.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证明,所提出的KAe RCNN模型对短文本分类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文本分类 知识图谱 注意力机制 TextRCNN 实体消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分布式数据库异步全局索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磐石 李博涵 +3 位作者 秦小麟 邢磊 李晓栋 王进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84-2794,共11页
伴随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金融核心业务所使用的集中式数据库面临性能、可用性等方面的挑战。为此有研究者提出了采用计算和存储分离架构的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思路,通过网络连接构建在物理上分散、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伴随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金融核心业务所使用的集中式数据库面临性能、可用性等方面的挑战。为此有研究者提出了采用计算和存储分离架构的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思路,通过网络连接构建在物理上分散、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全局索引是分布式数据库提升查询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当前的全局索引主要通过在传统网络中利用同步机制来实现。这种机制在金融数据管理的典型交易和批量导入数据场景下面临单表索引数量少、吞吐量降低、事务响应时间抖动等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异步全局索引架构,通过新增MQ消息队列、分布式缓存,以及利用RDMA网络,实现一种满足金融典型场景需求的异步全局索引。为了验证有效性,与Oracle、CockroachDB在相同的场景下进行大量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金融核心业务数据的批量导入、交易等场景中,该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比现有方法提升60%以上,而对系统资源需求降低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数据库 异步 全局索引 低时延 RDMA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学习安全与隐私保护综述 被引量:29
13
作者 陈兵 成翔 +1 位作者 张佳乐 谢袁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5-684,共10页
联邦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学习框架,它允许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共享训练数据而不会泄露其数据隐私。但是这种新颖的学习机制仍然可能受到来自各种攻击者的前所未有的安全和隐私威胁。本文主要探讨联邦学习在安全和隐私方面面临的挑战。首... 联邦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学习框架,它允许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共享训练数据而不会泄露其数据隐私。但是这种新颖的学习机制仍然可能受到来自各种攻击者的前所未有的安全和隐私威胁。本文主要探讨联邦学习在安全和隐私方面面临的挑战。首先,本文介绍了联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威胁模型,有助于理解其面临的攻击。其次,本文总结了由内部恶意实体发起的3种攻击类型,同时分析了联邦学习体系结构的安全漏洞和隐私漏洞。然后从差分隐私、同态密码系统和安全多方聚合等方面研究了目前最先进的防御方案。最后通过对这些解决方案的总结和比较,进一步讨论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结构 联邦学习 模型安全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数据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算法综述 被引量:32
14
作者 周宇 曹英楠 王永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4-676,共13页
大数据处理是近年来广受关注和研究的技术领域,数据挖掘作为从大量数据中挖掘隐藏价值信息的技术,是处理大数据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对大数据处理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首先介绍了大数据中针对流式数据分类的方... 大数据处理是近年来广受关注和研究的技术领域,数据挖掘作为从大量数据中挖掘隐藏价值信息的技术,是处理大数据的有效工具。本文主要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对大数据处理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首先介绍了大数据中针对流式数据分类的方法,包括单模型算法和集成分类算法;其次分别从单机算法和基于分布式并行平台的多机算法两个角度概括介绍了大数据聚类方法以及大数据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最后总结了现有面向大数据的数据挖掘算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类算法 大数据聚类算法 大数据关联规则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强化学习综述 被引量:8
15
作者 谭晓阳 张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3-663,共11页
元强化学习是指自动从一组相关任务中学习强化学习所需归纳偏置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强化学习算法在困难场景下的样本效率和泛化能力具有重要用途。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元强化学习框架,指出设计和分析一个元强化学习算法需要同时考虑... 元强化学习是指自动从一组相关任务中学习强化学习所需归纳偏置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强化学习算法在困难场景下的样本效率和泛化能力具有重要用途。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元强化学习框架,指出设计和分析一个元强化学习算法需要同时考虑学习经验(相关任务)、归纳偏置及学习目标3个独立因素及这3个因素之间的依赖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特别对近年来元强化学习若干文献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并详细阐述了几种代表性算法的原理及各自特点。本文还对元强化学习常用的实验环境和性能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对该领域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强化学习 样本效率 泛化性 归纳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综述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涵 刘译善 林昱涵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50,共30页
显著性目标检测通过模仿人的视觉感知系统,寻找最吸引视觉注意的目标,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像理解、语义分割、目标跟踪等计算机视觉任务中。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显著性目标检测研究取得了巨大突破。本文总结了近5年相关工作,全面... 显著性目标检测通过模仿人的视觉感知系统,寻找最吸引视觉注意的目标,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像理解、语义分割、目标跟踪等计算机视觉任务中。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显著性目标检测研究取得了巨大突破。本文总结了近5年相关工作,全面回顾了3类不同模态的显著性目标检测任务,包括基于RGB图像、基于RGB-D/T(Depth/Thermal)图像以及基于光场图像的显著性目标检测。首先分析了3类研究分支的任务特点,并概述了研究难点;然后就各分支的研究技术路线和优缺点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简单介绍了3类研究分支常用的数据集和主流的评价指标。最后,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显著性目标检测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RGB图像显著性目标检测 RGB-D/T图像显著性目标检测 光场图像显著性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和三支决策的无人机态势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伟湋 高培雪 +1 位作者 陈进 路玉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79-1490,共12页
现有的无人机态势评估方法没有考虑复杂外界环境对决策者的影响,并且通常只能得到评估的排序结果,决策者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决策,常出现误判或错失打击窗口期.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三支决策模型.首先,通过直觉模糊接... 现有的无人机态势评估方法没有考虑复杂外界环境对决策者的影响,并且通常只能得到评估的排序结果,决策者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决策,常出现误判或错失打击窗口期.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三支决策模型.首先,通过直觉模糊接近于理想值的排序方法求取目标的条件概率,得到态势评估结果;之后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对无人机获取的直觉模糊态势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每个目标执行不同动作时对应的累积前景价值;最后,基于累积前景价值最大化的原则,推导出新的三支决策规则,对态势评估结果进行三支划分.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不仅得到了目标威胁排序,而且对目标威胁等级进行客观分类;同时在评估过程中考虑决策者的心理,得到符合决策者特质的目标威胁评估结果,为复杂多变的空战提供一种合理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三支决策 累积前景理论 态势评估 直觉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图像显著性检测综述 被引量:16
18
作者 袁野 和晓歌 +5 位作者 朱定坤 王富利 谢浩然 汪俊 魏明强 郭延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91,共8页
当今图像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如何利用计算机高效地获取、处理图片信息成为领域内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人类视觉注意机制的启发下,研究人员发现将这种机制引入机器图像处理任务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提取的效率,从而更好地节省有限的计算资源... 当今图像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如何利用计算机高效地获取、处理图片信息成为领域内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人类视觉注意机制的启发下,研究人员发现将这种机制引入机器图像处理任务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提取的效率,从而更好地节省有限的计算资源。视觉图像显著性检测即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视觉注意机制,对图片中各部分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行计算。其在图像分割、视频压缩、目标检测、图像索引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文中介绍了图像显著性检测算法的研究现状,首先以信息驱动来源为切入点,对显著性检测模型进行概述,之后分析了现有几种典型的显著性检测算法,并根据是否基于学习的模型将其分为基于非学习模型、基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以及基于深度学习模型3类。针对第一类,文中较为详细地对基于局部对比度和基于全局对比度的显著性检测算法进行了分类比较,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针对后两类,分析了机器学习算法及深度学习在显著性检测中的应用。最后对现有的显著性检测算法进行了总结比较,对该领域研究的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著区域检测 视觉显著性检测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视觉注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高速复杂流场流动控制效果预测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柏杨 吕宏强 +2 位作者 周岩 罗振兵 刘学军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4,共11页
流动控制激励器是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核心,其设计水平和工作性能直接决定了主动流动控制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方向。为了获得流动控制激励器的作用规律,需要大量实验研究激励参数对控制效果参数的影响,实验代价较大。利用逆向等离子体合成... 流动控制激励器是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核心,其设计水平和工作性能直接决定了主动流动控制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方向。为了获得流动控制激励器的作用规律,需要大量实验研究激励参数对控制效果参数的影响,实验代价较大。利用逆向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波控制实验数据,采用机器学习中的高斯过程回归模型,获得激励器参数(头锥直径、腔体体积、放电电容、出口直径)到控制效果参数(最大脱体距离)的映射规律,对比多种核函数下高斯过程回归的预测效果,采用特征重要性分析方法分析激励器参数对控制效果参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于小样本问题,采用2次多项式核函数Poly2的高斯过程回归预测精度最高。在特征重要性分析上,头锥直径对最大脱体距离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放电电容和腔体体积,2个参数的影响相近;出口直径影响最小。本文工作可为高速复杂流场流动控制实验中激励器各项参数的设置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流动控制 激励器 机器学习 高斯过程 特征重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竞争自编码器的半监督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子璇 关东海 +2 位作者 汤丽君 袁伟伟 燕雪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9-325,共7页
大多传统的无监督和有监督算法在异常检测上需要预先定义阈值,但很难找到最佳阈值,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无阈值的半监督竞争学习模型用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该模型使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设计了一种竞争机制的自动编码器,有... 大多传统的无监督和有监督算法在异常检测上需要预先定义阈值,但很难找到最佳阈值,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无阈值的半监督竞争学习模型用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该模型使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设计了一种竞争机制的自动编码器,有一个编码器和两个解码器,使用正常数据和未标记数据进行训练,正常数据用来训练正常解码器,对于未标记数据送入两个解码器当中,通过重构误差的大小来选择解码器.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判别性能,不需要对其设定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对异常样本的召回率和F1分数都高于传统的自编码器模型.所以,该半监督竞争学习模型在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上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时间序列 半监督 自编码器 机器学习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