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化负载电流前馈控制的400Hz三相PWM航空整流器 被引量:26
1
作者 倪靖猛 方宇 +1 位作者 邢岩 孙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6,164,共7页
研究了应用于400Hz航空电网的三相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的控制方法及实现技术。为抑制输出直流电压波动,提高系统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负载电流前馈补偿控制策略,有效地改善了系统对输入电压突变和负载突变的响应特性;深入分析了影... 研究了应用于400Hz航空电网的三相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的控制方法及实现技术。为抑制输出直流电压波动,提高系统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负载电流前馈补偿控制策略,有效地改善了系统对输入电压突变和负载突变的响应特性;深入分析了影响输出电压动态响应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基于系统小信号平均模型前馈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仿真和4kW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航空电网 前馈控制 空间矢量调制 整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电解电容无频闪的LED驱动电源 被引量:44
2
作者 王舒 阮新波 +1 位作者 姚凯 叶志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3-178,共6页
新型光源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高效、节能、无污染及模拟自然光,发光二极管(LED)就具有这样的优点。采用脉动电流驱动大功率LED可以去除驱动电源中的电解电容,大大提高驱动电源的寿命。但是LED中存在两倍工频的频闪。本文在此基础上,提... 新型光源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高效、节能、无污染及模拟自然光,发光二极管(LED)就具有这样的优点。采用脉动电流驱动大功率LED可以去除驱动电源中的电解电容,大大提高驱动电源的寿命。但是LED中存在两倍工频的频闪。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无电解电容、无频闪的新型LED驱动电源,既去除了电解电容,提高了LED驱动电源的使用寿命,又解决了脉动电流驱动带来的LED频闪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功率因数校正 频闪 驱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WM逆变电源的单极性控制方式实现 被引量:26
3
作者 胡兴柳 彭小兵 穆新华 《机电工程》 CAS 2004年第1期38-41,共4页
对单相全桥电压型SPWM逆变器的两种单极性控制方式进行了研究 ,并将其中一种方式应用于控制一个单相全桥式电压型SPWM逆变电源。
关键词 SPWM 逆变电源 单极性控制方式 逆变器 正弦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输出电源中耦合电感的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乾宏 阮新波 严仰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5,39,共7页
耦合电感是多路输出电源中的关键部件 ,但其工作机理却未得到足够认识。本文根据所引入的耦合电感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耦合电感匝比的设计 ,以及耦合电感对于输出电流脉动、负载交错性能、输出动态性能的影响。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文中... 耦合电感是多路输出电源中的关键部件 ,但其工作机理却未得到足够认识。本文根据所引入的耦合电感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耦合电感匝比的设计 ,以及耦合电感对于输出电流脉动、负载交错性能、输出动态性能的影响。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文中还提出新的调整输出纹波的方法 (改变耦合电感的绕制方法来调整输出纹波 )和改善输出负载交错性能的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输出电源 耦合电感 负载交错性能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电源并联技术 被引量:31
5
作者 陈宏 胡育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59,共5页
逆变器并联是提高电源系统可靠性 ,扩充系统容量的有效方式。本文介绍了逆变电源并联的原理、技术要求和特点。对当前采用的逆变电源并联方案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种并联方案的特点和内在关系 ,指出了逆变电源并联... 逆变器并联是提高电源系统可靠性 ,扩充系统容量的有效方式。本文介绍了逆变电源并联的原理、技术要求和特点。对当前采用的逆变电源并联方案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种并联方案的特点和内在关系 ,指出了逆变电源并联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电源 并联技术 逆变器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控制的CVCF电源波形控制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宏 胡育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49-954,共6页
对重复控制的理论 ,特别是模型不精确情况下的控制器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适用于恒压恒频逆变电源的重复控制器 ,提高了逆变电源在非线性负载情况下的输出电压品质 .文中分析了重复控制器对谐波的抑制机理 ;从系统极点分布规律入... 对重复控制的理论 ,特别是模型不精确情况下的控制器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适用于恒压恒频逆变电源的重复控制器 ,提高了逆变电源在非线性负载情况下的输出电压品质 .文中分析了重复控制器对谐波的抑制机理 ;从系统极点分布规律入手 ,推导出控制器与受控对象之间的最佳关系 ;基于对消的思想 ,给出了采用部分对消的重复控制器设计方法 ,并在控制器中引入了特殊的FIR函数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 ,通过实验对新的设计法进行了验证 .实验表明 ,采用新的控制器 ,逆变电源输出波形的谐波含量降到了 0 .446% ,误差收敛速度也大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CF电源 波形控制 重复控制 极点分布 谐波 畸变 恒压恒频逆变电源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T型滤波并网逆变电源的网侧电流直接控制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胡雪峰 龚春英 +1 位作者 陈新 章家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6,共8页
并网逆变电源是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微型电网系统中的关键装置。为了利用较小的电感量就能获得低谐波含量的高质量馈网电流,通常在逆变电源与电网之间接入T型滤波器,然而,T型滤波网络为三阶无阻尼系统,易发生谐振。本文提出了基于同步旋... 并网逆变电源是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微型电网系统中的关键装置。为了利用较小的电感量就能获得低谐波含量的高质量馈网电流,通常在逆变电源与电网之间接入T型滤波器,然而,T型滤波网络为三阶无阻尼系统,易发生谐振。本文提出了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网侧电流反馈作为外环和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的电容电流反馈作为内环的网侧电流直接控制策略,对该方案进行了系统建模和稳定性分析,研究了T型滤波网络与控制器参数之间的优化关系。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控制策略既能使并网逆变电源输出电流的相位与电网电压相位完全一致,又可抑制系统振荡,增加系统稳定性,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保证了向公共电网输送的电能质量符合IEEE 929—2000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T型滤波器 网侧电流 直接控制 高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电感对多路输出电源输出纹波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乾宏 阮新波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6-380,共5页
输出电流脉动是多路输出电源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 ,而耦合电感又是影响多路输出电源输出电流脉动的关键部件 ,因此需要研究耦合电感对输出电流脉动的影响。本文以两路输出电源为例 ,深入分析了耦合电感对输出电流脉动的影响。首先引入简... 输出电流脉动是多路输出电源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 ,而耦合电感又是影响多路输出电源输出电流脉动的关键部件 ,因此需要研究耦合电感对输出电流脉动的影响。本文以两路输出电源为例 ,深入分析了耦合电感对输出电流脉动的影响。首先引入简单有效的数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耦合电感匝比关系的一般选取原则 ,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耦合电感各参数对输出电流脉动的影响 ,并提出新的调整输出纹波的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器 多路输出电路 输出电流脉动 耦合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电源系统的全数字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新 陈志辉 严仰光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1年第4期428-434,共7页
变速恒频电源数字控制技术以 DSP作为控制核心 ,主要实现对变换器的控制和发电系统电压调节 ,同时也实现了系统保护功能。数字变换器控制方案采取了十三块波开关点预置最优 SP-WM控制和动态波形的校正技术 ,明显改善了变换器的性能。数... 变速恒频电源数字控制技术以 DSP作为控制核心 ,主要实现对变换器的控制和发电系统电压调节 ,同时也实现了系统保护功能。数字变换器控制方案采取了十三块波开关点预置最优 SP-WM控制和动态波形的校正技术 ,明显改善了变换器的性能。数字电压调节器采用了模糊 -滤波控制算法 ,并采用软起动技术、最大励磁电流限制技术及逆磁电路 ,在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稳态性能的前提下 ,使加卸载过渡过程时间比模拟电压调节器有明显缩短。最后通过系统实验验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电源系统 全数字控制 DSP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采技术的电源参数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伟 穆新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373-376,共4页
详细研究基于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计算机测控系统后 ,结合电力电子专业用 Visual C++6 .0开发了电源参数的测量系统 ,主要实现硬件的驱动、数据采集、处理、友好人机界面的软件开发。
关键词 VC++ 数据采集与处理 ADC F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边形磁链轨迹的无刷直流电机直接自控制 被引量:38
11
作者 高瑾 胡育文 +1 位作者 黄文新 黄志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64-69,共6页
按照定子磁链运动轨迹的不同,直接转矩可分为2大流派,圆形轨迹称为直接转矩控制,六边形轨迹称为直接自控制。近来国外尝试将直接转矩控制应用到无刷直流电机上,但受关断相电压不确定的影响,定子磁链与给定磁链均呈现周期性变化,在一个... 按照定子磁链运动轨迹的不同,直接转矩可分为2大流派,圆形轨迹称为直接转矩控制,六边形轨迹称为直接自控制。近来国外尝试将直接转矩控制应用到无刷直流电机上,但受关断相电压不确定的影响,定子磁链与给定磁链均呈现周期性变化,在一个周期内其幅值逐渐增大,计算复杂。为此,该文将基本直接自控制引入无刷直流电机,将定子磁链的3个投影与1个常数比较,以更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无刷直流电机地高性能控制。仿真与实验证明:常见的无刷直流电机三三导通方式可以看作是直接自控制的特例,对应直接自控制在全速运行;转矩动态响应时间不超过1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自控制 六边形磁链 动态响应 零矢量 关断相 无刷直流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44
12
作者 姚志垒 王赞 +1 位作者 肖岚 严仰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61-64,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可独立与并网双模式运行的逆变器在并网模式下,由于输出滤波电容的影响,在轻载时进网电流ηTHD高,输出功率因数低。该逆变器在传统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加入输出滤波电容电流补偿器,消除输出滤波电容电... 提出了一种新的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可独立与并网双模式运行的逆变器在并网模式下,由于输出滤波电容的影响,在轻载时进网电流ηTHD高,输出功率因数低。该逆变器在传统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加入输出滤波电容电流补偿器,消除输出滤波电容电流对电网的影响,从而可以实现独立与并网2模式之间的无缝切换;全负载范围内或电网电压谐波含量大时,可实现高的输出功率因数和低的进网电流ηTHD。该文阐述了该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原则,并以一台500W基于DSP控制的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 独立模式 并网模式 功率因数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被引量:42
13
作者 方斯琛 周波 +1 位作者 黄佳佳 李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9-35,共7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对外界扰动及内部摄动极为敏感,为提高系统鲁棒性,本文引入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SMC)。根据PMSM调速系统的特点,选择一阶滑模面,选用状态反馈SMC控制方式,并将控制输出经一... 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对外界扰动及内部摄动极为敏感,为提高系统鲁棒性,本文引入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SMC)。根据PMSM调速系统的特点,选择一阶滑模面,选用状态反馈SMC控制方式,并将控制输出经一积分器滤波,按该方案设计的SMC控制器表达式和PI控制一样简单。并在同等条件下对这两种控制器下的调速系统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证明文中所设计的SMC控制器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动态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变结构控制 PI控制 永磁同步电动机 动态性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电流控制的三相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研究 被引量:67
14
作者 方宇 裘迅 +1 位作者 邢岩 胡育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69-73,共5页
在三相功率因数校正中提出了预测电流数字控制器,它可以简捷地实现电流内环,相应地减少TMS320F240程序所占用的资源。结合预分解矩阵算法,使得整个控制程序只用一个定时器下溢中断资源就完成了所有算法,从而得以实现较高的开关频率。采... 在三相功率因数校正中提出了预测电流数字控制器,它可以简捷地实现电流内环,相应地减少TMS320F240程序所占用的资源。结合预分解矩阵算法,使得整个控制程序只用一个定时器下溢中断资源就完成了所有算法,从而得以实现较高的开关频率。采用的预测电流数字控制器实现了输入电流的闭环控制,三相输入电流能跟踪输入电压相位,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实现了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的电压环采用PI调节器,获得了恒定的输出电压。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控制 功率因数校正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燃料电池供电系统 被引量:36
15
作者 金科 阮新波 +1 位作者 杨孟雄 徐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2-98,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式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它是由燃料电池、蓄电池、单向变换器、双向变换器和逆变器构成。根据燃料电池的特性,提出了复合式全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和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分别作为系统的单向和双向变换器运用...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式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它是由燃料电池、蓄电池、单向变换器、双向变换器和逆变器构成。根据燃料电池的特性,提出了复合式全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和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分别作为系统的单向和双向变换器运用于系统中。该结构可以优化能量管理,在冷启动过程由蓄电池向负载供电,而燃料电池不供电,系统易于冷启动;在负载突变时,可由蓄电池提供或吸收动态能量,使得系统具有很好的动态特性;在过载时,燃料电池仅提供额定功率,而过载部分能量由蓄电池提供,燃料电池的功率等级只需按照系统额定功率进行配置,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最后在实验室中完成了一个1kW复合式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实验研究,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蓄电池 单向变换器 双向变换器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高功率因数电压型PWM整流器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8
16
作者 方宇 裘迅 +1 位作者 邢岩 胡育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4-49,55,共7页
提出了三相高功率因数电压型PWM整流器全数字控制的数值仿真方法,实现了数字控制逻辑与主电路仿真的统一。文中详细地分析并建立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高频数学模型,建立了三相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控制到输出的传递函数,给出了电压调... 提出了三相高功率因数电压型PWM整流器全数字控制的数值仿真方法,实现了数字控制逻辑与主电路仿真的统一。文中详细地分析并建立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高频数学模型,建立了三相高功率因数PWM整流器控制到输出的传递函数,给出了电压调节器的设计方法。数字逻辑仿真所用的高级语言可直接转换成DSP能识别的逻辑语言来实现实验样机的数字控制。仿真和实验波形的一致性表明:本文建立的电压型PWM整流器的高频数学模型是正确的,提出的仿真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电机磁链辨识算法 被引量:49
17
作者 王宇 邓智泉 王晓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44,共6页
在电机磁链的两种估计模型中,电压模型相对于电流模型具有所需电机参数少、实现方法简单等优点,从而在电机控制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电压模型中的纯积分环节存在直流偏置和初始相位问题。该文研究了一种新的电机磁链辨识算法,它是... 在电机磁链的两种估计模型中,电压模型相对于电流模型具有所需电机参数少、实现方法简单等优点,从而在电机控制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电压模型中的纯积分环节存在直流偏置和初始相位问题。该文研究了一种新的电机磁链辨识算法,它是由1个高通滤波器和1个坐标变换环节构成。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于电机的同步角频率。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纯积分环节存在的问题,同时不会在辨识的磁链中引入幅值和相位误差,保证电机在稳态运行和转速突变情况下磁链辩识的准确性。该算法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该文对提出的新辨识算法进行了仿真,并针对1台异步电机,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DSP对其进行了数字化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磁链辨识 高通滤波器 坐标变换 同步角频率 新辨识算法 异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肤和邻近效应对平面磁性元件绕组损耗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63
18
作者 旷建军 阮新波 任小永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0-175,共6页
提高磁性元件的工作频率,可以减少磁性元件的大小。但是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集肤和邻近效应使绕组的损耗增加。文中基于磁性元件绕组的一维模型,对平面磁性元件绕组中的涡流效应进行分析。利用一维条件下,集肤和邻近效应的正交性,得出... 提高磁性元件的工作频率,可以减少磁性元件的大小。但是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集肤和邻近效应使绕组的损耗增加。文中基于磁性元件绕组的一维模型,对平面磁性元件绕组中的涡流效应进行分析。利用一维条件下,集肤和邻近效应的正交性,得出了集肤和邻近效应各自产生的损耗随绕组厚度和频率的变化趋势,指出简单地把厚绕组分割为薄绕组的并联不能减少绕组的损耗;同时分析利用原副边绕组交叉换位技术减少变压器绕组损耗的原理。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和实验证实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 集肤效应 邻近效应 绕组损耗 平面磁性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产生原因及其检测与抑制方法 被引量:30
19
作者 陈良亮 肖岚 +1 位作者 龚春英 严仰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6-61,共6页
对于无输出隔离变压器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各模块输出电压直流分量不一致会在模块问产生较大的直流环流。该文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压产生直流分量的原因,介绍了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检测和抑制方法。通过对逆变器基准正弦波直流分量的高... 对于无输出隔离变压器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各模块输出电压直流分量不一致会在模块问产生较大的直流环流。该文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压产生直流分量的原因,介绍了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检测和抑制方法。通过对逆变器基准正弦波直流分量的高精度数字调节,相应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直流分量以抑制直流环流。在由两台3kVA逆变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证明,该文介绍的直流环流检测与抑制方法对逆变器并联系统直流环流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并联系统 直流环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确线性化解耦的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调制系统 被引量:46
20
作者 刘贤兴 卜言柱 +1 位作者 胡育文 朱熀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55-59,共5页
从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磁链模型出发,应用精确线性化理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输入输出线性化与解耦。将永磁同步电机动态解耦成二阶线性转速子系统和一阶线性磁链子系统,结合磁链扇区判断方法和线性化解耦后的实际系统输入来确定目标空间... 从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磁链模型出发,应用精确线性化理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输入输出线性化与解耦。将永磁同步电机动态解耦成二阶线性转速子系统和一阶线性磁链子系统,结合磁链扇区判断方法和线性化解耦后的实际系统输入来确定目标空间电压矢量,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转速和磁链动态解耦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精确线性化解耦的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调制系统具有理想的速度跟踪性、良好的鲁棒性和低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精确线性化 解耦控制 空间矢量 调制 定子磁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