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航空变频电网的串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海啸 於俊 +2 位作者 陈新 龚春英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航空变频电网的串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该滤波器由有源滤波部分和无源滤波部分构成。有源部分采用了基波电流控制策略,因而有源滤波部分可等效为对基波呈现零感抗而对谐波呈现高感抗的电感。无源滤波部分采用了电容...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航空变频电网的串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该滤波器由有源滤波部分和无源滤波部分构成。有源部分采用了基波电流控制策略,因而有源滤波部分可等效为对基波呈现零感抗而对谐波呈现高感抗的电感。无源滤波部分采用了电容器结构。利用有源部分的等效电感和无源部分电容的LC滤波特性,该串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既可实现有源电力滤波器上的基波零压降,又可实现变频电网的谐波抑制。文中给出了该LC滤波参数的设计原则。遵照LC设计原则进行的实验证明了该串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适用频率范围宽,谐波抑制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网 串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 开关频率 变压器绕组 谐波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kVA高频软开关航空静止变流器并联模块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文斌 肖岚 +1 位作者 龚春英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5-589,共5页
采用公用电压外环方案 ,实现了三台 1 k VA基于高频零电压开关航空静止变流器模块的并联输出。三台航空静止变流器模块均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通过公用电压调节器稳定并联系统的输出电压及频率 ,同时产生统一的模块电流给定信号。各... 采用公用电压外环方案 ,实现了三台 1 k VA基于高频零电压开关航空静止变流器模块的并联输出。三台航空静止变流器模块均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通过公用电压调节器稳定并联系统的输出电压及频率 ,同时产生统一的模块电流给定信号。各并联模块工作于电流跟踪模态 ,从而实现各航空静止变流器模块的均流并联。该并联方案仅有一条均流控制线连接且无须外加均流控制电路 ,不需要输出隔离变压器以及复杂的均流控制电路 ,具有简单可靠、均流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和组合方便等优点 ,可以有效地提高航空静止变流器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模块 静止变流器 软开关 航空电气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电源中数字电压调节器的一种实现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向建玲 邢岩 +1 位作者 吴渭 李明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研究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正弦波逆变器的电压调节器的实现方法。在深入分析基本 PI算法所引起的输出变压器动态偏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 ,即首先采样变压器原边瞬时电流 ,并据此动态计算偏磁电流 ,然后将其作为新的输... 研究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正弦波逆变器的电压调节器的实现方法。在深入分析基本 PI算法所引起的输出变压器动态偏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 ,即首先采样变压器原边瞬时电流 ,并据此动态计算偏磁电流 ,然后将其作为新的输入量引入 PI调节器 ,从而实时消除变压器偏磁。文中给出了新算法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电源 数字电压调节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 功率变换器 正弦波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重复控制器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方案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宏 胡育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0-584,共5页
重复控制理论是抑制谐波干扰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逆变电源系统中 ,由于模型的不精确 ,常规方法的基于完美对消思想设计的重复控制器不适用于电源系统。针对不精确的模型 ,本文提出了基于部分对消思想的重复控制器设计法。文中首先分析... 重复控制理论是抑制谐波干扰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逆变电源系统中 ,由于模型的不精确 ,常规方法的基于完美对消思想设计的重复控制器不适用于电源系统。针对不精确的模型 ,本文提出了基于部分对消思想的重复控制器设计法。文中首先分析了重复控制器对谐波的抑制机理 ,并证明了它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其次给出了控制器设计的具体步骤 ,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控制器 逆变电源 数字控制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恒频电源系统的交-交矩阵变换器闭环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葛红娟 张绍 周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0-364,共5页
功率电子变换器作为飞机变速恒频(Variablespeedconstantfrequency,VSCF)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用于飞机变速恒频电源系统的新型交-交矩阵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的... 功率电子变换器作为飞机变速恒频(Variablespeedconstantfrequency,VSCF)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用于飞机变速恒频电源系统的新型交-交矩阵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的矩阵变换器输出电压闭环控制方式,从而实现了变速恒频电源系统中功率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局部调节功能,有效弥补了发电机调压器时间常数大、动态调节能力差等缺陷。仿真和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分析和控制方案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电源 矩阵变换器 空间矢量调制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电流环的设计 被引量:54
6
作者 陈荣 邓智泉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0-225,共6页
为构成高性能的伺服系统电流环 ,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实现矢量控制的原理 ,分析了电流环各环节的零点漂移及电机反电势对电流环的影响。然后根据系统动态性能的要求 ,设计并选择了调节器的型式与参数 ,并在调节器回路中引入微分调节 ,在 ... 为构成高性能的伺服系统电流环 ,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实现矢量控制的原理 ,分析了电流环各环节的零点漂移及电机反电势对电流环的影响。然后根据系统动态性能的要求 ,设计并选择了调节器的型式与参数 ,并在调节器回路中引入微分调节 ,在 PWM调制器中引入了过调制技术 ,从而提高了电流环的动态响应性能。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 ,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 ,可以提高和改善电流环的动态响应性能 ,为实现高性能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伺服系统电流环 设计 矢量控制 过调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极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定子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艳 邓智泉 +2 位作者 曹鑫 刘泽远 王晓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4-500,共7页
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由于径向磁拉力导致的振动和噪声问题阻碍了其推广应用;电机定转子偏心时出现的单边磁拉力使振动和噪声更加恶化。本文基于定子周向振动理论和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earingless-SRM,BSRM)的... 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由于径向磁拉力导致的振动和噪声问题阻碍了其推广应用;电机定转子偏心时出现的单边磁拉力使振动和噪声更加恶化。本文基于定子周向振动理论和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Bearingless-SRM,BSRM)的径向力特点,分析了将无轴承技术引入SRM后对不平衡径向力起到的补偿作用;给出了同时适用于SRM和BSRM的定子极径向力数学模型,建立了SRM和BSRM的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两种电机定子极所受的径向力。谐波分析发现:BSRM定子单边磁拉力直流分量及低次谐波含量幅值较SRM大幅减小,因而由此引起的振动和噪声小,更适合于应用在要求低噪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无轴承 振动 不平衡磁拉力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伺服系统位置跟踪误差 被引量:10
8
作者 滕福林 胡育文 +2 位作者 黄文新 张彦召 刘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5-819,共5页
首先提出采用比例和位置前馈复合控制的位置闭环调节器。位置前馈工作在完全补偿状态时,实现了恒速运行时间段内和定位结束后的稳态位置跟踪零误差。但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梯形给定存在加速度突变,增大了动态位置跟踪误差,所以提出采用S... 首先提出采用比例和位置前馈复合控制的位置闭环调节器。位置前馈工作在完全补偿状态时,实现了恒速运行时间段内和定位结束后的稳态位置跟踪零误差。但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梯形给定存在加速度突变,增大了动态位置跟踪误差,所以提出采用S曲线位置给定,避免加速度突变,可以大大减小动态位置跟踪误差。最后分析了负载变动对位置跟踪误差的影响,并提出了消除这种影响的途径和方法。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控制 前馈拉制 跟踪误差 5曲线给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极对数的选择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朝会 朱德明 +1 位作者 秦海鸿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5,共5页
对于具有“聚磁”作用的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增加极对数可以提高气隙磁密,使得电机体积减小、重量减轻,效率、转矩增大,但极对数的增加存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值.本文定义了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聚磁”的概念,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讨论... 对于具有“聚磁”作用的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增加极对数可以提高气隙磁密,使得电机体积减小、重量减轻,效率、转矩增大,但极对数的增加存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值.本文定义了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聚磁”的概念,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讨论了极对数与气隙磁密、每极磁通、空载电势、转子导磁体磁密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结论:(1) 计及导磁材料饱和的情况下, 气隙磁密和总磁通随极对数的增加存在一个最大值,即存在一个合理的极对数;(2) 用气隙磁密Bδ与稀土永磁体的内磁感应强度BM之比来表示聚磁作用的程度时,极对数大于等于3时,电机具有聚磁能力;用Bδ与稀土永磁体的剩磁感应强度Br之比来表示聚磁作用的程度时,仅当极对数大于等于4时,切向结构永磁电机才显现出聚磁现象;(3) 切向结构永磁电机极对数在3~6时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数 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 磁通密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两种电动控制策略的分析和比较 被引量:17
10
作者 胡勤丰 孟小利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19,共5页
讨论了 QFW-1 8电励磁双凸极起动 /发电系统在电动运行时的两种控制策略 ,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并在 QFW-1 8k W样机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双凸极起动 /发电系统在电动运行时通过对两种控制策略的结合 ,能较好地解决航空发... 讨论了 QFW-1 8电励磁双凸极起动 /发电系统在电动运行时的两种控制策略 ,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并在 QFW-1 8k W样机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双凸极起动 /发电系统在电动运行时通过对两种控制策略的结合 ,能较好地解决航空发动机在起动过程中双凸极电机与发动机的转速及转矩的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 电动控制 航空发动机 起动过程 转速 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角度提前控制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孟小利 庞相涛 +1 位作者 王慧贞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3-627,共5页
双凸极电机采用标准角度位置控制时 ,在高速运行换相时 ,电流的上升率较小 ,制约了电机的输出转矩和功率。转子角度位置提前控制对双凸极电机特别是高速运行时的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详细分析了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角度位... 双凸极电机采用标准角度位置控制时 ,在高速运行换相时 ,电流的上升率较小 ,制约了电机的输出转矩和功率。转子角度位置提前控制对双凸极电机特别是高速运行时的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详细分析了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角度位置提前控制的关系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并给出了提前角度与与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角度提前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机高速运行时的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励磁 双凸极电机 桥式变换器 角度提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新型双凸极电机的控制原理与实现 被引量:22
12
作者 曹啡 相蓉 周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5-350,共6页
双凸极电机是一种新型交流无刷电机 ,它具有结构简单、高可靠性和高速运行能力的优点。本文介绍了基于 DSP的双凸极电机调速系统。文中首先介绍了双凸极电机系统的控制原理 ,为了提高电机的平均输出转矩 ,利用 Pspice软件仿真双凸极电... 双凸极电机是一种新型交流无刷电机 ,它具有结构简单、高可靠性和高速运行能力的优点。本文介绍了基于 DSP的双凸极电机调速系统。文中首先介绍了双凸极电机系统的控制原理 ,为了提高电机的平均输出转矩 ,利用 Pspice软件仿真双凸极电机平均输出转矩与换相角之间的关系曲线 ,然后分别从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介绍了双凸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最后以实验室一台 6/ 4结构双凸极电机为例 ,设计构成了一套数字控制双凸极电机调速系统 ,并进行了系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凸极电机 DSP 交流无刷电机 控制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励磁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电压纹波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莉 严仰光 +1 位作者 曹小庆 孟小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2,共6页
在电励磁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结构参数一定,电阻性负载的条件下,考虑到铁芯材料的非线性饱和特性,在二雏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定量地分析解释了励磁磁场不同时,12/8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相电压波形在120~180°... 在电励磁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结构参数一定,电阻性负载的条件下,考虑到铁芯材料的非线性饱和特性,在二雏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定量地分析解释了励磁磁场不同时,12/8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相电压波形在120~180°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励磁磁场强弱及电枢反应对发电机输出直流电压纹渡的影响及其非线性变化规律,经过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分析所得结论为电机性能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励磁控制的优化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双凸极电动机控制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凸极发电机 纹渡 电枢反应 电励磁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传导EMI噪声分离网络及其在电力电子电磁兼容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阳 谢少军 +5 位作者 孙焱 陆婋泉 董颖华 姜宁秋 李世锦 颜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2,共6页
针对电力电子噪声源的电磁兼容分析,本文基于Mardiguiana噪声分离网络提出一种新网络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网络的插入损耗和噪声抑制性能有明显提高。此外,还研究了噪声分离网络在电力电子电磁兼容中的应用。实... 针对电力电子噪声源的电磁兼容分析,本文基于Mardiguiana噪声分离网络提出一种新网络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网络的插入损耗和噪声抑制性能有明显提高。此外,还研究了噪声分离网络在电力电子电磁兼容中的应用。实验表明,新网络可较好应用于电力电子的传导电磁兼容性分析,并对改善电力电子EMC性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开关电源 电磁兼容 传导电磁干扰 噪声分离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永磁偏置三自由度电磁轴承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冰 邓智泉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5,共5页
为了使磁轴承系统减小尺寸、改善动态性能和降低成本 ,提出一种将轴向磁轴承和径向磁轴承的功能相结合的永磁偏置三自由度电磁轴承 ,对其磁悬浮机理进行了研究 ,用等效磁路法建立了这种电磁轴承轴向力和径向力数学模型 ,利用三维网格图... 为了使磁轴承系统减小尺寸、改善动态性能和降低成本 ,提出一种将轴向磁轴承和径向磁轴承的功能相结合的永磁偏置三自由度电磁轴承 ,对其磁悬浮机理进行了研究 ,用等效磁路法建立了这种电磁轴承轴向力和径向力数学模型 ,利用三维网格图直观地分析了轴向力和径向力的耦合状况 ,理论分析表明 ,在平衡位置附近这种磁轴承 3个自由度之间是解耦的。作者研制了一套实验样机 ,利用简单的分散控制实现了 3自由度的稳定悬浮 ,并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实验很好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这种新颖的电磁轴承适合应用于飞轮储能、空调压缩机、涡轮分子泵等高速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磁轴承 三自由度 悬浮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正激推挽电路的研究及工程实现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方华 王慧贞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1-455,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正激推挽变换器。详细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 ,并和推挽电路作对比。由于它能抑制推挽变换器特有的铁心偏磁及开关管上高的电压尖峰 ,从而可以采用电压型控制方案 ,简化了控制方式 ,同时降低了对器件一致性的要求 ,使本电...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正激推挽变换器。详细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 ,并和推挽电路作对比。由于它能抑制推挽变换器特有的铁心偏磁及开关管上高的电压尖峰 ,从而可以采用电压型控制方案 ,简化了控制方式 ,同时降低了对器件一致性的要求 ,使本电路的变换器产品便于批量生产。最后通过对 2 8.5 V输入、75 V输出 1 k W DC/ DC变换器的研制 ,对该电路拓扑进行了实验验证 ,试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挽电路 变换器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桥双降压式逆变器电流检测及控制方法改进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海啸 毛赛君 +1 位作者 龚春英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6-280,共5页
滞环控制半桥双降压式逆变器实现了逆变器的无偏置电流模式,桥臂不可能直通,功率开关管和续流二极管可分别最优选取,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其电流采样为两电感电流独立采样,因此需要两套电流采样电路。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电流检测的改进... 滞环控制半桥双降压式逆变器实现了逆变器的无偏置电流模式,桥臂不可能直通,功率开关管和续流二极管可分别最优选取,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其电流采样为两电感电流独立采样,因此需要两套电流采样电路。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电流检测的改进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精密整流电路引入逆变器的控制电路中,利用精密整流电路的特性,将单电流检测信号分解成两个正负不失真的半波信号,实现半桥双降压式逆变器的控制。该方法在不影响逆变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前提下,缩小了逆变器的体积,节约了成本。作者研制了一台500 W的原理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桥双降压式逆变器 电流检测 滞环电流控制 精密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抑制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良亮 肖岚 +1 位作者 胡文斌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逆变器并联系统各模块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等参数不一致会在各模块间产生较大的环流。在逆变器输出端串联电感能够较好地抑制并联逆变器模块间环流 ,其缺点是降低了并联系统的稳态电压精度。本文提出了耦合电感法这一新的环流抑制方法 ... 逆变器并联系统各模块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等参数不一致会在各模块间产生较大的环流。在逆变器输出端串联电感能够较好地抑制并联逆变器模块间环流 ,其缺点是降低了并联系统的稳态电压精度。本文提出了耦合电感法这一新的环流抑制方法 ,研究了逆变器并联系统单模块后接耦合电感和非耦合电感对系统输出电压和环流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 ,对于由 n个模块组成的逆变器并联系统 ,使用耦合电感抑制环流可以使环流减小为用普通电感抑制环流时的 (n-1 ) / n,而且耦合电感不影响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稳态电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感 逆变器 并联控制 环流抑制 电源变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辅助磁极的优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朝会 朱德明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了减少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转轴侧永磁体的漏磁,提高气隙磁密,在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中合理引入辅助永磁体。辅助永磁体相对于切向永磁体的位置有3种,其中以模型b,c较为合理,永磁材料用量适中,对气隙磁通的贡献大。随着辅助磁极永... 为了减少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转轴侧永磁体的漏磁,提高气隙磁密,在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中合理引入辅助永磁体。辅助永磁体相对于切向永磁体的位置有3种,其中以模型b,c较为合理,永磁材料用量适中,对气隙磁通的贡献大。随着辅助磁极永磁体厚度的增加,气隙磁密增加,当永磁体厚度增加到一定值时气隙磁密开始减小(模型b)或几乎恒定(模型c),即辅助永磁体存在一个合理的厚度,该厚度与电机的极对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气隙磁密 辅助磁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双凸极电机中常见故障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秦海鸿 赵朝会 +1 位作者 王慧贞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7,共6页
永磁双凸极电机运行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常见故障:三相绕组线或/和三相霍尔连接线的错误接线;霍尔信号自身的故障,即恒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其电平不随转子位置变化而变化。出现这些故障后,电机的电动运行将受何影响,以及如何迅速判断并排故... 永磁双凸极电机运行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常见故障:三相绕组线或/和三相霍尔连接线的错误接线;霍尔信号自身的故障,即恒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其电平不随转子位置变化而变化。出现这些故障后,电机的电动运行将受何影响,以及如何迅速判断并排故成为重要的实际问题。文中针对12/8极转子斜槽式永磁双凸极电机,列举了电机常见的故障模式,继而分别对霍尔信号线及三相线接线故障、霍尔信号本身故障进行了详细的机理分析,得出结论,给出每一种故障出现后电机的工作情况,并通过故障模拟及工程实践验证了文中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双凸极电动机 故障机理 霍尔位置信号 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