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箱内液体晃动动力学分析及防晃结构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富 童明波 陈建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12期202-205,共4页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无阻尼板和装有阻尼板的矩形储箱在加速度激励作用下,储箱内液体的晃动与冲击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将测试点的计算压力及液体晃动模拟与试验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SPH方法在求解具有强非线... 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无阻尼板和装有阻尼板的矩形储箱在加速度激励作用下,储箱内液体的晃动与冲击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将测试点的计算压力及液体晃动模拟与试验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SPH方法在求解具有强非线性液体大幅晃动问题方面的准确性和优越性。分析表明:阻尼板的安装对液体的晃动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推导了液体晃动重心的计算表达式,基于iSIGHT优化平台,通过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设计出样本点,构造出液体晃动的二次响应面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对防晃挡板的安装位置及尺寸进行优化,在保证液体晃动重心满足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防晃板的重量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储箱 晃动 重心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磙子FPS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健 Paul Roschke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4-168,共5页
本文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种新型双磙子FPS(Friction Pendu lum System)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该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可将它归结为一个单自由度系统。应用非惯性系中质点系相对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可推导出该系统的运... 本文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种新型双磙子FPS(Friction Pendu lum System)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该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可将它归结为一个单自由度系统。应用非惯性系中质点系相对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可推导出该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它是一个非线性方程。在小角位移的情形下,可近似得到相应的无阻尼线性系统的固有频率,它与观测结果吻合。这一双磙子FPS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有助于对该系统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对方程的直接求解可提高仿真设计中正问题计算的效率,为设计包含该系统的半主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磙子FPS系统 地震隔离 多体动力学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3
作者 胡海岩 孟庆国 +3 位作者 张伟 孟光 赵跃宇 李俊峰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4-296,共3页
对近年来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回顾,概述了非线性动力学与振动主动控制这两个研究热点的现状.提出了世纪之初应关注的若干研究前沿,即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摄动法、全局分岔和混沌动力学,高维强非线性系统分岔与混沌动... 对近年来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回顾,概述了非线性动力学与振动主动控制这两个研究热点的现状.提出了世纪之初应关注的若干研究前沿,即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摄动法、全局分岔和混沌动力学,高维强非线性系统分岔与混沌动力学的实验研究,非线性时滞系统的动力学,流体-弹性体-刚体耦合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碰撞与变结构系统动力学,微机电系统动力学.最后,对我国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振动 控制学科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荷载作用下RC多T梁上部结构的受力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剑 叶见曙 +1 位作者 石杏喜 俞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266,共5页
基于实体退化壳单元理论,采用分层单元模拟了混凝土和构造钢筋,采用组合单元模拟了受力纵筋;并利用弥散裂缝模型、关联流动法则和Madrid强化准则等来描述了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推导了非线性薄壁壳单元的统一单元模式,研究了横向荷载作用... 基于实体退化壳单元理论,采用分层单元模拟了混凝土和构造钢筋,采用组合单元模拟了受力纵筋;并利用弥散裂缝模型、关联流动法则和Madrid强化准则等来描述了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推导了非线性薄壁壳单元的统一单元模式,研究了横向荷载作用下RC多T梁上部结构的裂缝发展和钢筋屈服等性能。结果表明,RC多T梁的主梁先于横隔板开裂,与偏载加载或中载加载的加载方式无关;横隔板开裂削弱整体横向联系,使主梁协同受力性能减弱,受载较大的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略趋于不利变化;偏载加载至结构破坏时,部分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已进入塑性阶段,而中载加载至结构破坏时,所有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均进入塑性阶段。所得结论为多T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横向荷载 横隔板 RC多T梁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结构积水的脉冲相位红外成像检测 被引量:5
5
作者 田裕鹏 周克印 +1 位作者 赵莹莹 于盛林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15-619,共5页
采用脉冲相位红外辐射无损检测法对蜂窝复合材料积水进行了检测研究,试验分别采用双面透射法和单面反射法进行,获得了最大温度对比度图像、振幅图及相位图,采用对比度对不同图像缺陷清晰度进行对比。给出了透射、反射测量中温度、相位... 采用脉冲相位红外辐射无损检测法对蜂窝复合材料积水进行了检测研究,试验分别采用双面透射法和单面反射法进行,获得了最大温度对比度图像、振幅图及相位图,采用对比度对不同图像缺陷清晰度进行对比。给出了透射、反射测量中温度、相位变化曲线,对两种检测方法最大温度对比度出现时间、对比度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各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相位红外检测 蜂窝结构 积水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列筛选的动态测试传感器配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费庆国 李爱群 +1 位作者 缪长青 张令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3-549,共7页
动态测试是获取结构真实动态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传感器配置对于保证动态测试数据的信息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以试验模态分析为目标的动态测试,传感器配置对于模态分辨率更是决定性因素.在振型独立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列... 动态测试是获取结构真实动态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传感器配置对于保证动态测试数据的信息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以试验模态分析为目标的动态测试,传感器配置对于模态分辨率更是决定性因素.在振型独立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列筛选的传感器配置方法.与现有的逐步累积类或逐步消减类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迭代,一次选择所有测试自由度,计算量小.为了量化比较传感器配置的效果,定义了4个度量指标.采用卫星天线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主列筛选的传感器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测试 传感器配置 振型独立性 主列筛选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红外检测的定量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田裕鹏 周克印 +3 位作者 梁华 梁斌 杨如意 于盛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413-2418,共6页
本文对缺陷红外检测的定量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红外检测热传导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缺陷深度与时间信息的关系,给出了起始分离时间点和对比度变化最大时间点的概念,并与对比度最大值时间点等进行比较。对缺陷大小、激励强度、激励... 本文对缺陷红外检测的定量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红外检测热传导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缺陷深度与时间信息的关系,给出了起始分离时间点和对比度变化最大时间点的概念,并与对比度最大值时间点等进行比较。对缺陷大小、激励强度、激励时间对深度分析的影响进行研究。在缺陷大小的定量分析中,发现了时间序列网像中缺陷大小检测变化的规律,指出缺陷大小检测的最佳时间段。另外,采用时间序列图像求强度平均的方法确定实际检测中激励开始、结束时间,为分析缺陷与时间信息的关系建立时间基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检测 定量评定 缺陷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肋式梁桥在全过程中应力重分布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剑 黄剑峰 +1 位作者 叶见曙 俞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56-1661,共6页
为了考察多肋式梁在全过程中受力性能,利用非线性实体退化壳单元理论研究了多肋式梁的应力重分布规律.混凝土和普通钢筋采用分层壳单元模拟,预应力钢筋采用组合壳单元模拟,推导了预应力钢筋对组合壳单元刚度矩阵的贡献和统一的非线性壳... 为了考察多肋式梁在全过程中受力性能,利用非线性实体退化壳单元理论研究了多肋式梁的应力重分布规律.混凝土和普通钢筋采用分层壳单元模拟,预应力钢筋采用组合壳单元模拟,推导了预应力钢筋对组合壳单元刚度矩阵的贡献和统一的非线性壳单元模式.利用Owen屈服准则、Hinton压碎准则和弹塑性强化模型考虑了混凝土和钢筋的非线性效应,有效模拟了预应力混凝土多肋式梁的开裂、屈服和失效全过程,并编制了相应的三维非线性全过程计算程序.结合破坏性试验资料可知,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并对预应力钢筋应力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实体退化壳单元模拟预应力混凝土多肋式梁是合适的,研制的非线性单元和非线性程序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肋式梁 应力重分布 非线性 实体退化壳单元 组合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多T梁桥的极限承载力 被引量:10
9
作者 叶见曙 张剑 黄剑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11,共6页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多T梁桥,基于实体退化壳单元,研究了多T梁桥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利用Owen屈服准则、Hinton压碎准则和双折线模型考虑了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非线性效应,有效地模拟了预应力混凝土多T梁桥的开裂、屈服和失效全过程.引入...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多T梁桥,基于实体退化壳单元,研究了多T梁桥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利用Owen屈服准则、Hinton压碎准则和双折线模型考虑了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非线性效应,有效地模拟了预应力混凝土多T梁桥的开裂、屈服和失效全过程.引入实体退化壳单元理论,描述了预应力混凝土多T梁桥,其中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采用分层单元模拟,并根据所采用的非线性理论编制了相应的非线性计算程序.结合预应力混凝土多T梁桥实桥破坏性试验资料比较可知,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研究表明用实体退化壳单元模拟预应力混凝土多T梁桥是可行的,相应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T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 极限承载力 实体退化壳单元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bonacci序列寻优理论薄壁弯箱材料常数的Powell优化识别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剑 叶见曙 周储伟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对于薄壁弯箱结构,推导了材料常数的动态Bayes误差函数,提出步长的一维Fibonacci序列自动寻优方案后,利用Powell优化理论研究了薄壁弯箱材料常数的动态识别方法,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并研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算例分析表明,Powell... 对于薄壁弯箱结构,推导了材料常数的动态Bayes误差函数,提出步长的一维Fibonacci序列自动寻优方案后,利用Powell优化理论研究了薄壁弯箱材料常数的动态识别方法,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并研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算例分析表明,Powell理论用于弯箱材料常数识别时表现出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和收敛性,在迭代过程中,Powell理论不涉及有限元偏导数处理,与以往材料常数的梯度优化方法相比,计算效率较高;建立的动态Bayes误差函数能同时计入系统参数的随机性和系统响应的随机性;提出的Fibonacci序列寻优方案无需通过试算确定最优步长所在区间,有效地解决最优步长的一维自动寻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ll理论 薄壁弯箱 材料常数 Fibonacci序列寻优法 FCSE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ttosen准则的PC多梁式梁桥全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剑 叶见曙 余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9,共6页
为了对预应力混凝土(PC)多梁式梁桥进行非线性全过程分析,采用弥散裂缝模式、Ottosen屈服准则和Hinton压碎准则描述混凝土的开裂、屈服和压碎等非线性变化,引入实体退化壳单元理论,对混凝土和普通钢筋采用分层壳单元模拟,预应力钢筋采... 为了对预应力混凝土(PC)多梁式梁桥进行非线性全过程分析,采用弥散裂缝模式、Ottosen屈服准则和Hinton压碎准则描述混凝土的开裂、屈服和压碎等非线性变化,引入实体退化壳单元理论,对混凝土和普通钢筋采用分层壳单元模拟,预应力钢筋采用组合壳单元模拟,并根据位移协调性推导了预应力钢筋对组合壳单元刚度矩阵的贡献,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组合?分层壳单元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三维非线性壳单元计算程序.结合破坏性试验资料可知,非线性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极限荷载的相对误差约为0.13%;同时,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应力发展规律的研究表明,对于PC多梁式梁桥这类薄壁结构,采用文中提出的非线性壳单元计算模型来研究其破坏全过程是有效的,此单元具有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和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多梁式梁桥 全过程分析 Ottosen准则 非线性 组合壳单元 数值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