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航天返回过程的轻质能量吸收器 被引量:7
1
作者 秦福德 童明波 +2 位作者 何思渊 张勇明 何德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0-794,共5页
采用精确控制的多种高孔隙率泡沫铝作为轻质能量吸收器,解决航空航天器返回地面及空降、空投着陆瞬间人员和装备的冲击过载问题.研究了轻质能量吸收器在航空航天返回和空降、空投应用中的阻尼减振和能量吸收性能.建立了带轻质能量吸收... 采用精确控制的多种高孔隙率泡沫铝作为轻质能量吸收器,解决航空航天器返回地面及空降、空投着陆瞬间人员和装备的冲击过载问题.研究了轻质能量吸收器在航空航天返回和空降、空投应用中的阻尼减振和能量吸收性能.建立了带轻质能量吸收器的着陆系统与地面撞击的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动态仿真软件M SC.Dytran进行了仿真计算.在试验台上进行了试件的冲击试验,并将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利用高孔隙率泡沫铝作为轻质能量吸收器可以一次降低返回载荷着陆动载超过30g,并可获得较长的塑性变形延时时间以平稳吸收返回载荷冲击能量,从而有效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孔隙率泡沫铝 航空航天 返回着陆 减振 能量吸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航空旋转密封件摩擦系数高精度测试仪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忠 吴惠祥 +1 位作者 戴俊 沈春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11-1214,共4页
摩擦系数和接触电阻是检验某些航空旋转密封件(工作在滑动摩擦状态下)质量特性的关键性指标。针对航空测试的高低温(-55^+125℃)环境要求,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航空旋转密封件摩擦系数高精度测试仪。讨论了摩擦系数测试的原理与方法,设... 摩擦系数和接触电阻是检验某些航空旋转密封件(工作在滑动摩擦状态下)质量特性的关键性指标。针对航空测试的高低温(-55^+125℃)环境要求,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航空旋转密封件摩擦系数高精度测试仪。讨论了摩擦系数测试的原理与方法,设计了摩擦系数测试台的基本结构,研究了力传感器的温度补偿及其工程实现步骤,并对测试仪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硬件系统和PC软件测试系统进行了抗干扰设计。大量试验表明,整个测试仪的综合测试准确度优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系数 高低温 温度补偿 自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远程自主交会方法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蒙 马晓兵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1-918,共8页
为解决未来交会对接任务的自主化问题,提出航天器远程自主交会方法。给出适用于远程自主交会的变轨策略,设计航天器上自主变轨规划算法,通过初值计算和精确解迭代两个步骤对变轨策略进行求解,获得变轨控制参数。采用拟平均根数法结合平... 为解决未来交会对接任务的自主化问题,提出航天器远程自主交会方法。给出适用于远程自主交会的变轨策略,设计航天器上自主变轨规划算法,通过初值计算和精确解迭代两个步骤对变轨策略进行求解,获得变轨控制参数。采用拟平均根数法结合平均密度法进行轨道预报,在尽量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极大降低了轨控参数求解过程中的在轨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规划的远程导引段轨道控制,可使终端精度满足指标要求,且方法简单可靠、合理可行,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远程 自主变轨规划 解析法轨道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捷联惯组基座构型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剑波 蔡毅鹏 +1 位作者 孙学麒 王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40,共5页
从捷联惯组基座的设计约束分析出发,基于二自由度模型对影响捷联惯组基座动态特性的构型因素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设计准则,通过对五种典型惯组基座构型的计算和对比分析,验证了设计准则。
关键词 捷联惯组 惯组基座 动态特性 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天员自主识别与控制的回收着陆模式研究
5
作者 彭华康 黄震 +2 位作者 贾世锦 张方 邵立民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6期30-36,共7页
为解决由于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自身故障导致无法启动回收着陆工作程序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航天员自主识别、判断和控制的回收着陆新模式。首先从手动控制工效学、航天员主观识别和判断的参考物以及手控指令发送的时机等三方... 为解决由于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自身故障导致无法启动回收着陆工作程序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航天员自主识别、判断和控制的回收着陆新模式。首先从手动控制工效学、航天员主观识别和判断的参考物以及手控指令发送的时机等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探讨,然后分析了工程实现的技术路径。结果表明:航天员可通过载人飞船仪表系统显示和语音播报的途径获取返回舱返回过程中的关键时间点信息,通过亲身感受返回舱有无弹盖开伞时的振动冲击、脉冲噪声和过载来判断返回舱是否完成了弹盖开伞动作;同时在天气晴朗时通过舷窗进行对地观测可初步估计返回舱离地高度;当判断回收着陆分系统自身故障无法启动回收着陆工作程序时,航天员可以进行手动控制发送手控指令以启动回收着陆工作程序。这种新模式不影响现有回收着陆工作程序的执行,可以消除回收着陆分系统自身故障导致无法启动回收着陆工作程序的风险,提高了弹盖开伞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员 自主识别和控制 手动控制 回收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力体缝隙模型红外测热试验及分析
6
作者 张志刚 陈挺 +5 位作者 赵金山 祝智伟 廖军好 石义雷 尹琰鑫 彭治雨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I0001,共10页
针对升力体缝隙模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Φ0.3 m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中开展了红外测热试验,试验马赫数12、总温668 K、总压4.731 MPa、攻角0°和35°,获取了模型的红外热图结果,并开展了相应的数值仿真分析。在此基础... 针对升力体缝隙模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Φ0.3 m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中开展了红外测热试验,试验马赫数12、总温668 K、总压4.731 MPa、攻角0°和35°,获取了模型的红外热图结果,并开展了相应的数值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选取不同帧次的红外热图进行数据处理对热流密度结果的影响,分析了缝隙干扰引起的热流密度增量。结果表明:投放后模型抖动对数据处理存在明显影响,建议在数据处理中采用模型投放稳定后(约1.2 s)的红外热图结果;“T”字型缝干扰区的热流密度增量需要引起重视,攻角35°情况下的峰值热流密度能达到无缝隙时热流密度的8倍以上;红外测热试验数据与CFD数据吻合较好,两者仅在很小的峰值干扰区域存在差异。下一步需要在CFD建模倒角处理、红外方案优化等方面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密度 红外热图 风洞试验 缝隙 升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分析技术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 被引量:55
7
作者 费庆国 张令弥 +1 位作者 李爱群 郭勤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6,i003,共5页
采用统计学的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研究模型修正的有关问题,主要包括基于方差分析的参数筛选、基于回归分析的响应面拟合和利用响应面进行模型修正三个方面。目前工程上采用的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参数挑选方法根据参数在某设计点处的灵... 采用统计学的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研究模型修正的有关问题,主要包括基于方差分析的参数筛选、基于回归分析的响应面拟合和利用响应面进行模型修正三个方面。目前工程上采用的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参数挑选方法根据参数在某设计点处的灵敏度进行挑选,而基于方差分析的参数筛选是从全局的角度,在整个设计空间上挑选对特征量有显著影响的设计参数。基于响应面的修正方法,首先在参数的整个设计空间范围内利用回归分析技术,以显式的响应面模型逼近特征量与设计参数间复杂的隐式函数关系,然后在其基础上进行迭代修正。提出的方法不但可以应用于线性、低频等现有的模型修正方法适用的范围,而且易于推广到非线性、冲击等现有修正方法较少涉及的领域。此外,现有的方法由于每次迭代都需要调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在缺少软件接口的情况下,较难实现工程应用。这种方法只在准备样本数据时需要进行有限元分析,修正过程中无需调用,因而利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修正 统计分析技术 回归分析技术 有限元分析软件 方差分析 修正方法 设计参数 工程应用 灵敏度分析 响应面模型 有关问题 挑选方法 设计空间 空间范围 函数关系 迭代修正 软件接口 样本数据 飞机模型 特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道风扇升力系统的升阻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1
8
作者 李建波 高正 +1 位作者 唐正飞 陆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构形新颖的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都以涵道风扇作为升力系统。为了研究涵道风扇系统的气动特性 ,尤其是在复杂流场中涵道本身的升阻特性 ,在 3 .4m× 2 .4m开口风洞中对涵道风扇进行了吹风试验。试验模型由直径 1 .5... 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构形新颖的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都以涵道风扇作为升力系统。为了研究涵道风扇系统的气动特性 ,尤其是在复杂流场中涵道本身的升阻特性 ,在 3 .4m× 2 .4m开口风洞中对涵道风扇进行了吹风试验。试验模型由直径 1 .5 0 m的可变距风扇系统和外径 1 .8m的圆筒状涵道组成。试验状态变量包括涵道高度、吹风速度、涵道前倾角和风扇桨距。试验结果表明 :涵道在前飞状态比悬停状态产生更大的升力 ,但这一优势却被涵道的较大阻力所排斥 ,因而涵道风扇如果用作升力系统 ,仅适用于强调悬停和低速飞行的飞行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道风扇 升力系统 升阻特性 试验研究 飞行器 推力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的若干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60
9
作者 林鹤云 郭玉敬 +4 位作者 孙蓓蓓 蒋彦龙 黄允凯 张建润 卢熹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2-888,共7页
海上风力发电是风电产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着重对海上风电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包括发电机设计及新结构研究、叶片材料选择与翼型设计、桨距控制技术、冷却系统设计技术及新进展、变流器及其控制器技术、... 海上风力发电是风电产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着重对海上风电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包括发电机设计及新结构研究、叶片材料选择与翼型设计、桨距控制技术、冷却系统设计技术及新进展、变流器及其控制器技术、风机塔架设计关键技术与基础结构选择、输电并网系统架构和风机状态监测技术等.采用大型直驱/半直驱风机、封闭循环式冷却系统、翼型设计的柔性叶片、多电平变流器和悬浮式基础结构,应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并配置状态监测系统的大型深海风场是未来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风机技术 冷却技术 风机塔架与基础结构 输电并网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效应对导弹翼面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王宏宏 陈怀海 +2 位作者 崔旭利 王亮 伍特辉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5-279,共5页
以变厚度导弹翼面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加热状态下翼面模型的瞬态温度场和振动特性的变化过程,并与试验结果做了比较。研究表明,热效应引起材料弹性模量等参数的变化以及结构热应力,两者综合影响下,结构前3阶固有频率... 以变厚度导弹翼面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加热状态下翼面模型的瞬态温度场和振动特性的变化过程,并与试验结果做了比较。研究表明,热效应引起材料弹性模量等参数的变化以及结构热应力,两者综合影响下,结构前3阶固有频率降低了。有限元仿真发现,材料弹性模量等参数的变化比热应力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更大。实测试件温度上升190°C时,结构前3阶固有频率最高可下降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导弹 热效应 振动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火灾时烟气在横向疏散通道内的扩散 被引量:34
11
作者 周汝 何嘉鹏 +2 位作者 蒋军成 缪伟 姜正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2-416,共5页
通过建立高层建筑内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κ-ε双方程3维紊流模型对高层建筑火灾时烟气在横向疏散通道内的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火灾分别发生在第3,4和8层的烟气扩散的温度场、环境场、速度场和浓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温度、速... 通过建立高层建筑内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κ-ε双方程3维紊流模型对高层建筑火灾时烟气在横向疏散通道内的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火灾分别发生在第3,4和8层的烟气扩散的温度场、环境场、速度场和浓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温度、速度与浓度在横向疏散通道内的变化跟高层建筑楼层有关系,发生火灾的楼层离中性层越远,变化越大,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火灾 烟气 疏散通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的安全系数统计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克龙 姚卫星 +3 位作者 余雄庆 穆雪峰 薛飞 黄爱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了解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FRP)结构设计中安全系数的取值问题 ,本文利用强度服从三参数 Weibull分布 ,应力服从 Gumbel分布时复合材料结构安全系数 f与可靠度之间的关系 ,对一些常用的 FRP的安全... 为了解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FRP)结构设计中安全系数的取值问题 ,本文利用强度服从三参数 Weibull分布 ,应力服从 Gumbel分布时复合材料结构安全系数 f与可靠度之间的关系 ,对一些常用的 FRP的安全系数与可靠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几种常用类型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力变异系数和不同可靠度要求下的安全系数的统计取值范围 ,得到了应力变异系数为 0 .1,0 .15和 0 .2时这些FRP的安全系数分散带 ,对于应力变异系数不等于 0 .1,0 .15和 0 .2的情况 ,可以采用文中方法进行具体分析或进行插值计算 ,并得出了材料强度和应力的分散性对安全系数具有很大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安全系数 统计分析 可靠度 飞行器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飞机弹射起飞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聂宏 房兴波 +1 位作者 魏小辉 张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7-738,共12页
舰载飞机弹射起飞过程载荷大、加速度大、距离短、时间短,且受航母运动、气流扰动等条件影响,存在复杂的强非线性多学科动力学耦合问题。文中对舰载飞机弹射起飞动力学问题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包括弹射拖曳动力学、弹射突伸动力学、机-... 舰载飞机弹射起飞过程载荷大、加速度大、距离短、时间短,且受航母运动、气流扰动等条件影响,存在复杂的强非线性多学科动力学耦合问题。文中对舰载飞机弹射起飞动力学问题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包括弹射拖曳动力学、弹射突伸动力学、机-舰-气流综合效应以及弹射起飞前起落架振动问题,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飞机 弹射起飞 动力学 突伸 结构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性边界条件的机织复合材料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新峰 周光明 +1 位作者 周储伟 王鑫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0-735,共6页
针对平纹机织复合材料,首先从微观纤维直径尺度,采用三维实体有限元方法计算纤维束的等效性能参数。然后将这些参数代入细观尺度的机织单胞模型中,得到宏观结构的平均弹性常数。在两个尺度有限元的分析中,均摒弃了传统有限元分析中采用... 针对平纹机织复合材料,首先从微观纤维直径尺度,采用三维实体有限元方法计算纤维束的等效性能参数。然后将这些参数代入细观尺度的机织单胞模型中,得到宏观结构的平均弹性常数。在两个尺度有限元的分析中,均摒弃了传统有限元分析中采用的等应力或等应变假设,引入周期性边界条件,同时保证了周期性单胞边界面的应力连续和位移连续。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机织周期性单胞,在剪切和拉伸情况下其边界面均不全部保持为平面,纠正了此前认为在拉伸情况下单胞边界面仍保持平面的错误假设。纤维束分析结果与使用实验修正参数的细观力学理论公式结果吻合良好,织物单胞的分析结果也与弯曲层板组合模型结果较为接近,证明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复合材料 周期性边界条件 多尺度分析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混凝土铰接板桥铰缝剪力计算 被引量:21
15
作者 俞博 叶见曙 +2 位作者 张剑 于春江 张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将装配式混凝土铰接板桥比拟成横向抗弯和抗扭刚度为零的正交异性板,得到铰接板挠曲面微分方程,推导出对边简支铰接矩形板挠度与横向剪力的解析解,并分析剪力分布规律以及剪力峰值受铰接板桥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铰缝剪力属于车辆... 将装配式混凝土铰接板桥比拟成横向抗弯和抗扭刚度为零的正交异性板,得到铰接板挠曲面微分方程,推导出对边简支铰接矩形板挠度与横向剪力的解析解,并分析剪力分布规律以及剪力峰值受铰接板桥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铰缝剪力属于车辆轮载作用下的局部受力问题,其峰值主要与板的截面特性及跨径有关.得到了JTG D60-2004车辆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铰接板桥铰缝剪力最大值的曲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铰接板 正交异性板 铰缝 横向剪力 车辆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多学科设计优化计算框架的探讨 被引量:37
16
作者 余雄庆 姚卫星 +3 位作者 薛飞 穆雪峰 刘克龙 黄爱凤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6-289,共4页
多学科设计优化 (MDO)框架是指能实现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包含硬件和软件体系的计算环境 ,在这个计算环境中能够集成和运行各学科的计算 ,实现各学科之间的通讯。本文根据MDO的目的、工业界的需要和MDO框架的现状 ,归纳了MDO框架应具... 多学科设计优化 (MDO)框架是指能实现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包含硬件和软件体系的计算环境 ,在这个计算环境中能够集成和运行各学科的计算 ,实现各学科之间的通讯。本文根据MDO的目的、工业界的需要和MDO框架的现状 ,归纳了MDO框架应具有的特征和功能。并以这些特征和功能为评估准则 ,对目前国外几种主要的通用MDO计算框架进行分析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设计优化 优化 分布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阻抗技术和BP网络的结构健康监测 被引量:16
17
作者 沈星 吕娟 +1 位作者 章建文 王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8-422,共5页
以装有多个螺栓和多片压电元件(PZT)的铝梁为实验对象,研究激励频率对PZT导纳值的影响以及PZT传感器感知较近螺栓松动与较远螺栓松动的灵敏性。构建BP网络,以各个螺栓分别松动时所测得的所有压电元件的导纳值作为网络的模式样本,输入到... 以装有多个螺栓和多片压电元件(PZT)的铝梁为实验对象,研究激励频率对PZT导纳值的影响以及PZT传感器感知较近螺栓松动与较远螺栓松动的灵敏性。构建BP网络,以各个螺栓分别松动时所测得的所有压电元件的导纳值作为网络的模式样本,输入到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PZT传感器的导纳谱能灵敏地反映结构状态的微小变化;且离松动螺栓近的PZT导纳谱的变化远大于离松动螺栓远的PZT的导纳谱的变化;对于同一PZT传感器,激励频率不同,其阻抗变化量不同;选取PZT阻抗值变化明显的频率点来构成神经网络输入向量,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能够快速并精确地判断出松动的螺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阻抗技术 BP网络 螺栓松动 结构健康监测 模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滴多尺寸分布对水滴撞击特性和结冰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朱程香 孙志国 +1 位作者 付斌 朱春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0-624,共5页
水滴直径是影响水滴撞击特性的重要参数,而撞击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结冰冰形,因此,在结冰数值模拟中,如何合理选取水滴分布模型,对于保证计算精度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求解雷诺时均N-S方程获得的流场结果,采用拉格朗日法计算水滴撞击特... 水滴直径是影响水滴撞击特性的重要参数,而撞击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结冰冰形,因此,在结冰数值模拟中,如何合理选取水滴分布模型,对于保证计算精度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求解雷诺时均N-S方程获得的流场结果,采用拉格朗日法计算水滴撞击特性,并采用Messinger模型进行结冰增长模拟,研究了水滴直径、水滴多尺寸分布对水滴撞击特性和结冰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滴的多尺寸分布对于结冰数值模拟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采用Langmuir D分布能够满足数值模拟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飞机结冰 水滴撞击特性 多尺寸分布 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惰化系统中空纤维膜分离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薛勇 刘卫华 +2 位作者 高秀峰 王赞社 冯诗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111,共5页
采用大气环境模拟舱和地面实验平台来模拟机载膜制氮装置的工作环境,选择2种固定的出口质量流量,通过模拟不同的飞行高度及调整进气压力和膜工作温度,对机载膜制氮系统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全面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进气压力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采用大气环境模拟舱和地面实验平台来模拟机载膜制氮装置的工作环境,选择2种固定的出口质量流量,通过模拟不同的飞行高度及调整进气压力和膜工作温度,对机载膜制氮系统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全面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进气压力对分离性能的影响最大,而飞行高度和膜工作温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较小,此外,不同的出口流量也对分离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进气压力和温度增加均会使产品气的氧浓度降低,分离效率下降,且产品气的出口流量越大,进气温度对两者的影响也越大.当进气温度较高时,飞行高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与产品气的出口流量有关:当出口流量较小时,飞行高度越高,分离效率就越低,而当出口流量较大时,变化趋势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制氮系统 分离效率 氧浓度 中空纤维膜 地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燃油箱冲洗惰化过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高秀峰 刘卫华 +3 位作者 熊斌 张洪 李云 冯诗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20,114,共6页
采用微分计算方法,在考虑、不考虑燃油中溶解氧逸出这2种极限情况下,建立了燃油箱气相空间冲洗惰化的数学模型,并用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无氧逸出模型为基础,定义了物理意义明确的惰化率、气相体积换气次数和总体积换气次数3... 采用微分计算方法,在考虑、不考虑燃油中溶解氧逸出这2种极限情况下,建立了燃油箱气相空间冲洗惰化的数学模型,并用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无氧逸出模型为基础,定义了物理意义明确的惰化率、气相体积换气次数和总体积换气次数3个参数,用于简捷描述惰化效果及所需要的冲洗气量.研究结果显示:在无氧逸出模型中,气相体积换气次数及惰化终了时气相空间的含氧量与载油量无关,而总体积换气次数随载油量的增加线性减少;在有氧逸出模型中,由于受从燃油中逸出氧气的影响,气相体积换气次数随载油量增加而急剧上升,而总体积换气次数仍与载油量成反比关系;当载油率相同时,有氧逸出模型的换气次数大于无氧逸出模型的换气次数.在进行实际冲洗惰化设计时,可在这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之间选择合适的值来估算富氮气体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惰化 冲洗 换气次数 燃油箱 气体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