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航天器返回段姿态控制
1
作者 江驹 吴树范 龚华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5,共5页
用模糊逻辑控制方法设计某型机组返回器CRV(CrewReturnVehicle)在再入大气层飞行阶段的姿态飞行控制系统。它由 3个相互独立的模糊控制器分别实现对攻角、侧滑角和倾斜角的跟踪与控制。每个控制器以相关的角度跟踪误差及其微分信号为输... 用模糊逻辑控制方法设计某型机组返回器CRV(CrewReturnVehicle)在再入大气层飞行阶段的姿态飞行控制系统。它由 3个相互独立的模糊控制器分别实现对攻角、侧滑角和倾斜角的跟踪与控制。每个控制器以相关的角度跟踪误差及其微分信号为输入 ,来控制相应的气动舵面偏转 ,实现对该角度姿态的跟踪控制。数字仿真计算给出了良好的仿真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重返地球 航天飞行 习行控制 模糊控制论 姿态控制 模糊逻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供丝设备微机控制系统研制
2
作者 耿文明 牛佩翼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1994年第1期60-65,共6页
全自动供丝设备是一种用于卷烟生产的新型供丝装置,它的核心是计算机控制系统。本文将讨论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以及根据这些功能要求所取的硬件及软件结构;同时,还重点讨论了有关采用高级语言编制中断服务程序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全自动供丝设备是一种用于卷烟生产的新型供丝装置,它的核心是计算机控制系统。本文将讨论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以及根据这些功能要求所取的硬件及软件结构;同时,还重点讨论了有关采用高级语言编制中断服务程序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特别地,文中对如何在单用户单任务DOS操作系统环境下实现实时多任务功能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井提出了一些经实践证明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供丝设备 微机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舰导引系统 H_∞ 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袁锁中 杨京 +2 位作者 龚华军 杨一栋 范彦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7-382,共6页
舰载机着舰导引误差的最大来源是舰尾气流扰动。为抑制气流扰动,提高舰载机自动着舰导引的精度,本文将H∞控制方法应用于着舰导引系统设计,将导引系统性能要求转化为对H∞控制分析模型的结构及权阵的选取。仿真表明,用H∞控制方... 舰载机着舰导引误差的最大来源是舰尾气流扰动。为抑制气流扰动,提高舰载机自动着舰导引的精度,本文将H∞控制方法应用于着舰导引系统设计,将导引系统性能要求转化为对H∞控制分析模型的结构及权阵的选取。仿真表明,用H∞控制方法设计的着舰导引系统能满足着舰要求,并十分有效地提高了导引系统着舰精度及抗扰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 舰载飞机 H∞控制 着舰导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升机的组合智能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1
4
作者 姜长生 郭树军 +2 位作者 王丕宏 杨克明 孙隆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5-191,共7页
讨论了模糊逻辑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法,给出了一种增益自适应调整的模糊控制方法和BP网络自适应变步长学习算法,前者提高了系统对参数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改善了系统品质,后者缩短了网络的... 讨论了模糊逻辑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法,给出了一种增益自适应调整的模糊控制方法和BP网络自适应变步长学习算法,前者提高了系统对参数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改善了系统品质,后者缩短了网络的学习时间,有利于实时控制的实现。这两种方法成功地用于直升机飞控系统的设计。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 飞行控制系统 系统仿真 直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6
5
作者 孙金生 李军 +1 位作者 冯缵刚 胡寿松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76-380,共5页
本文考虑了观测器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对传感器失效具有完整性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进而讨论了存在参数摄动的情况,给出了鲁棒容错控制器的设计步骤并用设计实例及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容错控制 鲁棒性 反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制动过程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荣 邓智泉 严仰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0-36,共7页
阐述了伺服系统制动过程中电机所处的运行状态,即减流阶段、反接建流阶段、回馈发电制动阶段、能耗制动阶段(或者速度调整阶段)。仔细研究了系统制动过程中各阶段电机电流、电压、速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制动过程的各种因素。提出了... 阐述了伺服系统制动过程中电机所处的运行状态,即减流阶段、反接建流阶段、回馈发电制动阶段、能耗制动阶段(或者速度调整阶段)。仔细研究了系统制动过程中各阶段电机电流、电压、速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制动过程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提高电机制动响应性能、抑制速度超调的措施,以及在系统设计、调整和构成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文章还分析了电机制动时能量的回馈和直流侧母线电压的变化,以及直流电压变化对系统的影响。仿真和实验证实了文中所做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磁场定向控制 制动运行 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凸极发电机电压调节的DSP控制实现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志辉 严仰光 陈鸿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1-256,共6页
采用励磁电流负反馈技术的模拟调压器在航空发电机调压器上得到了应用 ,对这种模拟调压器进行研究 ,可以得到其对应的传递函数。文中将模拟调压器的传递函数进行数字化 ,得到了可以应用于数字调压器的控制算法。针对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 采用励磁电流负反馈技术的模拟调压器在航空发电机调压器上得到了应用 ,对这种模拟调压器进行研究 ,可以得到其对应的传递函数。文中将模拟调压器的传递函数进行数字化 ,得到了可以应用于数字调压器的控制算法。针对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的调压要求 ,设计了以TMS32 0 C32为核心的数字调压器硬件平台。采用上述控制算法的数字调压器对双凸极无刷直流发电机进行实验 ,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在数字调压器中 ,采用励磁电流负反馈的控制算法跟未采用励磁电流负反馈的算法相比 ,具有较短的建压时间与较小的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压器 直流发电机 数字控制 双凸极电发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跟随鲁棒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寿松 周川 胡维礼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23-629,共7页
针对一类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动态补偿的模型跟随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 .采用神经网络在线补偿控制器以克服系统的未建模动力学和非线性耦合因素的影响 ,从而提高了模型跟随控制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 ;当系... 针对一类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动态补偿的模型跟随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 .采用神经网络在线补偿控制器以克服系统的未建模动力学和非线性耦合因素的影响 ,从而提高了模型跟随控制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 ;当系统存在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时 ,其输出仍能精确地跟踪期望参考模型的输出 .同时给出了闭环误差系统鲁棒稳定性的证明 .应用示例表明 ,所提方法可保证闭环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 ,且算法简单 ,易于在线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神经网络 动态补偿 鲁棒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矩阵系统低保守性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庆宪 王源 姜长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91-295,共5页
对于系统矩阵和输入矩阵均为区间矩阵的不确定系统 ,提出了实对称矩阵集合的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的计算方法 ,并应用该方法设计区间矩阵系统鲁棒控制器 ,把确定多个矩阵不等式解的复杂问题简化为求解单代数Riccati矩阵方程 ,该设计方法... 对于系统矩阵和输入矩阵均为区间矩阵的不确定系统 ,提出了实对称矩阵集合的最小上界和最大下界的计算方法 ,并应用该方法设计区间矩阵系统鲁棒控制器 ,把确定多个矩阵不等式解的复杂问题简化为求解单代数Riccati矩阵方程 ,该设计方法具有较小保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系统 区间矩阵 鲁棒控制 鲁棒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TA飞行航迹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卫东 李清 +1 位作者 王建平 沈春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提高现代武装飞机的生存能力,基于TF/TA的超低空突防能力是飞行控制系统首先要求具备的功能。本文研究了在已知理想航迹的基础上飞机航迹跟踪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控制器结构和算法。首先根据理想飞行航迹和实际飞行航迹之间的误... 提高现代武装飞机的生存能力,基于TF/TA的超低空突防能力是飞行控制系统首先要求具备的功能。本文研究了在已知理想航迹的基础上飞机航迹跟踪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控制器结构和算法。首先根据理想飞行航迹和实际飞行航迹之间的误差,计算航迹控制指令;然后,为了改善飞机的动态性能,使飞机能跟踪航迹控制指令而完成TF/TA飞行,用非线性解耦控制理论设计了飞行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航迹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 地形跟踪 地形回避 航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磁阻发电机的脉宽调制控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闯 朱学忠 +1 位作者 李磊 刘迪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开关磁阻电机作发电运行与电动运行具有对称性 ,因此与开关磁阻电机类似 ,开关磁阻发电机的控制也非常灵活。本文研究开关磁阻发电机控制方法并专门分析脉宽调制控制的两种方式的 (斩单管、斩双管 )特性和规律 ,这两种控制方式对开关磁... 开关磁阻电机作发电运行与电动运行具有对称性 ,因此与开关磁阻电机类似 ,开关磁阻发电机的控制也非常灵活。本文研究开关磁阻发电机控制方法并专门分析脉宽调制控制的两种方式的 (斩单管、斩双管 )特性和规律 ,这两种控制方式对开关磁阻发电机都能有效控制 ,并具有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斩单管方式优于斩双管方式。用脉宽调制控制的开关磁阻发电机适用于中、小功率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 开关磁阻发电机 控制方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轮贮能系统在未来航天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邓智泉 孟小利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9-544,共6页
传统蓄电池贮能系统由于其比能量小、可靠性低的固有缺陷已难以满足未来航天器的总体性能发展要求。近年来,随着高性能磁轴承、高强度轻重量的复合材料、电力电子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发展,使得飞轮贮能系统取代目前航天器中镍氢电... 传统蓄电池贮能系统由于其比能量小、可靠性低的固有缺陷已难以满足未来航天器的总体性能发展要求。近年来,随着高性能磁轴承、高强度轻重量的复合材料、电力电子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发展,使得飞轮贮能系统取代目前航天器中镍氢电池贮能系统成为可能。文中系统地阐述这一未来的航天器贮能系统,其中具体介绍了飞轮贮能系统的高比能量、长寿命、高效率等优越特性以及在航天器应用中独具的位姿控制附加功能,并对飞轮贮能系统的结构组成、多功能集成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贮能 能量贮存 姿态控制 比能量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交型矩阵变换器的双电压控制原理及波形合成 被引量:23
13
作者 穆新华 庄心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介绍了一般意义上的n×m型矩阵变换器的拓扑形式及双向功率开关的构成;分析了基于瞬时电压调制技术的三相AC-AC矩阵变换器的开关状态和控制规律;给出了在一个周期里,划分输入相区、输出相区的原则,从理论上推出了改进的... 介绍了一般意义上的n×m型矩阵变换器的拓扑形式及双向功率开关的构成;分析了基于瞬时电压调制技术的三相AC-AC矩阵变换器的开关状态和控制规律;给出了在一个周期里,划分输入相区、输出相区的原则,从理论上推出了改进的双线电压控制的矩阵变换器的控制函数表达式。最后,对输出电压波形合成的形式及九个开关的转换过程作了系统的分析,并给出了输出电压及输入电流波形的仿真结果,为矩阵变换器的硬件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定律 矩阵变换器 交-交型 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TA^2 飞行控制系统设计——问题和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清 高攀 沈春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62-568,共7页
综合TF/TA2(地形跟随/地形回避/威胁回避)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目的就是开发一种飞行控制技术,使飞机可以进行超低空机动飞行,有效地回避山峰、建筑物以及各种威胁,提高飞机的飞行安全和任务生存能力。本文介绍了综合地形跟... 综合TF/TA2(地形跟随/地形回避/威胁回避)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目的就是开发一种飞行控制技术,使飞机可以进行超低空机动飞行,有效地回避山峰、建筑物以及各种威胁,提高飞机的飞行安全和任务生存能力。本文介绍了综合地形跟随/地形回避/威胁回避飞行控制系统的系统框架和主要功能模块,讨论了在进行系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理论和技术问题,并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跟踪 地形回避 飞行控制系统 数字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动态逆的控制方案在无人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苏丙未 万胜 +1 位作者 陈欣 杨一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06-710,共5页
动态逆技术通过成功的实际飞行测试而获得广泛认同 ,目前该研究热点在于对象模型的不确定性的抑制及鲁棒性的研究。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在线神经网络的新型动态逆控制器 ,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在线迭代的神经网络最大程度地近似无人机非线性不... 动态逆技术通过成功的实际飞行测试而获得广泛认同 ,目前该研究热点在于对象模型的不确定性的抑制及鲁棒性的研究。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在线神经网络的新型动态逆控制器 ,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在线迭代的神经网络最大程度地近似无人机非线性不确定模型及其逆模型 ,同时通过一个梯度修正环节来补偿误差的影响。仿真验证包括三部分 :对极快变量回路的仿真、航迹角跟随的仿真以及三维空间中对给定轨迹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动态逆 神经网络 飞行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控制系统的内/外回路设计概念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一敏 郭锁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7-292,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内/外回路控制结构,系统地阐述了此结构在直升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内回路主要使各个通道解耦,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并使系统具有速率响应特性;外回路采用输出反馈,对已解耦的不同通道分别进行单回路设计。其中内回...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内/外回路控制结构,系统地阐述了此结构在直升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内回路主要使各个通道解耦,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并使系统具有速率响应特性;外回路采用输出反馈,对已解耦的不同通道分别进行单回路设计。其中内回路的解耦特性是内/外回路设计概念的基础,采用特征结构配置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内回路的通道解耦。采用内/外回路结构所设计的直升机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指令跟踪性能、抗干扰特性以及良好的解耦响应特性。实例研究充分展示了这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控制系统 内回路 外回路 解耦 操纵品质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点预置最优SPWM变换器控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新 谢少军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0-275,共6页
开关点预置的正弦脉宽调制变速恒频电源 ,对开关点进行最优设定 ,使得输出电压性能优良。由于 GTR的开关频率限制 ,传统的开关点预置控制方案为 9块波开关点预置最优 SPWM控制方案。本文详细地讨论了开关点预置 SPWM控制方案的理论 ,并... 开关点预置的正弦脉宽调制变速恒频电源 ,对开关点进行最优设定 ,使得输出电压性能优良。由于 GTR的开关频率限制 ,传统的开关点预置控制方案为 9块波开关点预置最优 SPWM控制方案。本文详细地讨论了开关点预置 SPWM控制方案的理论 ,并针对以 IGBT作为主功率模块的变换器 ,通过提高斩波频率 ,采用 17块波的开关点预置最优 SPWM控制方案 ,进一步提高了输出电压质量和输出滤波器的谐振频率 ,减轻了输出滤波器体积重量 ,故也提高了系统效率。以40 k VA变速恒频电源变换器为例 ,运用相关变换器仿真软件对两种不同控制方案下的电源系统作出了仿真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脉宽调制 最优搜索 变速恒频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模型跟随自修复控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寿松 周川 胡维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86-49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模型跟随非线性自修复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不必精确已知故障的位置及程度,即可重构控制律使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输出精确跟踪期望参考模型的输出,并采用神经网络控制器以补偿故障引起的非线... 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模型跟随非线性自修复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不必精确已知故障的位置及程度,即可重构控制律使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输出精确跟踪期望参考模型的输出,并采用神经网络控制器以补偿故障引起的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仿真验证表明,本文方法可保证闭环系统具有良好的重构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神经网络 自修复控制 模型跟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飞行模拟转台实时控制软件的开发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秀娟 余德义 龚华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3-446,共4页
三轴飞行模拟转台可以模拟飞行器在空中的各种飞行动作和姿态,是飞行控制系统地面含实物仿真的关键设备之一。本文讨论FT型电动三轴飞行模拟转台微机实时控制软件的功能和实现方法。该软件为模块化结构,采用中文菜单显示,C语言与... 三轴飞行模拟转台可以模拟飞行器在空中的各种飞行动作和姿态,是飞行控制系统地面含实物仿真的关键设备之一。本文讨论FT型电动三轴飞行模拟转台微机实时控制软件的功能和实现方法。该软件为模块化结构,采用中文菜单显示,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实时图形变尺度显示,余度变量,动态刷新,超时中断等技术。实践表明,该软件性能好,工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模拟器 实时控制 软件 转台 三轴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最小相位系统输出跟踪的最优预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贺也平 徐克虎 沈春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3-269,共7页
讨论了一类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输出跟踪问题。非最小相位系统广泛存在于机器人柔性结构控制、飞机的飞行控制和航天器发射等实际问题中。由于非最小相位系统内部动态的不稳定性 ,传统的一些输出跟踪方法将导致系统的某些变量发散。文中通... 讨论了一类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输出跟踪问题。非最小相位系统广泛存在于机器人柔性结构控制、飞机的飞行控制和航天器发射等实际问题中。由于非最小相位系统内部动态的不稳定性 ,传统的一些输出跟踪方法将导致系统的某些变量发散。文中通过讨论系统的有界理想状态轨迹 ,将期望跟踪的输出进行了扩充 ,利用预测控制方法研究了一类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输出跟踪问题 ,从理论上证明了利用预测控制可以使非最小相位系统稳定地渐近跟踪期望输出。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出跟踪 非量小相位 预测控制 内部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