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轴承异步电机悬浮子系统独立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邓智泉 王晓琳 +2 位作者 李冰 何礼高 严仰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7-111,共5页
无轴承异步电机转矩绕组和悬浮绕组的独立控制是该电机实现超高速运转的有效途径。针对这一强耦合的非线性复杂系统,研究了一套独立的悬浮绕组控制子系统,其中所需的转矩绕组气隙磁链的幅值和相位可通过独立的电压模型方法辩识得到。这... 无轴承异步电机转矩绕组和悬浮绕组的独立控制是该电机实现超高速运转的有效途径。针对这一强耦合的非线性复杂系统,研究了一套独立的悬浮绕组控制子系统,其中所需的转矩绕组气隙磁链的幅值和相位可通过独立的电压模型方法辩识得到。这样一来,不仅超高速运转成为可能,而且转矩绕组的控制原则上可采用任意的调速方法,特别是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通用变频器的运用将较大提高无轴承异步电机的实用性。实验证明该文提出的悬浮绕组独立控制子系统能较好地满足电机径向悬浮的稳、动态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异步电机 悬浮子系统 独立控制 电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薄片电机磁体形状优化设计及系统实现 被引量:9
2
作者 廖启新 邓智泉 王晓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32,共5页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引起了工业界的关注。这种电机集电机与磁轴承于一体,并利用被动磁悬浮与主动磁悬浮相结合的方法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因其独特的结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的径向悬浮性能对其各自由度悬浮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同时...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引起了工业界的关注。这种电机集电机与磁轴承于一体,并利用被动磁悬浮与主动磁悬浮相结合的方法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因其独特的结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的径向悬浮性能对其各自由度悬浮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其集成度高,对损耗有较严格的要求。该文从这2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表贴式永磁无轴承薄片电机永磁体形状的优化设计方法。仿真与实验证明,永磁体经优化设计后,其转子磁场谐波含量非常小,损耗小,悬浮力脉动小,易于获得良好的悬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 无轴承 薄片电机 磁体优化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航天器一次母线故障在线检测定位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洪博 王莉 +2 位作者 毛健美 尹晶 舒徳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125,共8页
针对航天器电源系统中一次母线故障的在线检测定位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的高定位准确度在线检测方法。首先对该方法的定位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提高检测系统采样频率,使定位误差达到±0.2 m以内,能够满足短距... 针对航天器电源系统中一次母线故障的在线检测定位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的高定位准确度在线检测方法。首先对该方法的定位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提高检测系统采样频率,使定位误差达到±0.2 m以内,能够满足短距离一次母线的故障定位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由于电源阻抗不匹配引起检测结果错误的问题,通过加入阻波器阻断了检测信号向电源端的传播路径,消除了电源阻抗不匹配的影响,保证了一次母线故障的正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对一次母线断路和短路故障实现精确的在线检测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一次母线 在线检测 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 定位误差 阻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位置传感器技术的舵机伺服系统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魏佳丹 陈长春 刘颖 《电气工程学报》 2016年第1期19-23,31,共6页
电机舵机伺服系统特殊的应用场合及恶劣的工作环境对驱动电机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提出了苛刻要求。本文针对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舵机伺服系统,采用短时脉冲注入法判别其初始位置,结合外同步加速,自同步运行的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法,实现舵机伺... 电机舵机伺服系统特殊的应用场合及恶劣的工作环境对驱动电机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提出了苛刻要求。本文针对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舵机伺服系统,采用短时脉冲注入法判别其初始位置,结合外同步加速,自同步运行的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法,实现舵机伺服系统中无刷直流电机的快速控制,并将其与舵机伺服系统在有位置传感器控制下的动、静态性能进行比较,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能有效地实现舵面位置的高性能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机伺服系统 无刷直流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静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及驱动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曹瑞武 程明 《电气工程学报》 2016年第1期12-18,共7页
直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永磁体和电枢绕组均置于初级,次级仅由导磁铁心组成,结构简单,在长距离驱动系统及短距离高速弹射系统中具有特定优势。应用于长距离驱动系统,可将该类电机的次级导磁铁心沿着长定子轨道铺设,而初级作为短动子,不... 直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永磁体和电枢绕组均置于初级,次级仅由导磁铁心组成,结构简单,在长距离驱动系统及短距离高速弹射系统中具有特定优势。应用于长距离驱动系统,可将该类电机的次级导磁铁心沿着长定子轨道铺设,而初级作为短动子,不仅具有高效率、高推力密度的优点,而且次级成本低,降低了驱动系统成本。应用于短距离高速弹射系统,短次级动子铁心置于双边次级定子中间,具有动子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带负载能力强的优点。本文分别针对长距离驱动系统和短距离高速电磁弹射系统,分析了单边和双边新型磁通切换型直线电机结构、原理、设计规则、电磁性能和驱动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机在这两类应用场合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磁通切换电机 轨道交通 电磁弹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开绕组永磁电机的故障容错型发电机系统
6
作者 魏佳丹 何健 郑青青 《电气工程学报》 2016年第1期32-38,46,共8页
针对永磁电机应用于发电系统中所存在的适用转速范围较窄和容错运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变器-整流器的绕组开路型永磁发电系统。分析了其系统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其发电运行控制策略,并重点分析了电机侧的各种故障... 针对永磁电机应用于发电系统中所存在的适用转速范围较窄和容错运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变器-整流器的绕组开路型永磁发电系统。分析了其系统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其发电运行控制策略,并重点分析了电机侧的各种故障状态,提出了相应的故障容错运行控制方法,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各种故障状态下都能维持一定的发电功率运行,验证了所提出的故障容错运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开路 永磁电机 故障容错 逆变器一整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电弧接地选线的小波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毛玲 《江苏电机工程》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问题,迄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考虑电弧接地对暂态信号的影响,采用一维 多分辨小波变换提取故障信号的暂态高频分量,利用阀值、比幅的方法选择参与比较的小波系数,进行幅值比较,判断故 障线路。算例仿真... 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问题,迄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考虑电弧接地对暂态信号的影响,采用一维 多分辨小波变换提取故障信号的暂态高频分量,利用阀值、比幅的方法选择参与比较的小波系数,进行幅值比较,判断故 障线路。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电弧接地 选线 小波方法 零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并行电弧失效影响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珍 王莉 +1 位作者 孙晶 陈雅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63-268,共6页
基于数学公式的电弧失效影响模型中的未知参数需要依据数据求取,利用Ansys CFX与Mechanical APDL分析了航空直流28V和交流115V电压下的并行电弧故障发生时,其能量在周围管路上的温度分布情况,并提取分析数据,计算电弧失效影响模型参数... 基于数学公式的电弧失效影响模型中的未知参数需要依据数据求取,利用Ansys CFX与Mechanical APDL分析了航空直流28V和交流115V电压下的并行电弧故障发生时,其能量在周围管路上的温度分布情况,并提取分析数据,计算电弧失效影响模型参数。运用类比法证明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能够利用该模型预测电弧发生后对其他物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失效 热分析 相变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飞机用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供电系统的高可靠动态功率分配技术 被引量:25
9
作者 宋清超 陈家伟 +1 位作者 蔡坤城 陈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5-458,共14页
供电可靠性作为评价多电飞机电力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关乎飞行安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针对多电飞机用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供电系统动态功率分配技术存在的成本高、可靠性低、灵活性差等弊端,该文基于改进混合下垂控制方法,提... 供电可靠性作为评价多电飞机电力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关乎飞行安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针对多电飞机用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供电系统动态功率分配技术存在的成本高、可靠性低、灵活性差等弊端,该文基于改进混合下垂控制方法,提出一种高可靠的分散式动态功率分配策略,实现脉动负荷功率在供电单元间优化分配、储能单元荷电状态调节和再生能量回收。在某一供电单元因故障而退出系统后,该策略仍能实现负荷功率在其余供电单元间的动态分配,确保关键负荷的供电。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飞机 燃料电池 混合供电系统 可靠性 动态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异步电机的转子磁场定向控制 被引量:84
10
作者 邓智泉 王晓琳 +3 位作者 张宏荃 李冰 何礼高 严仰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9-92,共4页
由于无轴承异步电机是一个强耦合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因此其所采用的基于转矩绕组气隙磁场定向的控制算法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诸如控制运算量较大、固有的最大转矩限制以及难于实现自适应控制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转矩绕组转子磁场定... 由于无轴承异步电机是一个强耦合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因此其所采用的基于转矩绕组气隙磁场定向的控制算法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诸如控制运算量较大、固有的最大转矩限制以及难于实现自适应控制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转矩绕组转子磁场定向的控制算法。由于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的引入,调速性能得以保证,而且使用中更具灵活性(如便于实现自适应控制等)。另一方面,径向悬浮控制所需的转矩绕组气隙磁链值可以在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辨识获取,这样转子稳定的悬浮也能同样得到保证。实验证明了文中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异步电机 转子磁场定向控制 自适应控制 磁悬浮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麦克斯韦应力法数学模型 被引量:55
11
作者 曹鑫 邓智泉 +2 位作者 杨钢 杨艳 王晓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3,共6页
针对已有基于虚位移法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数学模型推导复杂的缺限,从麦克斯韦应力法角度出发,建立了考虑电机磁饱和特性的数学模型。在大电流饱和状态下,该模型有效地描述了电机产生的径向悬浮力和电磁转矩。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验... 针对已有基于虚位移法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数学模型推导复杂的缺限,从麦克斯韦应力法角度出发,建立了考虑电机磁饱和特性的数学模型。在大电流饱和状态下,该模型有效地描述了电机产生的径向悬浮力和电磁转矩。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该模型的优良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利用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实现电机稳定悬浮,表明采用麦克斯韦应力法建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方法的应用为研究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电磁力分布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数学模型 麦克斯韦应力法 虚位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隙磁场定向的无轴承异步电机非线性解耦控制 被引量:38
12
作者 邓智泉 张宏全 +1 位作者 王晓琳 严仰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9-24,共6页
无轴承异步电机是一个强耦合的非线性复杂系统 ,实现其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之间的解耦控制是该电机稳定运行的前提。本文在研究电机磁悬浮机理的基础上 ,利用电枢绕组气隙磁场定向控制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动态解耦控制。实验证明该控制算... 无轴承异步电机是一个强耦合的非线性复杂系统 ,实现其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之间的解耦控制是该电机稳定运行的前提。本文在研究电机磁悬浮机理的基础上 ,利用电枢绕组气隙磁场定向控制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动态解耦控制。实验证明该控制算法不仅能实现电机稳定的悬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隙磁场定向 无轴承异步电机 非线性解耦控制 电枢绕组 高速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三相高频脉冲直流环节逆变器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道炼 李旭 +1 位作者 张蓉 张海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5-79,共5页
该文提出了基于占空比扩展有源箝位正激式高频脉冲直流环节逆变器的组合式三相逆变器电路结构,并对其电路拓扑、稳态原理、三态DPM 电流滞环控制技术、负载特性、关键电路参数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这类组合式三相逆变器,由3 个完... 该文提出了基于占空比扩展有源箝位正激式高频脉冲直流环节逆变器的组合式三相逆变器电路结构,并对其电路拓扑、稳态原理、三态DPM 电流滞环控制技术、负载特性、关键电路参数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这类组合式三相逆变器,由3 个完全相同的单相逆变器模块构成。设计并研制成功的3kVA 27VDC/200V400HzAC 组合式三相高频脉冲直流环节逆变器,具有体积重量小、变换效率高、静态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宽、输出波形质量高、过载与短路能力强、带三相不平衡负载的能力强等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脉冲直流环节 组合式 三相逆变器 单相逆变器 不平衡负载 电路结构 有源箝位 电路拓扑 控制技术 负载特性 参数设计 模块构成 研制成功 变换效率 静态精度 动态响应 电压变化 波形质量 综合性能 正激式 占空比 D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原理及实现 被引量:63
14
作者 仇志坚 邓智泉 严仰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13,共6页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是将无轴承技术运用到永磁同步电动机上的新型无轴承电动机。本文阐述了永磁同步电动机无轴承技术的工作原理,设计和实现了该电动机基于 LF2407A 数字控制的硬件实验平台和软件系统。通过对整个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是将无轴承技术运用到永磁同步电动机上的新型无轴承电动机。本文阐述了永磁同步电动机无轴承技术的工作原理,设计和实现了该电动机基于 LF2407A 数字控制的硬件实验平台和软件系统。通过对整个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的实验调试,成功实现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转轴的稳定悬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 永磁同步电动机 DSP控制 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轴承开关功放中电流三态调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臧晓敏 王晓琳 +1 位作者 仇志坚 邓智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7-172,共6页
针对传统磁轴承开关功放电流两态调制技术中存在的电流纹波大、动态特性受限等缺点,提出了电流三态调制技术。文中首先分析了电流纹波对磁轴承系统的影响,接着分析了电流两态调制技术本身的固有不足及电流三态调制技术在磁轴承开关功放... 针对传统磁轴承开关功放电流两态调制技术中存在的电流纹波大、动态特性受限等缺点,提出了电流三态调制技术。文中首先分析了电流纹波对磁轴承系统的影响,接着分析了电流两态调制技术本身的固有不足及电流三态调制技术在磁轴承开关功放应用中的优势。在对电流三态调制的基本理论进行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典型的电流三态调制开关功放,并做了较为细致的论述。最后通过一种具体的开关功放分别在两态调制和三态调制情 况下进行仿真和实验比较,验证了电流三态调制技术的优越性,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和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轴承 开关功率放大器 电流两态调制技术 电流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交变脉冲电源单元的隔离型多输入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福鑫 阮洁 +2 位作者 阮新波 杨东升 李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4-183,共10页
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IC)实现多种能源输入,可同时或分时向负载提供能量,具有优先利用能源、简化系统结构及降低系统成本等优点,因此适用于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本文针对输入输出隔离场合,提出采用交变脉冲电源单元构建隔离型MIC的方法:... 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IC)实现多种能源输入,可同时或分时向负载提供能量,具有优先利用能源、简化系统结构及降低系统成本等优点,因此适用于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本文针对输入输出隔离场合,提出采用交变脉冲电源单元构建隔离型MIC的方法:根据交变脉冲电源单元组合规则推导出基本隔离型MIC,利用最大功率传输原则确定MIC的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开关管的开关时序对基本隔离型MIC进行简化,进而得到多种不同类型的简化隔离型MIC拓扑。本文将详细给出通过交变脉冲电源单元构建隔离型MIC的方法,并以将半桥三电平单元与全桥单元组合而成的双输入变换器为例,采用有效的能量管理策略实现两输入源的功率分配,最后通过一个1kW的原理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 隔离型 交变脉冲电源单元 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高速开关磁阻电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21
17
作者 范冬 杨艳 +1 位作者 邓智泉 王晓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7-552,共6页
讨论了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在高速运行时的电磁设计、结构强度、稳定性设计、转子应力设计、散热设计、磁性材料选择等关键技术问题,给出了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优化设计的方法依据。考虑上述电机设计原则,对一台7.5 kW无轴承开关... 讨论了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在高速运行时的电磁设计、结构强度、稳定性设计、转子应力设计、散热设计、磁性材料选择等关键技术问题,给出了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优化设计的方法依据。考虑上述电机设计原则,对一台7.5 kW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进行了电磁和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建立了基于ANSYS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对径向悬浮力和转矩特性进行了计算,比较了仿真和理论计算结果;在实验样机上测量了主绕组、悬浮绕组电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满足了无轴承高速开关磁阻电机的设计要求,对进一步进行参数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无轴承 开关磁阻电机 电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采样-保持策略磁轴承用电流三态调制开关功放 被引量:20
18
作者 臧晓敏 王晓琳 +1 位作者 仇志坚 邓智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5-90,共6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采样-保持策略的电流三态调制开关功放。它保留了基本采样-保持开关功放控制简单、动态响应快、频带宽、受负载影响小等优点,同时降低了开关功放的电流纹波和损耗,提高了功放的效率。此外还可以在不影响系统其他性能...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采样-保持策略的电流三态调制开关功放。它保留了基本采样-保持开关功放控制简单、动态响应快、频带宽、受负载影响小等优点,同时降低了开关功放的电流纹波和损耗,提高了功放的效率。此外还可以在不影响系统其他性能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输入电压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同时还阐述了该改进型开关功放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实现,对改进前后的开关功放进行了仿真比较,并通过对两种开关功放原理样机的实验测试,验证了改进型开关功放的优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功放 磁轴承 采样-保持 电流三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独立控制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仇志坚 邓智泉 王晓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传统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案由于悬浮绕组的控制必须获得转矩绕组传递的气隙磁场幅值和相位信息,使得转矩绕组和悬浮绕组的控制策略受到相互制约。文中采用传统的电压-电流模型方法辨识出所需的转矩绕组气隙磁链,使电机的电磁转... 传统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案由于悬浮绕组的控制必须获得转矩绕组传递的气隙磁场幅值和相位信息,使得转矩绕组和悬浮绕组的控制策略受到相互制约。文中采用传统的电压-电流模型方法辨识出所需的转矩绕组气隙磁链,使电机的电磁转矩和悬浮力控制实现独立控制,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动机在超高速领域的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独立控制方法能较好地满足电机径向悬浮的稳、动态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电机 永磁同步电动机 独立控制 磁链辨识 悬浮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对极无轴承交替极薄片电机的理论与实现 被引量:10
20
作者 廖启新 王晓琳 +3 位作者 邓智泉 仇志坚 黄燕 解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68-72,共5页
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因其悬浮与旋转本质上完全解耦,其控制系统得以极大简化,但其前提条件是电机极对数必须≥4。极对数过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特别是在高速场合。为减少极对数,该文研究了一种3对极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通过磁路分析... 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因其悬浮与旋转本质上完全解耦,其控制系统得以极大简化,但其前提条件是电机极对数必须≥4。极对数过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特别是在高速场合。为减少极对数,该文研究了一种3对极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通过磁路分析发现,3对极电机中存在一固有的悬浮力脉动,且该悬浮力脉动无法完全消除。分析该脉动的数学模型发现,通过适当增加永磁体厚度、减小气隙的方法,可以将悬浮力脉动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采用有限元仿真对该结论进行了验证。通过实验,实现了3对极原理样机的稳定悬浮,证明了3对极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 无轴承 交替极 薄片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